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樓空;
當一棟建築,一片校園,乃至一座城市,人類活動完全絕跡,接下來等待著它們的,
就隻有這種注定化為塵土的結局。
從磚石瓦礫,枯枝野草間走過,繞開遺跡,眼前是一大片草木茂盛的平地,方然想了想就認出來,這裏,應該是沒有覆蓋塑膠,因此而有些塵土飛揚的運動場。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在平地一側,隱約發現了看台,雖然記憶中鋪著木條的鐵架子,已變成了扭曲鏽蝕的奇怪模樣。
啊,想起來了,多少年前的夜晚,自己,就是坐在那一溜看台上,體會著四下無人、萬籟俱寂的靜謐,一邊在內心深處咀嚼死亡的恐懼,一邊苦苦思索著,要怎樣才能逾越死亡,掙脫眼前的絕境。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
回不去了。
“是啊,一切都在變化,我們誰也無法回到從前。”
陪伴著衣衫略顯單薄的方然,陳浩平也若有所感,他為她披上外衣。
不僅如此,置身於廢墟之中,艾米麗*安生也想起了多少年前,恩,就是蓋亞淨土建立後的某年,自己,在結束晚間學習後,一下子與曾經的戀人重逢。
記得當時,兩個人的對話,就說起過這樣的句子,“誰也無法回到從前”。
一邊感慨萬千,一邊和方然走過荒草地,即便是這樣的破敗荒蕪,也無須提防,哪裏會有什麽野獸、毒蟲,在蓋亞表麵這些東西已近乎絕跡,野生動物雖然還有,在兩人造訪前,也已經被機器人妥善驅趕。
排除隱患,略加整飭,營造出絕對安全的環境,
這都是淨土世界的日常。
“傷感嗎,方然?
雖然我是第一次來,說真的,兩百年來我從未像今天這樣,探尋城市的遺跡,就連自己的家鄉也……
也沒有去過,因為,我害怕想起自己的父母。”
“可是,你已經很幸運,畢竟還有與父母一起度過的時光,
有那些彌足珍貴的回憶。”
父母,是啊,想起來自己已三十八歲,該去“女媧”認養孩子了,再一次體驗為人父母、且是第一次體驗當母親的感覺。
可是自己的父母,三百年前的那一代人裏,究竟會是誰與誰,賦予了自己生命,
開啟了這一無盡的漫長旅途呢;
已經是永遠的謎。
時間的場合,奔湧向前,即便掌握再怎樣強大的科學技術,今天的淨土文明,也無法扭轉時間之箭的方向,無法讓時光倒流,
更不可能讓一切回到從前。
但是為什麽呢。
時間,有確定的方向,一路向前永不停歇,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識。
即便在相對論框架、乃至經典物理框架內,任何定律中,都找不到關於時間箭頭的描述,熱力學則給出了不一樣的判斷,以熵增加的方向,作為時間流逝的方向,進而得出宇宙熱寂的推斷,令人絕望。
但這樣的定義,乃至於,這樣的推斷,真的沒有任何瑕疵,完全符合當前的觀測現實嗎。
走過荒蕪的阿爾伯特小學,踏上雜草遍地的操場,舉目四顧,方然在這裏並找不到一絲記憶中的模樣。
帶艾米麗故地重遊,現在,卻成了探訪遺跡,他忽然有一點不好意思:
“艾米,謝謝你陪我來這兒,畢竟這裏現在已經是一片廢墟,什麽也找不到,看起來一點也不有趣。”
“無聊嗎,啊,畢竟我並沒來過這裏;
不過,讓你這麽一帶,我倒是對類似遺跡有了些興趣。”
探尋舊時代的遺跡,在今天,是某些淨土民眾的戶外例行活動,這不難理解,有些人喜歡住在熱鬧的城市裏,有些人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奇觀,自然也會有人,喜歡探尋文明留下的痕跡,體會那凝結其中的歲月滄桑。
但自己來巨山,並不是為了要考古,方然也沒有這方麵的愛好。
