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途之上,有著三大分水嶺。其一,後天進先天;其二,先天進天仙;其三,便是以太衝古了!我所知道的境界,自神境之上,依次是太、古、原、無、空五境,之後,便無從所知了!”
“實際上,嚴格地來說,除了上述這三大分水嶺,還有兩道溝壑。這兩道溝壑,指的便是以仙晉神,再以神入太!以仙晉神,體內元嬰會發生極大的變化,而原有的仙元之力也逐漸化為神元之力,這叫修身;以神入太,元嬰化無,充斥靈海,故心、神、魂三力不絕,身即不死!這叫修本。隻不過這兩道溝壑,與那三大分水嶺相比,不算寬深而已!”
“無論是修身還是修本,總而言之,還是修體!而三大分水嶺則不一樣了,那需要對無盡法則的感悟、掌握和運控,更需要自身道境的積累和擴展!所以說,如果兩道溝壑是修體的話,那麽三大分水嶺,則是真正的修道!不錯,就叫修道!”
王風話音戛然而止,一臉平靜地看著雄壯巍峨的武當山,不知在想著什麽。而二女俏立在其身後,也是一言不發,若有所思。
解劍石旁,並無一名道士在守候,但大石上麵及四周,均堆滿了密密麻麻的兵器。這些兵器,正是趕往太和觀聆道的無數武林人士留下的。但更多的武林中人,出於武功了得,又因為解劍石的存在,索性沒帶上兵刃。出於對武當的敬畏,短短月餘的時間,即便是解劍石無人鎮守,孤石獨佇,也凜然有威!
太和觀主持昆虛道長最近幾天忙碌不堪,早在九月初一,他便著手準備,采辦茶水食物,購置桌椅板凳,以及迎接武林群豪到來等各種事宜。
“三位前輩雲遊未歸,不知他們今天回不回來?要是眾人來了,卻沒見著人影,那可如何是好……”昆虛雖然忙上忙下的,但近來武當名聲大震,作為一山之主,心中的欣喜自是難以抑製。唯一令他擔心的,便是三位前輩今天會不會現身。
整個武當山的千餘名弟子,除去那些閉關修煉的,其他幾乎都沒有閑著。自武林中有記載以來,萬人齊聚,聆聽講道之事,還從未出現過。
因場地狹小,難以容下這麽多人,昆虛隻得將聆道地點,放在天柱峰,其峰頂有一處平台,加上石階坡坳等地,約有數裏範圍,應該容得下;桌椅板凳雖然不夠,那也無法可想,反正眾人有的是辦法,實在不行,站著也無妨。
隨著少林方丈苦忍法師帶同手下到來,轟轟烈烈、壯觀無比的重陽太嶽論道,終於拉開了序幕!隻見眾人在武當群道的帶領下,魚貫而行,徑直向天柱峰行去。略一估測,人數已近兩萬之眾,大大超出了昆虛的預計。
“此次武林精英,大概是傾巢而出了!”昆虛道長靜立在天柱峰上,俯望著山道中影影綽綽,喧聲震耳,心中不由地想到。
之所以人數比預計的幾乎翻了一倍,是因為除了武林各派外,各路反王也都有派人來,更有親自到來的,如秦王李世民等。
不多時,近二萬的武林豪傑均已來到峰頂,除了少林、昆侖、崆峒、點蒼等數個大門派各有桌椅,並還有茶水等物招待外,其餘眾人,隻得沿著平台四周,或以石為凳,或以樹為椅,或就地而坐,或站立坡上。
舉目四顧,隻見四麵八方,階前階後,坡上坡下,均是眾武林豪傑的身影。昆虛見此情景,更為焦急,因為王風三人直到現在都還未露麵。
正在這時,忽見一名武當弟子急步奔來,來到昆虛身前,躬身拜道:“稟觀主,朝廷大軍已至山下,將各條下山道路封鎖!”
離昆虛較近的眾人,如少林方丈和秦王等,自然聽得明明白白,聞言後,不禁大驚失色。萬沒想到,朝廷竟趁此時封山,其用意再是明顯不過。武林中人,一向與朝廷為敵,大多數也加入了各路反王。此次官兵來犯,定是想將這群逆賊一網打盡!
