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搗匪徒老巢,與神飆隊決戰而徹底擊垮他們。本來是商量好的既定策略,隻是沒想到在實施過程中卻會遇到如此多的麻煩。一天的阻擊戰,偽軍傷亡近一個中隊;一天的行軍,偽軍又死傷四、五十人。而且敵人的堅壁清野加上道路惡劣,使後勤的壓力陡然增大。現在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步步為營,將神飆隊緩緩逼進山裏,等老百姓回來將沿路的各村莊變成物資供應站。
龜爬太郎皺起了眉,輕輕搖了搖頭,又細細思索了片刻,對旁邊的參謀說道:“給橫山去電,讓他放心進兵,盡快將匪徒壓進山裏吃石頭或與之決戰消滅他們,並且讓偽軍守衛每個途經的村莊作為物資中轉站,我會抽調騾馬為其運送物資,還會向保定請示,抽調一個小隊的騎兵支援他。”
日軍從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零年的掃蕩作戰,都有一個基本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裝備好、火力強,長驅直入,但兵力不足,往往是單線的,比較好對付,打也好打,走也好走,威脅不大。這種情況一直到八路軍百團大戰後才有所改變,特別是岡村寧次上任後,可以說是花樣翻新,什麽“捕捉奇襲”、“反轉電擊”;“鐵壁合圍”、“縱橫掃蕩”、“輾轉抉剔”……
而餘飆針對日軍掃蕩,不是采用“敵進我退”、“誘敵深入”的戰法,而是率主力跳出包圍圈,進入敵占區,卻頗有些“翻邊戰術”的味道。所謂的“翻邊戰術”就是在弄清敵人特別是當麵之敵的動向後,趁敵人的包圍圈尚未緊縮,並有較大空隙時,選擇敵之弱點,“翻”到敵人的後方去,打亂敵人部署,粉碎敵人的“掃蕩”。“翻邊戰術”於1940年由八路軍首先采用,但到1942年這一說法才正式提出。
在華日軍始終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腹地兵多、邊地兵少和敵占區空虛。”如能抓住敵這一弱點,將一部分兵力結合遊擊集團堅持腹地鬥爭,而主力從敵人的合擊空隙跳出包圍圈外,奇襲敵占區要點,破壞敵人的交通,截斷敵人的補給線,以與腹地遊擊戰相配合;當敵被迫回撤時,則同時在敵占區給敵以回擊,在敵補給線給敵以側擊,在腹地給敵以追擊,諸方協同一致,則可以達到打擊、消滅敵人的目的。
然而,餘飆所采用的“翻邊戰術”的目的卻又不一樣。他的胃口很大,將日軍的補給線拖長,並牽製於七裏鋪後,他準備率部隊來了倒卷簾,將這股敵人徹底關死在自己的根據地裏。當然,能讓他和參謀部下如此決心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此次敵人掃蕩出動的兵力雖多,但大部分是戰鬥力不強的偽軍,日本鬼子卻隻有一個中隊。
得到了龜爬太郎的複電,橫山敬二放下了心,隻要後勤能夠保障,再來一個騎兵小隊對付那些跑得飛快進行騷擾的匪徒,勝利指日可待了。但他也知道,從保定派出騎兵,不是一兩天的事情,目前還是要向前推進的,反正死的是偽軍。
為了防止敵人的小股部隊襲擊破壞補給線,他命令在李家村外留下兩個排的偽軍駐紮,將此作為第一個物資轉運點,而且在地圖上也標好了其他轉運點的位置,準備都照此例處理。
第二天清晨,橫山敬二指揮著部隊繼續向前推進,而且有了龜爬太郎的回電,這小子的信心顯得特別足。
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在安適的環境中人會很容易變得懶惰,因貪圖安逸而趨於平庸。但人身處絕境時,往往能夠激發自己潛在的力量,一種在平時自己難以想象的力量。或許這話用在偽軍身上不太合適,但經過了地雷爆炸的襲擊,他們竟然也想出了一個簡單的辦法。用幾匹騾馬拖著幾根粗重的木頭在前麵趟雷,今天走起路來便沒那麽害怕了。連橫山敬二也露出笑意,點頭讚許。
“怕死的人總是能想出保命的辦法。”得到探馬的報告,參謀長林存忠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將原來埋的地雷啟出來,換成連環雷,把繩子拉遠一些!埋的不用太多,嚇唬嚇唬他們就行了。”
“明白。”梁末青心領神會的轉身布置。
“大釘,今晚該你的戰狗發威了。”林存忠轉頭笑著對高大釘說道:“怎麽樣?有把握嗎?”
