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首都話劇院,人藝,《關漢卿》。


    看話劇是宋阿姨的主意,至於沈光林,李蓉和老李都是被抓的壯丁。


    跟李蓉坐立不安不同,沈光林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小沈看過話劇?”宋阿姨是例行詢問,隻要不撒謊,長輩是不會介意看過或者沒看過的。


    “看過一些,像《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之類,國外也有好多舞台劇。”沈光林還真的看過不少話劇,大約是2010年之後,話劇又重新煥發了活力,看話劇也成了一種潮流。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國內的劇集看過嗎?”


    “暫時還沒,我聽說過一些,像《駱駝祥子》,《雷雨》都是不錯的話劇。”


    宋阿姨果然非常滿意,跟昏昏欲睡的父女倆不同,小沈還是有成為票友的潛質。


    “就該這樣,不能光搞科研,還是要換換腦子。看你李叔,天天就知道鑽研,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對自家男人的抱怨似乎是所有女性的通病。


    “阿姨,您不能這麽說,李叔最大的成就是娶了您,生了兩個乖巧伶俐的女兒。”


    “哈哈哈哈,小沈你說的對!我也是瞎了眼,才被這個榆木疙瘩給騙到手了,相當年,我可是比李蓉和李莉姐妹倆加起來還俊,那長相,那身條...”


    “阿姨,您現在也不差。”沈光林隻能違心的說一些話,畢竟女人老起來是真的快,送阿姨看麵容還不錯,但是身材管理真的不行。


    兩個人說的開心,老李卻聽不下去了:“你們瞎嘀咕啥呢?小沈,我們委托你研發的材料有進展了嗎,還有空出來看話劇。”反正老李是不喜歡這個的,他最喜歡的就是喝酒,要麽就是加班。


    看話劇不是你們叫我來的麽?沈光林突然覺得老李這話題轉移的有點刻板生硬哈:“李所長同誌,耐高溫材料已經試驗成功了,您可以組織人員進行驗收了!”


    “真的?”


    “當然是真的,現在可以先去我實驗室看看效果,然後再通過學校組織正式驗收嘛。”


    沈光林也想低調,搞一些潤物細無聲的事情,但是實力不允許啊。


    在別人眼裏的難題,在他這裏非常野蠻粗暴的就解決掉了。


    配方也簡單,就跟胡亂配置的一樣,但是效果就是好。


    沈光林甚至還不知道,因為自己的一個舉動,直接斷了化學係和材料係兩個院係的大筆經費來源。


    不過,學校真想捂蓋子也沒有辦法捂了,因為沈光林已經把這件事告訴給老李了,對方不日就會組織人員過來正式驗收。


    成果是拿出來了,配方也有了。


    但是,為什麽會這樣,沈光林解釋不了。


    至少依照當前的理論解釋不來。


    沒有理論,那就創造理論唄。


    沈光林現在所欠缺的,就是把整套納米理論拿出來。


    因為,即使納米分子看不見,但是納米顆粒總是存在的,納米效應也是時候提出來了。


    所謂納米效應,就是指納米材料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奇異或反常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為了展現的更直觀,沈光林又用球磨機研磨了一些二氧化矽納米粉出來。


    這玩意最不稀罕,好多原料都會用到它,製玻璃、陶器、搪瓷等都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這個實驗想驗證納米二氧化矽的物理特性果然很簡單,當二氧化矽的粉末達到納米級別之後,它竟然開始導電了。


    下麵就是沈光林開始如何編寫自己發現納米效應的故事了。


    故事講的好,傳播性就比較廣。


    這次他想投稿《自然》。


    《自然》和《科學》是期刊界的兩大旗幟,其實《自然》更國際一些,能夠在《科學》上發表的,更多的是花旗國的人或者他們的研究機構,國際研究者,投稿更多的還是《自然》。


    要投稿《自然》,就得編寫一個好故事。


    比如,他初始的目的是研發耐高溫材料,他想著既然陶瓷耐高溫,那把陶瓷研磨碎了,摻在油漆中能不能也耐高溫呢。


    結果證明可以。


    然後又想研究一下這種粉末的理化性能。


    不過陶瓷成份太複雜,不好分析,他便選擇了玻璃的前身,二氧化矽。


    二氧化矽這種原料簡單易得,而且性質穩定。


    結果,當二氧化矽被研磨到一定程度,它的理化性質竟然發生了重大變化!