不過數息之間,在場中人均得到了這個消息,一時群雄激憤,欲待下山,與官兵決一死戰。而各大派宗主門主,則冷眼旁觀,看武當山如何麵對此種困境。
昆虛定了定神,遂道:“我武當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縱有千軍萬馬,隻要守護得當,朝廷大軍,也討不了好處!你速去傳令,讓眾弟子分守各道險隘,如果朝廷人馬上山侵犯,予以迎頭痛擊!”
那名弟子應了一聲,正待離去,隻見又有一名武當弟子急奔而來,再次衝著昆虛道:“稟觀主,青木前輩已在山腳現身,正在斥喝朝廷大軍不遵通令,準備出手教訓!……”
言猶未了,第三名弟子已奔了過來,奏道:“朝廷大將宇文顯俊被青木前輩斃於馬下,官兵已有退意……”
“報……朝廷上將軍王世充趕來馳援,被上寶前輩阻於百裏之外……”
“報……王世充被上寶前輩生擒,後又帶著大軍倉惶離去……”
接二連三的消息,頓讓四周群雄炸開了鍋!歡慶之餘,卻也各自疑惑不已。不知武當有何秘法,竟然在百餘裏開外,消息可及時傳至。他們不知道,此正是道家秘術飛符傳音了!
自王風三人下山雲遊後,昆虛牢記上寶道人所定的“三百裏內不得妄動刀兵”之通令,分派弟子,於其範圍內廣布眼線,若有異常情況發生,便立即用飛符傳音,而武當眾弟子也可及時應對。
以一人之力,獨擋千軍萬馬,在場中人,自忖萬難做到這一點!這是什麽修為?說是神仙之流,也不為過了!而朝廷大將宇文顯俊,身份是丞相宇文化及的親侄子,一身內外功夫,已臻化境,天下罕有敵手,根據江湖秘本記載,千鶴堂真正的主人,便是他了!
如此人物,竟然在萬軍叢中,被青木立斃。此所謂於萬軍之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也!
就在群雄議論紛紛、震撼莫名之時,忽聽一人大喊道:“青木道長駕到!”雖然人聲吵雜,喧聲震耳,但眾人聽在耳中後,均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巴,一時,天柱峰上,鬧音漸消,最終是一片沉寂,唯有呼嘯而過的山風,卷起鬆濤陣陣、衣衫獵獵的響聲入耳。
一身青袍的青木道人,眉目如畫,極是俊美,於萬人矚目中,緩緩踏階而上。所到之處,群雄不禁側身退開,麵上均帶著無比敬畏之色。
隻見她腳步不緊不慢,神態悠然自得,青袍飄飄,拂塵冉冉。來到平台正中,環顧一番,含笑點頭,後又對昆虛略一頷首,徑直向峰頂行去。
峰頂一柱撐天,前臨萬丈深澗,斜斜淩空橫出,宛如龍首,其寬不過丈餘,極是險峻。開始也有眾人想在上麵落足,但見此地太過險峻,萬一聆道時得意忘形,一個失足掉下去,那便粉身碎骨了!所以還是稍稍離開柱頂找了個位置。
眾人順著青木道人行去的方向看去,隻見柱頂上,早已有倆人在那裏,一坐一立。身前斜坡之下,放有一個大鼎。眾人大驚,不知這二人是從何處而來!要知道天柱三麵淩空,除了經平台而上,別無他路。
嗡嗡的議論聲中,青木已上了柱頂,站在盤坐的一人身後靜立。眼前情狀,群雄已然看出了早來二人的身份。與青木並肩而立之人,正是聞名江湖的上寶道人。而他們身前盤坐不語的,自非其師紫霄真人莫屬。
不知是誰率先躬身行禮,大聲呼道:“參見紫霄真人!”群雄這才回過神來,紛紛一拜倒地,山呼道:“參見紫霄真人!”巨聲回蕩,山穀轟鳴,遠遠地傳了開來,經久不息。
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從山腳到天柱峰,從百裏外出現在眼前,群雄對於這師徒三人的能耐,已是見怪不怪了!
而三人中除了青木徒步上山,紫霄真人和上寶道人是如何出現柱頂,群雄雖仍是猜不透,卻再也不感到奇怪。在他們看來,這師徒三人定是神仙無疑了。縱然再有許多不可思議之事,但一想到神仙,一切都可得到合理的解釋。
“上香!”昆虛輕喝一聲,數名弟子各自扛著一根長棍模樣之物,向柱頂師徒三人身前的大鼎行去。眾人凝目一看,這長棍之物,正是一根超大的香柱!
