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曼麗去京城了,於阿姨自然也是要去京城的。


    她年紀大了,老伴又不在,一個人女兒不在這裏了,一個人留下還有什麽意思。


    於阿姨在哈城是教書的,跟沈光林一個職業,都是教大學。


    隻是,她教學的這個學校一般,實力下降的厲害,已經不是當年的那所名校了。


    當年,她和老李共同的母校非常厲害,但已經不在這裏了,搬走了。


    老李過來尋根,純粹就是奔著尋人來的。


    哈軍工早就已經拆分成了很多學校,目前影響力最大的是位於湘南的國防科技大學,其他係發展的也不錯,像西北工業大學,金陵理工,渝州工業大學等等。


    隻有他們留下來的這一部分發展的一般,現在學校的名字叫船舶工程學院,一點都不洋氣,影響力也不高。


    而且,於阿姨在學校是教哲學的,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太太了,至今還是一位副教授,想評正職恐怕很難了,退休給個安慰倒是可能。


    給她調職找工作,難度很大啊。


    國內的高校論資排輩現象非常嚴重,別說於阿姨還不是正教授,就算她已經評了正職,真想調到京城大學去,也是難如登天的。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a.net">燃文</a>


    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在沈光林實驗室掛一個閑職,反正也快退休了,提前辦個退休手續,帶帶孩子,這樣還更自由一些。


    沈光林問了,於阿姨真的想去京城大學教書的話,這個年齡,這個學曆,真的很難。


    別人會說閑話的。


    學術界的歧視,比任何一個行業都要更加嚴重,大家非但不覺得不對,反而樂在其中。


    即使到了後世,本科歧視專科,985歧視二本,清北歧視其他各類學校,這都是常態。


    甚至,清北的學生,連自己的校友都歧視呢。他們組織的校友會,隻接納本科階段就讀這兩所學校的同學,研究生階段考進來的,他們一樣的看不起。


    因為,不管你是研究生還是博士生,不是我們自己人。


    真的不要說一視同仁,大學招聘的時候最為明顯。


    很大大學招聘講師,卡的最厲害的就是第一學曆,第一學曆不行,哪怕你是名校的博士,別人也是不要。


    沈光林問,於阿姨不是學軍工的麽,怎麽教哲學去了。


    還不是因為工作需要麽,69年之後,隸屬軍工的那些專業都相繼內遷了。


    那時候,永遠健康同誌發布了一號令:為了備戰。


    然而,她的愛人,也就是接盤老李的那個老頭,他在醫科大學教書。


    為了家庭,她選擇留下來不是人之常情麽。


    哎呀,說起這個沈光林怎麽還替老李感覺酸溜溜的呢。


    也不知道老李還有沒有在覬覦於阿姨的美色,雖然已經年近花甲,但是這就是一個“好”老太太,是可以上電視做模特充專家的那種。


    當然,據說拍攝“媽媽裝”的那個模特還不到30歲,正是青春年華呢。


    還好還好,很多老狼慶幸自己的審美取向還是正常的,自己喜歡的還是年輕貌美的女子。


    沈光林到了船舶工程學院自然受到了熱烈歡迎,校領導親自出麵接待,這待遇堪比省委領導視察。


    看著沈光林和於老師關係特別密切,有人就問他們的關係,沈光林說了一句:於老師的女兒是我老婆的親姐姐。


    大家對於老師的態度立刻就不一樣了。


    這不就是你嶽母麽,拐那麽些彎彎繞繞幹什麽。


    老李想的美!!


