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之亂之後,其中最大的功臣便是這皇甫嵩了,朝廷任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並晉封他為槐裏侯,食槐裏、美陽兩縣的租稅,食邑共八千戶。另外皇甫嵩奏請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來贍養饑民,漢靈帝劉宏也聽從了他的建議。史載百姓作歌說:“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複安居。”
當時朝政日非,海內空虛。漢陽人閻忠勸他把握機會,南麵稱製。皇甫嵩忠貞,不用其計。
當可是好景不長,當初皇甫嵩征討張角的時候,途經鄴地,發現中常侍趙忠住宅超過了規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沒收。另外,中常侍張讓向他索要五千萬錢,他不肯給。於是趙忠和張讓聯起手來,劾奏皇甫嵩連戰無功,耗費錢糧。靈帝聽信讒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削奪封戶六千。改封都鄉侯,食邑二千戶。
而從中平元年末尾到二年三月短短的時間內,涼州戰亂,入寇三輔,朝廷節節敗退,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又想到皇甫嵩。
何為三輔?即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地,乃是整個司隸的左半邊,更甚一步,中平二年春天,叛軍已達數萬人,進軍漢故都長安。涼州叛亂都快打到長安腳下了,這才把漢靈帝從玩樂之中喚醒出來。
長安是什麽地方,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西漢都城,光武皇帝劉秀建立東漢之後,才將都城改到了洛陽,但長安也是重中之重,亦有“西都”一說。不僅地理位置重要,長安之中還有不少先皇陵墓,如此重要的地方豈能被賊寇占據。
中平二年三月,朝中複任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防禦長安。朝中政命朝令夕改,由此可見一斑。
當時的中州大地剛剛結束了黃巾起義,哪裏還有多餘的錢糧去應對這涼州之亂,不過雖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中正的皇甫嵩還是帶領著一大幫子剩兵殘勇,前赴長安,展開畢生力氣與涼州亂賊周旋在長安之外,一麵仗著長安城堅,一麵仗著皇甫嵩用計如神,這才堪堪止住了涼州亂賊的前進之路。
可是屋漏便逢連夜雨,四個月後,朝中宦官又彈劾皇甫嵩種種不當之處,說道皇甫嵩因為先前削奪封戶,心中不快因此懈怠軍機,這才遲遲未能平定涼州之亂。
宦官說話說的還真是有理有據,當初黃巾之亂禍起八州,聲勢浩大,皇甫嵩尚且能在短時間就有所建功,而如今涼州之亂不過一州,皇甫嵩怎麽還與涼州亂賊僵持數月於長安,寸土未進,這又是何道理?皇甫嵩必然是心中生了別的想法。
功高蓋主啊!自古以來便是帝王心中最忌諱的東西,漢靈帝哪裏聽得了這個,急忙撤下了皇甫嵩,該由司空張溫接任,朝中大臣死勸不住。
朝中支援不夠,縱然是皇甫嵩又能有什麽辦法,可憐的皇甫嵩軍功卓絕,可還是落得個免職的下場,不過他可比盧植好多了,最起碼沒下獄不是,隻是若是讓他知道是因為平定黃巾的時間太快,才讓宦官找到借口,又不知道他是該哭還是該笑呢!
