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司琰調查出來的情況證據確鑿,所以處理那個提議立儲的劉大人,還是很容易的,畢竟在確鑿的證據跟前,汪首輔再怎麽權大勢大,總不好混淆黑白,誰讓他還沒一手遮天呢,所以隻要皇帝將證據甩出來,汪首輔就算想混淆黑白,也有人不會允許的。
提議立五皇子為儲的劉大人被收拾後,立儲一事果然暫時停了下來,畢竟鼓吹之人都被收拾了,不暫時停下來,等汪首輔推下一個人再說,還能怎麽辦?
因皇帝是將證據給了自己的勢力發出來的,所以汪首輔並未懷疑到司琰身上,隻以為是皇帝讓他的勢力調查的。
雖然沒懷疑司琰,覺得是皇帝辦的事,但皇帝辦事,也足夠汪首輔警惕的了,想著這皇帝,還是有點能耐的啊,知道推脫不掉立儲的事,竟知道迂回,直接解決了提建議的人,讓他陷入被動。
之所以說陷入被動,是因為,如果皇帝以後都這樣幹,誰敢提立儲的事,就調查誰,再將那人收拾了,這樣的話,以後誰還敢替自己辦事呢,畢竟王朝運轉了一百多年,官員貪腐已經很多了,甚至可以說,一查一個準,如果皇帝對立儲之事沒奈何,用這種方法迂回自救的話,還真有點作用,因為被拉去坐牢甚至砍頭的人太多,他再鼓動人提立儲的事,隻怕就沒人敢做了,哪怕他給對方保證,保證皇帝不會砍他們的頭,就算貶官,等五皇子上台了,也會給他們恢複,但這些保證,有時候不一定有用,畢竟大多數人,隻相信眼下的事,不會相信未來的事,自己的保證沒用。
等這種情況出現後,他要還想站在幕後,鼓動別人提議立儲,也許隻能威脅人幫忙,但這很危險,因為被威脅的人一旦掙脫了危險,隻怕自己這一邊立馬就會多一個敵人,還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如果不威脅別人幫忙,就得找背景十分清白不怕皇帝查的人。
但這樣的人難找,而且就算有,有這樣人品的人,可能也不會功利心強,不會摻和從龍的事,隻想做個純臣,畢竟會摻和從龍之事的人,多是功利心強的,這樣的人,又怎能忍住不貪腐。
也就是說,當皇帝開始朝那些提建議的人下手的時候,汪首輔就開始遇到麻煩了。
想到這兒,汪首輔不由皺眉,暗自嘀咕:這個皇帝,你好歹是個皇帝吧,手段怎麽這麽下三濫,也沒見你以前收拾提建議的人,怎麽現在就變成這樣了,真是為了不立儲,開始無所不用其極了啊。
其實汪首輔倒也沒說錯,皇帝以前不是沒想過用這一招,畢竟他還是有些勢力的,難道查不出來提建議的人犯了事麽,但,本朝基本上不會收拾勸諫的大臣,所以皇帝沒下手罷了。
但現在,汪首輔越逼越緊,皇帝也不得不放棄了不收拾勸諫大臣的想法,雖然這有違本朝的潛規則,但,皇帝這樣做,朝臣們也不能說什麽的,畢竟總不能一個人提了建議,然後他犯了事,就不處罰他吧?畢竟處罰違法犯罪之人,跟有沒有提建議,有什麽關係。
而皇帝既然放棄了不收拾勸諫大臣的想法,為什麽沒自己出手,而是同意三皇子動手,自然也是因為,讓自己的勢力替自己調查,自然沒有自己兒子替自己調查更好,畢竟三皇子他還是信任的,起碼比對自己的勢力信任,所以會同意三皇子做調查,也就很正常了。
之所以對三皇子,比對自己的勢力還信任,也很正常。
讓手下大臣調查,他還要擔心對方是不是臥底,會不會反水,讓他功虧一簣。
但讓三皇子調查,他就沒這個擔心了,畢竟就像老三說的,這些人中,老三是最盼著自己不會出事的人,也就是說,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人,既然如此,不信任他,還信任誰?