日暮西山,濃霧逐漸暗沉下來,眼見時間不早,方然攏一攏外套,和陳浩平一起走出寂然無聲,仿佛墳塚的坍塌樓宇,返回懸浮車啟程。
按計劃,既然物質保障無虞,方然準備和艾米麗在巨山待上幾天,權當來這裏遊玩。
不過,現在他還是急於趕路,想要盡快看一眼自己這趟旅行的真正目的地,位於巨山市老舊城區裏破敗街區裏的:
巨山孤兒院。
孤兒院,在方然的腦海中,那曾經便是整個世界。
並非腦筋遲鈍,真以為世界就隻有那巴掌大,而是五歲的他,一度認為自己就隻能待在院牆之內,外麵的空間,就算再廣闊無邊,
也和自己沒任何關係。
前後在孤兒院待過六年,事實上,模糊的記憶從三、四歲起,才逐漸成形,在快三百年後的今天,更愈發暗淡模糊,方然完全不確定,自己究竟還記得多少,這反而讓他更產生一種前去探尋的迫切念頭。
至於原因,現在,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從小學到孤兒院,跨越十幾個街區,在原來的巨山市是很容易。
現在,街道、橋梁都近乎消亡,懸浮車隻能從一些方便通過的地方繞行,隨後,降落在鄰近孤兒院坐標的廢棄建築旁。
“是這裏嗎?好的。”
照例沒帶生化仿真人,方然下車,借著黃昏的光線打量不遠處,這兒的霧氣稍淡些。
巨山孤兒院,牌匾,早已不見,
但大門倒還在。
想一想之前看過的資料,uu看書ww.ukahum 孤兒院,在大約西曆1480年代就被關閉,原因則語焉不詳,係統推斷是巨山市的財源枯竭,加上戰時體製,而將一切非必要的社會機構關閉。
又或者是,長期的生育率滑坡與社會動蕩,
讓孤兒院關門大吉。
後麵一種設想,細思極恐,但方然懷疑那應該就是現實,隨即便心生一絲後怕。
人的命運,不論當事者是否承認,終歸要考慮到曆史的進程,倘若自己晚來到這世上十年,說不準,就根本沒有孤兒院可去。
如此一來,早夭便是大概率的結局。
又或者,倘若自己再晚生十年,別說孤兒院,恐怕根本就挨不過二次危機的大蕭條、大混亂,不是在暗無天日的城市裏,被有活力組織戕害;
就是在人跡罕至的荒郊野外,耗盡儲備後,悲慘的死去。
當一棟建築,一片校園,乃至一座城市,人類活動完全絕跡,接下來等待著它們的,
就隻有這種注定化為塵土的結局。
從磚石瓦礫,枯枝野草間走過,繞開遺跡,眼前是一大片草木茂盛的平地,方然想了想就認出來,這裏,應該是沒有覆蓋塑膠,因此而有些塵土飛揚的運動場。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在平地一側,隱約發現了看台,雖然記憶中鋪著木條的鐵架子,已變成了扭曲鏽蝕的奇怪模樣。
啊,想起來了,多少年前的夜晚,自己,就是坐在那一溜看台上,體會著四下無人、萬籟俱寂的靜謐,一邊在內心深處咀嚼死亡的恐懼,一邊苦苦思索著,要怎樣才能逾越死亡,掙脫眼前的絕境。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
回不去了。
“是啊,一切都在變化,我們誰也無法回到從前。”
陪伴著衣衫略顯單薄的方然,陳浩平也若有所感,他為她披上外衣。
不僅如此,置身於廢墟之中,艾米麗*安生也想起了多少年前,恩,就是蓋亞淨土建立後的某年,自己,在結束晚間學習後,一下子與曾經的戀人重逢。
記得當時,兩個人的對話,就說起過這樣的句子,“誰也無法回到從前”。
一邊感慨萬千,一邊和方然走過荒草地,即便是這樣的破敗荒蕪,也無須提防,哪裏會有什麽野獸、毒蟲,在蓋亞表麵這些東西已近乎絕跡,野生動物雖然還有,在兩人造訪前,也已經被機器人妥善驅趕。
排除隱患,略加整飭,營造出絕對安全的環境,
這都是淨土世界的日常。
“傷感嗎,方然?
