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然的想法,與emily本人、或者彼此間的關係,關聯一點都不大。
但出於長遠的考慮,而非對“凡人”生活的向往,他才會一直維持與emily的略顯微妙之關係,為後麵的行動略做鋪墊。
直白的講,即便此前從未考慮過,在進入“國際商用機器”夏洛特研發中心後,憑借對局勢的觀察和分析,他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審時度勢確定的路線,雖然避開了競爭最激烈的ai研發、運維領域,卻會遇到另外一些困難和阻力。
從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的底層開始,專注於底層構件與代碼庫,一步步掌控龐大生產體係的中樞,進而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時,獨辟蹊徑的掌控相當程度的暴力,這條路,方然在踏足前仔細審視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然而另一方麵,單純站在底層開發的視角,這種設想,又隱含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科技發達的聯邦,時至今日,信息技術已高度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麵麵,在it及相關領域從事工作的勞動者,數以百萬計,其中從事基礎研發、開發與設計實現的從業者,數量也著實不少。
粗略估計,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與自己職位、職責類似的員工,就有數百人之多。
推廣到整個聯邦,業界的基礎研發工程師,從算法研究到fscim的各技術條塊,也有大量的同道中人,數量至少也在成千上萬。
那麽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在於:
這麽多同行裏,即便大多數人並無野心、甚至沒有任何概念,總歸還是會潛伏著一定數量的競爭者。
“同類”,自從發現“匿名者”的留言後,方然就意識到這一威脅,但分析過局麵後,認為在現階段還無需過多考慮這一點,it顯然又是競爭者們首選的領域,不管在“國際商用機器”還是其他公司,會存在競爭者,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可是這些競爭者中,又會是誰,能一直笑到最後、抓住永不下車的車票呢。
……
西曆1482年,四月,深思熟慮後作出決策,方然主動聯係遠在匹茲堡的emily。
春末夏初,拖到這時候才行動,似乎是有點晚。
放在若幹年前,準確地講,在聯邦乃至世界經濟還未惡疾纏身、經濟海嘯尚未橫掃大地時,聯邦高校的學生們根本不愁就業。
借經濟發展的風頭,大多數畢業生早在前一年秋天,就會敲定去向,少數條件稍遜、或者動作遲緩的,至多到來年初春,新年過後不久,也就能在一輪約定俗成的年後離職潮中找到差不多的工作。
但,今時不同往日,卡內基*梅隆大學的it畢業生,也未必就很輕鬆。
攻讀it相關專業,emily的成績,基本上也算一般的水準,按道理講,在信息技術席卷整個聯邦社會的大趨勢下,根本就不應該為工作犯愁。
單純從所學專業,和生產領域的it化來看待問題,找不到工作,是很反常。
然而對行業內的方然來說,一邊是it大爆發,一邊是人才沒飯碗,這種情形則尋常得很,甚至幾年前就能預見到。
一言以蔽之,當生產力變遷、技術領域的熱點遊移時,踴躍加入勞動大軍、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的勞動者,絕不隻是當年的應屆畢業生。
“it才是未來,其他產業遲早都會完蛋”,這句話,因其意義淺顯,又很有衝擊力,在聯邦民眾中的流行程度極高,即便普通勞動者,並不理解繁複的it、自動化、人工智能都是些什麽玩意,也不難在從手機到網絡的日常體驗中,意識到這一領域的光明前景,和隨之而來的巨大機會。
其他產業遲早完蛋,並不是說,這些產業領域會從世界上消失,而是在it的洶湧衝刷下,傳統產業領域的崗位終將被ai絞殺殆盡。
在這一大趨勢下,在it之外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即便後知不覺,沒去搶占先機的勞動者,遲早也會被迫離開原先的崗位,帶著茫然無措、惶惶不安的心情,投身到洶湧而狂暴的信息時代洪流之中。
不僅其他領域的失業者,會匯入信息技術的大潮,it領域的發達也不是一夕之功,多年來積累的it人才、從業者數量,顯然也十分龐大。
在“本行業曆年積累”、“其他行業人才湧入”與“應屆生進入職場”的三重供給之下,即便逆勢擴張的it領域,對大多數初級人才和資曆空白的學生而言,崗位之難求,又有什麽好奇怪的呢。
emily的情形,單看簡曆,大概也可以歸入此類。
當然除此之外,這女孩對與托馬斯*安生的關係,總歸有所期待,所以才一直沒積極求職,專心等戀從夏洛特傳來消息,也是很有可能。
身為個中職員,要在夏洛特研發中心給emily尋一個職位,對方然而言,仍然是很有挑戰性的任務。
托馬斯*安生,走常規招聘流程進來的普通人一名,在這裏無親無故,也沒其他可靠的關係,即便“國際商用機器”出於穩定團隊、留住突出人才的考慮,會慎重對待他的申請,但資本從來不養閑人,u看書ww.uukanshu倘若emily的能力達不到要求,崗位也很難落實。
但這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他卻是非做不可的。
伴侶,普通人一生中的重要角色,對自己而言,會有些什麽樣的意義呢。
項目負責人赫伯特*西蒙,這位老者的家庭,日常生活,方然曾詳細調查過,後來更借故接近、幾次造訪西蒙先生的住所,對此,他很有一些切實的觀察。
與身為孤兒的自己不一樣,赫伯特*西蒙的生平,很正常,也很尋常。
就方然造訪時的觀察,西蒙先生與西蒙夫人的關係也很融洽,看起來,這位資深專家的家庭生活還挺幸福。
生活幸福與否,不是方然真正關心的,多年的磨礪,他根本就沒這麽脆弱。
但結合西蒙先生的資曆,身份,職務,與“國際商用機器”的內部文檔,他還是有一些格外的所得,進而從中得出了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收獲。
