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所做的一切,是出於自由意誌,還是被命運的巨手推著向前走,
這確乎是一個問題。
帶著這種憂慮,接下來,方然一連很多天都在吩咐asa,調出“濱海邊疆區”數據庫裏,有關管理長、李鐵兵的資料。
廢棄礦井中的那次會麵,所存記錄,更是重中之重。
曾經,在和李鐵兵見麵商談,並著手接管濱海邊疆大區之後,方然認為自己已洞悉了管理長的思路,也完全明白了接下來要做的一切,但現在,意識到文明奇點就在眼前,無數民眾即將踏上不歸路的現實,
他卻越來越懷疑,這一切,因自己之決策而導致的一切,究竟是不是正確。
這種懷疑,在多少年的人生曆程中,從未有過,現在回想起來也並不奇怪,隻因別無選擇,但凡不想掉到時間列車外,就隻有一條生路。
但現在,麵對即將降臨的永生,當一個人不再需要畏懼死亡,掙紮求生,
命運的巨手,是不是就已不再會扼住咽喉,而讓他、或者她,可以遵從本心,做出最理性的抉擇。
那自己究竟想要什麽呢。
西曆1507年初,北大陸,戰爭逐漸顯露出勝負的跡象。
幾個月裏,在原聯邦北方邊境線一帶,“紅軍”的猛烈攻勢,讓“伊甸軍”損失慘重、被迫後退,扔下幾百萬武裝力量的殘骸,放棄原東北太平洋大區的土地,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防禦縱深,準備與gpl打持久戰。
ama的這一戰略規劃,“盤古”洞若觀火,也不準備給對手喘息之機。
按預定計劃,在西曆1507年,“紅軍”應該轉入戰略反攻,從陸、海兩個方向夾擊北大陸的“伊甸軍”,爭取在年內占領北大陸全境。
隻有這樣,才能在1508年進攻南大陸。
前線的戰況,對gpl大區相當有利,一切都在按自己的想象發生,現在,阿達民終於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除規避死亡、追尋永生之外的目標。
從1507年年初開始,方然都待在西伯利亞某地,生活十分規律,休養生息。
思考,一種靜悄悄的活動,消耗atp與氧的過程卻很劇烈,棲居在五十四歲的身體內,意識,或許仍然敏捷,長考卻是沉重的負擔,讓方然格外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與思維,正在一點點的趨向背離。
思考,目標很明確,作為即將成為“那個人”的自己,
倘若遵從本心,便該怎樣看待人類文明的過去,如何評估現在,繼而,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未來。
這種事,在過去的千萬年裏,其實並無須文明中任一個體去求索。
社會的變遷,文明的進動,是無數生生滅滅個體之運動的總和,假以時日,無須任何人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文明的巨輪也會自己向前。
但現在,所有這一切,卻都得指望“那個人”。
文明的這一點變化,發生的自然而然,起初,身為管理員之一的方然甚至沒有意識到,而完全是在廢棄礦井的會麵之後,才漸漸明白,今日之人類、人類文明的一切,自己都責無旁貸,這種責任,根本就沒辦法擺脫掉。
即便自己放棄管理員之位,終止掌控全世界,文明,也無法回到從前。
“文明走過的路,是一條單行道。”
曾幾何時,早在世界天翻地覆之前,在聯邦社會中隱姓埋名、暗中策劃,方然就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對一個群體,一個文明,從蒙昧時代發軔向前,便不再有退路,要麽螺旋上升、持續進步,要麽橫遭不測、無以善終,回到過去的路,是沒有的,這一點,管理員們看得分明,普通民眾卻幾乎毫無認知。
這一點,無須細致調查,舊時代諸多幻想作品裏的末世、複興,便很能說明問題。
在這些作品中,人類文明,不論遭遇全麵核戰、還是超級瘟疫,甚至是如《2012》中那樣地質災難,都會在一段時間的“末日”、“廢土”狀態後,逐漸複興。
不僅如此,這種複興的過程,還被想象得非常之迅速,
理由也很簡單,已經走過的文明之路,再走一遍,不應該是更熟悉、走得更快嗎。