“實際上,嚴格地來說,除了上述這三大分水嶺,還有兩道溝壑。這兩道溝壑,指的便是以仙晉神,再以神入太!以仙晉神,體內元嬰會發生極大的變化,而原有的仙元之力也逐漸化為神元之力,這叫修身;以神入太,元嬰化無,充斥靈海,故心、神、魂三力不絕,身即不死!這叫修本。隻不過這兩道溝壑,與那三大分水嶺相比,不算寬深而已!”
“無論是修身還是修本,總而言之,還是修體!而三大分水嶺則不一樣了,那需要對無盡法則的感悟、掌握和運控,更需要自身道境的積累和擴展!所以說,如果兩道溝壑是修體的話,那麽三大分水嶺,則是真正的修道!不錯,就叫修道!”
王風話音戛然而止,一臉平靜地看著雄壯巍峨的武當山,不知在想著什麽。而二女俏立在其身後,也是一言不發,若有所思。
解劍石旁,並無一名道士在守候,但大石上麵及四周,均堆滿了密密麻麻的兵器。這些兵器,正是趕往太和觀聆道的無數武林人士留下的。但更多的武林中人,出於武功了得,又因為解劍石的存在,索性沒帶上兵刃。出於對武當的敬畏,短短月餘的時間,即便是解劍石無人鎮守,孤石獨佇,也凜然有威!
太和觀主持昆虛道長最近幾天忙碌不堪,早在九月初一,他便著手準備,采辦茶水食物,購置桌椅板凳,以及迎接武林群豪到來等各種事宜。
“三位前輩雲遊未歸,不知他們今天回不回來?要是眾人來了,卻沒見著人影,那可如何是好……”昆虛雖然忙上忙下的,但近來武當名聲大震,作為一山之主,心中的欣喜自是難以抑製。唯一令他擔心的,便是三位前輩今天會不會現身。
整個武當山的千餘名弟子,除去那些閉關修煉的,其他幾乎都沒有閑著。自武林中有記載以來,萬人齊聚,聆聽講道之事,還從未出現過。
因場地狹小,難以容下這麽多人,昆虛隻得將聆道地點,放在天柱峰,其峰頂有一處平台,加上石階坡坳等地,約有數裏範圍,應該容得下;桌椅板凳雖然不夠,那也無法可想,反正眾人有的是辦法,實在不行,站著也無妨。
隨著少林方丈苦忍法師帶同手下到來,轟轟烈烈、壯觀無比的重陽太嶽論道,終於拉開了序幕!隻見眾人在武當群道的帶領下,魚貫而行,徑直向天柱峰行去。略一估測,人數已近兩萬之眾,大大超出了昆虛的預計。
“此次武林精英,大概是傾巢而出了!”昆虛道長靜立在天柱峰上,俯望著山道中影影綽綽,喧聲震耳,心中不由地想到。
之所以人數比預計的幾乎翻了一倍,是因為除了武林各派外,各路反王也都有派人來,更有親自到來的,如秦王李世民等。
不多時,近二萬的武林豪傑均已來到峰頂,除了少林、昆侖、崆峒、點蒼等數個大門派各有桌椅,並還有茶水等物招待外,其餘眾人,隻得沿著平台四周,或以石為凳,或以樹為椅,或就地而坐,或站立坡上。
舉目四顧,隻見四麵八方,階前階後,坡上坡下,均是眾武林豪傑的身影。昆虛見此情景,更為焦急,因為王風三人直到現在都還未露麵。
正在這時,忽見一名武當弟子急步奔來,來到昆虛身前,躬身拜道:“稟觀主,朝廷大軍已至山下,將各條下山道路封鎖!”
離昆虛較近的眾人,如少林方丈和秦王等,自然聽得明明白白,聞言後,不禁大驚失色。萬沒想到,朝廷竟趁此時封山,其用意再是明顯不過。武林中人,一向與朝廷為敵,大多數也加入了各路反王。此次官兵來犯,定是想將這群逆賊一網打盡!
不過數息之間,在場中人均得到了這個消息,一時群雄激憤,欲待下山,與官兵決一死戰。而各大派宗主門主,則冷眼旁觀,看武當山如何麵對此種困境。
昆虛定了定神,遂道:“我武當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縱有千軍萬馬,隻要守護得當,朝廷大軍,也討不了好處!你速去傳令,讓眾弟子分守各道險隘,如果朝廷人馬上山侵犯,予以迎頭痛擊!”
