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在熱議,受到鼓舞,前方還在繼續進行著戰鬥。
縣城無憂後,炮兵和一部主力部隊由北向南,和林存忠率領的策應部隊一起,開始橫掃城外的據點。敵人失去統一指揮和核心支撐點,已經軍心大亂,有棄據點而逃的,也有死硬分子負隅頑抗的,更有偽軍不戰而降甚至臨陣反正的。
“休整三天,補充完畢你們就要返回新區進行準備。”餘飆對團長梁末初交待道:“時間並不充裕,鬼子很快就會從打擊中清醒過來,對鐵路沿線進行瘋狂的報複,據我估計,應該不超過一個月。”
實際上日本人的報複心果然特別強,曆史上當八路軍弄出了號稱“八二零閃電(百團大戰)”的行動後,鬼子冷不防吃了大虧,隨即同樣用閃電般地速度回擊八路軍,並且還私下弄出了一個“九二零閃電”的代號來對應八路軍。雖然二路軍的新區沒有參與對鐵路的大破襲,但大仗一開,日本鬼子是不會放過他們的,況且二路軍給鬼子吃的虧也不小。
“明白,司令放心,隻要兵員、彈藥補充完畢,我們馬上出發。”梁末初很幹脆的回答道。
餘飆點了點頭,將目光移到桌上的大幅地圖上,樂而忘憂,這是大忌,現在形勢看起來雖然一片大好,但具體的防範措施也該落實下去了,日本鬼子是不會忘記報複的。
一個參謀興衝衝的跑了進來,手裏拿著好幾張電報抄紙,“報告,國府軍事委員會嘉獎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嘉獎電,八路軍的祝賀電,還有……”
餘飆擺了擺手,淡淡的笑道:“等參謀長到了,都交給他吧!”
“司令,是不是將這些嘉獎電向部隊傳達一下,也能鼓舞士氣。”梁末初笑著建議道。
餘飆點了點頭,說道:“照你的意思辦,光是一些紙片子,還不如多發點軍餉來得實惠。”
“嗬嗬,上麵的大人物哪裏知道咱們的實際困難。”梁末初搖了搖頭,說道:“加官晉爵,授勳嘉獎,在咱們眼裏,倒不如送來幾挺機關槍,幾門大炮更有用。”
餘飆咧了咧嘴,說到困難,沒人比他了解得更清楚,更詳細,經此一戰,囤積的彈藥消耗大半,雖然也有繳獲,但並不足以彌補,隻有指望外圍的作戰能多增加一些物資了。兵工廠的生產能力,雖然已經加班生產,但還是根本不能滿足大戰的需要。
在抗日時期,按照中國的生產水平,不隻是敵後武裝缺乏彈藥物資,連正規軍的需要也不能保證。形象的比喻一下,當時中日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科學技術水平根本不在同一檔次,可說中國當時就是個普通人,而日本卻是重量級拳王!戰前,中國鋼鐵產量不足十萬噸,而日本是950萬噸。日本可生產從手槍到航空母艦的所有武器,中國能生產的不過是步槍和小炮;並且其產量和日本更無法比,質量充其量和日本差不多!中國不過是仿製,日本卻是獨立設計製造!日本有的武器達到了二戰期間的最高技術水平,如它的零式戰鬥機和航母,連美國當時都害怕,何況當時的中國?餘飆不是個唯武器論者,但也不是那種認為精神原子彈能炸死人的狂妄之徒,實事求是的講,中日雙方的差距是巨大的,即便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有一些針對性的武器,還有地雷、地道等設施,但對於硬撼日軍的大舉攻勢,他也沒那個信心。
板車一輛接著一輛,上麵是血肉模糊的鬼子的屍體,還有胳膊、腿兒等零件,就這樣從縣城的街道上走過,拉去城外的挖好的大坑裏掩埋。百姓們有膽大的站著觀看,膽小的則關緊門戶,從門縫裏窺視著。昔日橫行霸道、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落到這個下場,人們感到快慰的同時,也多少打消了一些對日本鬼子固有的恐懼心理,原來鬼子也有打敗仗的時候,也有連畜生都不如的時候。而那些平常與日本人有勾結,欺壓過百姓的,都噤若寒蟬,心裏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
戰鬥結束後,城內的軍隊繳獲了糧食,不再讓縣城的百姓供應飯食,而且也沒有發生什麽擾民的大事。安民告示貼了出來,但開張的買賣商鋪依然不多,縣城裏顯得很蕭條。
陳光浩因為較熟悉情況,臨時負責起縣城的民政工作,他從反正的偽軍中挑選了一些家世窮苦,平常沒有大惡的充當助手。先是查封了日本人經營的買賣,又依據繳獲的戶籍資料,將糧食拉了一批到貧民區,按戶進行了發放,安撫人心。緊接著,他又通知買賣商鋪,三天內必須開門營業,否則按漢奸罪論處。從潛伏在敵人身邊,一下子跳到明麵,正大公開的幹工作,陳光浩頗有些樂此不疲的感覺。特別是那些有漢奸嫌疑的商人富戶,暗地裏沒少給他送東西,請他多多美言,手下留情,這使他很有一種滿足感。但他知道,餘飆放手讓他幹工作,也是一次考驗。以後就算回到軍統,估計也是在二路軍的地盤上混,他已經暴露了身分,隻能做一些內勤工作了。所以他不敢頭腦發昏,從此在餘飆的眼中沒了好印象。
