戰天的決定是,他將在風雲界的風雲殿閉關,這個風雲殿,就是後來定名直到現在的武神殿。閉關期間的護法任務,便交給三大弟子,即後來的明、達、睿三武皇,以及賢武皇夫婦。


    而鑒於清瑤不堪眾修之擾,於是戰天又將清瑤帶到了風雲界,與賢武皇夫婦毗鄰而居;同時下令,整個坎離武界的弟子,不得隨意外出,以勤修為主,待戰天出關,還要考究他們的修為進展。


    關於坎離武界的一切事務,戰天便交給他的兩個結義兄弟,也就是現今的龍虎二武皇管理。


    自以為這樣做,便可萬無一失,於是戰天一麵牢記著與清瑤的約定(出關後攜手遨遊方宇,再不分離),一麵雄心萬丈地踏入閉關之所。


    這樣一來,坎離武界的眾修自然無法見到清瑤,清瑤也落得清淨,再沒有人來打擾或糾纏。然而,正應了那句話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戰天的三大弟子,身份地位超然,在表麵上看來,便是龍虎二人,以及賢武皇在內,都不能與這三大弟子相比。每當戰天閉關或外出之時,整個沉威蒼宇的事務,大多數都交給三大弟子打理,便是涉及到外宇的各種聚會和事務,戰天也會讓三大弟子出麵,代他行事。


    可能是由於戰天與清瑤的關係並未向外公布,除了賢武皇和芷柔外,餘者雖有猜測,但絕大多數都不知曉,這其中也包括三大弟子在內。


    早在坎離武界,眾修對於二女趨之若騖,三大弟子不是沒有動心,而是因為他們遠在風雲界,又放不下身份,不屑與那些尋常修士相爭。


    如今,戰天閉關,更是把清瑤帶到了風雲界,這種舉動,似是為三大弟子放出了一個信號,以至令他們都有了誤解,還以為戰天是“放美於風雲,能者得之”。


    其時,三大弟子均未成家,作為各自家族中的佼佼者,這才被戰天加以青眼,優中選優地收為親傳弟子;


    雄英、雄傑、戰嬌龍、武凝霜等人,是繼三大弟子之後,也成為三大家族中的出類拔萃者。所以在三大弟子稟承戰天後,得到戰天的允許,四人被三大弟子帶到了風雲界,讓他們直接接受自己的教導。


    戰嬌龍和武凝霜,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認識芷柔和清瑤的,稱後者為“柔阿姨”“瑤姑姑”。


    戰天閉關後沒多久,賢武皇夫婦也跟著準備閉關。對此,清瑤與芷柔之間,還說了幾句玩笑話。清瑤說芷柔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有了賢武皇的親自指點,芷柔的修為當是一日千裏了;


    而芷柔則說清瑤是“隻待春雷驚天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等戰天出關後,定然也會讓清瑤一飛衝天,其未來的成就,比自己更加不可限量。


    自戰天和賢武皇夫婦相繼閉關後,三大弟子各顯其能,手段百出,對清瑤展開了追求。在他們看來,戰天之所以將清瑤帶來,是另一種對三大弟子的考驗。如果誰能捷足先登,自然而然也會更加受到戰天的器重。


    對此,清瑤已是不知所措,且又無從辨解,隻得一麵婉拒,一麵焦急地等待三人的出關。而三大弟子之間的嫌隙,便是這時開始萌生的。


    結果,還是睿武皇似是先有察覺,但終是不甘就此對明、達二人讓步,於是別出心裁,不管清瑤認不認可,他對外宣稱清瑤已認自己為“義兄”,無形之間,將他自己與清瑤的關係拉近了一步。


    明、達二人見狀,嗤之以鼻,心知睿武皇多智,表麵上與清瑤兄妹相稱,正是為日後的“改兄妹為伉儷”打下了基礎,同樣也是不脫這個“義”字。


    明武皇對此,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他先派人遠赴飛月蒼宇,調查清瑤的底細。調查的結果是,清瑤的身世不詳,卻打聽到了有關芷柔的事。令明武皇驚喜萬分的是,芷柔的祖上與自己的祖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嚴格來說,芷柔正是自己母係的一支遠親。


