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三個月過去,馬上就要元旦。
自從那日去過溫柔的家,孟新不但幫助溫爸順利買下了夜市新增的商鋪,他和溫柔的愛情也獲得了家人們的祝福。
這期間,孟爸順利出院,在家休養。
孟新則是重操舊業,繼續幹起了夜市,隨著更新換代,“西遊蚵仔煎”的吸引力不比從前,於是孟新開始賣起了臭豆腐。
畢竟,烤魷魚、蚵仔煎和臭豆腐,可是旅遊景區的小吃三巨頭。
獨特的醬料創造出新奇的美味,夜市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等到明年初店鋪建好,就可以繼續擴大經營。
這中間,陳華陸陸續續來過幾次,他讓孟新等待禁演令結束,而陳華繼續籌劃未來怎麽讓孟新成功出道。
夜市生意不忙的時候,孟新也專門找過林威等朋友,喝酒談天,繼續關注著演藝圈的動態。
這三個月裏,華夏演藝圈也發生了不少趣事。
王義敏借助《真心絕情》,意外捧得金曲獎杯,獲得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的他,還不知道他的歌唱生涯會繼續坎坷,反而借助這段日子在電視節目打歌時展露出的才華,吸引到電視節目製作人的注意,從而在明年一飛衝天,成為寶島綜藝“三王一後”中最後歸位的天王。
而香江的紅磡剛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搖滾演唱會,來自內地的烈焰三英和大唐樂隊讓香江的朋友們享受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表演。
周邊小報上是這樣描繪的這次演出:才子橫笛仙氣盈,流浪詩人唱前塵,鍾鼓樓上麒麟跳,夢回大唐長安城。
秀場的更新換代很快,曾經輝煌一時的“海報哥”徹底消失在觀眾們的記憶裏,沒有成名曲的情況下,人們隻是依稀記得曾有個擅長模仿的歌手。
孟新沉住氣,繼續自己的練習。
現在的身體天賦著實出色,孟新重生將近半年,氣息方麵的短板已經基本補齊,雖然較前世仍有很大差距,但也當得上唱功優秀的評價。
溫柔沒有再回到秀場,反而和孟新整天膩在一起。
白天跟隨孟新學習唱歌,做孟新的頭號粉絲;晚上孟新出夜市的時候,打打下手,解放溫暖和溫婉,讓他們用心功課,多多休息。
溫柔儼然就是孟新的賢內助,她勤快大方的表現深得孟媽的歡心,孟新在家中的地位,與日俱減。
……
12月23日。
冬至日。
寶島的冬節,這一天是合家團圓,吃冬節圓(湯圓)的日子,謂之“添歲”,過了冬至日,算又添一歲。
孟新兩頭忙活,早上在家吃的,中午去溫柔家吃的。
剛吃過午飯,孟新就被溫柔拉出家門,坐上車,到了位於市郊的養老院。
“阿新,咱們下午要給養老院的老人們表演,以前我和二叔在藍寶石的時候,每年冬至都要來陪老人們說說話,給他們表演節目,讓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他們也能過個開心的冬節。”
“好的,我保證圓滿完成表演任務!”
溫柔輕笑道:“不用這麽嚴肅,老人家們是最好的觀眾,比起精彩的節目,他們更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
去年我唱歌跑調,爺爺奶奶們都很寬容,不停地安慰鼓勵我,這幾個月跟你學了學,我這一次要好好唱首歌。”
到了接待處,溫柔熟悉地打著招呼:“邱院長,我又來了!”
“小柔啊,歡迎歡迎,阿豪呢,怎麽沒跟你一起?”
“我二叔還在寶南,今天是我男朋友孟新跟我一起來的。”溫柔大方地介紹著。
邱院長誇了句“男才女貌”,就領著兩人到了老人們所在的娛樂室。
“我們家小柔長大了,都有心上人嘍。”
“小夥子,你怎麽追到我們家小柔的。”
“小柔可是個好女孩,你可不能辜負她。”
……
原本沉悶的氣氛被老人們的話語引得熱鬧起來。
對於這些孤獨的老人家,每年都來看他們的溫柔,就像他們自己的孩子一樣。
老人的話滿懷關心,孟新再三保證會好好照顧溫柔。
聽著這些暖心的話語,孟新準備使出看家本事,讓老人們過一個有趣的冬節。
模仿達人“海報哥”偷偷重出江湖,懷舊的老人們又聽到了那些流淌在舊時光裏的歲月金曲。
曾經的寶島第一美男,柳正,寶島最早的流行巨星,無論是亮晶晶的“鑽石”,還是開創民謠輝煌的“蘭花草”,都是老人們心心念念的難忘名曲。
男唱柳正,女唱鄭晶。
其中的鄭晶,就是華娛歌壇的永恒經典,“女帝”鄭晶晶。
14歲出道的鄭晶晶,自幼學習黃梅調和聲樂,擁有和天賦相對應的音樂素養。
六十年代末出道的她,橫跨六零、七零、八零、九零四個世代,唱遍國語、粵語、島國語三地歌壇,是真正超越時代的永恒巨星。
唱功的評判見仁見智,總有爭議;但是,鄭晶晶的影響力,毋容置疑,無與倫比。
“有華人的地方,uu看書.uuansh.om 就有鄭晶晶的歌聲。”
這是對鄭晶晶影響力的最好評價。
模仿完鄭晶晶之後,孟新卻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掌聲。
“小孟你學的不像。”
“不像?”
