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基礎有時候也決定了上層建築。


    想發展高精尖的科技和技術,如果沒有合格的工業基礎作為支撐,也是很難的。


    一些科技文,主角隻要冒出了一個想法,甚至隨便提出來一個理論,拿出來一個公式,不消三五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實現新產品的量產,可以推動科技的進步了。


    然而,在現實中,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技術的推廣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的。


    比如,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花旗國在莫斯科重建了自己的大使館,為了慶祝美蘇友誼,CCCP就送了他們一個國徽形狀的竊聽器,這件事經過了7年時間,直到1952年才被發現。


    這項技術的開發來源已經不可考了,不過確實很不錯,值得推廣。


    但是,一直到了21世紀,這項技術才被普及開來。飯卡,公交卡,門禁卡,現在用的全是它。


    比如,現在已經是1987年了,京城大學竟然還在用飯票和糧票呢,而飯卡的使用,還不知道哪年才會正式推出呢。


    科技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方位的推進,水到而渠成。


    缺少了任何一環,那都是它的瓶頸。


    看著如此“簡陋”的第一代銀河計算機,沉光林瞬間覺得國內計算機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啊。


    至於柳連想的那個計算機公司,能發展成什麽樣,帶來什麽樣的科技進步?他沉某人都不想去知道。


    還好,沉光林自己就有“計算機”工廠,他自己也在向著這個方向靠攏呢。


    雖然,沉光林的計算機工廠在現階段主要生產的還是遊戲機,因為它利潤高啊,但是,在命名上,他們的封麵上寫的也是家庭電腦呢。


    而且,在沉光林的代工廠裏,所生產的都是集成電路的電子產品了,早就不再使用晶體管了。


    就算是冰箱洗衣機,他們的控製模塊也全部是是集成化的,這是沉光林的要求,也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到現在為止,長城集團除了電腦的CPU還沒辦法生產之外,其他的零配件已經不存在什麽技術障礙了。


    而且,關於CPU的生產線,長城集團已經和英特爾和德州儀器談了好幾輪了,隻是一直還沒有達成協議而已。


    沉光林這次到沙城,其實是帶著朝聖的心情過來的。


    以前總在媒體上講,七八十年代國內的計算機水平並不比國外差,媒體上這麽說,他就這麽信了。


    他以為,這台計算機既然已經是國際先進水平的計算機了,怎麽著也得有些科技感吧。


    並沒有!


    至少在沉光林的眼裏並沒有。


    雖然這台設備還很新,保養的也很好,但它真的好原始好簡陋啊!


    密密麻麻的的布線,超大的用電負荷,一塊一塊的拚接PCB 板,在不懂行的人看來它確實很神秘,也很高大上。


    但是,在沉光林看來,這個家夥能用嗎?


    怕不是用半個小時就要熱爆炸了吧。


    如何穩定的長時間工作,估計連設計者他們都沒想過的,因為現場連空調器都沒配置,那玩意太貴了。


    可以說,這台計算機是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能用,但是想服務器那樣長時間穩定的工作,還差點意思,商業化有點難。


    沉光林是見識過後世各種各樣的電腦的,也去過一些服務器的機房,但眼前的一切都跟他想象的不一樣。


    所以,當沉光林看到使用了大量晶體管的“超級電腦”,整個人都是懵的。


    這樣的計算機,果然是巨型計算機啊。


    沉光林並不否認它的運算次數能達到1億次每秒,畢竟,後世的一台手機的運算次數也能超過1億次每秒,但它的連續工作時間是多少,長期運行有保障嗎?


    沉光林有點灰心了。


    說起來,沉光林對計算機的發展進程還是很關注的,他的實驗室幾乎是國內最早購買計算機的單位之一了。


    而且,但凡國際上有先進的計算機問世了,沉光林都會第一時間花錢購買過來的。


    沉光林也想過自己來製造電腦,他一直也是在往這個方向努力的。


    但是,沉光林的思維一直都放在了個人電腦上麵,從來沒有往大型機上麵去想過。


    如果不是這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沉光林依然想不到要不要研發大型計算機這件事呢。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


    曾經,很多人認為,個人電腦才是未來,而大型機終將是要被曆史淘汰的。


    在很長一段的曆史時期內,這句話是正確的。


    尤其進入到90年代以後,個人計算機的發展速度確實極快,也確實經過了日新月異的進步和變革,而且取得了極大的市場份額。


    但是,隨著2010年代到來以後,智能手機的出現和迅速普及,個人電腦如果不算挖礦去做礦機的話,其實已經走到了盡頭。


    大家試想一下,2022年的電腦,能夠比2017年的電腦先進多少呢?


