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還有祖屋這件事沈光林自己是不知道的。


    畢竟,從沈光林記事起,已經是“三拆”還是“四拆”了,家裏早就通過拆遷發達了。


    沈家的運氣一直很好,每次拆遷都是搞開發,從來沒碰到修路。


    搞過拆遷的都知道,修路最容易出現釘子戶。


    修路補償很低,一平米的建築麵積就是到了2020年也補不到1000塊錢,而一些人對補償安置預期較高,當較高的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時,他自然就要搞對抗。


    沈光林在京城的那些房子,將來肯定也會麵臨拆遷的問題,那麽好的地段,不可能當農村用的。


    估計,他們家的祖屋應該是第一批被拆遷的吧。


    沈光林先讓堂弟帶他去看了祖屋,這才去捉黃鱔。


    哎呀,不錯哦!


    非常傳統非常氣派的徽派建築,在金陵有套這樣的房子也相當了不得呀。


    見了叔叔是得好好問問是怎麽回事。


    有這麽好的房子不住,一家人擁擠在兩間小房間裏。


    老家的村莊貧窮但是美麗,這方麵金陵和京城差別並不大。


    沈光林家的祖屋明顯要比周邊的建築氣派一些,看來祖上果然是發達過的,隻是不知道地下有沒有埋著寶藏。


    出了村子不遠處就是小河溝了。


    小河溝真的不大,不過水質很好,很涼爽,應該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泉水。


    聽堂弟講,黃鱔不會生活在這麽幹淨這麽純粹的地方,生活在這裏的都是些小魚和小蝦,黃鱔生活的地點必定是有些雜亂長滿水草而且容易打洞的地方。


    稻田的引水渠才是捉黃鱔的黃金地段。


    果然,如果沒有堂弟的指引,沈光林幾乎看不出來那些就是黃鱔的洞。


    怪不得沈厚道後來也酷愛釣魚呢,他這個時候已經養成這樣捉魚摸蝦的習性了。


    堂弟的手法很專業,直接用鐵絲彎成鉤子,頭上穿上蚯蚓,然後伸進黃鱔的洞裏去反複引誘。


    不一會兒工夫,他就接連捉了好幾隻大黃鱔,大的有一斤多,小的也有三兩,看的沈光林心癢癢,也用鐵絲穿了蚯蚓去釣釣看。


    黃鱔沒有釣到,反而捉到了一隻很大的小龍蝦,不計算腿長,光身子都有巴掌那麽長。


    意外收獲呀!


    這個能吃嗎?


    堂弟沈厚林和李蓉都麵帶疑惑。


    “我跟你們說,這個才是美味呢,等你們吃了就知道了。”沈光林信誓旦旦,竟然還有人覺得小龍蝦不能吃。


    那就捉吧。


    都不用竭澤而漁,收獲已經很是豐盛了。


    好長的引水渠,隻采集了一小段,他們就捉了十幾條黃鱔,七八斤小龍蝦,還有幾個大河蚌。


    河蚌有小鍋蓋那麽大,拖鞋大小的都沒惜的要,背著好重的。


    這個也能吃?


    “光林哥,河蚌這個東西我們這裏老多了,每年挖河的時候怕紮腳,撿出來堆的跟山一樣高。”沈厚道覺得這個堂哥好奇怪,不是京城來的人嗎,怎麽這麽沒見識。


    “你們還挖河?怎麽挖,那河蚌去哪了呀。”沈光林不知道他們竟然還有這個習俗呢,為什麽要挖河呢。


    “就是出河工啊,我和我媽都是農村戶口,一樣有出工的名額,每年冬天都要出人去修水庫或者清淤的。”


    “給錢嗎?”


    “不給,還要交糧食。”


    回家做飯,李蓉掌勺,女人麽,不就是幹這個的。


    沈光林不會做,但是他會說,按照他的指揮,小姐姐真的成功做出了韭菜炒河蚌,麻辣小龍蝦。


    至於黃鱔,這玩意跟泥鰍做法差不多,切段直接燒就行。


    味道竟然真的很不錯!


    小叔回家吃飯,沈光林問起了家裏祖屋的事。


    “那房子確實是咱們家的,不過現在有些問題。”沈隆賢欲言又止。


    “什麽問題?放心,我不跟你爭家產,我在京城有房子,而且我也有錢。”沈光林隻是對祖產好奇而已,他趕緊拿出了好幾疊錢來證明他是真的很富有。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是長房,這個房子本來就該你支配,我來說一下這裏麵的故事。


    這個房子確實是咱們的,而且就是祖上傳下來的,據說是道光年間祖爺爺修建的。抗戰的時候,咱們祖屋被鬼子炸了個大洞,一直就這麽破敗著。後來建國之後國家讓我去接收房子,我手裏是有地契和房契呀,可是我沒錢呀。”沈隆賢講起了這套房子的曆史。


    “那後來是怎麽辦的呢?”


    “因為我沒錢修,就跟村裏打商量,能不能村裏出錢修,修補好了之後給村裏用,可以免費用幾年再還給我,村裏答應了,當時,這套房子就給了村裏生產隊做文盲補習班用。”


    “融資租賃?”


    老沈有頭腦呀!


    還有點房地產開發的性質了,我出地,你出錢,產權歸我,使用權歸你,到一定時間後再還給我。


    “租啥?我就沒有收到過租金,不過也幸虧是我做出了這個決定,後來運動搞清算,我是貧民,還是孤兒,成分定的貧農,有一套家傳祖屋的事情就沒有人提了。”


    “厲害!”沈光林不服都不行,怪不得老沈能夠發家致富呢,選對了路呀。


    “現在呢,現在怎麽不收回來?”沈光林表示不解,“現在國家不是搞清退了嗎,原來的房子,隻要有房契,隻要不是49年跑路的,還是會退給原主人。”


    “沒錯,後來國家搞清退,這個房子還是咱們的。不過因為當初修繕它國家是花了錢的,我沒有錢去把它贖回來,就繼續借給村上當沈家祠堂使用了。萬一國家再搞些什麽運動,也好有個應對。”


    厲害!懂得取舍,果然具有大智慧!


    沈光林知道以後國家不會再有以前那種措施了,可以放寬心的擁有一些個人資產。


    “小叔,我手裏有點閑錢,咱們把它贖回來怎麽樣,實在不行我捐點款出來給村裏重新修個祠堂唄,材料錢我出,幹活的話村裏有閑散勞動力吧。”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行是行,不過我手裏錢不多,你姑姑的家庭情況你也知道,前些年沒攢下什麽錢,畢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實在親戚,該幫還是幫了一點。”


    “沒事,我有錢,修個祠堂要多少錢。”


    “那要找人來算一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大學教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熊不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熊不是貓並收藏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