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後就傳來消息,劉繇命大,趕在水軍包夾之前過了長江,奔到徐州去了。
林凡也不去可惜,劉繇如喪家之犬,已無大礙。
得了吳縣之後,劉繇也已退走,大勢已定,諸多雜事要忙,林凡任命徐宣為吳郡太守,將公務通通交給徐宣辦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吳郡顧家第一時間送來了投效書,送來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顧雍顧元歎。
顧雍作為後世孫吳的丞相,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風吹草響,兔子先動。這不,第一時間就趕來投效。
林凡對顧家的投效還真不在意,江東四大家族,顧陸朱張,相互之間連枝共節,相互儀仗,如今朱家盡滅,陸家也在袁術的兵鋒之下奄奄一息,江東四大家族氣勢就已經弱了。
說來也有些可惜,四大家族中就以朱家最善軍伍,朱據,朱然,朱恒等輩都是名將之選,唉,可惜了。
林凡先前還害怕江東家族,後來深入了解,手中握有兵權,也逐漸明了,也不再害怕。
這次朱家公然反叛,正好給了林凡下手機會,朱家盡滅,從道義上來講,也怪不到林凡頭上。
從事實上講,更怪不到林凡頭上,人可是嚴白虎殺的....
林凡對於顧家不在意,對於顧雍可是稀罕,顧雍可不簡單,必然的大才之選,顧雍剛才說的清楚,顧家投效,可包括顧雍在內的。
雖然這投效應是被朱家之事嚇的,具體真情實意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隻要歸於林凡手下,等時間流逝就能自見分曉。
就任命顧雍為吳郡長史,協助徐宣處理郡中政務,既有栽培之意,也給吳郡其他家族做個榜樣。
“元歎大才,我早已知曉,今不喜得吳郡,而喜得元歎矣!說起來,元歎兄是從大家蔡伯喈,某在洛陽之時,也常在蔡世叔門下聽課,說來我兩還有同門之誼,隻是機緣巧合,未曾見過罷了,今日元歎肯來,我林子瞻何德何能,能有天助?”
顧雍口中不好說朱家之事,隻是附和道:“將軍高才,取得揚州實至名歸。”
“然吳郡未平。”林凡話題一轉,道:“然吳郡之中無錫、毗陵、曲阿、丹徒、陽羨等縣依舊未平,阻礙重重,吾常憂心。”
顧雍微笑道:“劉揚州既然已經退出吳郡之地,將軍不必擔憂,遠處諸縣傳檄可定。”
“偶?元歎可願助我?”林凡目光灼灼地看著顧雍。
顧雍撫了下頜下幾縷柳須,半晌無語,心中也是遲疑,這便是進身之資了嗎?麵前這林子瞻果然厲害,不僅能上陣用兵,這權勢也耍的通透。
自己顧家若助林凡取得吳郡別處地方,少不了得發生矛盾,正是徹底與劉繇劃清界限,下次劉繇若想入吳郡,與顧家必然要猜疑,這關係就能好好說道說道了。
“怎地,元歎不願嗎?”林凡繼續逼問道。
顧雍剛才隻是略作思考,如今鏗然道:“這有何難,既如此,顧雍當為將軍取吳郡北地。”
?林凡重重‘嗯’了一聲,又道:“元歎,兵不是本將相逼,就你顧家而言,若想安穩生於亂世,要是再這麽放縱下去可不行,難免早夭。你我本有同門之誼,何必遲疑。本將是個急性子,說話也明白,顧家若沒想明白,本將就請你回府繼續去想,想明白了再議不遲。”
顧雍摸了摸頭上的汗滴,心下排腹一句,這林凡說話剛柔並濟,哪裏有半點急性子的模樣,稍有不慎就將至顧家於萬劫不負之深淵,不敢馬虎。
“回將軍,顧家早就想好了,顧家願出萬錢,家奴精壯五千,助將軍雄踞江東。”
林凡笑語盈盈地看著顧雍,道:“元歎果然賢才也!”
“將軍謬讚!”顧雍客氣。
林凡更進一步,依舊是笑語盈盈地看著顧雍:“元歎稱我將軍,未免太客氣了,顯得生分。不如稱我主公?”
