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言語中有一人更適合盟主之位,勾起了林凡的心思。
仔細想了想,確實有一人比袁紹更適合當這盟主之位,此人名望在諸侯之中乃是最高,且是個善良性子,與世無爭,讓他當了盟主,所有人都能放心。
此人還與林凡有舊,若是他當了盟主,也能照應這林凡一點。
可曾猜出來究竟是誰?若猜不出來,且聽我慢慢分析。
當今這世道,董卓肆意妄為,禍亂朝綱,這才引來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可謂是將大漢有名有姓的人物統統聚集在此處了。
但也有人沒來,大漢如此多的州郡,絕不止十八路這麽少,就連極北之地的公孫瓚也跑來湊熱鬧,可見一斑。
如此盛會,有許多人未到場,也有很多種原因。
一方麵,有的州郡的刺史、太守都是些本分人,沒有趁勢擴大兵馬,現階段手中的兵馬應付各自地盤中的反賊都是不夠,自然無力來參加討董聯盟。
這一類人,本本分分,最後便是快速地泯滅了,死於爭鬥之中,消失在時間長河中。
還有一方麵,便是如同陸康這一類人,手中也有兵馬,卻找著各種借口不願摻和爭鬥之中。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後來顯赫的大軍閥也沒有來。
劉表現在剛得了荊州刺史之位,正在單槍匹馬搶荊州,也是趁著這袁術不在的機會占據荊州,手上無人,自然無法前來。
馬騰與韓遂現在看似相安無事,實則也有明爭暗鬥,涼州這塊地,也不太平,況且司隸後方,長安地區,也有董卓派牛輔帶兵把守,一時半會過不來。這是受了地理影響。
劉焉早就占據了益州,乃是益州牧,軍政全管,手上兵馬充足,隻是益州自古便是斷絕交通,因此也沒有來。
可能是斷絕交通,可能是要自立門戶。這心思,誰又能猜的準呢?
剩下最後一人,正是有州牧劉虞,回到營帳之中,袁紹口中說的這人,正是劉虞(可有猜到的同學?)
劉虞可是個正經的愛國者,有長者之風,國事有難,此次他卻未來勤王,實際上並不是他不願來,而是他不能來。
劉虞自任幽州牧後,內誅賊黨,外抵匈奴,幽州大治,手上可謂是兵強馬壯。
發檄文討董時,有幾個二五仔出了個餿主意,冀州刺史韓馥與勃海太守袁紹以及山東諸將商議,由於漢獻帝陛下年幼且被董卓控製,袁紹等人想立漢室宗親的劉虞為新皇。
有史為證,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及山東諸將議,以朝廷幼衝,逼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長者,欲立為主。乃遣故樂浪太守張岐等齎議,上虞尊號。虞見岐等,厲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諸君各據州郡,宜共戮力,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以相垢誤邪!”固拒之。馥等又請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複不聽。
袁紹幾個二五仔,也不知是有意無意,竟然要立劉虞為皇,被劉虞斷然拒絕了,最後,又請劉虞為尚書令,為大夥封官,也被劉虞拒絕了,由此可見劉虞乃是大大的忠臣。
而如此,劉虞自然不能再去討董陣營中了,劉虞若來,豈不是坐實了“天下大亂,各自為政”的局麵嗎?