設想是如此的樂觀,但,他們卻沒有想過,天災人禍摧毀的是人類文明之架構,卻不會將有史以來積累的科技盡數抹除。
在浩劫之後的世界,科技,極有可能並非助益,反而是一劑毒藥。
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句顛撲不破的海因裏希主義名言: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
如果不適應,就譬如說,天災人禍之後的世界,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完善的社會體係蕩然無存,作為生產力之基石的科技,便會大大“超前”與時代,這樣的世界,注定無法重走舊路、回歸繁榮,反而可能墜入螺旋下降的深淵。
一個很直白的例子,在浩劫後的世界,利用人類已有的研究成果,各種生物、化學與物理層麵的毒物,仍可以獲得、乃至製備。
而監督、管控與懲戒這些物質的社會體係,卻已不複存在。
這種完全失衡的狀況,事實上,反映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尖銳對立,一方麵,浩劫後的人類,仍然掌握破壞力巨大的現代科技,uu看書.另一方麵,伴隨這些先進科技逐漸發展、完善起來的社會體係,卻不複存在。
當科學技術的運用,沒有任何製約,接下來的世界會發生一些什麽,其實並不難想象。
正是這樣的一種失衡前景,讓浩劫後的文明,幾乎沒有“從頭再來”的一線希望,除非浩劫的規模之大,將社會體係與科學技術統統摧毀。
想到這一點,方然便因此而意識到,自己將要做的選擇,
是多麽的至關重大。
選擇,在交代給“盤古”時,已經做出,阿達民糾結的,則是這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
從西曆1507年初,到三、四月間,地下世界裏的阿達民始終在思考,權衡,為這樣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而絞盡腦汁。
千言萬語,歸結到一件事,其實這根本也不難表述,
便是“可以相信同類嗎”。
這確乎是一個問題。
帶著這種憂慮,接下來,方然一連很多天都在吩咐asa,調出“濱海邊疆區”數據庫裏,有關管理長、李鐵兵的資料。
廢棄礦井中的那次會麵,所存記錄,更是重中之重。
曾經,在和李鐵兵見麵商談,並著手接管濱海邊疆大區之後,方然認為自己已洞悉了管理長的思路,也完全明白了接下來要做的一切,但現在,意識到文明奇點就在眼前,無數民眾即將踏上不歸路的現實,
他卻越來越懷疑,這一切,因自己之決策而導致的一切,究竟是不是正確。
這種懷疑,在多少年的人生曆程中,從未有過,現在回想起來也並不奇怪,隻因別無選擇,但凡不想掉到時間列車外,就隻有一條生路。
但現在,麵對即將降臨的永生,當一個人不再需要畏懼死亡,掙紮求生,
命運的巨手,是不是就已不再會扼住咽喉,而讓他、或者她,可以遵從本心,做出最理性的抉擇。
那自己究竟想要什麽呢。
西曆1507年初,北大陸,戰爭逐漸顯露出勝負的跡象。
幾個月裏,在原聯邦北方邊境線一帶,“紅軍”的猛烈攻勢,讓“伊甸軍”損失慘重、被迫後退,扔下幾百萬武裝力量的殘骸,放棄原東北太平洋大區的土地,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防禦縱深,準備與gpl打持久戰。
ama的這一戰略規劃,“盤古”洞若觀火,也不準備給對手喘息之機。
按預定計劃,在西曆1507年,“紅軍”應該轉入戰略反攻,從陸、海兩個方向夾擊北大陸的“伊甸軍”,爭取在年內占領北大陸全境。
隻有這樣,才能在1508年進攻南大陸。
前線的戰況,對gpl大區相當有利,一切都在按自己的想象發生,現在,阿達民終於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除規避死亡、追尋永生之外的目標。
從1507年年初開始,方然都待在西伯利亞某地,生活十分規律,休養生息。
思考,一種靜悄悄的活動,消耗atp與氧的過程卻很劇烈,棲居在五十四歲的身體內,意識,或許仍然敏捷,長考卻是沉重的負擔,讓方然格外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與思維,正在一點點的趨向背離。
