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列車,軌道延伸到看不見的遠方。
終點,不知多久才會到來,原本並不需要一個匆匆過客去擔心。
且看蓋亞的七十億人口,反正命不久長,與其擔憂那遠到無法想象的未來,還不如盯著眼前的一點生活,才更實際。
人群中的絕大多數,終其一生,都不曾片刻思考過比自己的人生更長久的任何事,還有一些人,眼光會比庸庸碌碌的同類們更長遠,但,往往也就止步於思考人類的命運,和蓋亞的變遷。
至於更深邃的,每一個人頭頂的星空,遙遠而未知的浩瀚宇宙,幾乎無人關注。
隻有微不足道的極少數人,才會用望遠鏡、到空間探測器的一切手段,嚐試觀察,理解這廣闊無垠的存在,然而這存在,又太巨大,太遙遠,那樣的難以領悟,人,直至窮極一生也隻能匆匆一瞥,然後就墮入永恒的虛無。
宇宙的命運,太深奧,方然明白,現在他根本沒有洞悉的能力。
那就先忘記好了,權當這一趟時間的列車,永遠疾馳在看不到盡頭的軌道上,關注眼前才最重要,哪怕自己所追尋的,和蓋亞裏的絕大多數人都不一樣,但本質卻近似:
埋頭趕路,不要抬頭向前看,唯有如此,才能讓內心暫時平靜。
尋常人所畏懼的,無非是死亡,而在一個執著追尋永生的人眼中,最可怖的,
卻是一切的終結。
身在夢中,越是強迫自己別去想,就越覺得寒冷,正仿佛,意識已脫離了軀體,遊蕩在列車車廂與未知外界的邊緣,刺骨的寒冷,逐漸麻痹了意識,讓留在列車裏的身體艱於呼吸,甚至,開始慶幸自己仍置身於列車上,而車廂外,也還有那麽一大片無邊無際的,不清楚是什麽情形的所在。
列車外的世界,不知是什麽模樣,但,至少還可以稱之為“死亡”。
然而就這樣蜿蜒向前,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黑暗深處,莫須有的終點,在那之後,又會是什麽呢,方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所以然。
此時此刻,他完全不知道,這問題的拷問超越了人類的智慧,哪怕最高深的物理理論也無法解決。
永不下車,永遠待在時間的列車上,但,在列車抵達終點的那一刻——
然後他就從夢中驚醒。
……
終點,一切的最後一刻,或者,方然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形容。
他隻模糊的感覺到,存在於遙遠未來的那種命運,會意味著什麽,究竟會是怎樣的恐怖。
即便那命運,遠在不知何時才會降臨,卻又如同一個質量大到無法想象的黑洞,即便相隔了近乎無窮遠,還是能感覺到那召喚般的強烈引力,令人戰栗,令人不得不確信,那毫無疑問將來臨的:
熱平衡態。
在那結局麵前,死亡,簡直如兒戲般不值一提;
人類麵前,死亡確如同惡鬼,然而和熱寂相比,後者,才是宇宙間任何存在都無法超越的,永恒的主宰。
麵對這樣的存在,相比之下簡直渺小到絕望的他,又能怎樣呢;
也隻能暫且閉上眼睛,像蓋亞裏的芸芸眾生一樣,用看不見、就表示不存在的自我欺騙,來換得暫時的輕鬆和解脫。
這樣做,對方然來講,起初是有一些不習慣,但很快也就那樣了。
不僅如此,告誡自己不要去思考,不要掠過任何一絲有關熱寂的念頭,方然的思維,也逐漸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審視四周,他漸漸的體會到了普通人的處世哲學,雖然勉強自己去忽視的東西並不一樣,但,“眼不見,心不煩”的權宜之計,有時候,也並不是他此前認為的那樣不堪。
七十億凡人,注定將墮入死亡的過客,心知無法逃避,索性就選擇了閉上眼睛;
這種做法,之前一直不以為然,現在方然卻有些感同身受,對置身其間的社會,也多了幾分略帶溫度的理解與寬容。
注定無法戰勝的厄運,除了當做不存在,還能怎樣呢;
世人皆苦,每一天都在掙紮求生,但凡得不到食物,飲水,失去現代社會的物質支持,就會提前掉到車外,在這種緊張的壓迫下,設想幾十年後,甚至上百年後的一百二十歲壽限,又有什麽意義。
帝王將相的苦惱,一般人是不會認真對待的,因為並碰不到,不用浪費時間。
檢討自己,現在的心理狀態,又何嚐不是一種無力之下的放棄,在實驗室忙碌,完成布朗教授交代的任務,方然的心情也逐漸沉鬱。