顧雍不做遲疑,立刻就是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雍早有此意,顧雍拜見主公。”
什麽叫早有此意,當初林凡在九江郡中求賢,可不見顧雍來投,這些個冠冕堂皇的話,兩人說起來一個比一個溜,可信度不高。
有的士子不懼強權,不為五鬥米折腰,絕不會被他人威脅。而有的士子就是不同,例如顧雍,顧雍是大才不假,但也有致命弱點,那便是他的家族,uu看書.uuns 對症下藥,就能收服顧雍。
至於其中是否真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林凡又道了一句:“元歎真乃賢才也!”語氣中意思也明顯。
複而對顧雍稍緩語氣道:“元歎不負我,我亦永世不負君。顧家亦是如此。”
顧雍謝道:“此乃顧雍本意,主公放心,雍必遵命。”
林凡對他點了點頭,這才問道:“我既得了吳郡,元歎可有看法?”
這便是考校了,說起正事,顧雍立刻收起了隨意,正容道:“主公既然得了揚州之地,揚州富碩,隻待勵精圖治,複而出兵荊州,再討益州,沿江而守,靜待中原大亂,三路出兵,從揚州可至青徐之地,從荊州可至司隸地方,從益州可至雍涼,伺機而動,敵不能擋,天下乃安。”
顧雍說的,就和林凡自己想的差不多,大戰略是以長江天險為守,尋找機會北伐,林凡不由點點頭。
顧雍繼續道:“如今說這些還為時尚早,如今之際……”
顧雍故意勾起人心,林凡急問道:“如今之際如何?”
“如今之際當據長江以守徐州,徐州與吳郡不過一江之隔,徐州陶恭祖依舊強大,不能不防。防備之餘,也該肅清揚州中內亂,這首一道,便是山越。”
“正是此理!”
兩人說了半天,說著說著,聽到精彩處,林凡請顧雍上坐,兩人對席而坐,顧雍為林凡出的長久之計,絲毫不下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三日之後,就有消息傳來,顧雍單人入吳郡靠北七縣,說的各縣來投林凡,無有不諾,旬日之間,吳郡複為林凡所得。
林凡也不去可惜,劉繇如喪家之犬,已無大礙。
得了吳縣之後,劉繇也已退走,大勢已定,諸多雜事要忙,林凡任命徐宣為吳郡太守,將公務通通交給徐宣辦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吳郡顧家第一時間送來了投效書,送來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顧雍顧元歎。
顧雍作為後世孫吳的丞相,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風吹草響,兔子先動。這不,第一時間就趕來投效。
林凡對顧家的投效還真不在意,江東四大家族,顧陸朱張,相互之間連枝共節,相互儀仗,如今朱家盡滅,陸家也在袁術的兵鋒之下奄奄一息,江東四大家族氣勢就已經弱了。
說來也有些可惜,四大家族中就以朱家最善軍伍,朱據,朱然,朱恒等輩都是名將之選,唉,可惜了。
林凡先前還害怕江東家族,後來深入了解,手中握有兵權,也逐漸明了,也不再害怕。
這次朱家公然反叛,正好給了林凡下手機會,朱家盡滅,從道義上來講,也怪不到林凡頭上。
從事實上講,更怪不到林凡頭上,人可是嚴白虎殺的....
林凡對於顧家不在意,對於顧雍可是稀罕,顧雍可不簡單,必然的大才之選,顧雍剛才說的清楚,顧家投效,可包括顧雍在內的。
雖然這投效應是被朱家之事嚇的,具體真情實意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隻要歸於林凡手下,等時間流逝就能自見分曉。
就任命顧雍為吳郡長史,協助徐宣處理郡中政務,既有栽培之意,也給吳郡其他家族做個榜樣。
“元歎大才,我早已知曉,今不喜得吳郡,而喜得元歎矣!說起來,元歎兄是從大家蔡伯喈,某在洛陽之時,也常在蔡世叔門下聽課,說來我兩還有同門之誼,隻是機緣巧合,未曾見過罷了,今日元歎肯來,我林子瞻何德何能,能有天助?”
