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薑很享受這種高光時刻。


    最後排的閃光燈普拉普拉的閃著,台下舉手提問的聽眾也是層出不窮。


    我要是有個繡球就好了,可以拋下去砸死一大片。


    小薑回答了幾個不太難的問題,諸如,她多大了,有對象嗎,她父親是什麽時候得病的,治療之後的效果究竟如何。


    對於這一類的問題,小薑早就有做功課,她甚至還帶了體檢記錄過來。


    但是,這是會場,不是診所,而且剛才下發的小冊子裏麵也有關於老薑病例的詳細說明。


    老薑是個典型病例,他在服用藥物之前身體狀況是個什麽指標,服用之後又是什麽指標,上麵寫的很清楚。


    懂醫學的人已經可以得出基本判斷了:老薑他現在簡直就是一個健康人了。


    這在醫學上,甚至可以診斷為痊愈。


    至少,白血病已經得到了完全的控製。


    看著台下的這麽多人,小薑甚至在想,自己做沈光林實驗室的新聞發言人算了,這種眾人矚目的時刻真的是一種享受呢。


    為了感謝沈教授的救父之恩,她提出來自己說要做小,就是蓉姐姐不同意。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其實,她真不介意做二房的。


    比如,稻田芳樹就是扶桑非常知名的生物學家,但他並不是就職於武田公司的製藥專家,而是供職於某科研院所的職業科研人。


    在此之前,稻田芳樹對沈光林跨專業從事生物研究是非常不屑的,不就是做些重複實驗麽,有什麽好顯擺的。


    無論抗蟲棉還是轉基因乙肝疫苗,都不是什麽開創性才工作,也就是克隆牛還有些不錯的想法,就是因為沈光林的名氣大,人們才把他的發布會當個大事進行宣傳的吧。


    出來之前,扶桑媒體已經在大肆猜測了:沈桑會有什麽新發現?


    但是,稻田芳樹卻覺得,沈光林有點嘩眾取寵了,這樣下去,這個人遲早江郎才盡。


    其實,這次如果不是武田公司的特別邀請,他肯定是不會來的,不值得。


    然而,他來了,他震撼了。


    實在沒有想到,沈光林能夠在生物和製藥領域有這麽大的突破呢。


    好可惜!


    稻田芳樹隱隱的覺得,如果不是沈光林的捷足先登,自己也是能夠在這個領域產生一些想法的。


    尤其,在自己的實驗室配置了PCR之後,他也很想在基因層麵做些事情了。


    但是,他晚了。


    領到關於基因靶向製藥研發過程的小冊子之後,他非常難受,手裏捧著這本書,他就像捧著聖經一樣,無比仔細的閱讀著它,理解著它,計算著它,算計著他。


    真的恨不得,這個發現如果是他提出的,這該多好啊。


    起初,小薑在舞台上貿然提出靶向治療疾病的理念,他一驚,一喜,然後第一時間想的就是自己去嚐試和研究。


    可是,聽到沈光林實驗室已經研發出了藥品,他的下一步反應就是質疑了。


    如果我推翻了你的理論,那我就可以提出全新的理論了呀。


    可是,人家已經把成品都做出來了,你還能怎麽辦?


    這是一個已經完成的項目了,簡直太可惡了吧。


    什麽都沒給自己留下。


    其實,作為生物和製藥專家,稻田已經發現了,這本手冊裏麵並不是沒有瑕疵存在。


    比如,在冊子的記載中,在動物實驗之後,可以用於臨床研究的化合物數量太少了,隻有一種,一條路走到黑啊。


    這根本就不符合製藥研發的一般規律。


    世界上用最少的化合物成功研製藥品的案例也是5種呀,沈光林隻用了一種,可能嗎?


    這果然是一個大的漏洞!


    他沈某人有作假的嫌疑。


    終於,等到小薑和小馬說了最後一句話:“我們已經把關於白血病的治療過程和研發過程寫成了論文,也已經投往科學和柳葉刀了,相信大家不久就會看到的。”


    台下一片掌聲,小薑剛要進行下一個環節呢,稻田芳樹直接站了起來。


    雖然這樣有些不禮貌,但他已經顧不得了。


    “我覺得你們在作假!你們製造出來的藥是假的!”


    周圍人一片嘩然。


    尤其認識稻田的人,感覺更是驚詫,人家有沒有作假,你是怎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看出來的?


    稻田芳樹很驕傲的站起來用帶著濃重口音的英語說道:“我看到,你們在製藥過程中,隻做出了一種化合物作為研究對象,如何能夠保證它的有效性,是不是隱瞞了副作用?”


    這個話題就不能讓小薑回答了,甚至不能讓小馬來回答,因為,回答不好,是要遭受質疑的。


    沈光林自己走上講台,“我來回答吧,雖然我知道你在嘩眾取寵博取眼球倚老賣老,但我並不生氣。


    我們在試驗的過程中不是隻研究了一種化合物的,我們新藥品的編號是1605,意思是什麽你可以去猜測一下。”1


    那為什麽這個記錄裏麵隻有一種化合物呢?


    “之所以隻記錄一種化合物,是因為這一種化合物恰好有用。”2


    第六六四 找茬(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