但出於長遠的考慮,而非對“凡人”生活的向往,他才會一直維持與emily的略顯微妙之關係,為後麵的行動略做鋪墊。
直白的講,即便此前從未考慮過,在進入“國際商用機器”夏洛特研發中心後,憑借對局勢的觀察和分析,他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審時度勢確定的路線,雖然避開了競爭最激烈的ai研發、運維領域,卻會遇到另外一些困難和阻力。
從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的底層開始,專注於底層構件與代碼庫,一步步掌控龐大生產體係的中樞,進而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時,獨辟蹊徑的掌控相當程度的暴力,這條路,方然在踏足前仔細審視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然而另一方麵,單純站在底層開發的視角,這種設想,又隱含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科技發達的聯邦,時至今日,信息技術已高度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麵麵,在it及相關領域從事工作的勞動者,數以百萬計,其中從事基礎研發、開發與設計實現的從業者,數量也著實不少。
粗略估計,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與自己職位、職責類似的員工,就有數百人之多。
推廣到整個聯邦,業界的基礎研發工程師,從算法研究到fscim的各技術條塊,也有大量的同道中人,數量至少也在成千上萬。
那麽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在於:
這麽多同行裏,即便大多數人並無野心、甚至沒有任何概念,總歸還是會潛伏著一定數量的競爭者。
“同類”,自從發現“匿名者”的留言後,方然就意識到這一威脅,但分析過局麵後,認為在現階段還無需過多考慮這一點,it顯然又是競爭者們首選的領域,不管在“國際商用機器”還是其他公司,會存在競爭者,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可是這些競爭者中,又會是誰,能一直笑到最後、抓住永不下車的車票呢。
……
西曆1482年,四月,深思熟慮後作出決策,方然主動聯係遠在匹茲堡的emily。
春末夏初,拖到這時候才行動,似乎是有點晚。
放在若幹年前,準確地講,在聯邦乃至世界經濟還未惡疾纏身、經濟海嘯尚未橫掃大地時,聯邦高校的學生們根本不愁就業。
借經濟發展的風頭,大多數畢業生早在前一年秋天,就會敲定去向,少數條件稍遜、或者動作遲緩的,至多到來年初春,新年過後不久,也就能在一輪約定俗成的年後離職潮中找到差不多的工作。
但,今時不同往日,卡內基*梅隆大學的it畢業生,也未必就很輕鬆。
攻讀it相關專業,emily的成績,基本上也算一般的水準,按道理講,在信息技術席卷整個聯邦社會的大趨勢下,根本就不應該為工作犯愁。
單純從所學專業,和生產領域的it化來看待問題,找不到工作,是很反常。
然而對行業內的方然來說,一邊是it大爆發,一邊是人才沒飯碗,這種情形則尋常得很,甚至幾年前就能預見到。
一言以蔽之,當生產力變遷、技術領域的熱點遊移時,踴躍加入勞動大軍、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的勞動者,絕不隻是當年的應屆畢業生。
“it才是未來,其他產業遲早都會完蛋”,這句話,因其意義淺顯,又很有衝擊力,在聯邦民眾中的流行程度極高,即便普通勞動者,並不理解繁複的it、自動化、人工智能都是些什麽玩意,也不難在從手機到網絡的日常體驗中,意識到這一領域的光明前景,和隨之而來的巨大機會。
其他產業遲早完蛋,並不是說,這些產業領域會從世界上消失,而是在it的洶湧衝刷下,傳統產業領域的崗位終將被ai絞殺殆盡。
在這一大趨勢下,在it之外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即便後知不覺,沒去搶占先機的勞動者,遲早也會被迫離開原先的崗位,帶著茫然無措、惶惶不安的心情,投身到洶湧而狂暴的信息時代洪流之中。
不僅其他領域的失業者,會匯入信息技術的大潮,it領域的發達也不是一夕之功,多年來積累的it人才、從業者數量,顯然也十分龐大。
在“本行業曆年積累”、“其他行業人才湧入”與“應屆生進入職場”的三重供給之下,即便逆勢擴張的it領域,對大多數初級人才和資曆空白的學生而言,崗位之難求,又有什麽好奇怪的呢。
emily的情形,單看簡曆,大概也可以歸入此類。
當然除此之外,這女孩對與托馬斯*安生的關係,總歸有所期待,所以才一直沒積極求職,專心等戀從夏洛特傳來消息,也是很有可能。
身為個中職員,要在夏洛特研發中心給emily尋一個職位,對方然而言,仍然是很有挑戰性的任務。
托馬斯*安生,走常規招聘流程進來的普通人一名,在這裏無親無故,也沒其他可靠的關係,即便“國際商用機器”出於穩定團隊、留住突出人才的考慮,會慎重對待他的申請,但資本從來不養閑人,u看書ww.uukanshu倘若emily的能力達不到要求,崗位也很難落實。
但這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他卻是非做不可的。
伴侶,普通人一生中的重要角色,對自己而言,會有些什麽樣的意義呢。
項目負責人赫伯特*西蒙,這位老者的家庭,日常生活,方然曾詳細調查過,後來更借故接近、幾次造訪西蒙先生的住所,對此,他很有一些切實的觀察。
與身為孤兒的自己不一樣,赫伯特*西蒙的生平,很正常,也很尋常。
就方然造訪時的觀察,西蒙先生與西蒙夫人的關係也很融洽,看起來,這位資深專家的家庭生活還挺幸福。
生活幸福與否,不是方然真正關心的,多年的磨礪,他根本就沒這麽脆弱。
但結合西蒙先生的資曆,身份,職務,與“國際商用機器”的內部文檔,他還是有一些格外的所得,進而從中得出了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