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過一個美國電影,片名忘記了,內容說的是一個單身男子與一位離異了的且有著三四個孩子的女人相愛,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決心結為秦晉之好。可那女人的孩子們卻不接納他,約會,他們破壞;結婚,不讓他二位同居,總之是費盡心機,無所不用其極,演出了一連串的鬧劇、喜劇和悲喜劇,攪得兩人無可奈何。後來一家人外出度周末來著,半路上與人撞了車,在與對方開打的過程當中,一家人團結起來了,同仇敵愾,協同作戰,將對方打了個落花流水。完了,那女人的孩子們簇擁著他們的繼父誇他好樣兒的。
這就叫生存默契,或生存關照。於平時無事的日子裏,互相折騰一番乃至算計一下,似也無傷大雅、情有可原,但當共同的災難或危險來臨,那就要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生存默契或生存關照幾乎是人的本能。隻有動物和太聰明的人不管這一套。你看《動物世界》,漫長的旱季來臨了,食草動物們要大遷徙了,即使是過一條河,也總會留下許多被它們的同類踩死的屍體。如若一隻豹子哪怕就是一隻小豺狗出現,也立時作鳥獸散,各逃各的,絕不管它們的同類死活。太聰明的人也這樣,《圍城》裏邊的那個李梅亭就是活生生的典型,他是自己有了三年的儲備糧也不肯舍施半碗飯給別人的。你瞧他拿魚肝油給孫小姐吃及他自己“買了山薯臉對著牆壁在吃”的那個德性!也難怪趙辛楣要說他,“有了上半箱的卡片,中國書燒完了,李先生一個人可以教中國文學;有了下半箱的藥,中國人全病死了,李先生還可以活著。”真是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的。
生產或販賣假冒偽劣產品的人,就更不講或不懂生存默契和生存關照,他們連李梅亭也不如。
我一直非常讚賞那個綠色和平組織。他們的宗旨不知道,但從他們的行動上看,就很好地體現了一種人類生存默契的意識。他們的信息也快,你這裏核潛艇剛一出動,他那裏馬上就趕來了,不管你搞的是軍事的還是非軍事的行動,你對大海有汙染,他就要向你抗議,給你製造一係列的麻煩。那樣一種環保意識,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意識,是對人類的大關懷、大關照。
據說猶太人也很講究這一套,也許是讓法西斯給逼的,互相有著共同的大逃往的經曆,同過生死,共過患難,形成了一種生存默契的傳統。比方做買賣,他要是看見這條街上已經有了賣烤紅薯的,他絕不再在這條街上賣烤地瓜。他覺得賣烤土豆也挺來錢兒,他自己也不會烤,他會向你建議,主烤地瓜兼烤土豆,他要麽到別的地方烤去,要麽改做別的生意。我們呢?恰恰相反,你烤地瓜來錢兒,他絕對也要挨著你烤,幹嘛光興你烤不興我烤?早晚整得誰也賣不動完事。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文學已經退到社會生活的邊緣地帶了,它再也不會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點和焦點了。這樣的位置也許是它理應所在的位置,如同其他行當一樣,它是什麽位置就是什麽位置。你將一個印製撲克牌的工作強調到比重工業還重要的位置上去,那才是不正常的。這就帶來了個共同的問題,生存問題。有的刊物斷奶了,有的暫時還沒斷但也為時不遠;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提價了,而稿費卻沒提,或文件上提了,但由於發稿費的單位普遍經費不足,他無法落實。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就更要講一點生存默契和生存關照,有才能、有智慧,還是用到這上頭好些。因為,人到底應該比食草動物高明一些,特別是有點文化的人。
現代文明越往前走,人類越要講生存默契和生存關照。提倡樹立一下這樣的意識,我看要比樹立那些聽上去挺新鮮、但琢磨半天還不知咋回事兒的意識重要得多。
這就叫生存默契,或生存關照。於平時無事的日子裏,互相折騰一番乃至算計一下,似也無傷大雅、情有可原,但當共同的災難或危險來臨,那就要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生存默契或生存關照幾乎是人的本能。隻有動物和太聰明的人不管這一套。你看《動物世界》,漫長的旱季來臨了,食草動物們要大遷徙了,即使是過一條河,也總會留下許多被它們的同類踩死的屍體。如若一隻豹子哪怕就是一隻小豺狗出現,也立時作鳥獸散,各逃各的,絕不管它們的同類死活。太聰明的人也這樣,《圍城》裏邊的那個李梅亭就是活生生的典型,他是自己有了三年的儲備糧也不肯舍施半碗飯給別人的。你瞧他拿魚肝油給孫小姐吃及他自己“買了山薯臉對著牆壁在吃”的那個德性!也難怪趙辛楣要說他,“有了上半箱的卡片,中國書燒完了,李先生一個人可以教中國文學;有了下半箱的藥,中國人全病死了,李先生還可以活著。”真是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的。
生產或販賣假冒偽劣產品的人,就更不講或不懂生存默契和生存關照,他們連李梅亭也不如。
我一直非常讚賞那個綠色和平組織。他們的宗旨不知道,但從他們的行動上看,就很好地體現了一種人類生存默契的意識。他們的信息也快,你這裏核潛艇剛一出動,他那裏馬上就趕來了,不管你搞的是軍事的還是非軍事的行動,你對大海有汙染,他就要向你抗議,給你製造一係列的麻煩。那樣一種環保意識,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意識,是對人類的大關懷、大關照。
據說猶太人也很講究這一套,也許是讓法西斯給逼的,互相有著共同的大逃往的經曆,同過生死,共過患難,形成了一種生存默契的傳統。比方做買賣,他要是看見這條街上已經有了賣烤紅薯的,他絕不再在這條街上賣烤地瓜。他覺得賣烤土豆也挺來錢兒,他自己也不會烤,他會向你建議,主烤地瓜兼烤土豆,他要麽到別的地方烤去,要麽改做別的生意。我們呢?恰恰相反,你烤地瓜來錢兒,他絕對也要挨著你烤,幹嘛光興你烤不興我烤?早晚整得誰也賣不動完事。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文學已經退到社會生活的邊緣地帶了,它再也不會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點和焦點了。這樣的位置也許是它理應所在的位置,如同其他行當一樣,它是什麽位置就是什麽位置。你將一個印製撲克牌的工作強調到比重工業還重要的位置上去,那才是不正常的。這就帶來了個共同的問題,生存問題。有的刊物斷奶了,有的暫時還沒斷但也為時不遠;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提價了,而稿費卻沒提,或文件上提了,但由於發稿費的單位普遍經費不足,他無法落實。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就更要講一點生存默契和生存關照,有才能、有智慧,還是用到這上頭好些。因為,人到底應該比食草動物高明一些,特別是有點文化的人。
現代文明越往前走,人類越要講生存默契和生存關照。提倡樹立一下這樣的意識,我看要比樹立那些聽上去挺新鮮、但琢磨半天還不知咋回事兒的意識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