    然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很多材料都具有這一特性,被沈光林歸納為“納米特性。”


    因此,經過“研究”,沈光林認為:當物質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時,則必須改用量子力學取代傳統力學的觀點來描述它的行為。


    納米粉末中由於每一粒子組成的原子比較少,所以它表麵原子處於不安定狀態,使其表麵晶格震動的振幅較大,因此具有較高的表麵能量,從而造成了超微粒子特有的熱性質。


    當然,沈光林提前知道答案,根據答案找現象就再簡單不過了。


    沈光林提了幾個方向,讓4名助手做實驗進行驗證就可以了。


    這些都是體力活,沈老師做這個不符合研究者的身份。


    現在,這個研究者終於空閑了下來。


    手性分子在交給吳老師在做;小林誠留在扶桑一直還沒回來,沈光林的四個學生就開始了磨粉實驗生涯。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測量某物質的理化特性,然後研磨成細粉末之後,再重新測試。


    反正球磨機也用不了太多錢,大膽的磨就是了。


    直到某天,當學生們實驗到煤炭以及它的衍生物的時候,被沈光林叫停了。


    煤炭和石墨都不是現在能夠研究的產品,它裏麵的附加值太多了,開啟它要慎重。


    除了搞研究,沈光林剩下的事就是去人大行走了。


    穿上可愛的軍大衣,帶上深綠色的棉帽子,頂著凜凜寒風,行走在夕陽晨霧裏。


    還是跟李蓉小姐姐想處更簡單一些,不用擔心那些蒼蠅,不然心累。


    任何一個想接近李蓉的人,都不那麽容易的。


    這姑娘是出門都會帶著高壓電棍的,這玩意殺傷力非常強,沈光林試過,有種激烈的麻木疼痛感。


    那種感覺,就像拆出的打火機電池,用它來電擊皮膚會有一種酥麻的感覺。


    而體驗電棍,就是全身一瞬間都在遭受這樣的感覺。


    人會瞬間失去反抗能力,甚至休克。


    就是拳王來了,給他一棍,照樣撂倒。


    沈光林也不像無故開罪人,上次高家父子,他也是被迫迎戰的。


    這個年代在京城,京城大學還好,這裏玩學術的多,但是在人大,這裏有背景的人太多了。


    誰還沒有一個叫做“李剛”的長輩了。


    沈光林行走在人大校園裏,從來不嘚瑟。


    還好,這所學校裏也沒什麽認識他的人,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圈子和愛好。


    沈光林也沒有了別的事,去人大的頻率也更加頻繁了。


    班級裏的同學們也都知道了李蓉有個在京大讀書的朋友,長相還算可以,出手也闊氣。


    至少,來一趟就會帶一包牡丹,每人發上一支,敞亮!~


    這個年代,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叫做:高級幹部抽牡丹,中級幹部抽香山,工農兵兩毛三,農村大炮卷得歡。


    中華是滬上卷煙廠生產的香煙,京城人抽的並不多。


    到人大的次數多了,沈光林也找到了自己的樂趣,那就是可以在這裏放肆的學數學。


    沒錯,京城大學的教授,跑到人大來補習數學。


    哪怕跟著張成學也好啊。


    他偏不,他就是跟著李蓉上課,從最基礎的學起。


    沈光林並不是真的不會數學,但這確實也是他的軟肋。


    大家都以為他是懶得計算,其實他是真的不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