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不進入定居點,不管有何動機,總之是一種不能忽視的威脅,鏟除也是自然。


    時間到了西曆1491年末,遷徙行動進入尾聲,nep大區的五百萬平方公裏土地,除“全產機”體係與定居點外,原則上已不存在“人”這樣一種東西。


    大批貧民進入定居點,規模,每一地控製在萬人左右,這樣的集中式定居,相比於散落居住在廢墟般城市或荒郊野外,保障係統的能耗會大大降低,也方便為其提供教育、醫療、安保等基礎服務。


    這些服務,無一例外都有很強的規模效應,聚居群體規模越大,效益越顯著。


    但所謂“基礎服務”,是否有必要讓這一千萬貧民,從此過上聯邦尚在時的那種“old_golden_days”,不僅衣食無憂、簡直還挺幸福的生活呢。


    堪稱棘手的問題,在方然,主觀上並無這種嗜好,以目睹無數貧民掙紮求生為樂,手中掌控的資源,也的確足夠豐富,隻要分撥出其中的一小份,便足以讓治下的10,000,000民眾,每人享有十噸、甚至一百噸標準煤的joe額度。


    在生產極度發達的今天,一百噸標準煤對應的三萬億焦耳“貨幣”,足以讓人過上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


    自身有這樣的能力,看起來如此,但,事實一定是這樣的嗎。


    在製定計劃時,麵對“集中式定居點”的總體設計方案,方然沉思良久,他並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在nep扮演“上帝”,讓治下的一千萬貧民擁有幸福的生活。


    力有不逮,並非體現在物質層麵,而是在精神層麵。


    單純考量定居點的物質基礎,不得不說,通用型ai的設計、施工與運維能力,的確很強大,為一萬名貧民準備的定居點,占地約十平方公裏,建築總麵積在1,000,000平方米左右,單看人均建築麵積就有上百平方米,這肯定算不得艱苦。


    其中的各項設施,從住宅到鍛煉場所的一切規劃,完全借鑒舊時代的聯邦住宅、公共場所之設計規範。


    建築物內的一切配置,不說豪華,至少也中規中矩。


    至於教育、醫療與安保方麵,秉承少花錢、少插手的原則,服務人員基本由貧民中有資曆、有意願的人員來充當,至於硬件設施,從無菌手術室到信息化教室也都不缺。


    在通用型ai開工之後,借助攝像頭,方然“視察”過一座部分建成的定居點,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在定居點內走動,觀察,說真的他並未發現多少不妥之處,倘若不考慮外麵的世界,單純在其中生活,綜合生存品質甚至比聯邦尚在時還要好。


    最起碼的,在這樣一座定居點內,工作也好,賦閑也罷,都無須為溫飽發愁。


    ……至少暫時無須發愁。


    物質條件,起碼也還相當湊合。


    然而在精神上,定居點裏,卻是另一幅著實堪憂的景象。


    一言以蔽之,人,並不是可以飼養的牲畜,不是“隻靠吃米活著”、腦袋不想事情的原始動物。


    在這方麵,用不著借助心理學,多年的人生經曆便足以提醒。


    人,上到君王,下到賤民,究竟是憑一種什麽樣的信念而活,答案盡人皆知,是“希望”。


    然而正是這“希望”,今天,身為大區管理員、執掌數百萬武裝機器人的男人,並沒辦法提供給治下的一千萬貧民。


    希望,總之是心態,是人的意識活動之特有狀態,要提供可沒那麽容易。


    而倘若沒有希望,一個人,一個群體,生存狀態必然堪憂,對此有一句話概括的很到位:


    “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


    這句話,如何理解,方然並不想從文學角度剖析,他想的是哲學層麵。


    本質上講,這句話,並不是一句文人墨客的有感而發,而是在敘述這樣的現實,人,有著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性,不妨借鑒卡奧*海因裏希的精辟陳述,“最蹩腳的建築師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


    與最靈巧的蜜蜂相比,建築師,哪怕再蹩腳的,也具備蜜蜂所不具備的“預見力”。


    其下意識的行為,不論蹩腳、還是高明,幾乎一切都著眼於行為的遠期效應,而非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時效應。


    換句話講,一個心智成熟的人,言行舉止,行為決策,幾乎都是為了在或近或遠的將來獲得收益、規避損失,現在的行動,是為了將來,而這種還未到來、卻有預期的“將來”,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希望”。


    什麽叫有希望,說白了,就是要有未來;


    而這正是當今世界,今天的人類文明,最缺乏的一種東西。


    將無數貧民集中到定居點,衣食住行,都有起碼的保障,解決一千萬民眾的最基本需求,是物質層麵的拯救。


    但是在精神層麵,希望,卻是一切物質條件都難以催生,甚至無法催生的存在。


    身為管理員,nep大區的掌控者,自己又能對貧民說一些什麽呢,經曆過蓋亞大戰,全麵核戰與激烈內鬥的無數民眾,所有這些浩劫的幸存者,哪怕再頭腦愚鈍,也不難憑借經曆與見聞,產生出“當下形勢極其嚴峻”的判斷。


    何況頭腦愚鈍者,又如何能從一係列的劇變中幸存。


    但凡幸存至今,uu看書 .uukanshu 貧民,多少總是會有些智慧,更容易看透這一點,繼而心生絕望。


    這種絕望,用不著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擁有過人的頭腦與膽識才能看破,而是但凡在貧民中隨波逐流、經曆坎坷,便能從自己與周圍難友的遭遇中,明白所在階層的處境。


    繼而,猜到自己的明天,大概會怎樣。


    從幾十年前一直到今天,從經濟危機,社會秩序名存實亡,到第三次蓋亞大戰,有活力組織橫行霸道,再到管理員自相殘殺,城門失火池魚遭殃,聯邦大地的無數民眾,從被壓迫者變成累贅,又從累贅變成看客,最後從看客變成圈養的牲畜,處境每況愈下。


    反抗的能力,也隨之被一天天削弱,越來越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時至今日,定居點中的生活,從遍布監控頭到武裝機器人的一切,都在清楚無誤的向貧民們表明:


    你們已不再是人類,而是管理員出於某種考慮,才圈養起來的動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不下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永不下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