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還重生了,也就是說,白芷已經活了三世。
活了三世,好幾十歲的人了,還能因為一個不到十五歲小姑娘的話,就記恨在心,將人家滿門抄斬了……這心眼真是比針眼還小。
可以想見,這樣的女生,在生活中不會有多少朋友的。
而事實也如安然所料的那樣,轉生後的白芷,的確沒多少女性朋友,但男性朋友很多。
她自己也坦言,她不喜歡跟女生打交道,覺得女生都心眼小(……),還是男生好。
以前在宮裏,她沒多少女性朋友很正常,畢竟宮裏人心複雜,她找不到女性朋友也很正常,但現在,來了宮外,不像宮裏環境那麽複雜了,她還交不到女性朋友,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但白芷不覺得是自己不好,隻覺得是周圍的女生都不好。
至於周圍不好的人太多了,是不是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這種事……做過高高在上太後的白芷,是根本不會去想的,畢竟她是不可能有錯的,有問題的,隻可能是別人。
因從來不會去反省,隻會我行我素,因此得罪的人可不少——我行我素沒問題,但有時惹到人了就不行了。
看白芷得罪的人越來越多,安然不由懷疑,覺得自己就算沒出現,將來白芷的下場也不會太好,總有人會收拾她的。
別說她是皇後就收拾不了她,想收拾,總是有機會的,畢竟這世界上總是有聰明人的,攝政王再怎麽聰明,能照顧她,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將她掛在腰帶上,總能讓人找到機會的。
且不說從白芷的性格,安然覺得她將來不見得會有好下場,卻說當下,陸家的宴會繼續舉行,這天,安然便見到了永定侯。
永定侯既然是忠臣,忠於新帝,這次新帝立後,永定侯家自然會派人過來送賀禮,不像有些人家那樣,或搖擺不定,或幹脆站在攝政王那邊不來,他們家是光明正大送了禮的。
同時,這次宴請,永定侯和夫人也雙雙出席了,說起來,他們可能是來陸家這邊,最有分量的人物了,便是陸大奶奶娘家,也隻派了她二哥二嫂過來吃酒,當家夫人還是沒來,估計是仍然不看好陸家,但又怕陸家將來能發展好,所以兩邊下注,但下在陸家的注不多,所以隻派了個陸大奶奶的同胞哥哥來吃個酒。
雖然見到了永定侯,但安然自然不可能初見就跟永定侯說什麽,且她一個深閨少女也不宜跟外男見麵,所以她隻是跟永定侯夫人見了麵,說了幾句話,對永定侯,都是遠遠圍觀,從對方的言行舉止,觀察一下對方的人品性格罷了。
不過她不用擔心進宮後聯係不上永定侯,因為永定侯的長子,也就是永定侯世子在禁軍中擔任一個中級軍官,她要有什麽事,可以通過永定侯世子,聯係永定侯。
攝政王將永定侯調離了禁軍,沒調離他兒子也很正常,一來他兒子能量沒永定侯大,不影響什麽;二來,世家子弟多在禁軍中任職(多為武將子弟),他將永定侯調離禁軍,永定侯還不會懷疑什麽,要是連他兒子在禁軍做個小軍官都調走了,肯定會讓永定侯覺得,攝政王是不是要搞什麽,要不然怎麽這麽防備著掌著不小兵權的他們家。
當時攝政王羽翼還不是那麽豐滿,所以自然不能幹這種打草驚蛇,讓對方提出異議的事,所以隻是將永定侯調離了,並未調離他兒子,反正他兒子隻是個小軍官,不影響什麽,到了行動的時候,派人將他製住就行了,不像永定侯,可是禁軍統領,要是沒調走,行動的時候,派人製住他,然後另派人朝禁軍發號施令,陡然之間換頭目,禁軍可不見得會聽,所以必須提前調離。