孟新很詫異,模仿的演出,他前後做了幾百場,鄭晶晶的歌,也唱過數百次。
這還是第一次有觀眾反映學得不像。
論起對歌聲的模仿,孟新畢竟是開過掛的。
“晶晶可是我們看著長大的,你學得聲音很相似,但是我們就是感覺不像。”
老人家的解釋讓孟新恍然大悟,原來這邊的老人家很多都來自附近的雲村,鄭晶晶就是出生成長在雲村,長大後才到的台北市裏。
孟新於是就和鄭晶較上勁,不斷地調整唱歌的方式,試圖為老人家們還原出鄭晶晶的歌聲。
連續唱了有二十首歌,仍然沒能得到老人們滿意的評價,此時的老人們執拗得可愛,根本不會敷衍,隻要孟新唱,他們就聽,然後指出那裏不像。
老人們不懂音樂,隻能點出哪句聽著不對勁,卻說不出具體的問題。
孟新隻能自行調整,反複嚐試。
歡聚的時光總是短暫,直到天色黃昏,孟新終究沒能唱出讓老人們認可的歌聲,隻能帶著遺憾離開。
可剛出了休息室的門口,一道身影擋住了孟新的去路。
“就這麽放棄了嘛?”
這個聲音,孟新無比熟悉,他剛剛模仿了一下午。
眼前的人,竟然是:
女帝,鄭晶晶。
自從那日去過溫柔的家,孟新不但幫助溫爸順利買下了夜市新增的商鋪,他和溫柔的愛情也獲得了家人們的祝福。
這期間,孟爸順利出院,在家休養。
孟新則是重操舊業,繼續幹起了夜市,隨著更新換代,“西遊蚵仔煎”的吸引力不比從前,於是孟新開始賣起了臭豆腐。
畢竟,烤魷魚、蚵仔煎和臭豆腐,可是旅遊景區的小吃三巨頭。
獨特的醬料創造出新奇的美味,夜市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等到明年初店鋪建好,就可以繼續擴大經營。
這中間,陳華陸陸續續來過幾次,他讓孟新等待禁演令結束,而陳華繼續籌劃未來怎麽讓孟新成功出道。
夜市生意不忙的時候,孟新也專門找過林威等朋友,喝酒談天,繼續關注著演藝圈的動態。
這三個月裏,華夏演藝圈也發生了不少趣事。
王義敏借助《真心絕情》,意外捧得金曲獎杯,獲得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的他,還不知道他的歌唱生涯會繼續坎坷,反而借助這段日子在電視節目打歌時展露出的才華,吸引到電視節目製作人的注意,從而在明年一飛衝天,成為寶島綜藝“三王一後”中最後歸位的天王。
而香江的紅磡剛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搖滾演唱會,來自內地的烈焰三英和大唐樂隊讓香江的朋友們享受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表演。
周邊小報上是這樣描繪的這次演出:才子橫笛仙氣盈,流浪詩人唱前塵,鍾鼓樓上麒麟跳,夢回大唐長安城。
秀場的更新換代很快,曾經輝煌一時的“海報哥”徹底消失在觀眾們的記憶裏,沒有成名曲的情況下,人們隻是依稀記得曾有個擅長模仿的歌手。
孟新沉住氣,繼續自己的練習。
現在的身體天賦著實出色,孟新重生將近半年,氣息方麵的短板已經基本補齊,雖然較前世仍有很大差距,但也當得上唱功優秀的評價。
溫柔沒有再回到秀場,反而和孟新整天膩在一起。
白天跟隨孟新學習唱歌,做孟新的頭號粉絲;晚上孟新出夜市的時候,打打下手,解放溫暖和溫婉,讓他們用心功課,多多休息。
溫柔儼然就是孟新的賢內助,她勤快大方的表現深得孟媽的歡心,孟新在家中的地位,與日俱減。
……
12月23日。
冬至日。
寶島的冬節,這一天是合家團圓,吃冬節圓(湯圓)的日子,謂之“添歲”,過了冬至日,算又添一歲。
孟新兩頭忙活,早上在家吃的,中午去溫柔家吃的。
剛吃過午飯,孟新就被溫柔拉出家門,坐上車,到了位於市郊的養老院。
“阿新,咱們下午要給養老院的老人們表演,以前我和二叔在藍寶石的時候,每年冬至都要來陪老人們說說話,給他們表演節目,讓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他們也能過個開心的冬節。”
“好的,我保證圓滿完成表演任務!”