此時聽了袁紹的話語,林凡才想起其中的道理來,這袁紹假惺惺地說話,林凡敏銳地覺察到了其中的蹊蹺。
說不定是袁紹欲攬討董聯軍大權,故意做出這立新皇之事,好逼的劉虞來不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猜不透,猜不透,林凡隻能搖搖頭,不去想這事。
不過後來袁紹與韓馥也是明爭暗鬥,好不熱鬧,這也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袁紹與袁術都想要這盟主之位,一時間僵持住了,兩方相爭個不停,袁術雖然弱遜一籌,但討董之事,袁術若不點頭,這事還真成不了。
僵持許久,橋瑁站了出來,勸退了眾人,開口說道:“袁家四世三公,門中故吏遍布天下,又是漢相後裔,合該當此盟主之位!袁家之中又有兩子,俱是俊才,讓此時不是相爭的時候,袁本初聲望稍高一籌,就以此為準,況且袁本初當初為司隸校尉,對司隸周邊極為熟悉,各處關卡更是了如指掌,合該這盟主之位。”
林凡點出來軍職大小,而橋瑁則說出來袁紹曾為司隸校尉一職,這官職可不小,似乎更勝一籌。uu看書 .uuansh
而且,橋瑁作為發起人,就如同半個帶頭大哥一般,說話自然也有分量,此事就這般蓋棺定論下來了。
袁術還要相爭,被林凡勸住了,袁術不解,眼神詢問為何?林凡也是眼神回到,示意回去再說。
袁紹又是假意推辭了一番,最後鎮定心神,大聲喝道:“袁某本為大義而來,營中確實需一盟主總領全責,今日諸位舉袁某為盟主,承蒙諸位抬舉,袁某隻能厚著臉皮領了這位置。此盟主之位,由吾暫代,若另有賢才,袁某必定退位讓賢。袁某絕不敢貪功!”
袁紹這最後一句話當然是客套了,眾人也不會真的當真,紛紛和袁紹客氣了一番。隨即,袁紹勢力便是直接請袁紹坐上了盟主之位。
“參見盟主!”曹操帶頭向袁紹參拜,其他諸侯也緊隨其後,林凡也是如此,袁術雖然心中千萬個不願意,但也得跟隨著眾人,氣呼呼地向袁紹參拜。
到了這個時候,袁紹當然也不會再客氣了,拱手行了個禮,便是按下心中的激動,直接坐上了盟主席位。
“好!此間事了,今日天色已晚,諸事皆已完畢,諸位各自回營,明日午時,沙場祭旗,歃血為盟,誓討董賊!”
“諾!”
袁紹這番話後,諸侯三三兩兩各自走了,袁術情急敗壞,自然不願多待,乃是第一個走的。
林凡跟在後麵,叫住袁術,將自己的見識,並著曆史的軌跡,結合成一番猜測,說給袁術聽。
這盟主之位,也幹不了什麽大事,不過虛職而已。說了半天,才說通了袁術。
如此,各自回營休憩。
仔細想了想,確實有一人比袁紹更適合當這盟主之位,此人名望在諸侯之中乃是最高,且是個善良性子,與世無爭,讓他當了盟主,所有人都能放心。
此人還與林凡有舊,若是他當了盟主,也能照應這林凡一點。
可曾猜出來究竟是誰?若猜不出來,且聽我慢慢分析。
當今這世道,董卓肆意妄為,禍亂朝綱,這才引來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可謂是將大漢有名有姓的人物統統聚集在此處了。
但也有人沒來,大漢如此多的州郡,絕不止十八路這麽少,就連極北之地的公孫瓚也跑來湊熱鬧,可見一斑。
如此盛會,有許多人未到場,也有很多種原因。
一方麵,有的州郡的刺史、太守都是些本分人,沒有趁勢擴大兵馬,現階段手中的兵馬應付各自地盤中的反賊都是不夠,自然無力來參加討董聯盟。
這一類人,本本分分,最後便是快速地泯滅了,死於爭鬥之中,消失在時間長河中。
還有一方麵,便是如同陸康這一類人,手中也有兵馬,卻找著各種借口不願摻和爭鬥之中。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後來顯赫的大軍閥也沒有來。
劉表現在剛得了荊州刺史之位,正在單槍匹馬搶荊州,也是趁著這袁術不在的機會占據荊州,手上無人,自然無法前來。
馬騰與韓遂現在看似相安無事,實則也有明爭暗鬥,涼州這塊地,也不太平,況且司隸後方,長安地區,也有董卓派牛輔帶兵把守,一時半會過不來。這是受了地理影響。
劉焉早就占據了益州,乃是益州牧,軍政全管,手上兵馬充足,隻是益州自古便是斷絕交通,因此也沒有來。
可能是斷絕交通,可能是要自立門戶。這心思,誰又能猜的準呢?
剩下最後一人,正是有州牧劉虞,回到營帳之中,袁紹口中說的這人,正是劉虞(可有猜到的同學?)
