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日,大軍正在前行,火辣辣的秋老虎照的人腦門疼,而大家還都頂盔摜甲的,連日的行軍讓這些沒有經過這麽長時間行軍的家丁親兵有些吃不消。於是就開始有人抱怨了,於是,為人四海的張之及小胖子就跑到信王的跟前請求讓大軍在前麵不遠的長安寨休息一會,等晌午歪了再走。


    信王也被太陽曬的是頭昏腦脹,也就以體恤將士的意思,答應了這個要求。


    也正是這種懶惰,卻救了大家的命。


    軍令下達,原本低靡的士氣莫名奇妙的就再次振作起來,這是第一個救了命的因素。


    聽說大軍要在前麵的長安寨休息,當時大家的行軍的速度就立刻提升了上來,這就又多了一個保命的因素。


    眼看著前隊已經進入了長安寨,這時候突然聽到周圍有悶雷聲響,四下地平線上有烏雲四合,當時小胖子還納悶:“人說三伏天孩子臉,變得快,這九月秋高,大晴天的,怎麽說變就變天了呢?好在我們就要進了長安寨了,可以避雨。”然後扭頭大聲的吩咐:“行軍速度加快,趕緊進鎮子避雨。”


    這樣的軍令一下,行軍的速度就再次加快,不但加快了,反倒出現了擁堵,原本長長的行軍隊列,竟然堵成了一個蛋,這下子等於再次救了信王的一命。


    但就在這個時候,楊嗣昌咦了一聲,轉而大驚,因為他看到自己派出去的巡哨正在亡命的向自己的隊伍飛奔,而跟在他後麵的烏雲,那不是烏雲,那是飛起的塵土,而就在塵土裏,已經有無數的穿著蒙古人服色的敵人,高舉著馬刀呐喊著衝了過來。


    “敵襲,敵襲,保護信王,敵襲——”


    楊嗣昌的這聲聲嘶力竭的嘶吼,立刻讓所有的人都開始望向沉雷響起的方向,望向了煙塵翻滾的地方,敵人,鋪天蓋地的衝了過來。


    “敵襲,敵襲,保護主將,保護信王。”


    所有的人都開始驚慌失措的嘶吼起來,整個隊伍徹底的亂了。


    但親兵就是親兵,他們潛意思裏保護主將的本能沒有讓他們立刻四散奔逃,而是讓他們本能的拿起刀槍,向核心的主將靠攏,將主將和信王死死的保衛在了核心。


    隻是轉眼之間,一片飛蝗就將那些奔逃的巡哨淹沒在了箭雨之中。然後鋪天蓋地的敵人騎兵就衝了過來。


    這時候還驚慌失措的小胖子卻突然冷靜了下來,將門骨子裏的那種對戰爭的渴望讓他突然成熟起來,於是,腦袋裏那些兵書戰陣的教條就自然而升,他立刻大聲的下令:“全軍結陣,槍兵在外結成拒馬,刀盾兵在內舉起盾牌,弓箭手反擊。”


    親兵就是親兵,在訓練上要比那些京營混吃等死的士兵強上許多,在張之及的軍令下,雖然依舊驚慌失措,雖然依舊混亂不堪,但他們習慣性的遵守了軍令,槍兵在敵人戰馬堪堪衝上來的時候,一支又一支的長槍伸出了戰團,刺向了四麵八方合圍過來的戰馬。


    戰馬在烈日照耀下閃著寒光的紮槍麵前產生了恐懼,大多數本能的躲避危險,繞開了敵陣,而那些收不住馬蹄的戰馬,馱著它的主人,一頭就撞進了槍陣。


    紮槍的斷裂聲,戰馬的悲鳴聲,敵我雙方將士的慘叫聲,臨死發出來的呐喊聲,立刻就響成了一片,巨大的聲響直衝霄漢。


    戰馬巨大的身體和他那強悍的衝擊力,將戰陣接連撞開一個又一個缺口,戰馬倒斃了,馬上的主人飛了出去,就在空中,他們揮舞著刀,撲進了明軍的大陣,他們要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為自己的戰友撞開一個缺口,殺死一個敵人。


    撞開的缺口被密密麻麻擠成一團的明軍再次堵住,被甩進大陣的敵軍,立刻被裏麵的刀盾兵亂刃分屍。


    一波又一波的敵軍衝了上來,對著這個明軍的大陣進行反複不斷的衝擊,他們就是要用這種辦法,將明軍的軍心士氣徹底打擊崩潰,這也是久經戰陣的經驗,隻要撞開一個缺口,敵人就崩潰了,那麽剩下的就是追亡逐北,收獲他們的勝利果實。


    但這一次皇太極卻打錯了算盤,原因這不是一股普通的明軍,他是英國公張維賢的親兵,他們的恩主的獨苗,就在這個大陣核心之中,所有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殺退敵人,讓自己的恩主獨苗戰死在這裏,不但他們逃跑不會撿回性命,他們在京城的所有家眷,也將陷入萬劫不複,所以他們必須死在這裏,隻有保護住了這個國公的獨苗,即便所有人都戰死在這裏,最終這個獨苗也被敵人殺死,但他們的家屬,會被恩待,他們的子弟將會得到國公的照顧。


    用自己的一條命,換一家人的平安富足,在中國人的心裏,是絕對值得付出的。


    而還有一點,就是情況緊急,讓大家在驚慌失措中緊緊的擠成了一個肉團,雖然不能發揮整個戰陣的戰鬥力,卻為整個戰團形成了厚重的一團,即便是衝進來的敵人戰馬,也根本再也挪不動腳步。而一旦戰馬失去了衝擊的力量,在拿著長矛的士兵麵前,他們隻有被殺的份。


    於是這樣詭異的戰爭局麵就這樣出現了,如驚濤拍岸一般的敵人,戰馬群,一波又一波前仆後繼的衝陣。u看書.ukahu 但是,萎集一團的肉蛋,就被動的形成了好像堅固的磐石,將一波又一波的驚濤駭浪,阻擋在這裏。


    皇太極心急如焚,也懊悔不已,他懊悔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被自己的戰陣經驗束縛住了,他懊悔自己的經驗讓自己錯失良機。


    皇太極帶著15000最精銳的騎兵,在這片廣闊的平原上,設下了埋伏圈,準備對信王的軍隊,給予殲滅的打擊。


    按照經驗,大軍在行進時,最少要放出十裏的巡哨,為了避免被敵人過早的發現,所以皇太極將他的15000人馬,都埋伏在距離大路十裏以外的地方,結果就這十裏的距離,卻給了敵人應變的時間,他實在沒有想到,敵人的巡哨隻放出了三五裏路,如果他早知道是這種狀況,他的包圍圈將縮小到五裏範圍之內,那樣一個衝鋒,就會將敵人在行軍的隊列時候,一擊而殺。


    而還有一個,策略,讓他徹底的抓狂了。那就是他采取了四麵合擊。不準備讓一個敵人逃脫。


    自己身處的大明腹地,伏擊信王,希望能夠最嚴格的封鎖消息,這樣會讓自己從容的來去。


    結果這樣反倒激發起了敵人拚死的決心,結果就在這種陰差陽錯裏,本來可以是輕鬆取勝的一場戰鬥,怎麽這樣的結局?這真是成也經驗,敗也經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叔並收藏大明都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