思考,目標很明確,作為即將成為“那個人”的自己,
倘若遵從本心,便該怎樣看待人類文明的過去,如何評估現在,繼而,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未來。
這種事,在過去的千萬年裏,其實並無須文明中任一個體去求索。
社會的變遷,文明的進動,是無數生生滅滅個體之運動的總和,假以時日,無須任何人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文明的巨輪也會自己向前。
但現在,所有這一切,卻都得指望“那個人”。
文明的這一點變化,發生的自然而然,起初,身為管理員之一的方然甚至沒有意識到,而完全是在廢棄礦井的會麵之後,才漸漸明白,今日之人類、人類文明的一切,自己都責無旁貸,這種責任,根本就沒辦法擺脫掉。
即便自己放棄管理員之位,終止掌控全世界,文明,也無法回到從前。
“文明走過的路,是一條單行道。”
曾幾何時,早在世界天翻地覆之前,在聯邦社會中隱姓埋名、暗中策劃,方然就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對一個群體,一個文明,從蒙昧時代發軔向前,便不再有退路,要麽螺旋上升、持續進步,要麽橫遭不測、無以善終,回到過去的路,是沒有的,這一點,管理員們看得分明,普通民眾卻幾乎毫無認知。
這一點,無須細致調查,舊時代諸多幻想作品裏的末世、複興,便很能說明問題。
在這些作品中,人類文明,不論遭遇全麵核戰、還是超級瘟疫,甚至是如《2012》中那樣地質災難,都會在一段時間的“末日”、“廢土”狀態後,逐漸複興。
不僅如此,這種複興的過程,還被想象得非常之迅速,
理由也很簡單,已經走過的文明之路,再走一遍,不應該是更熟悉、走得更快嗎。
設想是如此的樂觀,但,他們卻沒有想過,天災人禍摧毀的是人類文明之架構,卻不會將有史以來積累的科技盡數抹除。
在浩劫之後的世界,科技,極有可能並非助益,反而是一劑毒藥。
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句顛撲不破的海因裏希主義名言: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
如果不適應,就譬如說,天災人禍之後的世界,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完善的社會體係蕩然無存,作為生產力之基石的科技,便會大大“超前”與時代,這樣的世界,注定無法重走舊路、回歸繁榮,反而可能墜入螺旋下降的深淵。
一個很直白的例子,在浩劫後的世界,利用人類已有的研究成果,各種生物、化學與物理層麵的毒物,仍可以獲得、乃至製備。
而監督、管控與懲戒這些物質的社會體係,卻已不複存在。
這種完全失衡的狀況,事實上,反映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尖銳對立,一方麵,浩劫後的人類,仍然掌握破壞力巨大的現代科技,uu看書.另一方麵,伴隨這些先進科技逐漸發展、完善起來的社會體係,卻不複存在。
當科學技術的運用,沒有任何製約,接下來的世界會發生一些什麽,其實並不難想象。
正是這樣的一種失衡前景,讓浩劫後的文明,幾乎沒有“從頭再來”的一線希望,除非浩劫的規模之大,將社會體係與科學技術統統摧毀。
想到這一點,方然便因此而意識到,自己將要做的選擇,
是多麽的至關重大。
選擇,在交代給“盤古”時,已經做出,阿達民糾結的,則是這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
從西曆1507年初,到三、四月間,地下世界裏的阿達民始終在思考,權衡,為這樣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而絞盡腦汁。
千言萬語,歸結到一件事,其實這根本也不難表述,
便是“可以相信同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