雖然沒跟永定侯打交道,但從旁觀其言行舉止來看,永定侯還是靠譜的,另外從跟永定侯夫人打交道來看,永定侯夫人也是不錯的人,這讓安然想著,看來找永定侯幫忙應該行。
在陸家宴會後不久,宮裏派來了四個嬤嬤,說是來教導宮廷禮儀的,特別是大婚禮儀的。
這個自然是需要的,畢竟原身是小官之女,根本不懂,不教的話,是要鬧笑話的,不說別的,召見命婦們時,該是什麽樣個規矩,原身不懂,到時召見命婦時鬧了笑話,那些命婦在宮外一傳,那新後的名聲就要難聽了。
不過這些禮儀,是對原身而言,對安然來說,她有原身上輩子學過的禮儀,現在隻要溫故知新,不用擔心不會,頂多就是大婚禮儀,原身有些忘了,要學一些,宮廷禮儀,原身後來在宮廷生存好幾年,早就記得牢牢的了,不用如何操心。
所以安然在不需要學習的地方,就使用幻夢道具,讓四人以為她在用心學,其實是將四人點了睡穴,丟在了一邊,然後她在那兒修煉武功。
她不用對這四個人客氣,因為這四人自然也是攝政王的人,不過以她們的身份地位,隻是小嘍囉罷了,在攝政王跟前,自然是排不上號的,頂多是聽上麵的要求辦事,一邊教導安然禮儀規矩,一邊盯著她,看她可有什麽異常舉動。
之所以知道她們是攝政王的人,是因為她們這些人來了後,安然有盯著她們,而這些嬤嬤,自然不知道未來的皇後會武功,會做梁上君子,偷聽她們說話,自是將些能說的不能說的,都在私下討論時說了,然後讓安然聽了個清楚,連派她們來的上司是哪個,都知道了。
派她們來的上司,不是別人,正是新帝的總管太監。
也是了,新帝的總管太監,位置重要,肯定是攝政王的人,然後這人再吩咐人來監視她這個皇後,也就很正常了。
連總管太監和禁軍統領都是攝政王的人,可見整個皇宮都在攝政王的掌控之下了,也難怪原身和新帝兩個小蝦米,根本鬥不過羽翼豐滿的攝政王,最後說死,就像個螞蟻一樣,讓人碾死了。
活了三世,好幾十歲的人了,還能因為一個不到十五歲小姑娘的話,就記恨在心,將人家滿門抄斬了……這心眼真是比針眼還小。
可以想見,這樣的女生,在生活中不會有多少朋友的。
而事實也如安然所料的那樣,轉生後的白芷,的確沒多少女性朋友,但男性朋友很多。
她自己也坦言,她不喜歡跟女生打交道,覺得女生都心眼小(……),還是男生好。
以前在宮裏,她沒多少女性朋友很正常,畢竟宮裏人心複雜,她找不到女性朋友也很正常,但現在,來了宮外,不像宮裏環境那麽複雜了,她還交不到女性朋友,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但白芷不覺得是自己不好,隻覺得是周圍的女生都不好。
至於周圍不好的人太多了,是不是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這種事……做過高高在上太後的白芷,是根本不會去想的,畢竟她是不可能有錯的,有問題的,隻可能是別人。
因從來不會去反省,隻會我行我素,因此得罪的人可不少——我行我素沒問題,但有時惹到人了就不行了。
看白芷得罪的人越來越多,安然不由懷疑,覺得自己就算沒出現,將來白芷的下場也不會太好,總有人會收拾她的。
別說她是皇後就收拾不了她,想收拾,總是有機會的,畢竟這世界上總是有聰明人的,攝政王再怎麽聰明,能照顧她,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將她掛在腰帶上,總能讓人找到機會的。
且不說從白芷的性格,安然覺得她將來不見得會有好下場,卻說當下,陸家的宴會繼續舉行,這天,安然便見到了永定侯。