    如果用作辦公的話,2015年的電腦也是可以用的吧。


    這可是多少年的時間了,摩爾定律早就沒起作用了。


    但是,到了2020年,像服務器和大型計算機的市場占有份額卻並沒有降低,反而還在不斷的提高著。


    每年,關於大型計算機的新增市場份額,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呢。


    像IBM這樣的公司確實經曆過一段時間的陣痛期,但風雨過後他們依然在服務器市場上找到了春天,並且稱王稱霸。


    而收購了IBM筆記本業務的某公司,後來就演化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公司。


    仔細的看過了這台充滿榮譽的銀河計算機,也看過了他們的演示,說實在的,沉光林有點失望。


    蔡雲先生問他感覺怎麽樣,沉光林還能說什麽,隻能說不錯,很不錯啊。


    至於合作的事情,沉光林沒有提。


    太倉促了,他也有點疑慮。


    咱還是繼續參觀下一項吧。


    下一項安排的參觀項目是什麽?


    下一項的安排是火箭和航天科技。


    既然知名的沉教授到學校來參觀了,學校也是非常認真的在接待的,他們常年迎接各種類型的領導,流程都是現成的,熟悉的很。


    國防技術大學厲害的不光是計算機係,他們的火箭和航天也是很厲害的。


    在後世,真正支撐起華夏航天事業半邊天的不是清北,而是國防技術大學和西北西南的一些大學。


    清北的學生不愛搞航天,他們更願意去搞金融和互聯網。


    畢竟,搞航天雖然很有榮譽感,也很驕傲和自豪,但它並不是能賺錢的行業。


    而且,國內的航空航天是壟斷產業,一些公司管理起來也沒有那麽的人性化。


    一些人才在單位裏麵常年沒有發展,想離職又不被允許,這也是沉某人對這類部門敬而遠之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個行業,有它陽光的一麵,也有它陰暗的一麵。


    對於一些單位漠視人才,媒體也是有過報道的。


    甚至,在某單位某一時間,誇張到了離職一個“普通”人,整個部門就要癱瘓的地步了。


    不過,這畢竟是少數。


    國家畢竟是強大了,富裕了,也給了這些單位充裕的試錯空間。


    在金錢的加持下,華夏的航空航天事業繼往開來,發展的還是很不錯的,很有趕超俄美的趨勢。


    隻是,現在才是1987年呢,華夏的航天事業雖然不能說剛起步,但進展確實是緩慢的。


    直到1985年,華夏才考慮接商業衛星發射的活,這也是被逼的。


    華夏的航天事業源起蘇聯,和花旗國是兩個方向,但源頭是一致的,都是出自小胡子的火箭飛彈K2。


    “沉教授是個物理專家,不知道對於航空航天的了解有多少?”帶領沉光林參觀的是學校的一位知名教授,但他並不知道沉光林的本專業是就是航空航天呢。


    “略懂,略懂。”沉光林很是謙虛,他看著東方紅一號的模型和圖文介紹,心裏很是感慨。


    第一部衛星上麵裝的是蓄電池,竟然連太陽能帆板都沒有,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起步的艱難。


    但是,在沉光林的那個時代,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呼籲了,咱們發射一個捕獲裝置,把東方紅一號給帶回來吧。


    而且,那個時候,這項技術已經發展的差不多了。


    沉光林正在想,自己能夠為華夏的航空航天事業做哪些貢獻呢,然後就被人給問到了:


    “沉教授有沒有想過為國家的航空航天事業出點力呢?”


    “當然有想過的,而且,我大概真的可以幫上一些忙。”對此,沉光林是很有自信的。


    “真的?”教授非常驚訝,本來隻是自己的無心之語,沒想到沉光林這麽有自信呢。


    “嗯,我們長城集團的太陽能光伏板發展的相當不錯,轉化效率挺高的,可以平價甚至免費捐給咱們的衛星使用。”


    沉光林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實驗室的成熟技術,捐給衛星使用確實不錯,這又是一個很好的廣告了。


    <a id="wzsy" href="http://m.loubiqu.net">筆趣閣</a>


    而且,航空航天畢竟是沉光林的本行,他真的有一些儲備技術呢,拿給華夏的航空航天事業使用,未嚐不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