這世道,無功便是過,皇甫嵩終究也是沒能逃過這一點,雖然曆史上最後在張溫戰敗之後還是由皇甫嵩接任,但那也是幾年後的事情了,為時晚矣,就這樣,因宦官誹謗,皇甫嵩上任四個月後於七月被免職。
錯過了征戰涼州亂賊的最佳機會,以後若想平定可謂是難上加難,涼州之亂到漢靈帝駕崩也遲遲未能平定,一直到曹操在中原坐穩了地盤之後,才騰出手來收複涼州。就這樣,涼州亂黨成了唯一一支橫跨東漢與三國的亂賊。
涼州的持續叛亂使國庫大損,朝廷不得不苛捐雜稅、征召勞力以應戰。司徒崔烈在朝廷會議上提出放棄涼州的建議,漢靈帝劉宏則詔令百官在朝會上討論。
傅燮站出來,厲聲說道:“斬司徒,天下乃安!”尚書朗楊讚則出來啟奏,彈劾傅燮在朝廷之上侮辱大臣之罪。劉宏則問傅燮,傅燮解釋說:“昔冒頓至逆也,樊噲為上將,願得十萬觽橫行匈奴中,憤激思奮,未失人臣之節,顧計當從與不耳,季布猶曰‘噲可斬也’。u看書ww.uukanshu 今涼州天下要嚰,國家藩衛。高祖初興,使酈商別定隴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右臂。今牧禦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內為之騷動,陛下臥不安寢。烈為宰相,不念為國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棄一方萬裏之土,臣竊惑之。若使左衽之虜得居此地,士勁甲堅,因以為亂,此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若烈不知之,是極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漢靈帝劉宏聽了之後,很認同傅燮的見解,於是他駁回了崔烈的建議,而調傅燮出任漢陽太守,派往前線。
劉宏的想法很簡單,若是熟悉他習性的人就能猜出來,涼州畢竟是自己家的東西,就算是一件破爛,也舍不得輕易丟棄,何況這偌大的涼州,至於傅燮這人,看著又有點像二五仔,索性就派到前線建功就是了,當時的漢陽郡可還是在亂賊手上的,這個太守之位不過是拋出去的誘餌罷了,你要打退了亂賊才是你的。
不同的人又不同的看法,漢靈帝接受了自己的建議,還將自己派到前線,傅燮喜不自禁,納頭便拜,以至於後來戰死沙場,以報陛下之恩,到死都不肯退一步。
後話不提,這天袁術悄悄地找來林凡,原來他也在出征之列,說明來意,想要林凡和自己共同出征。
林凡斷然拒絕了袁術的邀請,林凡心裏明白,涼州之亂短時間內都平定不了,朝廷兵馬先勝後敗,一個弄不好可是要吃官司的,雖然自己也不想當這洛陽南部尉的官職,想要繼續從軍執掌兵權,可是以後還是有機會的,又何必從這裏麵找。
當時朝政日非,海內空虛。漢陽人閻忠勸他把握機會,南麵稱製。皇甫嵩忠貞,不用其計。
當可是好景不長,當初皇甫嵩征討張角的時候,途經鄴地,發現中常侍趙忠住宅超過了規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沒收。另外,中常侍張讓向他索要五千萬錢,他不肯給。於是趙忠和張讓聯起手來,劾奏皇甫嵩連戰無功,耗費錢糧。靈帝聽信讒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削奪封戶六千。改封都鄉侯,食邑二千戶。
而從中平元年末尾到二年三月短短的時間內,涼州戰亂,入寇三輔,朝廷節節敗退,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又想到皇甫嵩。
何為三輔?即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地,乃是整個司隸的左半邊,更甚一步,中平二年春天,叛軍已達數萬人,進軍漢故都長安。涼州叛亂都快打到長安腳下了,這才把漢靈帝從玩樂之中喚醒出來。
長安是什麽地方,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西漢都城,光武皇帝劉秀建立東漢之後,才將都城改到了洛陽,但長安也是重中之重,亦有“西都”一說。不僅地理位置重要,長安之中還有不少先皇陵墓,如此重要的地方豈能被賊寇占據。
中平二年三月,朝中複任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防禦長安。朝中政命朝令夕改,由此可見一斑。
當時的中州大地剛剛結束了黃巾起義,哪裏還有多餘的錢糧去應對這涼州之亂,不過雖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中正的皇甫嵩還是帶領著一大幫子剩兵殘勇,前赴長安,展開畢生力氣與涼州亂賊周旋在長安之外,一麵仗著長安城堅,一麵仗著皇甫嵩用計如神,這才堪堪止住了涼州亂賊的前進之路。
可是屋漏便逢連夜雨,四個月後,朝中宦官又彈劾皇甫嵩種種不當之處,說道皇甫嵩因為先前削奪封戶,心中不快因此懈怠軍機,這才遲遲未能平定涼州之亂。
宦官說話說的還真是有理有據,當初黃巾之亂禍起八州,聲勢浩大,皇甫嵩尚且能在短時間就有所建功,而如今涼州之亂不過一州,皇甫嵩怎麽還與涼州亂賊僵持數月於長安,寸土未進,這又是何道理?皇甫嵩必然是心中生了別的想法。
功高蓋主啊!自古以來便是帝王心中最忌諱的東西,漢靈帝哪裏聽得了這個,急忙撤下了皇甫嵩,該由司空張溫接任,朝中大臣死勸不住。
朝中支援不夠,縱然是皇甫嵩又能有什麽辦法,可憐的皇甫嵩軍功卓絕,可還是落得個免職的下場,不過他可比盧植好多了,最起碼沒下獄不是,隻是若是讓他知道是因為平定黃巾的時間太快,才讓宦官找到借口,又不知道他是該哭還是該笑呢!
