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醒來身邊沒有女人服侍,好不適應。


    至少,沒有端茶倒水穿衣疊被的人了。


    就是早晨想來一發也都不行了,隻能把一腔相思寄托於左手。


    坐在床邊迷糊很久,沈光林這才意識到,李蓉並不在家,她已經住在了單位,她正式上班去了。


    天宮一號諾大的家裏隻住有他一個人。


    自從嬸嬸帶著堂弟去了香江以後,沈光林連蹭飯的地方都不好找了。


    還好,生物實驗室的竇偉和老孔也都住這裏,竇偉還是單身漢一個,但是老孔家裏有李萍啊。


    李萍廚藝一般,但是她長得好看啊,這叫秀色可餐。


    她現在還是一位知名的演員呢,這一世的李萍沒有離婚,因此她雖然也認識了凱哥,但是倆人並沒有在一起。


    沈光林給凱哥算過命,凱哥早年成名,中途落寞,晚年又鹹魚翻身了。


    李萍和老孔住在天宮一號裏,和沈光林是鄰居,凱哥就是想來住,也沒那機會呢。


    天宮一號的設計理念和生活品質都是超前的,所有入住的人都很滿意。


    沈光林現在都有點不太想住福緣門那裏了,生活設施不夠方便不說,東西都太看舊。


    而且那裏也沒有裝電話,通訊不方便。


    總體來講,還是在天宮一號的生活更加舒適更加現代化一些。


    現在他和李蓉倆人不是已經領證了麽,天宮一號就是他們的“新家”呀,福緣門那裏畢竟是套老房子。


    其實李蓉也是可以回來住的,隻是新單位距離天宮一號還是蠻遠的,住宿舍對於上班確實也更方便一些。


    而且她剛到新單位上班,現在就自己開車上下班的話,也太高調了吧。


    就是部長的小秘都沒這個待遇呢。


    領導的秘書是個什麽待遇,這要去問領導的司機,因為,能開領導車的,隻有他的司機了。


    現在學校已經放暑假了,沈光林的教學工作也停止了,但是他的科研工作並沒有停止。


    他最近也不想開什麽新的課題了,決定還是認真研究一下生物科技方麵的內容。


    別說,生物方麵認真的研究一下還是蠻有意思的,比物理還好玩一些。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去到懷柔抗蟲棉基地考察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大家有一種“農業看大寨工業看大慶”的心情來看待這次考察。


    吃喝玩樂一條龍,多好。


    不過,沈光林可是不會免費提供食宿的,就是再有介紹信的也不行。


    你們怕不真是來旅遊的吧,過來就是一大通吃喝拉撒的,累不累呦。


    沈光林早就沒有心思做具體的接待工作了,別說他了,就連竇偉都撤回實驗室來了呢。


    現在距離棉花種植的窗口關閉還有一段時間,不過接下來的工作都是一些重複性的勞動,也沒啥意思。


    沈光林召喚,竇偉也就帶著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撤回來了,隻留下一些其他學校的師生們在那裏繼續奮鬥和忙碌。


    接待領導的活就給他們了,也要給別人一個露臉的機會嘛。


    這裏也算是學生們的暑假實習基地了,功勞是全體大家的,每個人都有份。


    <a href="http://m.xiaoshuting.cc" id="wzsy">xiaoshuting.cc</a>


    雖然大家都撤回來了,但是老頭子說了要過去看看,沈光林還是要陪同的。


    他們也沒有興師動眾,沈光林的私家車坐著可比公務車舒服多了,而且還帶座椅按摩的。


    老頭子坐沈光林的車,也沒說什麽,大家都知道沈某人一堂課五萬美元,人家就不能改善生活了?


    抗蟲棉真是個好東西呀!


    其實老頭子是讀書人出身,青年時投筆從戎,自己並沒種過田。


    不過,他家裏以前可有不少田地呢,自然也知道棉花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如果國家富裕,當年打長津湖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麽多人凍死凍傷了。


    老頭子對棉花生長的勢頭很是滿意,在聽取了周圍的人對抗蟲棉的讚歎之後,表示這個產品不錯,然後還問道:後續還有其他正在研究的課題嗎,別整那些虛的,還是看的見產品的實在。


    沈光林說當然有,他準備讓課題組去做試管嬰兒了。


    什麽是試管嬰兒?


    沈光林跟老李解釋了一下工作原理,老李聽懂了,還會問話了。


    “如果60多歲的老人,是不是也可以通過試管嬰兒獲得一個孩子呢?”


    沈光林回答,“當然。”


    “這個好!有多少不孕不育的家庭有了新的希望。”


    這是全球最領先的科技嗎?


    並不是。


    鷹國1973年就成功生下了試管嬰兒了,隻是我們國家還沒有人這麽做過。


    那就去做吧,填補國內空白。


    其實,沈光林想做的並不是試管嬰兒,他想做的其實是多利羊多莉牛。


    這次,沈光林就給竇偉布置了新的研究課題任務。


    他!竇研究員不是在冷凍胚胎移植方麵取得了一些成績嗎,那就試一試體外受精唄。


    這個還是先從牛開始做起比較好。


    無它,操作簡單,甚至沈光林自己都可以操作。


    現在很多人都說了,沈教授是跨學科的大神,他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麵都取得了傑出成就,上一個如此牛逼的人物還是達芬奇。


    沈光林對生物其實並不算精通,但也不是完全不懂。


    他對生物組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他們實驗室要做到給細胞“換核”。


    換核是克隆的前提。


    其實這也不是生物圈裏的先例了,已故院士童先生很多年前就把鯽魚的細胞核放到金魚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新的生命。


    接下來,沈光林要求他們生物組要做到的就是:第一步,先給哺乳動物的受精卵實現“換核”。


    第二步,用體細胞去替換受精卵的細胞核。


    第三步,克隆物種就誕生了。


    給細胞換核的同時,冷凍胚胎的實驗也不能停,需要繼續做下去。


    這是很能帶來經濟效益的。


    在生物研究領域,也就冷凍胚胎移植比較容易賺錢,其他都是純燒錢的娛樂


    沈光林甚至想了,要不要去扶桑整一些和牛的種子過來,為什麽澳洲人做的,他沈某人做不得。


    如果沒點想法,他沈某人整這麽多土地做什麽。


    實驗就這樣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沈光林已經預想到了困難會有很多,但是他沒有想到會有這麽多。


    別說更換體細胞的細胞核了,就是兩個受精卵的細胞核更換,難度都大的很。


    當年,童老爺子是如何實現的?


    竇偉和老孔也算童先生的徒子徒孫了,卻沒有學到精髓。


    還好,這個年代儀器比較先進,沈光林不吝花錢,實力不夠,儀器來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