“應該沒問題。”高大釘撓著腦袋說道:“不過可隻有十八條狗訓好了,別的可不行。”
“十八條就十八條,也不是指望你把敵人都炸死。”林存忠拍了拍高大釘的肩膀以示鼓勵,“留下幾條,其餘的今晚全用上,給敵人吃頓大餐。”
月亮埋在深深的雲層中,一陣陣的風,刮得樹枝嘩嘩作響。
林存忠舉著望遠鏡,觀察了一會兒,又交給了高大釘,高大釘咧嘴一笑,說道:“不用這個,俺也能估算清楚距離。”
林存忠點了點頭,指著敵人的宿營地說道:“就從這邊來吧,看起來還是偽軍的警戒鬆一些。”
“好的。”高大釘走進狗群,挨個摸著狗腦袋,安撫著有些躁動的狗,一隻手指著前麵的營地,輕聲念叼著,“一會兒去那就有好吃的了,再忍一下啊!”
戰士們快速地把導火索按照一定的長度截好,安放在狗背的炸藥包上。
“開始吧!”林存忠放下望遠鏡,沉聲命令道。
高大釘親自點燃了導火索, “去。”吆喝一聲,鬆開狗繩子,再次指了指前方,猛地一拍狗腦袋,土狗嗖地一聲竄了出去,撒開狗腿,曲折騰躍著直奔敵人的宿營地。
一條條狗被放出,身上帶著似有似無的青煙,默不作聲的向著遠處的幾點篝火飛奔。
“嗖”的一聲,一個小小的身影飛快地從一個偽軍的哨兵身邊掠過,嚇了他一跑,“什麽東西?”他端起槍,借著火光仔細地辨認,那個小東西已經跑出去很遠,還拖著一股輕煙,“狼?”借著月光,他驚疑地叫道。
“狼。”又有哨兵發現了正在迅速靠近的狗,端槍射擊起來,可是狗狗移動速度很快,要想在黑夜裏擊中,談何容易。
龜爬太郎皺起了眉,輕輕搖了搖頭,又細細思索了片刻,對旁邊的參謀說道:“給橫山去電,讓他放心進兵,盡快將匪徒壓進山裏吃石頭或與之決戰消滅他們,並且讓偽軍守衛每個途經的村莊作為物資中轉站,我會抽調騾馬為其運送物資,還會向保定請示,抽調一個小隊的騎兵支援他。”
日軍從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零年的掃蕩作戰,都有一個基本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裝備好、火力強,長驅直入,但兵力不足,往往是單線的,比較好對付,打也好打,走也好走,威脅不大。這種情況一直到八路軍百團大戰後才有所改變,特別是岡村寧次上任後,可以說是花樣翻新,什麽“捕捉奇襲”、“反轉電擊”;“鐵壁合圍”、“縱橫掃蕩”、“輾轉抉剔”……
而餘飆針對日軍掃蕩,不是采用“敵進我退”、“誘敵深入”的戰法,而是率主力跳出包圍圈,進入敵占區,卻頗有些“翻邊戰術”的味道。所謂的“翻邊戰術”就是在弄清敵人特別是當麵之敵的動向後,趁敵人的包圍圈尚未緊縮,並有較大空隙時,選擇敵之弱點,“翻”到敵人的後方去,打亂敵人部署,粉碎敵人的“掃蕩”。“翻邊戰術”於1940年由八路軍首先采用,但到1942年這一說法才正式提出。
在華日軍始終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腹地兵多、邊地兵少和敵占區空虛。”如能抓住敵這一弱點,將一部分兵力結合遊擊集團堅持腹地鬥爭,而主力從敵人的合擊空隙跳出包圍圈外,奇襲敵占區要點,破壞敵人的交通,截斷敵人的補給線,以與腹地遊擊戰相配合;當敵被迫回撤時,則同時在敵占區給敵以回擊,在敵補給線給敵以側擊,在腹地給敵以追擊,諸方協同一致,則可以達到打擊、消滅敵人的目的。
