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502年秋,在嚴寒冬季降臨之前,“紅軍”集結起空前強大,同時卻也後繼無著的一千餘萬作戰單元,在陸續清除外圍據點後,多路向心突擊,對東尤洛浦大區傳統首府——茅斯考發動總攻。
這一戰役,在曆史上被稱為“東尤奪還戰”,盡管戰役目標與東尤洛浦平原的關係一點也不大,而更近似於拚消耗。
以茅斯考為中心,誘使“十字軍”決戰並損失大量兵力,是“盤古”的主要意圖。
這一點,站在強人工智能的立場上,自然而然,阿達民卻在一旁看得膽戰心驚,即便如此,現在也根本沒辦法讓蓄勢待發的“紅軍”停下來,更不用說以現在的實力對比,貿然終止攻勢,有可能遭遇“十字軍”的強勢反撲,結果殊難預料。
經過幾個月的高烈度作戰,“紅軍”一步步將尤洛浦大軍迫退到茅斯考——斯塔林格勒一線,戰線基本拉平,態勢上是相當有利。
然而付出的代價,也十分驚人,截至1502年10月15日的編製總數,
居然已掉落到16,000,000以下。
一場持續幾個月的戰鬥,損失一千多萬作戰力量,這,相當於gpl大區軍工年產能的兩倍有餘,著實令阿達民心中忐忑。
即便現在雙方停戰,照現在的速度,gpl的“紅軍”也要五年時間來恢複實力。
從編製四千萬到一千六百萬,戰爭,吞噬資源與單位的速度,快到無法想象,換做自己,根本沒有這種破釜沉舟般的勇氣,哪怕放棄進攻東尤大區,也絕不會讓“紅軍”編製跌落到兩千萬大關以下。
單憑現有的16,000,000作戰編製,莫說對抗“十字軍”,東線也會岌岌可危。
但,出於對“盤古”能力的信任,權衡再三,方然還是強迫自己不去幹涉,而靜靜的在一旁充當觀察者。
asa的報告顯示,在茅斯考戰役前夕,“十字軍”的總規模也縮減嚴重,總編製數量應在13,400,000左右,對照雙方的規模、質量與指揮能力,應該說,這一場戰役並非是毫無把握的戰略冒險。
一句話,殘酷的消耗,讓“十字軍”的實力大為削弱,甚至比“紅軍”更差。
在1502年的蓋亞大戰時代,茅斯考,與東尤平原上的一係列非工業城市情況類似,人去樓空久矣,城區早變為連片廢墟。
但是在這座特大城市周邊,仍然存在大量高價值目標,譬如火車站,反導陣地,大型工業中心,發電廠等,這些據點陸續被東尤大區改造、擴建,圍繞茅斯考而形成一座近似呈圓形的“環帶”。
在北大陸城市周邊,這情形十分罕見,多半是受城市功能與規模的限製。
在戰爭中,西麵湧來的“十字軍”攻占茅斯考環帶後,將所有人清理,並接管全部產業體係等硬件設施,到1502年10月,“紅軍”進攻矛頭抵達城廓時,隻見一大片黑壓壓的後現代工業風格之景象。
圍攻茅斯考,一方麵為奪取環帶,也是爭奪東尤平原的關鍵。
從十月中旬開始,廣闊東尤洛浦平原上,“十字軍”與“紅軍”的千萬大軍便向茅斯考環帶雲集,外周戰鬥陸續結束,前者將幾百萬武裝單位蝟集在狹小的環帶區,後者則引出三支規模百萬以上的精銳兵力,多路向心突擊。
一方死守,一方進擊,看起來,茅斯考環帶即將迎來惡戰。
但,站在全局高度,觀察東尤平原的戰況,方然卻一天天的越來越發現,不論“十字軍”還是“紅軍”,都對環帶心不在焉,反而執著於廝殺激烈的遭遇戰。
這樣觀察了一段時間,他才意識到,“盤古”根本就在消耗對方的機動兵力。
一模一樣的戰局,就在當年十月間,也發生在上千公裏外的斯塔林格勒,坐落在伏爾加河上的工業城市,現如今,已完全要塞化,潮水般湧來的“紅軍”同樣未急於攻城,而采取圍困的方式穩紮穩打。
優先消滅機動兵力,而非一城一地之得失,看起來,“盤古”同樣深諳此道。
不過與人類的思維相比,這種計算,更迅速而精確,阿達民每天一早起床,都會對著大屏幕上的編製數字捏把汗,強ai則沒有這種憂慮。