永定侯既然是忠臣,忠於新帝,這次新帝立後,永定侯家自然會派人過來送賀禮,不像有些人家那樣,或搖擺不定,或幹脆站在攝政王那邊不來,他們家是光明正大送了禮的。
同時,這次宴請,永定侯和夫人也雙雙出席了,說起來,他們可能是來陸家這邊,最有分量的人物了,便是陸大奶奶娘家,也隻派了她二哥二嫂過來吃酒,當家夫人還是沒來,估計是仍然不看好陸家,但又怕陸家將來能發展好,所以兩邊下注,但下在陸家的注不多,所以隻派了個陸大奶奶的同胞哥哥來吃個酒。
雖然見到了永定侯,但安然自然不可能初見就跟永定侯說什麽,且她一個深閨少女也不宜跟外男見麵,所以她隻是跟永定侯夫人見了麵,說了幾句話,對永定侯,都是遠遠圍觀,從對方的言行舉止,觀察一下對方的人品性格罷了。
不過她不用擔心進宮後聯係不上永定侯,因為永定侯的長子,也就是永定侯世子在禁軍中擔任一個中級軍官,她要有什麽事,可以通過永定侯世子,聯係永定侯。
攝政王將永定侯調離了禁軍,沒調離他兒子也很正常,一來他兒子能量沒永定侯大,不影響什麽;二來,世家子弟多在禁軍中任職(多為武將子弟),他將永定侯調離禁軍,永定侯還不會懷疑什麽,要是連他兒子在禁軍做個小軍官都調走了,肯定會讓永定侯覺得,攝政王是不是要搞什麽,要不然怎麽這麽防備著掌著不小兵權的他們家。
當時攝政王羽翼還不是那麽豐滿,所以自然不能幹這種打草驚蛇,讓對方提出異議的事,所以隻是將永定侯調離了,並未調離他兒子,反正他兒子隻是個小軍官,不影響什麽,到了行動的時候,派人將他製住就行了,不像永定侯,可是禁軍統領,要是沒調走,行動的時候,派人製住他,然後另派人朝禁軍發號施令,陡然之間換頭目,禁軍可不見得會聽,所以必須提前調離。
雖然沒跟永定侯打交道,但從旁觀其言行舉止來看,永定侯還是靠譜的,另外從跟永定侯夫人打交道來看,永定侯夫人也是不錯的人,這讓安然想著,看來找永定侯幫忙應該行。
在陸家宴會後不久,宮裏派來了四個嬤嬤,說是來教導宮廷禮儀的,特別是大婚禮儀的。
這個自然是需要的,畢竟原身是小官之女,根本不懂,不教的話,是要鬧笑話的,不說別的,召見命婦們時,該是什麽樣個規矩,原身不懂,到時召見命婦時鬧了笑話,那些命婦在宮外一傳,那新後的名聲就要難聽了。
不過這些禮儀,是對原身而言,對安然來說,她有原身上輩子學過的禮儀,現在隻要溫故知新,不用擔心不會,頂多就是大婚禮儀,原身有些忘了,要學一些,宮廷禮儀,原身後來在宮廷生存好幾年,早就記得牢牢的了,不用如何操心。
所以安然在不需要學習的地方,就使用幻夢道具,讓四人以為她在用心學,其實是將四人點了睡穴,丟在了一邊,然後她在那兒修煉武功。
她不用對這四個人客氣,因為這四人自然也是攝政王的人,不過以她們的身份地位,隻是小嘍囉罷了,在攝政王跟前,自然是排不上號的,頂多是聽上麵的要求辦事,一邊教導安然禮儀規矩,一邊盯著她,看她可有什麽異常舉動。
之所以知道她們是攝政王的人,是因為她們這些人來了後,安然有盯著她們,而這些嬤嬤,自然不知道未來的皇後會武功,會做梁上君子,偷聽她們說話,自是將些能說的不能說的,都在私下討論時說了,然後讓安然聽了個清楚,連派她們來的上司是哪個,都知道了。
派她們來的上司,不是別人,正是新帝的總管太監。
也是了,新帝的總管太監,位置重要,肯定是攝政王的人,然後這人再吩咐人來監視她這個皇後,也就很正常了。
連總管太監和禁軍統領都是攝政王的人,可見整個皇宮都在攝政王的掌控之下了,也難怪原身和新帝兩個小蝦米,根本鬥不過羽翼豐滿的攝政王,最後說死,就像個螞蟻一樣,讓人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