這邊進攻在順利展開,另一邊八路軍的百團大戰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這很大程度上給二路軍提供了方便和掩護。但反過來講,二路軍的行動也多少使得日軍能夠抽調反撲的兵力少了一些。
以破路為最終目標的作戰在GCD領導的武裝鬥爭中還是不多見的。在各種各樣的電報、指示中“以殲敵為主”的話倒是能夠經常見到。在最高的軍事目的“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中,也是將“消滅敵人”放在第一位的。在抗日戰爭這一特殊的背景下,在八路軍深入敵後作戰的獨特的環境裏,為配合正麵戰場,打擊敵人,將破路作為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是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的。為此,八路軍總部提出了“不留一根鐵軌,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橋梁”——“三不留”的口號。有的作戰區又在“三不留”的基礎上加上了“不留一個隧道,不留一支電線杆”而變成了“五不留”。
八路軍的這次大破襲行動對於華北敵後的抗戰形勢就如午後的山雨,敵後的抗日根據地在日軍不斷的“蠶食”和瘋狂的“掃蕩”下,正麵臨越來越困難的局麵。天氣的悶熱尚可忍耐,而形勢的壓抑則無法擺脫。
戰後很多老戰士在回憶文章中經常用“萬人破路”來形容當時的破路場麵,那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在晉察冀軍區,僅冀中一個分區就動員了十萬以上的群眾配合對平漢路、津浦路、德石路、北寧路,以及境內的公路交通和沿線敵據點,進行廣泛的反複的破擊。共毀公路、鐵路五百多公裏,炸毀橋梁二十座,毀機車一輛、車箱四十九節,收繳電線一千五百多公斤。在129師所在的晉冀豫解放區,戰役第一階段就動員了七萬多人。
而日軍方麵卻是措手不及,高度分散部署的兵力,使他們四處聞警,卻捉襟見肘,難以應付。以太原的日第一軍司令官筱塚義男中將來說,當他通過參謀的空中偵察得知情況後,馬上召開緊急幕僚會議,決定迅速派出增援部隊。而此時,他作為一個軍司令官,卻感到自己非常可憐,因為軍直屬部隊當時無可用之兵力,最後由司令部臨時抽出包括衛生兵在內的共約四十人,組成混成小隊。當即指揮該小隊開往陽泉增援。混成小隊先乘火車至榆次,然後徒步突破敵陣,三日後至壽陽,經一周時間始達陽泉。
還有日軍第4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片山,由於兵力不足,難以完成打通獅堖山,進軍正太路西段的任務,最後他不得不將陽泉城內的日僑集合起來。大部分日僑是來發戰爭財的,有些人剛剛發了些財,準備返回日本,一聽到要被集合起來準備打仗,心想這回恐怕要“無言的凱旋”了。於是,他們拿出最好的衣服穿上,有的甚至寫好了遺書,滿臉的**肅穆,紛亂中透出“準備就難的景象”。
日軍從中央統帥部到侵華日軍上上下下,對八路軍發動的這場突然襲擊,盡皆大驚失色。日軍中央陸軍部竟怪異地驚呼:“……中共軍竟於8月20日夜,在華北斷然發動了號稱‘百團大戰’的大反攻,”“給予華北方麵軍以極大打擊。”
日軍華北方麵軍作戰記錄中記載:盤據華北一帶的共軍,於1940年8月20日夜,,一齊向我交通線及生產地區(主要為礦山)進行奇襲。特別是在山西,其勢更猛,在襲擊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備隊時,並炸毀和破壞鐵路、橋梁及通信設施,使井阱煤礦等處設備,遭到徹底破壞。此次襲擊,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需要長期和巨款才能恢複。
百團大戰的發動,打得整個華北的日軍措手不及,驚呼“日軍從未想到中共勢力竟能擴大到如此程度,”“完全出乎日軍意料。”
中國派遣軍總部急忙從武漢第11軍抽調第33師團,從上海地區第13軍抽調第17師團,轉屬華北方麵軍,對“過去一直潛伏地下的八路軍”進行反撲。