有,還是沒有,一切隻是方然的猜測,他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緊張。
如果“盤古”計算失誤,最終,還沒等把“十字軍”拖垮,自己這邊就先消耗殆盡,將會怎樣;
或者說,即便計算無誤,原本可以拖垮尤洛浦大區,東線的“伊甸軍”卻趁機發難,僅憑區區三四百萬作戰單位、無法抵擋,丟失nep又會怎樣。
又或者說,即便這一切都沒問題,東麵頂住ama,西麵消滅“十字軍”,但是在幾個大區打生打死、不可開交時,蓋亞表麵其他的割據勢力,一夕做大,甚至黃雀在後,那事態又將會怎樣。
機器大軍,是管理員的生死線,如今卻從16,000,000的水準線繼續下滑,身為阿達民也難免會心生不安。
憂慮之餘,他審慎的提出要求,讓“盤古”準備一份詳細的戰略報告。
在等待的時間裏,將注意力投向其他領域,避免影響每天的起居、睡眠等作息節律。uu看書 ww.ukansh
……
永生,無限長的生命,一切必須有堅實的研究成果來保障,這方麵的努力,不論什麽時候都不會間斷。
不過在西曆1502年,gpl大區研發機構的工作,還是會受到影響。
一切資源優先用於作戰,從“全產機”到前線的軍事行動,皆耗費甚巨,相比之下,研發機構消耗的資源,規模上就差至少三、四個數量級,永生相關研究的經費仍有保障,隻不過會因為戰時管製等要求,多少耽誤一些進度。
與此相比,其他科技領域的研究,尤其是一時不會有成果的基礎研究,則嚴格限製經費,甚至處於基本停滯的狀態。
對這一切做法頗有微詞,大區研發機構的科研工作者們,時常抱怨,阿達民卻視若無睹。
甚而,還撰寫一份耐人尋味的通告,讓研發者們“好好活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隻待一統蓋亞之後,便能再開展無須顧慮經費的科學研究。
這一戰役,在曆史上被稱為“東尤奪還戰”,盡管戰役目標與東尤洛浦平原的關係一點也不大,而更近似於拚消耗。
以茅斯考為中心,誘使“十字軍”決戰並損失大量兵力,是“盤古”的主要意圖。
這一點,站在強人工智能的立場上,自然而然,阿達民卻在一旁看得膽戰心驚,即便如此,現在也根本沒辦法讓蓄勢待發的“紅軍”停下來,更不用說以現在的實力對比,貿然終止攻勢,有可能遭遇“十字軍”的強勢反撲,結果殊難預料。
經過幾個月的高烈度作戰,“紅軍”一步步將尤洛浦大軍迫退到茅斯考——斯塔林格勒一線,戰線基本拉平,態勢上是相當有利。
然而付出的代價,也十分驚人,截至1502年10月15日的編製總數,
居然已掉落到16,000,000以下。
一場持續幾個月的戰鬥,損失一千多萬作戰力量,這,相當於gpl大區軍工年產能的兩倍有餘,著實令阿達民心中忐忑。
即便現在雙方停戰,照現在的速度,gpl的“紅軍”也要五年時間來恢複實力。
從編製四千萬到一千六百萬,戰爭,吞噬資源與單位的速度,快到無法想象,換做自己,根本沒有這種破釜沉舟般的勇氣,哪怕放棄進攻東尤大區,也絕不會讓“紅軍”編製跌落到兩千萬大關以下。
單憑現有的16,000,000作戰編製,莫說對抗“十字軍”,東線也會岌岌可危。
但,出於對“盤古”能力的信任,權衡再三,方然還是強迫自己不去幹涉,而靜靜的在一旁充當觀察者。
asa的報告顯示,在茅斯考戰役前夕,“十字軍”的總規模也縮減嚴重,總編製數量應在13,400,000左右,對照雙方的規模、質量與指揮能力,應該說,這一場戰役並非是毫無把握的戰略冒險。
一句話,殘酷的消耗,讓“十字軍”的實力大為削弱,甚至比“紅軍”更差。
