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鵬舉不是笨蛋,如果他是笨蛋,不可能一手建立強大的嶽家軍,更不可能座上大趙樞密副使的寶座。
經驗老道如他,自然明白朝廷官員心中的那些小九九。
當年儂智高起義,大趙的文豪意氣奮發,出兵征討,然後被殺了個丟盔棄甲。
這些人覺得兜不住了,於是不得已請出了當時的戰神——狄青……那情況和現在的自己何等相似。
當年,狄青不愧自己的戰神之名,花了大半年時間把儂智高的叛亂給平了。
他看著遠處的煙柱,看著麾下士兵們興奮的表情,得意的笑了。
大勝回歸之時,他也曾得意的大笑:“隻要兵馬在手,天下何處我去不得?我狄青,是大趙最高的擎天巨柱,是大趙的脊梁!”
狄青得意的撥轉馬頭,下令班師。
然而,那一瞬間的輝煌,竟然成了永恒,狄青,再也無法成為大趙的脊梁了!
因為,他立功了。大趙的規矩,誰立功,誰為民請命,誰就要死!
狄青,也不例外!
首先發難的就是當時的文壇盟主歐陽修。
歐陽修大文豪寫了一份露章,何為露章?簡單來說就是奏章中的大字報。
大字報上是這麽寫的。
第一段:臣觀樞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樞密。
這一段的意思不難理解——狄青他不過一個大頭兵罷了,居然掌了樞密!
這一段不算什麽,因為當時的文人普遍歧視武人。
第二段:三四年間雖未見過失,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
這句話也很好理解——這幾年沒見到啥過失,不過他倒是會打仗。
第二段中,這個雖字當真是用的好,和前麵的那一段聯合起來就是:狄青不配做樞密使!然後亮出刺刀: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他會打仗!武將會打仗不稀奇,但是為什麽特意點出來?再看下一段。
第三段: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
直接撕開了溫情脈脈的麵紗,光膀子上陣了。武將知道機密,而且會打仗,會對國家不利。
第四段:欲乞罷青樞務,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
這是告訴皇帝:我不是在迫害人才,我是要保全他,我是為了給國家消滅還未萌發的災禍。
皇帝當時看了這麽狗屁不通的文章,當時就有些猶豫不定,畢竟狄青他立功了啊。
然後他就把當時的宰相招進了宮。
皇帝問宰相:“狄青是忠臣嗎?”
宰相一聽,說:“是啊!”
皇帝又問:“既然知道他是忠臣,為什麽你們還要參他一本!”
這時候,宰相的智慧就體現出來了,他把大趙的開國皇帝拉了出來。
他是這麽回答的:“是啊,狄青他是忠臣,但是我們大趙的太祖難道就不是忠臣?”
趙太祖黃袍加身的典故人人都知道,被宰相這麽一提醒,皇帝就被說服了。
於是打了勝仗的狄青,就被貶官了。一年後,狄青鬱鬱而終。
儒家的教育——家國天下,家在國的前麵。
有了狄青的先例在前,嶽鵬舉為了自己和家人考慮,理所當然的拒絕了朝廷的旨意。
然而,不久之後,嶽家軍損失慘重的消息,傳到了他的耳中。
自己一手建立的、百戰百勝的軍隊,居然損失過半,這下子嶽鵬舉坐不住了。無奈之下他隻能硬著頭皮接受了朝廷的旨意。
嶽鵬舉早年就是剿匪起的家,作為一名剿匪的老手,他深知想要鎮壓農民起義,除了需要擁有強大的軍隊外,更重要的是找到他們起義的原因,要改善他們的生活。
這樣才能把農民的怨氣消除,並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否則就算是自己打勝了,各地的起義也隻會越來越多。
不過,現在大趙的官場,底層官吏拚命的搜刮百姓,然後用這些錢財孝敬上官,而上層的官員,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有甚者,還明目張膽的為手下保駕護航。
在這種環境下,想要做到改善生活,幾乎是不可能了,所以嶽鵬舉準備查一查這些百姓為什麽會起義,殺了那個讓他們起義的人,也好讓百姓消消氣。
前不久,結果送來了,卻無比的觸目驚心。
宋江之所以起義,是因為當今的朝政腐敗,對外獻幣乞和,對內恣意搜刮,農民苦於繁重賦稅盤剝,致流離失所。而方臘起義的原因,也大致相同。當地居民不堪忍受花石綱,無力支付其所需的錢穀,又因官員盤剝嚴重,抽不出人手去服徭役,所以才揭竿而起。
好嘛!這起義的源頭,一個是朝廷的官員,另一個則是皇帝陛下想要把玩石頭,而弄的花石綱,這該怎麽殺,怎麽安撫百姓?