    於是明武皇靈機一動,心中想到,何不就在與芷柔的這層關係上做做文章?當下他將此事先對清瑤說了一遍,然後也對外宣稱,清瑤是他的遠房表妹,而且證據確鑿。


    得到此消息,清瑤大怒,當然要找明武皇理論。明武皇便將芷柔的身世說了出來,後又拿出族譜給清瑤看,說芷柔既是他的表妹,清瑤與芷柔情同手足,自然也是他的表妹了。


    理由雖然牽強,卻並非平空捏造,清瑤對此也是無可奈何。自此以後,她索性也宣布閉關,任何人也不見。


    見明、睿二人心思機巧,手段用盡,慢上一拍的達武皇自是暗恨不已,但他已有了計較。


    過了近十年,戰天終於出關了,一舉達至武道止境,其無敵的雄姿,越發地令人仰視。而這時,賢武皇夫婦還沒有出關的跡象。


    甫一出關,戰天便帶著三大弟子來到了清瑤的住處。二人分別十年,雖然各有萬語千言,在見麵的時候,卻均是一陣哽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正在這時,改變了這一切的事情發生了。


    達武皇來到相對無言的二人中間,“撲通”一聲衝著戰天跪了下來,當麵直陳,說是對清瑤心儀已久,自己也未成家,懇求戰天作主,將清瑤許配給他。


    明、睿二人聞言,又見戰天和清瑤神色大變,雖不明其理,但也不願達武皇橫放一炮就此得逞,於是都衝著達武皇喝斥責問。


    達武皇冷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二人一認清瑤為義妹,一認清瑤為表妹等種種事情抖了出來,雖然並沒有刻意地去添油加醋,但將自己三人的用心和手段,剖析清楚,無形中令清瑤的形象也有些不堪,似乎她就是一個朝三暮四、任性輕為的女人。


    而落在戰天的耳中,無疑是對清瑤產生了誤會。


    聞言,戰天如遭雷擊,臉色蒼白;清瑤也是嬌軀震顫,搖搖欲墜。


    二人完全沒有料到,這次相見竟是這般結果。但以二人各自的性格,自然也不會當場解釋。


    這一次久別重逢,就這樣尷尬無比、鬱鬱又匆匆地收場。戰天滿心苦澀,連自己也不知說了一句什麽,便轉身離去,隻留下呆若木雞的清瑤,孤獨地站在那裏。


    一道難以撫平的裂痕,就這樣出現在二人的心頭。戰天見事以至此,不想再落人“師占徒妻”的口實,又想到自己對清瑤一片癡心,想不到她竟然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而清瑤的想法,更直接簡單。你既知我心,我又何必解釋什麽?問心無愧就行。


    此後,戰天與清瑤再沒有見麵,各自忍受著那種苦澀和痛楚,坐等著心頭的裂痕和二人之間的那種隔閡越來越大,最終成為一種無法逆轉的憾事。


    賢武皇夫婦出關後,得知發生的這些事,也是驚恨交加。當下二人找到三大弟子,將這一切說了個清楚。三大弟子聽後,頓時愧悔不已,發誓再不與清瑤見麵,但也沒有勇氣對戰天痛陳此事,或者當麵認錯。


    賢武皇夫婦又分頭勸說戰天和清瑤,卻又是無濟於事。清瑤固然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且惱恨戰天不明己心,又不見自己;戰天卻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心中雖然也傷感,帶著一種深深的缺憾,此刻卻醉心武道,再不以他物為懷。


    直到有一天,戰天宣布了封武令,準備離開此宇時,近在眼前卻宛如相隔千山萬水的兩人,才見了最後一次麵。雖然這次見麵,二人誤會冰釋,二心相知,卻已然遲了,戰天去意已定。


    回想起與清瑤之間的種種,戰天既感動,又傷懷,這段感情的起浮與磨礪,更讓他有了一種領悟。


    他留下了武神之晶,融入坎離武界的虛空;同時也留下了一枚蘊有他全部道意的道果(王風之前看到的那個黑色的核桃就是),交給清瑤,讓她靜等自己傳人的出現。


    戰天終於走了。是那樣的義無反顧和決絕。


    他帶走了沉威的希望,也帶走了清瑤的一顆心。但他什麽都沒有留給他的三大弟子,還有龍、虎二人。


    在他走後,清瑤便在賢武皇夫婦那裏住了下來,她還在期待著戰天有朝一日會突然回來,然後依照那個約定,牽著她的手遨遊萬宇。


    接下來,三大弟子與龍、虎二人又粉墨登場。他們知道戰天在臨走之前,告訴了賢武皇夫婦和清瑤許多重要的事,也許是傳承,也許是法寶。於是,五人輪番對三人或軟求,或逼問,想得到戰天所留。


    武神殿已被三大弟子翻了個底兒朝天,然後又各劃一部份占為己有。整個武神殿不可能拆除的,於是三大弟子便分別布置了重重禁製,你防我我防你,誰也甭想獨吞;


    坎離武界,同樣也是一分為二。武神殿是三大弟子的,留有武神之晶的坎離武界,龍、虎二人當然也不允許其他人插手。


    這種分裂的格局,直到賢武皇為迎戰暗虛而殞落後,依舊沒有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修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低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低調並收藏亂世修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