在1502年的蓋亞大戰時代,茅斯考,與東尤平原上的一係列非工業城市情況類似,人去樓空久矣,城區早變為連片廢墟。
但是在這座特大城市周邊,仍然存在大量高價值目標,譬如火車站,反導陣地,大型工業中心,發電廠等,這些據點陸續被東尤大區改造、擴建,圍繞茅斯考而形成一座近似呈圓形的“環帶”。
在北大陸城市周邊,這情形十分罕見,多半是受城市功能與規模的限製。
在戰爭中,西麵湧來的“十字軍”攻占茅斯考環帶後,將所有人清理,並接管全部產業體係等硬件設施,到1502年10月,“紅軍”進攻矛頭抵達城廓時,隻見一大片黑壓壓的後現代工業風格之景象。
圍攻茅斯考,一方麵為奪取環帶,也是爭奪東尤平原的關鍵。
從十月中旬開始,廣闊東尤洛浦平原上,“十字軍”與“紅軍”的千萬大軍便向茅斯考環帶雲集,外周戰鬥陸續結束,前者將幾百萬武裝單位蝟集在狹小的環帶區,後者則引出三支規模百萬以上的精銳兵力,多路向心突擊。
一方死守,一方進擊,看起來,茅斯考環帶即將迎來惡戰。
但,站在全局高度,觀察東尤平原的戰況,方然卻一天天的越來越發現,不論“十字軍”還是“紅軍”,都對環帶心不在焉,反而執著於廝殺激烈的遭遇戰。
這樣觀察了一段時間,他才意識到,“盤古”根本就在消耗對方的機動兵力。
一模一樣的戰局,就在當年十月間,也發生在上千公裏外的斯塔林格勒,坐落在伏爾加河上的工業城市,現如今,已完全要塞化,潮水般湧來的“紅軍”同樣未急於攻城,而采取圍困的方式穩紮穩打。
優先消滅機動兵力,而非一城一地之得失,看起來,“盤古”同樣深諳此道。
不過與人類的思維相比,這種計算,更迅速而精確,阿達民每天一早起床,都會對著大屏幕上的編製數字捏把汗,強ai則沒有這種憂慮。
有,還是沒有,一切隻是方然的猜測,他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緊張。
如果“盤古”計算失誤,最終,還沒等把“十字軍”拖垮,自己這邊就先消耗殆盡,將會怎樣;
或者說,即便計算無誤,原本可以拖垮尤洛浦大區,東線的“伊甸軍”卻趁機發難,僅憑區區三四百萬作戰單位、無法抵擋,丟失nep又會怎樣。
又或者說,即便這一切都沒問題,東麵頂住ama,西麵消滅“十字軍”,但是在幾個大區打生打死、不可開交時,蓋亞表麵其他的割據勢力,一夕做大,甚至黃雀在後,那事態又將會怎樣。
機器大軍,是管理員的生死線,如今卻從16,000,000的水準線繼續下滑,身為阿達民也難免會心生不安。
憂慮之餘,他審慎的提出要求,讓“盤古”準備一份詳細的戰略報告。
在等待的時間裏,將注意力投向其他領域,避免影響每天的起居、睡眠等作息節律。uu看書 ww.ukansh
……
永生,無限長的生命,一切必須有堅實的研究成果來保障,這方麵的努力,不論什麽時候都不會間斷。
不過在西曆1502年,gpl大區研發機構的工作,還是會受到影響。
一切資源優先用於作戰,從“全產機”到前線的軍事行動,皆耗費甚巨,相比之下,研發機構消耗的資源,規模上就差至少三、四個數量級,永生相關研究的經費仍有保障,隻不過會因為戰時管製等要求,多少耽誤一些進度。
與此相比,其他科技領域的研究,尤其是一時不會有成果的基礎研究,則嚴格限製經費,甚至處於基本停滯的狀態。
對這一切做法頗有微詞,大區研發機構的科研工作者們,時常抱怨,阿達民卻視若無睹。
甚而,還撰寫一份耐人尋味的通告,讓研發者們“好好活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隻待一統蓋亞之後,便能再開展無須顧慮經費的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