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恐怕我們便不能簡單的認為,要延續一個人的意識,就必須連同他、或者她的全部過往記憶,盡數留存下來。
這本來也做不到,即便在順其自然的狀態下,也沒有過,難道不是嗎?
記憶始終在不斷刷新,人的自我意識,卻連續存在,這一不言自明的事實足以證明,‘記憶遷移’並不是‘意識遷移’的前置條件。
那麽,也可以很合理的推測,即便一個人在新時代的人類文明中生活再久,其記憶也會不斷刷新、並在這一過程中無限重構,而不會遭遇到‘數據溢出’的問題,哪怕為其準備的意識模擬器,沒有無限的存儲能力。”
“似乎是這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並不完全依賴過往的全部經曆之記憶,畢竟記憶這種東西,不知不覺中,時刻都在重構並遺忘。
但,這與我們所說的方麵,關係何在?”
“當然有關係。”
一開始在討論人類社會的活力,新生代的缺失,是否會讓文明死氣沉沉,阿達民點點頭:
“既然可以認為,一個人的記憶隻要相對完整,就可以支持起自我意識,或者說,使其認定自己仍然是原來的自己。
那麽,對於人類在文明2.0時代的存在方式,
就無須再與過去一樣。”
新時代的人類,如何在社會中存在,除壽命無限長,其他都和今天、乃至舊時代一模一樣嗎,方然並不這樣認為。
每天的生活,簡單重複,至多感知一些大環境的變遷,這樣的人生,即便血肉之軀永遠年輕,遲早也將變為單調而乏味的重複,尤其今天,人類仍然被困在小小的蓋亞之上,倘若一切隻是重複,
無限長的生命,也將失去意義。
那麽人類在未來文明中的存在方式,又將是怎樣的呢;
這一點,阿達民自己也隻有概略的設想,一切還要等待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否足以支持這宏偉的計劃。
總之,對蓋亞淨土的民眾而言,現在並無須擔心“文明沉寂、死氣沉沉”的問題。
不論未來人類將以怎樣的形態存在,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與過往的全部記憶,兩者間並沒有十分緊密的依存關係,即便自我意識永遠延續,其自身特質、內在稟賦,也完全可以通過記憶的刷新、重構,乃至選擇性的“消除”來加以改變。
直白的講,適當重構一個人的記憶,包括經曆、知識與習得技能,
便可以讓一個人“脫胎換骨”,告別之前的一段人生、擁有無限可能的嶄新未來。
在不久後的將來,一個人,過去的經曆,大抵還可以在“重生”過程中保留,或者部分消除,這並不會影響自我意識的連貫性,卻可以達到自我的“初始化”,
進而,嚐試其此前未有、或者也曾經曆過,現在卻重歸新奇未知的一切。
不再為血肉之軀所禁錮,也不再為過往記憶所束縛,
這,才是每一個人的徹底解放。
……
西曆1512年7月,在基本完成蓋亞淨土的社會體製規劃後,阿達民又參與到“蓋亞淨土基礎科學發展規劃”的研討中。
自然科學,乃至於基礎科學,是一切科學技術的基石。
不論到什麽時代,隻要人類想擺脫愚昧、求得發展,都必須高舉這柄利劍。
今天的蓋亞淨土,從現有基礎,到客觀條件,可以說是一個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全人類終止內耗,在阿達民率領下,向同一個偉大目標前進,科技發展所獲得的資源,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龐大。
在舊時代,理聯與聯邦冷戰的幾十年間,科技也曾極受重視。
但不論理聯、還是聯邦,總歸不可能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這一領域,而必須將天量資源投入軍備競賽之中。
規模龐大的軍隊,從滾滾鐵流、到浩蕩艦群,看起來著實威武雄壯;
實質上,卻隻是一具用來自相殘殺的暴力機器,帶給人類世界的,隻有無窮無盡人力物力、資源能源的消耗,而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身處冷戰前沿,理聯、或者聯邦,當然並不會這樣想,如果沒有龐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隻怕沒幾天就會被對手一舉蕩平,然而站在全人類的高度,則不難看出,這也隻不過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
除此之外,超級大國手中的資源,還必須大部分投入到社會運轉之中,
以支持民眾生活的方式,消耗一空。
事關人類的生活,這種消耗,的確很難說合理、還是不合理,但相比於三億民眾實打實做出的成績,舊時代的聯邦,在這方麵的效率很低,則是不爭的事實。
所有這一切掣肘,在蓋亞淨土,如今已不複存在。
1512年度的科學技術研發預算,u看書 .uukansucm 粗略預計,將占到gmc總預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相當於二百四十億噸標準煤。
即便考慮到科學技術的投入,運用效率,比國內生產總值的水分低得多,兩者往往會相差幾倍,百分之八十的比例,仍相當於舊時代聯邦馬克現值的,000,與舊時代全世界gdp相差無幾。
想象一下舊時代的世界,全體民眾,不吃不喝,將每一個芬尼都投入到科技研發上;
這便是今天蓋亞淨土的科技投入之力度。
無可比擬,遠超過去任何一個時代,從這種角度去看待,
這顯然是科學的黃金時代。
不過,即便有如此充裕的投入,身為蓋亞淨土的管理員,方然卻責任重大。
到目前為止,仍牢牢掌控著人類文明,他必須聆聽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建議,決定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科技研發之戰略方向。
經過幾年的休整,今天的世界,用“百廢待興”來形容似乎不妥,
但是在事關人類延續、文明發展的諸多領域,毫不客氣的講,舊時代遺留的科學技術之遺產,實在有些菲薄,並無法支持文明2.0時代的宏偉規劃,更談不上脫離蓋亞表麵、踏上星辰大海的偉大征途。
所以科學技術的研究,必須加速,
一切卻又從哪開始呢。
這本來也做不到,即便在順其自然的狀態下,也沒有過,難道不是嗎?