百團大戰是一次完全成功的大兵團奇襲作戰,其成功的奧妙遠遠超過其戰果本身。
縣城無憂後,炮兵和一部主力部隊由北向南,和林存忠率領的策應部隊一起,開始橫掃城外的據點。敵人失去統一指揮和核心支撐點,已經軍心大亂,有棄據點而逃的,也有死硬分子負隅頑抗的,更有偽軍不戰而降甚至臨陣反正的。
“休整三天,補充完畢你們就要返回新區進行準備。”餘飆對團長梁末初交待道:“時間並不充裕,鬼子很快就會從打擊中清醒過來,對鐵路沿線進行瘋狂的報複,據我估計,應該不超過一個月。”
實際上日本人的報複心果然特別強,曆史上當八路軍弄出了號稱“八二零閃電(百團大戰)”的行動後,鬼子冷不防吃了大虧,隨即同樣用閃電般地速度回擊八路軍,並且還私下弄出了一個“九二零閃電”的代號來對應八路軍。雖然二路軍的新區沒有參與對鐵路的大破襲,但大仗一開,日本鬼子是不會放過他們的,況且二路軍給鬼子吃的虧也不小。
“明白,司令放心,隻要兵員、彈藥補充完畢,我們馬上出發。”梁末初很幹脆的回答道。
餘飆點了點頭,將目光移到桌上的大幅地圖上,樂而忘憂,這是大忌,現在形勢看起來雖然一片大好,但具體的防範措施也該落實下去了,日本鬼子是不會忘記報複的。
一個參謀興衝衝的跑了進來,手裏拿著好幾張電報抄紙,“報告,國府軍事委員會嘉獎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嘉獎電,八路軍的祝賀電,還有……”
餘飆擺了擺手,淡淡的笑道:“等參謀長到了,都交給他吧!”
“司令,是不是將這些嘉獎電向部隊傳達一下,也能鼓舞士氣。”梁末初笑著建議道。
餘飆點了點頭,說道:“照你的意思辦,光是一些紙片子,還不如多發點軍餉來得實惠。”
“嗬嗬,上麵的大人物哪裏知道咱們的實際困難。”梁末初搖了搖頭,說道:“加官晉爵,授勳嘉獎,在咱們眼裏,倒不如送來幾挺機關槍,幾門大炮更有用。”
餘飆咧了咧嘴,說到困難,沒人比他了解得更清楚,更詳細,經此一戰,囤積的彈藥消耗大半,雖然也有繳獲,但並不足以彌補,隻有指望外圍的作戰能多增加一些物資了。兵工廠的生產能力,雖然已經加班生產,但還是根本不能滿足大戰的需要。
在抗日時期,按照中國的生產水平,不隻是敵後武裝缺乏彈藥物資,連正規軍的需要也不能保證。形象的比喻一下,當時中日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科學技術水平根本不在同一檔次,可說中國當時就是個普通人,而日本卻是重量級拳王!戰前,中國鋼鐵產量不足十萬噸,而日本是950萬噸。日本可生產從手槍到航空母艦的所有武器,中國能生產的不過是步槍和小炮;並且其產量和日本更無法比,質量充其量和日本差不多!中國不過是仿製,日本卻是獨立設計製造!日本有的武器達到了二戰期間的最高技術水平,如它的零式戰鬥機和航母,連美國當時都害怕,何況當時的中國?餘飆不是個唯武器論者,但也不是那種認為精神原子彈能炸死人的狂妄之徒,實事求是的講,中日雙方的差距是巨大的,即便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有一些針對性的武器,還有地雷、地道等設施,但對於硬撼日軍的大舉攻勢,他也沒那個信心。
板車一輛接著一輛,上麵是血肉模糊的鬼子的屍體,還有胳膊、腿兒等零件,就這樣從縣城的街道上走過,拉去城外的挖好的大坑裏掩埋。百姓們有膽大的站著觀看,膽小的則關緊門戶,從門縫裏窺視著。昔日橫行霸道、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落到這個下場,人們感到快慰的同時,也多少打消了一些對日本鬼子固有的恐懼心理,原來鬼子也有打敗仗的時候,也有連畜生都不如的時候。而那些平常與日本人有勾結,欺壓過百姓的,都噤若寒蟬,心裏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
戰鬥結束後,城內的軍隊繳獲了糧食,不再讓縣城的百姓供應飯食,而且也沒有發生什麽擾民的大事。安民告示貼了出來,但開張的買賣商鋪依然不多,縣城裏顯得很蕭條。
陳光浩因為較熟悉情況,臨時負責起縣城的民政工作,他從反正的偽軍中挑選了一些家世窮苦,平常沒有大惡的充當助手。先是查封了日本人經營的買賣,又依據繳獲的戶籍資料,將糧食拉了一批到貧民區,按戶進行了發放,安撫人心。緊接著,他又通知買賣商鋪,三天內必須開門營業,否則按漢奸罪論處。從潛伏在敵人身邊,一下子跳到明麵,正大公開的幹工作,陳光浩頗有些樂此不疲的感覺。特別是那些有漢奸嫌疑的商人富戶,暗地裏沒少給他送東西,請他多多美言,手下留情,這使他很有一種滿足感。但他知道,餘飆放手讓他幹工作,也是一次考驗。以後就算回到軍統,估計也是在二路軍的地盤上混,他已經暴露了身分,隻能做一些內勤工作了。所以他不敢頭腦發昏,從此在餘飆的眼中沒了好印象。