然而,餘飆所采用的“翻邊戰術”的目的卻又不一樣。他的胃口很大,將日軍的補給線拖長,並牽製於七裏鋪後,他準備率部隊來了倒卷簾,將這股敵人徹底關死在自己的根據地裏。當然,能讓他和參謀部下如此決心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此次敵人掃蕩出動的兵力雖多,但大部分是戰鬥力不強的偽軍,日本鬼子卻隻有一個中隊。
得到了龜爬太郎的複電,橫山敬二放下了心,隻要後勤能夠保障,再來一個騎兵小隊對付那些跑得飛快進行騷擾的匪徒,勝利指日可待了。但他也知道,從保定派出騎兵,不是一兩天的事情,目前還是要向前推進的,反正死的是偽軍。
為了防止敵人的小股部隊襲擊破壞補給線,他命令在李家村外留下兩個排的偽軍駐紮,將此作為第一個物資轉運點,而且在地圖上也標好了其他轉運點的位置,準備都照此例處理。
第二天清晨,橫山敬二指揮著部隊繼續向前推進,而且有了龜爬太郎的回電,這小子的信心顯得特別足。
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在安適的環境中人會很容易變得懶惰,因貪圖安逸而趨於平庸。但人身處絕境時,往往能夠激發自己潛在的力量,一種在平時自己難以想象的力量。或許這話用在偽軍身上不太合適,但經過了地雷爆炸的襲擊,他們竟然也想出了一個簡單的辦法。用幾匹騾馬拖著幾根粗重的木頭在前麵趟雷,今天走起路來便沒那麽害怕了。連橫山敬二也露出笑意,點頭讚許。
“怕死的人總是能想出保命的辦法。”得到探馬的報告,參謀長林存忠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將原來埋的地雷啟出來,換成連環雷,把繩子拉遠一些!埋的不用太多,嚇唬嚇唬他們就行了。”
“明白。”梁末青心領神會的轉身布置。
“大釘,今晚該你的戰狗發威了。”林存忠轉頭笑著對高大釘說道:“怎麽樣?有把握嗎?”
“應該沒問題。”高大釘撓著腦袋說道:“不過可隻有十八條狗訓好了,別的可不行。”
“十八條就十八條,也不是指望你把敵人都炸死。”林存忠拍了拍高大釘的肩膀以示鼓勵,“留下幾條,其餘的今晚全用上,給敵人吃頓大餐。”
月亮埋在深深的雲層中,一陣陣的風,刮得樹枝嘩嘩作響。
林存忠舉著望遠鏡,觀察了一會兒,又交給了高大釘,高大釘咧嘴一笑,說道:“不用這個,俺也能估算清楚距離。”
林存忠點了點頭,指著敵人的宿營地說道:“就從這邊來吧,看起來還是偽軍的警戒鬆一些。”
“好的。”高大釘走進狗群,挨個摸著狗腦袋,安撫著有些躁動的狗,一隻手指著前麵的營地,輕聲念叼著,“一會兒去那就有好吃的了,再忍一下啊!”
戰士們快速地把導火索按照一定的長度截好,安放在狗背的炸藥包上。
“開始吧!”林存忠放下望遠鏡,沉聲命令道。
高大釘親自點燃了導火索, “去。”吆喝一聲,鬆開狗繩子,再次指了指前方,猛地一拍狗腦袋,土狗嗖地一聲竄了出去,撒開狗腿,曲折騰躍著直奔敵人的宿營地。
一條條狗被放出,身上帶著似有似無的青煙,默不作聲的向著遠處的幾點篝火飛奔。
“嗖”的一聲,一個小小的身影飛快地從一個偽軍的哨兵身邊掠過,嚇了他一跑,“什麽東西?”他端起槍,借著火光仔細地辨認,那個小東西已經跑出去很遠,還拖著一股輕煙,“狼?”借著月光,他驚疑地叫道。
“狼。”又有哨兵發現了正在迅速靠近的狗,端槍射擊起來,可是狗狗移動速度很快,要想在黑夜裏擊中,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