嶽鵬舉那個氣啊!
這個年代的老百姓都十分淳樸,隻要能吃飽飯,根本不會幹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買賣。
皇帝、官員整個大宋的管理階層都是一副德行,這讓嶽鵬舉感到深深的無力,他的信念開始動搖,於是他病了。
弄清楚了原因,uu看書 ww.ukanshuom 張鵬飛也是搖了搖頭。
他在這個世界隻是一個過客,千年前的曆史,他雖然想改變,卻也有心無力,畢竟儒家思想統治了這個國家那麽多年,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如果要他帶領軍隊,滅掉金國,他可以做到,但是要他改善大趙國人的生活……那他真的是有心無力,沒這個本事。
左思右想,張鵬飛也沒想到怎麽勸自己的師兄,隻能硬著頭皮勸道:“當年韓琦殺了狄帥的部將焦勇,大呼隻有東華門唱名的才是好男兒,狄帥對比咬牙忍下。自此之後,我大趙的軍隊,掉了第一次軍魂。
狄帥大破儂智高,回來之後便遭遇貶斥,不久之後鬱鬱而終,我大趙的軍人掉了第二次軍魂。
事不過三,一而再,三而衰,如今能撐起大趙軍隊的,隻有三師兄你了。而如今師兄你卻是這樣子,你是想要讓我大趙國的軍隊,徹底失去軍魂嗎?”
“……”嶽鵬舉的嘴唇動了動,卻沒有說話。
顯然,張鵬飛的這番話,對他雖有觸動,卻不能徹底說服他。
“這樣吧,宋江那裏的起義,我幫師兄你解決,不需要您派一兵一卒,如何?”張鵬飛想了想後,道。
他之所以敢這麽說,一方麵是因為他知道宋江是個官迷,而且在曆史上接受過招安,自己以皇子自己狀元樓主人的身份前去,至少有七成把握。
另一方麵,宋江的團隊中,有著大師兄盧俊義,二師兄林衝,記名師弟武鬆這些人,就算自己招安不成,但是要保住命,卻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經驗老道如他,自然明白朝廷官員心中的那些小九九。
當年儂智高起義,大趙的文豪意氣奮發,出兵征討,然後被殺了個丟盔棄甲。
這些人覺得兜不住了,於是不得已請出了當時的戰神——狄青……那情況和現在的自己何等相似。
當年,狄青不愧自己的戰神之名,花了大半年時間把儂智高的叛亂給平了。
他看著遠處的煙柱,看著麾下士兵們興奮的表情,得意的笑了。
大勝回歸之時,他也曾得意的大笑:“隻要兵馬在手,天下何處我去不得?我狄青,是大趙最高的擎天巨柱,是大趙的脊梁!”
狄青得意的撥轉馬頭,下令班師。
然而,那一瞬間的輝煌,竟然成了永恒,狄青,再也無法成為大趙的脊梁了!
因為,他立功了。大趙的規矩,誰立功,誰為民請命,誰就要死!
狄青,也不例外!
首先發難的就是當時的文壇盟主歐陽修。
歐陽修大文豪寫了一份露章,何為露章?簡單來說就是奏章中的大字報。
大字報上是這麽寫的。
第一段:臣觀樞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樞密。
這一段的意思不難理解——狄青他不過一個大頭兵罷了,居然掌了樞密!
這一段不算什麽,因為當時的文人普遍歧視武人。
第二段:三四年間雖未見過失,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
這句話也很好理解——這幾年沒見到啥過失,不過他倒是會打仗。
第二段中,這個雖字當真是用的好,和前麵的那一段聯合起來就是:狄青不配做樞密使!然後亮出刺刀: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他會打仗!武將會打仗不稀奇,但是為什麽特意點出來?再看下一段。
第三段: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
直接撕開了溫情脈脈的麵紗,光膀子上陣了。武將知道機密,而且會打仗,會對國家不利。
第四段:欲乞罷青樞務,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
這是告訴皇帝:我不是在迫害人才,我是要保全他,我是為了給國家消滅還未萌發的災禍。
皇帝當時看了這麽狗屁不通的文章,當時就有些猶豫不定,畢竟狄青他立功了啊。
然後他就把當時的宰相招進了宮。
皇帝問宰相:“狄青是忠臣嗎?”