這邊進攻在順利展開,另一邊八路軍的百團大戰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這很大程度上給二路軍提供了方便和掩護。但反過來講,二路軍的行動也多少使得日軍能夠抽調反撲的兵力少了一些。
以破路為最終目標的作戰在GCD領導的武裝鬥爭中還是不多見的。在各種各樣的電報、指示中“以殲敵為主”的話倒是能夠經常見到。在最高的軍事目的“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中,也是將“消滅敵人”放在第一位的。在抗日戰爭這一特殊的背景下,在八路軍深入敵後作戰的獨特的環境裏,為配合正麵戰場,打擊敵人,將破路作為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是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的。為此,八路軍總部提出了“不留一根鐵軌,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橋梁”——“三不留”的口號。有的作戰區又在“三不留”的基礎上加上了“不留一個隧道,不留一支電線杆”而變成了“五不留”。
八路軍的這次大破襲行動對於華北敵後的抗戰形勢就如午後的山雨,敵後的抗日根據地在日軍不斷的“蠶食”和瘋狂的“掃蕩”下,正麵臨越來越困難的局麵。天氣的悶熱尚可忍耐,而形勢的壓抑則無法擺脫。
戰後很多老戰士在回憶文章中經常用“萬人破路”來形容當時的破路場麵,那是一點也不過分的。在晉察冀軍區,僅冀中一個分區就動員了十萬以上的群眾配合對平漢路、津浦路、德石路、北寧路,以及境內的公路交通和沿線敵據點,進行廣泛的反複的破擊。共毀公路、鐵路五百多公裏,炸毀橋梁二十座,毀機車一輛、車箱四十九節,收繳電線一千五百多公斤。在129師所在的晉冀豫解放區,戰役第一階段就動員了七萬多人。
而日軍方麵卻是措手不及,高度分散部署的兵力,使他們四處聞警,卻捉襟見肘,難以應付。以太原的日第一軍司令官筱塚義男中將來說,當他通過參謀的空中偵察得知情況後,馬上召開緊急幕僚會議,決定迅速派出增援部隊。而此時,他作為一個軍司令官,卻感到自己非常可憐,因為軍直屬部隊當時無可用之兵力,最後由司令部臨時抽出包括衛生兵在內的共約四十人,組成混成小隊。當即指揮該小隊開往陽泉增援。混成小隊先乘火車至榆次,然後徒步突破敵陣,三日後至壽陽,經一周時間始達陽泉。
還有日軍第4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片山,由於兵力不足,難以完成打通獅堖山,進軍正太路西段的任務,最後他不得不將陽泉城內的日僑集合起來。大部分日僑是來發戰爭財的,有些人剛剛發了些財,準備返回日本,一聽到要被集合起來準備打仗,心想這回恐怕要“無言的凱旋”了。於是,他們拿出最好的衣服穿上,有的甚至寫好了遺書,滿臉的**肅穆,紛亂中透出“準備就難的景象”。
日軍從中央統帥部到侵華日軍上上下下,對八路軍發動的這場突然襲擊,盡皆大驚失色。日軍中央陸軍部竟怪異地驚呼:“……中共軍竟於8月20日夜,在華北斷然發動了號稱‘百團大戰’的大反攻,”“給予華北方麵軍以極大打擊。”
日軍華北方麵軍作戰記錄中記載:盤據華北一帶的共軍,於1940年8月20日夜,,一齊向我交通線及生產地區(主要為礦山)進行奇襲。特別是在山西,其勢更猛,在襲擊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備隊時,並炸毀和破壞鐵路、橋梁及通信設施,使井阱煤礦等處設備,遭到徹底破壞。此次襲擊,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需要長期和巨款才能恢複。
百團大戰的發動,打得整個華北的日軍措手不及,驚呼“日軍從未想到中共勢力竟能擴大到如此程度,”“完全出乎日軍意料。”
中國派遣軍總部急忙從武漢第11軍抽調第33師團,從上海地區第13軍抽調第17師團,轉屬華北方麵軍,對“過去一直潛伏地下的八路軍”進行反撲。
百團大戰是一次完全成功的大兵團奇襲作戰,其成功的奧妙遠遠超過其戰果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