這世道,無功便是過,皇甫嵩終究也是沒能逃過這一點,雖然曆史上最後在張溫戰敗之後還是由皇甫嵩接任,但那也是幾年後的事情了,為時晚矣,就這樣,因宦官誹謗,皇甫嵩上任四個月後於七月被免職。
錯過了征戰涼州亂賊的最佳機會,以後若想平定可謂是難上加難,涼州之亂到漢靈帝駕崩也遲遲未能平定,一直到曹操在中原坐穩了地盤之後,才騰出手來收複涼州。就這樣,涼州亂黨成了唯一一支橫跨東漢與三國的亂賊。
涼州的持續叛亂使國庫大損,朝廷不得不苛捐雜稅、征召勞力以應戰。司徒崔烈在朝廷會議上提出放棄涼州的建議,漢靈帝劉宏則詔令百官在朝會上討論。
傅燮站出來,厲聲說道:“斬司徒,天下乃安!”尚書朗楊讚則出來啟奏,彈劾傅燮在朝廷之上侮辱大臣之罪。劉宏則問傅燮,傅燮解釋說:“昔冒頓至逆也,樊噲為上將,願得十萬觽橫行匈奴中,憤激思奮,未失人臣之節,顧計當從與不耳,季布猶曰‘噲可斬也’。u看書ww.uukanshu 今涼州天下要嚰,國家藩衛。高祖初興,使酈商別定隴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右臂。今牧禦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內為之騷動,陛下臥不安寢。烈為宰相,不念為國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棄一方萬裏之土,臣竊惑之。若使左衽之虜得居此地,士勁甲堅,因以為亂,此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若烈不知之,是極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漢靈帝劉宏聽了之後,很認同傅燮的見解,於是他駁回了崔烈的建議,而調傅燮出任漢陽太守,派往前線。
劉宏的想法很簡單,若是熟悉他習性的人就能猜出來,涼州畢竟是自己家的東西,就算是一件破爛,也舍不得輕易丟棄,何況這偌大的涼州,至於傅燮這人,看著又有點像二五仔,索性就派到前線建功就是了,當時的漢陽郡可還是在亂賊手上的,這個太守之位不過是拋出去的誘餌罷了,你要打退了亂賊才是你的。
不同的人又不同的看法,漢靈帝接受了自己的建議,還將自己派到前線,傅燮喜不自禁,納頭便拜,以至於後來戰死沙場,以報陛下之恩,到死都不肯退一步。
後話不提,這天袁術悄悄地找來林凡,原來他也在出征之列,說明來意,想要林凡和自己共同出征。
林凡斷然拒絕了袁術的邀請,林凡心裏明白,涼州之亂短時間內都平定不了,朝廷兵馬先勝後敗,一個弄不好可是要吃官司的,雖然自己也不想當這洛陽南部尉的官職,想要繼續從軍執掌兵權,可是以後還是有機會的,又何必從這裏麵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