宰相一聽,說:“是啊!”
皇帝又問:“既然知道他是忠臣,為什麽你們還要參他一本!”
這時候,宰相的智慧就體現出來了,他把大趙的開國皇帝拉了出來。
他是這麽回答的:“是啊,狄青他是忠臣,但是我們大趙的太祖難道就不是忠臣?”
趙太祖黃袍加身的典故人人都知道,被宰相這麽一提醒,皇帝就被說服了。
於是打了勝仗的狄青,就被貶官了。一年後,狄青鬱鬱而終。
儒家的教育——家國天下,家在國的前麵。
有了狄青的先例在前,嶽鵬舉為了自己和家人考慮,理所當然的拒絕了朝廷的旨意。
然而,不久之後,嶽家軍損失慘重的消息,傳到了他的耳中。
自己一手建立的、百戰百勝的軍隊,居然損失過半,這下子嶽鵬舉坐不住了。無奈之下他隻能硬著頭皮接受了朝廷的旨意。
嶽鵬舉早年就是剿匪起的家,作為一名剿匪的老手,他深知想要鎮壓農民起義,除了需要擁有強大的軍隊外,更重要的是找到他們起義的原因,要改善他們的生活。
這樣才能把農民的怨氣消除,並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否則就算是自己打勝了,各地的起義也隻會越來越多。
不過,現在大趙的官場,底層官吏拚命的搜刮百姓,然後用這些錢財孝敬上官,而上層的官員,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有甚者,還明目張膽的為手下保駕護航。
在這種環境下,想要做到改善生活,幾乎是不可能了,所以嶽鵬舉準備查一查這些百姓為什麽會起義,殺了那個讓他們起義的人,也好讓百姓消消氣。
前不久,結果送來了,卻無比的觸目驚心。
宋江之所以起義,是因為當今的朝政腐敗,對外獻幣乞和,對內恣意搜刮,農民苦於繁重賦稅盤剝,致流離失所。而方臘起義的原因,也大致相同。當地居民不堪忍受花石綱,無力支付其所需的錢穀,又因官員盤剝嚴重,抽不出人手去服徭役,所以才揭竿而起。
好嘛!這起義的源頭,一個是朝廷的官員,另一個則是皇帝陛下想要把玩石頭,而弄的花石綱,這該怎麽殺,怎麽安撫百姓?
嶽鵬舉那個氣啊!
這個年代的老百姓都十分淳樸,隻要能吃飽飯,根本不會幹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買賣。
皇帝、官員整個大宋的管理階層都是一副德行,這讓嶽鵬舉感到深深的無力,他的信念開始動搖,於是他病了。
弄清楚了原因,uu看書 ww.ukanshuom 張鵬飛也是搖了搖頭。
他在這個世界隻是一個過客,千年前的曆史,他雖然想改變,卻也有心無力,畢竟儒家思想統治了這個國家那麽多年,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如果要他帶領軍隊,滅掉金國,他可以做到,但是要他改善大趙國人的生活……那他真的是有心無力,沒這個本事。
左思右想,張鵬飛也沒想到怎麽勸自己的師兄,隻能硬著頭皮勸道:“當年韓琦殺了狄帥的部將焦勇,大呼隻有東華門唱名的才是好男兒,狄帥對比咬牙忍下。自此之後,我大趙的軍隊,掉了第一次軍魂。
狄帥大破儂智高,回來之後便遭遇貶斥,不久之後鬱鬱而終,我大趙的軍人掉了第二次軍魂。
事不過三,一而再,三而衰,如今能撐起大趙軍隊的,隻有三師兄你了。而如今師兄你卻是這樣子,你是想要讓我大趙國的軍隊,徹底失去軍魂嗎?”
“……”嶽鵬舉的嘴唇動了動,卻沒有說話。
顯然,張鵬飛的這番話,對他雖有觸動,卻不能徹底說服他。
“這樣吧,宋江那裏的起義,我幫師兄你解決,不需要您派一兵一卒,如何?”張鵬飛想了想後,道。
他之所以敢這麽說,一方麵是因為他知道宋江是個官迷,而且在曆史上接受過招安,自己以皇子自己狀元樓主人的身份前去,至少有七成把握。
另一方麵,宋江的團隊中,有著大師兄盧俊義,二師兄林衝,記名師弟武鬆這些人,就算自己招安不成,但是要保住命,卻是絕對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