    沈光林幫於阿姨辦理離退休手續,問可不可以在正教授的職稱上退休,可以病退嘛,給年輕人騰機會。


    當然可以,學校的辦事效率很高,很快就辦妥了。


    “小沈你真厲害呀,我教了三十年書,都還沒評到教授,你這幾句話,我的教授職稱就拿到了。”


    於阿姨不想趨炎附勢,但是,勢力帶來的生活便利,她也沒有理由刻意反對。


    “一般一般,天下第三。”這些事在沈光林這裏隻是小事,能夠幫的到於阿姨就好。


    “你是第三,那第一和第二是誰呀。”曼麗姐問了一句。


    “我稱第三,就沒有人敢稱第二。”


    ......。


    破家值萬貫,為了搬家,陸姐夫幫助嶽母和老婆協調了一節火車皮,沈光林也安排好了讓人到火車站去迎接。


    一切收拾亭當,一家人這才踏上了返程。


    來的時候三個,回去的時候7個,陸姐夫跟著一起來的,他過幾天再回去。


    這趟出門,沈光林團隊在學術上的收獲不多。


    沈光林實驗室的那些人研究了張教授關於用砷治療白血病等癌症腫瘤的案例,發現推廣起來很難。


    而且,用三氧化二砷療效白血病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明確和顯著,砷的毒性也太強了,容易破壞身體機能。


    真的得了這種不治之症,估計也隻能是死馬當做活馬醫。


    砒霜治療白血病,這可能不應該算是醫療上麵的重大突破。


    這是沈光林的評價,至少,在國際上,這個得分不會太高。


    因此,這個方向沈光林決定放棄了,他要調轉車頭,真的要去研究格列衛去了。


    那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一路顛簸,哐當哐當。


    一群人終於到了京城。


    “這就是京城了嗎?”


    小朋友對京城最是歡喜,她雖然還不到5歲,但是已經知道“我愛BJ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了。


    說了,安置她們娘仨的事情就交給李蓉了,李蓉也沒有推辭。


    為了讓於阿姨和自己媽媽離的遠一點,李蓉把她們給安置到了自己常住的那個地方,也就是距離中組部不遠的四合院這裏。


    說起來,李蓉也並不是特別常住這裏的,也隻有沈光林不在京城的時候,她懶得回家了,才住這裏。


    現在這個院子空著也是空著,剛好可以讓一家人住進來,增加些人氣。


    至於李蓉有沒有別的什麽小心思,這誰還沒點小心思了。


    人家能夠大度到接納於阿姨,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不過,她也知道,於阿姨和老李之間並沒有什麽。


    新家四合院到了。


    這個地段相當不錯,距離天安門廣場確實也不遠,而且就是傳統的四合院。


    已經經過現代化的改造了,安裝了下水和浴室的,不需要跑很遠去公共廁所解決個人問題。


    四合院真香。


    起點有個很厲害的流派,叫做禽滿四合院。


    沈老板和李蓉擁有的四合院挺多,但是根本沒想過要和別人分享來發展傻豬和秦淮如的故事。


    李蓉能夠讓於阿姨搬進來,估計考慮的就是她和曼麗姐是親姐妹,而不是給老李留了一個偷腥的空間。


    “條件比較簡陋,還請不要介意。”


    就這條件,還簡陋呢?


    兩進的四合院,照壁牆都是雕花的,每一個房間都是認真修繕過的,用的全是上好的木料,每個房間,各種傳統家具和現代化的電器都不缺少。


    甚至,這裏麵計算機都有了呢,隻是不能聯網而已。


    於阿姨她們心說,中南海也就這樣了吧。


    中南海是不是這樣不好說,老李自己的那套房子,絕對沒有這個院子舒適。


    第二天,沈光林準備先帶曼麗姐去自己的單位看看,她的專業不錯,想必生物組研發白血病的靶向藥,應該用的到。


    她要是實在不願意,那就再去醫院上班唄。


    人逢喜事精神爽,曼麗姐這些天心情非常愉快,整個人都年輕了許多。


    今天上班,她就穿了一個普通的花格裙子,隻是梳了年輕的發型而已,看著甚至不足二十歲,又年輕又漂亮。


    李蓉要去組織部上班,沈光林開車帶曼麗姐到實驗室來了。


    剛下車,實驗室的人都驚呆了:沈老板這是搞批發的吧,怎麽又一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