劉虞可是個正經的愛國者,有長者之風,國事有難,此次他卻未來勤王,實際上並不是他不願來,而是他不能來。
劉虞自任幽州牧後,內誅賊黨,外抵匈奴,幽州大治,手上可謂是兵強馬壯。
發檄文討董時,有幾個二五仔出了個餿主意,冀州刺史韓馥與勃海太守袁紹以及山東諸將商議,由於漢獻帝陛下年幼且被董卓控製,袁紹等人想立漢室宗親的劉虞為新皇。
有史為證,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及山東諸將議,以朝廷幼衝,逼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長者,欲立為主。乃遣故樂浪太守張岐等齎議,上虞尊號。虞見岐等,厲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諸君各據州郡,宜共戮力,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以相垢誤邪!”固拒之。馥等又請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複不聽。
袁紹幾個二五仔,也不知是有意無意,竟然要立劉虞為皇,被劉虞斷然拒絕了,最後,又請劉虞為尚書令,為大夥封官,也被劉虞拒絕了,由此可見劉虞乃是大大的忠臣。
而如此,劉虞自然不能再去討董陣營中了,劉虞若來,豈不是坐實了“天下大亂,各自為政”的局麵嗎?
此時聽了袁紹的話語,林凡才想起其中的道理來,這袁紹假惺惺地說話,林凡敏銳地覺察到了其中的蹊蹺。
說不定是袁紹欲攬討董聯軍大權,故意做出這立新皇之事,好逼的劉虞來不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猜不透,猜不透,林凡隻能搖搖頭,不去想這事。
不過後來袁紹與韓馥也是明爭暗鬥,好不熱鬧,這也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袁紹與袁術都想要這盟主之位,一時間僵持住了,兩方相爭個不停,袁術雖然弱遜一籌,但討董之事,袁術若不點頭,這事還真成不了。
僵持許久,橋瑁站了出來,勸退了眾人,開口說道:“袁家四世三公,門中故吏遍布天下,又是漢相後裔,合該當此盟主之位!袁家之中又有兩子,俱是俊才,讓此時不是相爭的時候,袁本初聲望稍高一籌,就以此為準,況且袁本初當初為司隸校尉,對司隸周邊極為熟悉,各處關卡更是了如指掌,合該這盟主之位。”
林凡點出來軍職大小,而橋瑁則說出來袁紹曾為司隸校尉一職,這官職可不小,似乎更勝一籌。uu看書 .uuansh
而且,橋瑁作為發起人,就如同半個帶頭大哥一般,說話自然也有分量,此事就這般蓋棺定論下來了。
袁術還要相爭,被林凡勸住了,袁術不解,眼神詢問為何?林凡也是眼神回到,示意回去再說。
袁紹又是假意推辭了一番,最後鎮定心神,大聲喝道:“袁某本為大義而來,營中確實需一盟主總領全責,今日諸位舉袁某為盟主,承蒙諸位抬舉,袁某隻能厚著臉皮領了這位置。此盟主之位,由吾暫代,若另有賢才,袁某必定退位讓賢。袁某絕不敢貪功!”
袁紹這最後一句話當然是客套了,眾人也不會真的當真,紛紛和袁紹客氣了一番。隨即,袁紹勢力便是直接請袁紹坐上了盟主之位。
“參見盟主!”曹操帶頭向袁紹參拜,其他諸侯也緊隨其後,林凡也是如此,袁術雖然心中千萬個不願意,但也得跟隨著眾人,氣呼呼地向袁紹參拜。
到了這個時候,袁紹當然也不會再客氣了,拱手行了個禮,便是按下心中的激動,直接坐上了盟主席位。
“好!此間事了,今日天色已晚,諸事皆已完畢,諸位各自回營,明日午時,沙場祭旗,歃血為盟,誓討董賊!”
“諾!”
袁紹這番話後,諸侯三三兩兩各自走了,袁術情急敗壞,自然不願多待,乃是第一個走的。
林凡跟在後麵,叫住袁術,將自己的見識,並著曆史的軌跡,結合成一番猜測,說給袁術聽。
這盟主之位,也幹不了什麽大事,不過虛職而已。說了半天,才說通了袁術。
如此,各自回營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