那名弟子應了一聲,正待離去,隻見又有一名武當弟子急奔而來,再次衝著昆虛道:“稟觀主,青木前輩已在山腳現身,正在斥喝朝廷大軍不遵通令,準備出手教訓!……”
言猶未了,第三名弟子已奔了過來,奏道:“朝廷大將宇文顯俊被青木前輩斃於馬下,官兵已有退意……”
“報……朝廷上將軍王世充趕來馳援,被上寶前輩阻於百裏之外……”
“報……王世充被上寶前輩生擒,後又帶著大軍倉惶離去……”
接二連三的消息,頓讓四周群雄炸開了鍋!歡慶之餘,卻也各自疑惑不已。不知武當有何秘法,竟然在百餘裏開外,消息可及時傳至。他們不知道,此正是道家秘術飛符傳音了!
自王風三人下山雲遊後,昆虛牢記上寶道人所定的“三百裏內不得妄動刀兵”之通令,分派弟子,於其範圍內廣布眼線,若有異常情況發生,便立即用飛符傳音,而武當眾弟子也可及時應對。
以一人之力,獨擋千軍萬馬,在場中人,自忖萬難做到這一點!這是什麽修為?說是神仙之流,也不為過了!而朝廷大將宇文顯俊,身份是丞相宇文化及的親侄子,一身內外功夫,已臻化境,天下罕有敵手,根據江湖秘本記載,千鶴堂真正的主人,便是他了!
如此人物,竟然在萬軍叢中,被青木立斃。此所謂於萬軍之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也!
就在群雄議論紛紛、震撼莫名之時,忽聽一人大喊道:“青木道長駕到!”雖然人聲吵雜,喧聲震耳,但眾人聽在耳中後,均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巴,一時,天柱峰上,鬧音漸消,最終是一片沉寂,唯有呼嘯而過的山風,卷起鬆濤陣陣、衣衫獵獵的響聲入耳。
一身青袍的青木道人,眉目如畫,極是俊美,於萬人矚目中,緩緩踏階而上。所到之處,群雄不禁側身退開,麵上均帶著無比敬畏之色。
隻見她腳步不緊不慢,神態悠然自得,青袍飄飄,拂塵冉冉。來到平台正中,環顧一番,含笑點頭,後又對昆虛略一頷首,徑直向峰頂行去。
峰頂一柱撐天,前臨萬丈深澗,斜斜淩空橫出,宛如龍首,其寬不過丈餘,極是險峻。開始也有眾人想在上麵落足,但見此地太過險峻,萬一聆道時得意忘形,一個失足掉下去,那便粉身碎骨了!所以還是稍稍離開柱頂找了個位置。
眾人順著青木道人行去的方向看去,隻見柱頂上,早已有倆人在那裏,一坐一立。身前斜坡之下,放有一個大鼎。眾人大驚,不知這二人是從何處而來!要知道天柱三麵淩空,除了經平台而上,別無他路。
嗡嗡的議論聲中,青木已上了柱頂,站在盤坐的一人身後靜立。眼前情狀,群雄已然看出了早來二人的身份。與青木並肩而立之人,正是聞名江湖的上寶道人。而他們身前盤坐不語的,自非其師紫霄真人莫屬。
不知是誰率先躬身行禮,大聲呼道:“參見紫霄真人!”群雄這才回過神來,紛紛一拜倒地,山呼道:“參見紫霄真人!”巨聲回蕩,山穀轟鳴,遠遠地傳了開來,經久不息。
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從山腳到天柱峰,從百裏外出現在眼前,群雄對於這師徒三人的能耐,已是見怪不怪了!
而三人中除了青木徒步上山,紫霄真人和上寶道人是如何出現柱頂,群雄雖仍是猜不透,卻再也不感到奇怪。在他們看來,這師徒三人定是神仙無疑了。縱然再有許多不可思議之事,但一想到神仙,一切都可得到合理的解釋。
“上香!”昆虛輕喝一聲,數名弟子各自扛著一根長棍模樣之物,向柱頂師徒三人身前的大鼎行去。眾人凝目一看,這長棍之物,正是一根超大的香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