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某種致命的疾病,最好的策略,是具有一種百分之百的治愈手段,否則總令他寢食難安。


    這種要求,今天的人類醫學研究與臨床體係,並無法滿足。


    在某些特定病症的治療上,如胰腺坎瑟,腦膠質丟莫,效果還很不理想,讓方然每念及至此都會有些煩躁。


    事情是明擺著的,一旦罹患這些疾病,醫學又無能為力,永不下車的目標就會頃刻瓦解,宣告徹底失敗,自幾歲時起一直到今天的全部努力,也將化為泡影,自己的整個人生都將被洗白,變得毫無意義。


    恐慌,多少難免,在和業內專家交流時,方然會不自覺的流露一絲異樣情緒。


    而醫學專家的話,也毫不客氣:


    “阿達民先生,對您在預防醫學、傳染性疾病防治等領域的冷漠,我本人持明確的反對態度,但說這些也用。


    倒是在坎瑟的預防、檢測與治療這一領域,撥款堪稱慷慨,恕我直言,您是否在擔心,即便養尊處優而完全避免細菌、病毒、支原體等微生物的侵襲,也無法完全杜絕罹患坎瑟的風險,因此而心生不安?


    所以,才急切的想找到一種包治百病的手段,否則便無法高枕無憂。”


    “沒錯,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自一群治下之人麵前,這本來就沒有遮遮掩掩的必要。


    人皆有一死,”


    說到這裏,方然難免會心中一顫,


    “卻又都不想去死,怎麽,本人身為人類中的一員,貪生怕死,這想法很難理解?


    倒是你們這些研究人員,多年來,始終無法找到一種對抗坎瑟的通行之策,提交的研究報告、實用成果,還是那些苟且偷生的靶向藥,要麽就是改進的重離子轟擊方案,至於外科手術,哦,那就更不用談了,這些手段能對付所有種類的坎瑟嗎。”


    “我原以為,阿達民先生,您對‘坎瑟’這一疾病有起碼的理解,沒想到——”


    “——別出言不遜,詹森博士;


    所謂術業有專攻,我對坎瑟的理解肯定不如您專業,透徹,如果不是這樣,還招募您待在研究機構裏搞研究麽,本人早就親力親為了。”


    “是嗎?那您應該清楚,‘坎瑟’隻是一大類基因紊亂疾病的統稱,就人體而言,目前發現的坎瑟已經有幾百種,具體到每一種,坎瑟細胞的基因突變也往往有若幹類別,對付這樣難纏的疾病,傳統的不分青紅皂白之地毯式轟炸,譬如化療,效果必定差強人意。


    我們需要更精細的手段,更有針對性的藥物、療法;


    而符合這些要求的手段,特異性都很強,譬如靶向藥,根本沒辦法一下子包治百病。”


    詹森博士的話,沒有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方然也一早就知道,現階段,人類對抗坎瑟的主要手段還是那幾類:


    物理攻擊(放射療法),化學攻擊(常規化療),精準化學攻擊(靶向藥)。


    其他手段如基因誘導、免疫激活等,前景是有的,但因為一些技術上、甚或原理上的缺陷,目前還無法應用。


    道理是這樣講,但,身為阿達民並無法一直等待下去,誰知道惡疾哪天就會來敲門:


    “包治百病,那是白日做夢,但,博士,關於坎瑟的深層次機理,難道就無法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一些啟示嗎。


    不論什麽樣的坎瑟,本質上,無非是體細胞的失控分裂,否則,就算細胞的dna已亂作一團,隻要不瘋狂分裂,也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那麽怎樣將這些細胞識別出來,你的團隊,有沒有一些新的設想。”


    “識別?


    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但,並不是現在的關鍵。”


    意識到眼前的阿達民,或者說,阿達民的“替身”,背後之人並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獨裁者,暴君,至少此人對“坎瑟”還是有些理解,詹森博士搖搖頭,告訴阿達民,現在人類的醫學研究,對如何識別坎瑟細胞,其實已十拿九穩。


    但問題在於,即便能從樣本中識別出坎瑟細胞,要對它們做一些什麽,譬如將其殺滅,就完全是另一碼事。


    “人的身體,是一台極其精密的機器,對付坎瑟,並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手段。


    這世上有無數種辦法,可以殺滅培養皿裏的坎瑟細胞,但要根除體內的坎瑟,除非手術,否則隻能投藥,而前述手段裏的百分之九十九,甚至九十九點九九以上,都不具備這樣使用的條件。


    更可行的辦法,是動員人體自身的免疫係統,把被坎瑟細胞‘鈍化’的免疫係統重新激活。


    但這一療法,成功與否完全是運氣:


    坎瑟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實在太小,甚至有一些種類的坎瑟,其坎瑟細胞除分裂更頻繁之外,與正常組織的細胞幾乎毫無區別。


    麵對這些潛伏的叛徒,免疫係統鈍化、失效的概率很大,十分棘手。”


    對應這種局麵,詹森博士向阿達民說明,治療坎瑟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自體免疫療法”,上,具體的講,是在發現坎瑟跡象後,u看書 .uukashu 用人工方式提取坎瑟細胞、分析其表麵識別特征,然後嚐試將這些信息“導入”患者的免疫係統,利用自身免疫係統去打擊坎瑟。


    這種做法,當然有一些可取之處,缺陷則在於,隻有當坎瑟發展到一定程度、在目標區域聚集起上億失控細胞後,才有可能被醫療機構發現。


    至於說,免疫係統在接到“警報”後,如何對付坎瑟細胞,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化學戰。


    複雜的闡述,讓方然有一些頭昏腦漲,他暫且撇開細節:


    “篩選化合物,或者坎瑟細胞的識別,這一切人工智能都可以勝任。


    詹森博士,您和您的團隊,任務是創造性的科學研究,而非監督ai的運行,對坎瑟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深層次的原因,是沒有的。”


    原因,細胞dna的突變,又哪裏能區分“深層”與“表象”的原因呢,方然很清楚這一點,他隻是抱有些渺茫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不下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永不下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