顧雍口中不好說朱家之事,隻是附和道:“將軍高才,取得揚州實至名歸。”
“然吳郡未平。”林凡話題一轉,道:“然吳郡之中無錫、毗陵、曲阿、丹徒、陽羨等縣依舊未平,阻礙重重,吾常憂心。”
顧雍微笑道:“劉揚州既然已經退出吳郡之地,將軍不必擔憂,遠處諸縣傳檄可定。”
“偶?元歎可願助我?”林凡目光灼灼地看著顧雍。
顧雍撫了下頜下幾縷柳須,半晌無語,心中也是遲疑,這便是進身之資了嗎?麵前這林子瞻果然厲害,不僅能上陣用兵,這權勢也耍的通透。
自己顧家若助林凡取得吳郡別處地方,少不了得發生矛盾,正是徹底與劉繇劃清界限,下次劉繇若想入吳郡,與顧家必然要猜疑,這關係就能好好說道說道了。
“怎地,元歎不願嗎?”林凡繼續逼問道。
顧雍剛才隻是略作思考,如今鏗然道:“這有何難,既如此,顧雍當為將軍取吳郡北地。”
?林凡重重‘嗯’了一聲,又道:“元歎,兵不是本將相逼,就你顧家而言,若想安穩生於亂世,要是再這麽放縱下去可不行,難免早夭。你我本有同門之誼,何必遲疑。本將是個急性子,說話也明白,顧家若沒想明白,本將就請你回府繼續去想,想明白了再議不遲。”
顧雍摸了摸頭上的汗滴,心下排腹一句,這林凡說話剛柔並濟,哪裏有半點急性子的模樣,稍有不慎就將至顧家於萬劫不負之深淵,不敢馬虎。
“回將軍,顧家早就想好了,顧家願出萬錢,家奴精壯五千,助將軍雄踞江東。”
林凡笑語盈盈地看著顧雍,道:“元歎果然賢才也!”
“將軍謬讚!”顧雍客氣。
林凡更進一步,依舊是笑語盈盈地看著顧雍:“元歎稱我將軍,未免太客氣了,顯得生分。不如稱我主公?”
顧雍不做遲疑,立刻就是拜倒在地,口中高呼:“雍早有此意,顧雍拜見主公。”
什麽叫早有此意,當初林凡在九江郡中求賢,可不見顧雍來投,這些個冠冕堂皇的話,兩人說起來一個比一個溜,可信度不高。
有的士子不懼強權,不為五鬥米折腰,絕不會被他人威脅。而有的士子就是不同,例如顧雍,顧雍是大才不假,但也有致命弱點,那便是他的家族,uu看書.uuns 對症下藥,就能收服顧雍。
至於其中是否真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林凡又道了一句:“元歎真乃賢才也!”語氣中意思也明顯。
複而對顧雍稍緩語氣道:“元歎不負我,我亦永世不負君。顧家亦是如此。”
顧雍謝道:“此乃顧雍本意,主公放心,雍必遵命。”
林凡對他點了點頭,這才問道:“我既得了吳郡,元歎可有看法?”
這便是考校了,說起正事,顧雍立刻收起了隨意,正容道:“主公既然得了揚州之地,揚州富碩,隻待勵精圖治,複而出兵荊州,再討益州,沿江而守,靜待中原大亂,三路出兵,從揚州可至青徐之地,從荊州可至司隸地方,從益州可至雍涼,伺機而動,敵不能擋,天下乃安。”
顧雍說的,就和林凡自己想的差不多,大戰略是以長江天險為守,尋找機會北伐,林凡不由點點頭。
顧雍繼續道:“如今說這些還為時尚早,如今之際……”
顧雍故意勾起人心,林凡急問道:“如今之際如何?”
“如今之際當據長江以守徐州,徐州與吳郡不過一江之隔,徐州陶恭祖依舊強大,不能不防。防備之餘,也該肅清揚州中內亂,這首一道,便是山越。”
“正是此理!”
兩人說了半天,說著說著,聽到精彩處,林凡請顧雍上坐,兩人對席而坐,顧雍為林凡出的長久之計,絲毫不下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三日之後,就有消息傳來,顧雍單人入吳郡靠北七縣,說的各縣來投林凡,無有不諾,旬日之間,吳郡複為林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