雖然我是第一次來,說真的,兩百年來我從未像今天這樣,探尋城市的遺跡,就連自己的家鄉也……
也沒有去過,因為,我害怕想起自己的父母。”
“可是,你已經很幸運,畢竟還有與父母一起度過的時光,
有那些彌足珍貴的回憶。”
父母,是啊,想起來自己已三十八歲,該去“女媧”認養孩子了,再一次體驗為人父母、且是第一次體驗當母親的感覺。
可是自己的父母,三百年前的那一代人裏,究竟會是誰與誰,賦予了自己生命,
開啟了這一無盡的漫長旅途呢;
已經是永遠的謎。
時間的場合,奔湧向前,即便掌握再怎樣強大的科學技術,今天的淨土文明,也無法扭轉時間之箭的方向,無法讓時光倒流,
更不可能讓一切回到從前。
但是為什麽呢。
時間,有確定的方向,一路向前永不停歇,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識。
即便在相對論框架、乃至經典物理框架內,任何定律中,都找不到關於時間箭頭的描述,熱力學則給出了不一樣的判斷,以熵增加的方向,作為時間流逝的方向,進而得出宇宙熱寂的推斷,令人絕望。
但這樣的定義,乃至於,這樣的推斷,真的沒有任何瑕疵,完全符合當前的觀測現實嗎。
走過荒蕪的阿爾伯特小學,踏上雜草遍地的操場,舉目四顧,方然在這裏並找不到一絲記憶中的模樣。
帶艾米麗故地重遊,現在,卻成了探訪遺跡,他忽然有一點不好意思:
“艾米,謝謝你陪我來這兒,畢竟這裏現在已經是一片廢墟,什麽也找不到,看起來一點也不有趣。”
“無聊嗎,啊,畢竟我並沒來過這裏;
不過,讓你這麽一帶,我倒是對類似遺跡有了些興趣。”
探尋舊時代的遺跡,在今天,是某些淨土民眾的戶外例行活動,這不難理解,有些人喜歡住在熱鬧的城市裏,有些人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奇觀,自然也會有人,喜歡探尋文明留下的痕跡,體會那凝結其中的歲月滄桑。
但自己來巨山,並不是為了要考古,方然也沒有這方麵的愛好。
日暮西山,濃霧逐漸暗沉下來,眼見時間不早,方然攏一攏外套,和陳浩平一起走出寂然無聲,仿佛墳塚的坍塌樓宇,返回懸浮車啟程。
按計劃,既然物質保障無虞,方然準備和艾米麗在巨山待上幾天,權當來這裏遊玩。
不過,現在他還是急於趕路,想要盡快看一眼自己這趟旅行的真正目的地,位於巨山市老舊城區裏破敗街區裏的:
巨山孤兒院。
孤兒院,在方然的腦海中,那曾經便是整個世界。
並非腦筋遲鈍,真以為世界就隻有那巴掌大,而是五歲的他,一度認為自己就隻能待在院牆之內,外麵的空間,就算再廣闊無邊,
也和自己沒任何關係。
前後在孤兒院待過六年,事實上,模糊的記憶從三、四歲起,才逐漸成形,在快三百年後的今天,更愈發暗淡模糊,方然完全不確定,自己究竟還記得多少,這反而讓他更產生一種前去探尋的迫切念頭。
至於原因,現在,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從小學到孤兒院,跨越十幾個街區,在原來的巨山市是很容易。
現在,街道、橋梁都近乎消亡,懸浮車隻能從一些方便通過的地方繞行,隨後,降落在鄰近孤兒院坐標的廢棄建築旁。
“是這裏嗎?好的。”
照例沒帶生化仿真人,方然下車,借著黃昏的光線打量不遠處,這兒的霧氣稍淡些。
巨山孤兒院,牌匾,早已不見,
但大門倒還在。
想一想之前看過的資料,uu看書ww.ukahum 孤兒院,在大約西曆1480年代就被關閉,原因則語焉不詳,係統推斷是巨山市的財源枯竭,加上戰時體製,而將一切非必要的社會機構關閉。
又或者是,長期的生育率滑坡與社會動蕩,
讓孤兒院關門大吉。
後麵一種設想,細思極恐,但方然懷疑那應該就是現實,隨即便心生一絲後怕。
人的命運,不論當事者是否承認,終歸要考慮到曆史的進程,倘若自己晚來到這世上十年,說不準,就根本沒有孤兒院可去。
如此一來,早夭便是大概率的結局。
又或者,倘若自己再晚生十年,別說孤兒院,恐怕根本就挨不過二次危機的大蕭條、大混亂,不是在暗無天日的城市裏,被有活力組織戕害;
就是在人跡罕至的荒郊野外,耗盡儲備後,悲慘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