因為汪首輔發現了皇帝這一手會對自己帶來麻煩,所以又搞了三次,在劉大人等三人進去後,汪首輔接下來便打算蟄伏起來,不再打算派人鼓動立儲之事了,因為皇帝收拾了三人,現在他再找人,果然像他想的那樣,不少人不願意出這個頭了,所以他隻能暫時蟄伏了。
汪首輔準備等皇帝病了再提這個建議,到時肯定會有很多人都提這個事的,皇帝總不能將所有人都打入大牢吧?
汪首輔準備一直蟄伏到皇帝生病,當然了,如果他自己身體狀況不太好,那這個蟄伏也有可能提前結束,畢竟如果他比皇帝先不行,那自然要提前行動,總不能一直蟄伏到自己掛了,還沒辦成他想辦的事吧。
有人可能會說了,如果汪首輔身體不行了,要提前行動,既然存在提前行動的可能,為什麽不現在就提前行動?
這也很正常,因為那是不到萬不得已才會做的事,不能保證一定能成功。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汪首輔自然就不想冒太大風險,他更想穩紮穩打。
卻說汪首輔暫時蟄伏後,京中便平靜了起來,包括安然這邊都風平浪靜了起來。
沒人找事,司琰的日子便舒服了起來。
唯一讓他不快的是,周皇貴妃讓他娶妻的事。
之前司琰就說了,不是不想娶妻,而是不想娶比安然醜的,但,要是既要地位高,還要比安然漂亮,真的找不到,所以周皇貴妃給他安排相親的,都是背景很好,但長的沒有安然好看,有些甚至很普通的。
這些,搞的司琰很不舒服,又跟周皇貴妃發生了好幾次爭吵。
要不是司琰對安然維護的厲害,要不然周皇貴妃隻怕早將安然弄死了,免得兒子整天拿安然的容貌說事,還一直寵著她。
可以說,本來周皇貴妃對安然就漸漸不滿意了,現在是越來越不喜。
好在安然無所謂周皇貴妃喜不喜,她隻知道,汪首輔不搞小動作後,她也悠閑了許多,可以做更多事了,好比,進一步擴充勢力。
提議立五皇子為儲的劉大人被收拾後,立儲一事果然暫時停了下來,畢竟鼓吹之人都被收拾了,不暫時停下來,等汪首輔推下一個人再說,還能怎麽辦?
因皇帝是將證據給了自己的勢力發出來的,所以汪首輔並未懷疑到司琰身上,隻以為是皇帝讓他的勢力調查的。
雖然沒懷疑司琰,覺得是皇帝辦的事,但皇帝辦事,也足夠汪首輔警惕的了,想著這皇帝,還是有點能耐的啊,知道推脫不掉立儲的事,竟知道迂回,直接解決了提建議的人,讓他陷入被動。
之所以說陷入被動,是因為,如果皇帝以後都這樣幹,誰敢提立儲的事,就調查誰,再將那人收拾了,這樣的話,以後誰還敢替自己辦事呢,畢竟王朝運轉了一百多年,官員貪腐已經很多了,甚至可以說,一查一個準,如果皇帝對立儲之事沒奈何,用這種方法迂回自救的話,還真有點作用,因為被拉去坐牢甚至砍頭的人太多,他再鼓動人提立儲的事,隻怕就沒人敢做了,哪怕他給對方保證,保證皇帝不會砍他們的頭,就算貶官,等五皇子上台了,也會給他們恢複,但這些保證,有時候不一定有用,畢竟大多數人,隻相信眼下的事,不會相信未來的事,自己的保證沒用。
等這種情況出現後,他要還想站在幕後,鼓動別人提議立儲,也許隻能威脅人幫忙,但這很危險,因為被威脅的人一旦掙脫了危險,隻怕自己這一邊立馬就會多一個敵人,還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如果不威脅別人幫忙,就得找背景十分清白不怕皇帝查的人。
但這樣的人難找,而且就算有,有這樣人品的人,可能也不會功利心強,不會摻和從龍的事,隻想做個純臣,畢竟會摻和從龍之事的人,多是功利心強的,這樣的人,又怎能忍住不貪腐。