溫柔輕笑道:“不用這麽嚴肅,老人家們是最好的觀眾,比起精彩的節目,他們更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
去年我唱歌跑調,爺爺奶奶們都很寬容,不停地安慰鼓勵我,這幾個月跟你學了學,我這一次要好好唱首歌。”
到了接待處,溫柔熟悉地打著招呼:“邱院長,我又來了!”
“小柔啊,歡迎歡迎,阿豪呢,怎麽沒跟你一起?”
“我二叔還在寶南,今天是我男朋友孟新跟我一起來的。”溫柔大方地介紹著。
邱院長誇了句“男才女貌”,就領著兩人到了老人們所在的娛樂室。
“我們家小柔長大了,都有心上人嘍。”
“小夥子,你怎麽追到我們家小柔的。”
“小柔可是個好女孩,你可不能辜負她。”
……
原本沉悶的氣氛被老人們的話語引得熱鬧起來。
對於這些孤獨的老人家,每年都來看他們的溫柔,就像他們自己的孩子一樣。
老人的話滿懷關心,孟新再三保證會好好照顧溫柔。
聽著這些暖心的話語,孟新準備使出看家本事,讓老人們過一個有趣的冬節。
模仿達人“海報哥”偷偷重出江湖,懷舊的老人們又聽到了那些流淌在舊時光裏的歲月金曲。
曾經的寶島第一美男,柳正,寶島最早的流行巨星,無論是亮晶晶的“鑽石”,還是開創民謠輝煌的“蘭花草”,都是老人們心心念念的難忘名曲。
男唱柳正,女唱鄭晶。
其中的鄭晶,就是華娛歌壇的永恒經典,“女帝”鄭晶晶。
14歲出道的鄭晶晶,自幼學習黃梅調和聲樂,擁有和天賦相對應的音樂素養。
六十年代末出道的她,橫跨六零、七零、八零、九零四個世代,唱遍國語、粵語、島國語三地歌壇,是真正超越時代的永恒巨星。
唱功的評判見仁見智,總有爭議;但是,鄭晶晶的影響力,毋容置疑,無與倫比。
“有華人的地方,uu看書.uuansh.om 就有鄭晶晶的歌聲。”
這是對鄭晶晶影響力的最好評價。
模仿完鄭晶晶之後,孟新卻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掌聲。
“小孟你學的不像。”
“不像?”
孟新很詫異,模仿的演出,他前後做了幾百場,鄭晶晶的歌,也唱過數百次。
這還是第一次有觀眾反映學得不像。
論起對歌聲的模仿,孟新畢竟是開過掛的。
“晶晶可是我們看著長大的,你學得聲音很相似,但是我們就是感覺不像。”
老人家的解釋讓孟新恍然大悟,原來這邊的老人家很多都來自附近的雲村,鄭晶晶就是出生成長在雲村,長大後才到的台北市裏。
孟新於是就和鄭晶較上勁,不斷地調整唱歌的方式,試圖為老人家們還原出鄭晶晶的歌聲。
連續唱了有二十首歌,仍然沒能得到老人們滿意的評價,此時的老人們執拗得可愛,根本不會敷衍,隻要孟新唱,他們就聽,然後指出那裏不像。
老人們不懂音樂,隻能點出哪句聽著不對勁,卻說不出具體的問題。
孟新隻能自行調整,反複嚐試。
歡聚的時光總是短暫,直到天色黃昏,孟新終究沒能唱出讓老人們認可的歌聲,隻能帶著遺憾離開。
可剛出了休息室的門口,一道身影擋住了孟新的去路。
“就這麽放棄了嘛?”
這個聲音,孟新無比熟悉,他剛剛模仿了一下午。
眼前的人,竟然是:
女帝,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