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妮姐,我認識了為妮姐碼字的可愛的深情,深情的文字正如深情本人一樣深情,看了時兒讓人黯然淚下,時兒讓人憤慨,當然樂觀的深情的字裏行間裏也有詼諧的一麵,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深情對人性的理解,常常出乎我意料,帶給我驚喜。喜歡看雲破日出,因為深情的文字;喜歡雲兒,因為雲兒是深情為妮姐量身定造的角色。
我對曆史不了解,也沒把雲破日出和曆史關聯起來看,因為小說本身也是一個故事,人生戲如嘛。劇中的人物,當然最喜歡的還是雲兒,也許最初把雲兒想象的過於完美,總以為善良的雲兒即便是身在複雜的充滿鬥爭的後宮中,仍能如出水芙蓉般出泥而不染,直到後來在雲兒對待福生的事情上,發現雲兒變了,這種改變不是因為雲兒做了什麽,而是因為雲兒沒有去做什麽,刹時間我竟有些不能接受。再後來看到小說中的那段前世與今世論:“萬般皆是緣,緣起緣滅,今世之果,皆因前世之因……前生與今世,改變得太多,無論是思想、信念,還是心境的變化,皆是為了能夠更好更強地生存下去。”讓我豁然開朗,世間萬物皆有因,所謂的果不過是當事者為其自己釀下的因負責罷了。雲兒為了保家衛國,在她所能忍受的範圍內也曾寬恕過福生,但是這樣並沒有消滅福生心中的複仇之火,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終於把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深情沒有脫離現實,而是寫出了那個年代不同階級人的心理矛盾,所以最終我還是覺得,雲兒所做的事情應該是問心無愧的。劇中的儀心師父,雲兒一直當她是心靈的窗口,喜歡看儀心師父出場時和雲兒說的那一段段讓人回味的哲言,然而後來儀心師父還是動了私念,這對於有這麽多年修行的出家人來說似乎不應該,隻能說塵緣未盡,即是血肉之軀,又有何不可。
裕王爺的愛,對惜玉,算是根深蒂固,有點一見鍾情,但偏偏惜玉個性獨立的,與社會格格不入,不肯屈服,她一直在找一個能夠讓自己解脫的生活方式,本以為出家可以一了百了,但是不行,能夠讓自己解脫的人始終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自己,所以最終得到的除了傷害就隻有遺憾了;對雪心,是因為得不到才覺得是最好的,但過去後也就忘了;對雲兒,剛開始時一直沒有擺脫雪心的影響,無論裕王爺對雲兒的感情如何,在雲兒的心裏,一直都覺得裕王爺應該更愛的是雪心和惜玉,所以兩人的關係更像是一種相互的依存,雲兒給皇上的更多還是一種扶植,一種心靈上的救護。對皇後,是一種多年來的情意,開始可能因為念她是代姐出嫁,有點同情,但是後來因為發現皇後的醜惡嘴臉,又生恨,最後又念及是惜玉的妹妹,所以還是湊合過了。
三段感人的平民愛情,福生和雪心的愛情是一段悲劇,因生不逢時,身不由己,沒能有一位為他們作主的人物,這也導致了一個家庭的悲劇;小武和小玉的愛情是圓滿的,因為有為他們作主的雲兒,雖然過程是坎坷的,卻也有驚無險;繼宗和柳兒的愛情,隻能說是不完美的圓滿,繼宗要帶成為植物人的柳兒離開時對雲兒說的那翻話讓人為之動容,深情你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了。這三段感情的共同之處,即都是雲兒親身經曆的,且主角都是雲兒至親的人,雪心是雲兒入裕王府最親近的人,可惜當時身為丫環的雲兒不能為其做什麽;小武是雲兒的弟弟,身為太後的雲兒終於有權力去成全這對戀人;柳兒是雲兒是愛女,雖然對柳兒與繼宗的愛情後知後覺,也曾想加以阻止,但最終仍然通情達理,成全了愛女的心願。
最悲慘的人,當然是非湄兒莫屬了,在裕王府當丫環時因為自己犯下的錯而投井自殺,幸而被惜玉救起,嫁予福生,這個讓自己托付終身的人心裏卻愛著別人,並最終因為報仇而丟了性命,湄兒自己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兩兒子帶大,因為複仇最後卻失去了小兒子。還有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悲劇人物,那便是珮兒,因為萬曆的一次臨幸,產下皇子,卻遭萬曆的唾棄,最後遷居幽宮,雙目失明。湄兒活在仇恨中,而珮兒則活在幽怨中,兩人都是悲劇人物,死便是一了百了,而活著卻要嚐盡身心的折磨。