也就是說,當皇帝開始朝那些提建議的人下手的時候,汪首輔就開始遇到麻煩了。
想到這兒,汪首輔不由皺眉,暗自嘀咕:這個皇帝,你好歹是個皇帝吧,手段怎麽這麽下三濫,也沒見你以前收拾提建議的人,怎麽現在就變成這樣了,真是為了不立儲,開始無所不用其極了啊。
其實汪首輔倒也沒說錯,皇帝以前不是沒想過用這一招,畢竟他還是有些勢力的,難道查不出來提建議的人犯了事麽,但,本朝基本上不會收拾勸諫的大臣,所以皇帝沒下手罷了。
但現在,汪首輔越逼越緊,皇帝也不得不放棄了不收拾勸諫大臣的想法,雖然這有違本朝的潛規則,但,皇帝這樣做,朝臣們也不能說什麽的,畢竟總不能一個人提了建議,然後他犯了事,就不處罰他吧?畢竟處罰違法犯罪之人,跟有沒有提建議,有什麽關係。
而皇帝既然放棄了不收拾勸諫大臣的想法,為什麽沒自己出手,而是同意三皇子動手,自然也是因為,讓自己的勢力替自己調查,自然沒有自己兒子替自己調查更好,畢竟三皇子他還是信任的,起碼比對自己的勢力信任,所以會同意三皇子做調查,也就很正常了。
之所以對三皇子,比對自己的勢力還信任,也很正常。
讓手下大臣調查,他還要擔心對方是不是臥底,會不會反水,讓他功虧一簣。
但讓三皇子調查,他就沒這個擔心了,畢竟就像老三說的,這些人中,老三是最盼著自己不會出事的人,也就是說,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人,既然如此,不信任他,還信任誰?
因為汪首輔發現了皇帝這一手會對自己帶來麻煩,所以又搞了三次,在劉大人等三人進去後,汪首輔接下來便打算蟄伏起來,不再打算派人鼓動立儲之事了,因為皇帝收拾了三人,現在他再找人,果然像他想的那樣,不少人不願意出這個頭了,所以他隻能暫時蟄伏了。
汪首輔準備等皇帝病了再提這個建議,到時肯定會有很多人都提這個事的,皇帝總不能將所有人都打入大牢吧?
汪首輔準備一直蟄伏到皇帝生病,當然了,如果他自己身體狀況不太好,那這個蟄伏也有可能提前結束,畢竟如果他比皇帝先不行,那自然要提前行動,總不能一直蟄伏到自己掛了,還沒辦成他想辦的事吧。
有人可能會說了,如果汪首輔身體不行了,要提前行動,既然存在提前行動的可能,為什麽不現在就提前行動?
這也很正常,因為那是不到萬不得已才會做的事,不能保證一定能成功。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汪首輔自然就不想冒太大風險,他更想穩紮穩打。
卻說汪首輔暫時蟄伏後,京中便平靜了起來,包括安然這邊都風平浪靜了起來。
沒人找事,司琰的日子便舒服了起來。
唯一讓他不快的是,周皇貴妃讓他娶妻的事。
之前司琰就說了,不是不想娶妻,而是不想娶比安然醜的,但,要是既要地位高,還要比安然漂亮,真的找不到,所以周皇貴妃給他安排相親的,都是背景很好,但長的沒有安然好看,有些甚至很普通的。
這些,搞的司琰很不舒服,又跟周皇貴妃發生了好幾次爭吵。
要不是司琰對安然維護的厲害,要不然周皇貴妃隻怕早將安然弄死了,免得兒子整天拿安然的容貌說事,還一直寵著她。
可以說,本來周皇貴妃對安然就漸漸不滿意了,現在是越來越不喜。
好在安然無所謂周皇貴妃喜不喜,她隻知道,汪首輔不搞小動作後,她也悠閑了許多,可以做更多事了,好比,進一步擴充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