記憶始終在不斷刷新,人的自我意識,卻連續存在,這一不言自明的事實足以證明,‘記憶遷移’並不是‘意識遷移’的前置條件。
那麽,也可以很合理的推測,即便一個人在新時代的人類文明中生活再久,其記憶也會不斷刷新、並在這一過程中無限重構,而不會遭遇到‘數據溢出’的問題,哪怕為其準備的意識模擬器,沒有無限的存儲能力。”
“似乎是這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並不完全依賴過往的全部經曆之記憶,畢竟記憶這種東西,不知不覺中,時刻都在重構並遺忘。
但,這與我們所說的方麵,關係何在?”
“當然有關係。”
一開始在討論人類社會的活力,新生代的缺失,是否會讓文明死氣沉沉,阿達民點點頭:
“既然可以認為,一個人的記憶隻要相對完整,就可以支持起自我意識,或者說,使其認定自己仍然是原來的自己。
那麽,對於人類在文明2.0時代的存在方式,
就無須再與過去一樣。”
新時代的人類,如何在社會中存在,除壽命無限長,其他都和今天、乃至舊時代一模一樣嗎,方然並不這樣認為。
每天的生活,簡單重複,至多感知一些大環境的變遷,這樣的人生,即便血肉之軀永遠年輕,遲早也將變為單調而乏味的重複,尤其今天,人類仍然被困在小小的蓋亞之上,倘若一切隻是重複,
無限長的生命,也將失去意義。
那麽人類在未來文明中的存在方式,又將是怎樣的呢;
這一點,阿達民自己也隻有概略的設想,一切還要等待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否足以支持這宏偉的計劃。
總之,對蓋亞淨土的民眾而言,現在並無須擔心“文明沉寂、死氣沉沉”的問題。
不論未來人類將以怎樣的形態存在,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與過往的全部記憶,兩者間並沒有十分緊密的依存關係,即便自我意識永遠延續,其自身特質、內在稟賦,也完全可以通過記憶的刷新、重構,乃至選擇性的“消除”來加以改變。
直白的講,適當重構一個人的記憶,包括經曆、知識與習得技能,
便可以讓一個人“脫胎換骨”,告別之前的一段人生、擁有無限可能的嶄新未來。
在不久後的將來,一個人,過去的經曆,大抵還可以在“重生”過程中保留,或者部分消除,這並不會影響自我意識的連貫性,卻可以達到自我的“初始化”,
進而,嚐試其此前未有、或者也曾經曆過,現在卻重歸新奇未知的一切。
不再為血肉之軀所禁錮,也不再為過往記憶所束縛,
這,才是每一個人的徹底解放。
……
西曆1512年7月,在基本完成蓋亞淨土的社會體製規劃後,阿達民又參與到“蓋亞淨土基礎科學發展規劃”的研討中。
自然科學,乃至於基礎科學,是一切科學技術的基石。
不論到什麽時代,隻要人類想擺脫愚昧、求得發展,都必須高舉這柄利劍。
今天的蓋亞淨土,從現有基礎,到客觀條件,可以說是一個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全人類終止內耗,在阿達民率領下,向同一個偉大目標前進,科技發展所獲得的資源,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龐大。
在舊時代,理聯與聯邦冷戰的幾十年間,科技也曾極受重視。
但不論理聯、還是聯邦,總歸不可能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這一領域,而必須將天量資源投入軍備競賽之中。
規模龐大的軍隊,從滾滾鐵流、到浩蕩艦群,看起來著實威武雄壯;
實質上,卻隻是一具用來自相殘殺的暴力機器,帶給人類世界的,隻有無窮無盡人力物力、資源能源的消耗,而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身處冷戰前沿,理聯、或者聯邦,當然並不會這樣想,如果沒有龐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隻怕沒幾天就會被對手一舉蕩平,然而站在全人類的高度,則不難看出,這也隻不過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
除此之外,超級大國手中的資源,還必須大部分投入到社會運轉之中,
以支持民眾生活的方式,消耗一空。
事關人類的生活,這種消耗,的確很難說合理、還是不合理,但相比於三億民眾實打實做出的成績,舊時代的聯邦,在這方麵的效率很低,則是不爭的事實。
所有這一切掣肘,在蓋亞淨土,如今已不複存在。
1512年度的科學技術研發預算,u看書 .uukansucm 粗略預計,將占到gmc總預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相當於二百四十億噸標準煤。
即便考慮到科學技術的投入,運用效率,比國內生產總值的水分低得多,兩者往往會相差幾倍,百分之八十的比例,仍相當於舊時代聯邦馬克現值的,000,與舊時代全世界gdp相差無幾。
想象一下舊時代的世界,全體民眾,不吃不喝,將每一個芬尼都投入到科技研發上;
這便是今天蓋亞淨土的科技投入之力度。
無可比擬,遠超過去任何一個時代,從這種角度去看待,
這顯然是科學的黃金時代。
不過,即便有如此充裕的投入,身為蓋亞淨土的管理員,方然卻責任重大。
到目前為止,仍牢牢掌控著人類文明,他必須聆聽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建議,決定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科技研發之戰略方向。
經過幾年的休整,今天的世界,用“百廢待興”來形容似乎不妥,
但是在事關人類延續、文明發展的諸多領域,毫不客氣的講,舊時代遺留的科學技術之遺產,實在有些菲薄,並無法支持文明2.0時代的宏偉規劃,更談不上脫離蓋亞表麵、踏上星辰大海的偉大征途。
所以科學技術的研究,必須加速,
一切卻又從哪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