一直喜歡看皆大歡喜的結局,雲破日出的結局也算是皆大歡喜吧,雖然在過程中也有悲劇,但是這些對於故事所發生的年代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將沿著自己的人生軌跡前進,過千年百年,照樣的塵歸塵,土歸土……(未完待續)
我對曆史不了解,也沒把雲破日出和曆史關聯起來看,因為小說本身也是一個故事,人生戲如嘛。劇中的人物,當然最喜歡的還是雲兒,也許最初把雲兒想象的過於完美,總以為善良的雲兒即便是身在複雜的充滿鬥爭的後宮中,仍能如出水芙蓉般出泥而不染,直到後來在雲兒對待福生的事情上,發現雲兒變了,這種改變不是因為雲兒做了什麽,而是因為雲兒沒有去做什麽,刹時間我竟有些不能接受。再後來看到小說中的那段前世與今世論:“萬般皆是緣,緣起緣滅,今世之果,皆因前世之因……前生與今世,改變得太多,無論是思想、信念,還是心境的變化,皆是為了能夠更好更強地生存下去。”讓我豁然開朗,世間萬物皆有因,所謂的果不過是當事者為其自己釀下的因負責罷了。雲兒為了保家衛國,在她所能忍受的範圍內也曾寬恕過福生,但是這樣並沒有消滅福生心中的複仇之火,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終於把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深情沒有脫離現實,而是寫出了那個年代不同階級人的心理矛盾,所以最終我還是覺得,雲兒所做的事情應該是問心無愧的。劇中的儀心師父,雲兒一直當她是心靈的窗口,喜歡看儀心師父出場時和雲兒說的那一段段讓人回味的哲言,然而後來儀心師父還是動了私念,這對於有這麽多年修行的出家人來說似乎不應該,隻能說塵緣未盡,即是血肉之軀,又有何不可。
裕王爺的愛,對惜玉,算是根深蒂固,有點一見鍾情,但偏偏惜玉個性獨立的,與社會格格不入,不肯屈服,她一直在找一個能夠讓自己解脫的生活方式,本以為出家可以一了百了,但是不行,能夠讓自己解脫的人始終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自己,所以最終得到的除了傷害就隻有遺憾了;對雪心,是因為得不到才覺得是最好的,但過去後也就忘了;對雲兒,剛開始時一直沒有擺脫雪心的影響,無論裕王爺對雲兒的感情如何,在雲兒的心裏,一直都覺得裕王爺應該更愛的是雪心和惜玉,所以兩人的關係更像是一種相互的依存,雲兒給皇上的更多還是一種扶植,一種心靈上的救護。對皇後,是一種多年來的情意,開始可能因為念她是代姐出嫁,有點同情,但是後來因為發現皇後的醜惡嘴臉,又生恨,最後又念及是惜玉的妹妹,所以還是湊合過了。
三段感人的平民愛情,福生和雪心的愛情是一段悲劇,因生不逢時,身不由己,沒能有一位為他們作主的人物,這也導致了一個家庭的悲劇;小武和小玉的愛情是圓滿的,因為有為他們作主的雲兒,雖然過程是坎坷的,卻也有驚無險;繼宗和柳兒的愛情,隻能說是不完美的圓滿,繼宗要帶成為植物人的柳兒離開時對雲兒說的那翻話讓人為之動容,深情你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了。這三段感情的共同之處,即都是雲兒親身經曆的,且主角都是雲兒至親的人,雪心是雲兒入裕王府最親近的人,可惜當時身為丫環的雲兒不能為其做什麽;小武是雲兒的弟弟,身為太後的雲兒終於有權力去成全這對戀人;柳兒是雲兒是愛女,雖然對柳兒與繼宗的愛情後知後覺,也曾想加以阻止,但最終仍然通情達理,成全了愛女的心願。
最悲慘的人,當然是非湄兒莫屬了,在裕王府當丫環時因為自己犯下的錯而投井自殺,幸而被惜玉救起,嫁予福生,這個讓自己托付終身的人心裏卻愛著別人,並最終因為報仇而丟了性命,湄兒自己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兩兒子帶大,因為複仇最後卻失去了小兒子。還有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悲劇人物,那便是珮兒,因為萬曆的一次臨幸,產下皇子,卻遭萬曆的唾棄,最後遷居幽宮,雙目失明。湄兒活在仇恨中,而珮兒則活在幽怨中,兩人都是悲劇人物,死便是一了百了,而活著卻要嚐盡身心的折磨。
一直喜歡看皆大歡喜的結局,雲破日出的結局也算是皆大歡喜吧,雖然在過程中也有悲劇,但是這些對於故事所發生的年代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將沿著自己的人生軌跡前進,過千年百年,照樣的塵歸塵,土歸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