執念依舊,緊迫感,uu看書.unsu.cm不知不覺間卻淡漠了許多,就仿佛見到門後的另一把鎖,根本就沒希望打得開,那麽眼前的這道鎖呢,相比之下,就似乎不再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和更恐怖的終點相比,死亡,簡直好似一個挺溫柔的結局呢。
窺見無法形容的可怖命運,進而,對眼前的困難有了不一樣的感觸,恐慌過後,方然的心緒居然逐漸平靜,淡如止水。
否則又能怎麽樣呢。
……
盛夏時節,學年將盡結束時,聯邦的經濟劇震終於到來。
股市狂瀉,期貨等二級市場隨之崩潰,千瘡百孔的信貸體係一下子連片垮塌,扶搖直上的資產價格終於壓垮了不堪重負的實體經濟,接連幾天,新聞媒體上充斥了連篇累牘的爆炸性標題,衝擊迅猛來襲,讓所有人一下子感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力量,和深切的寒意。
這一切,方然都作壁上觀,但即便置身於相對安全的伯克利校園,網絡上的消息,周圍人的議論,乃至從不遠處貧民區傳來的刺耳槍聲,都讓他意識到,洪水正在廣闊的聯邦大地上泛濫。
而且這一次,如果他的預料沒錯,經濟複蘇會到來的更加艱難,甚至,也許複蘇根本就不會來。
不過這一切,很顯然,並沒讓周遭所有人陷入恐慌。
伯克利的學生,教師,按聯邦多年來升學規則的篩選,經濟條件都相對優越,哪怕在危機中受了損失,也不過是股票、房產等資產的大幅縮水。
既然聯邦貨幣還沒有崩,這些人的生活,就依然故我,並沒有多少身陷危機的跡象。
終點,不知多久才會到來,原本並不需要一個匆匆過客去擔心。
且看蓋亞的七十億人口,反正命不久長,與其擔憂那遠到無法想象的未來,還不如盯著眼前的一點生活,才更實際。
人群中的絕大多數,終其一生,都不曾片刻思考過比自己的人生更長久的任何事,還有一些人,眼光會比庸庸碌碌的同類們更長遠,但,往往也就止步於思考人類的命運,和蓋亞的變遷。
至於更深邃的,每一個人頭頂的星空,遙遠而未知的浩瀚宇宙,幾乎無人關注。
隻有微不足道的極少數人,才會用望遠鏡、到空間探測器的一切手段,嚐試觀察,理解這廣闊無垠的存在,然而這存在,又太巨大,太遙遠,那樣的難以領悟,人,直至窮極一生也隻能匆匆一瞥,然後就墮入永恒的虛無。
宇宙的命運,太深奧,方然明白,現在他根本沒有洞悉的能力。
那就先忘記好了,權當這一趟時間的列車,永遠疾馳在看不到盡頭的軌道上,關注眼前才最重要,哪怕自己所追尋的,和蓋亞裏的絕大多數人都不一樣,但本質卻近似:
埋頭趕路,不要抬頭向前看,唯有如此,才能讓內心暫時平靜。
尋常人所畏懼的,無非是死亡,而在一個執著追尋永生的人眼中,最可怖的,
卻是一切的終結。
身在夢中,越是強迫自己別去想,就越覺得寒冷,正仿佛,意識已脫離了軀體,遊蕩在列車車廂與未知外界的邊緣,刺骨的寒冷,逐漸麻痹了意識,讓留在列車裏的身體艱於呼吸,甚至,開始慶幸自己仍置身於列車上,而車廂外,也還有那麽一大片無邊無際的,不清楚是什麽情形的所在。
列車外的世界,不知是什麽模樣,但,至少還可以稱之為“死亡”。
然而就這樣蜿蜒向前,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黑暗深處,莫須有的終點,在那之後,又會是什麽呢,方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所以然。
此時此刻,他完全不知道,這問題的拷問超越了人類的智慧,哪怕最高深的物理理論也無法解決。
永不下車,永遠待在時間的列車上,但,在列車抵達終點的那一刻——
然後他就從夢中驚醒。
……
終點,一切的最後一刻,或者,方然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形容。
他隻模糊的感覺到,存在於遙遠未來的那種命運,會意味著什麽,究竟會是怎樣的恐怖。
即便那命運,遠在不知何時才會降臨,卻又如同一個質量大到無法想象的黑洞,即便相隔了近乎無窮遠,還是能感覺到那召喚般的強烈引力,令人戰栗,令人不得不確信,那毫無疑問將來臨的:
熱平衡態。
在那結局麵前,死亡,簡直如兒戲般不值一提;
人類麵前,死亡確如同惡鬼,然而和熱寂相比,後者,才是宇宙間任何存在都無法超越的,永恒的主宰。
麵對這樣的存在,相比之下簡直渺小到絕望的他,又能怎樣呢;
也隻能暫且閉上眼睛,像蓋亞裏的芸芸眾生一樣,用看不見、就表示不存在的自我欺騙,來換得暫時的輕鬆和解脫。
這樣做,對方然來講,起初是有一些不習慣,但很快也就那樣了。
不僅如此,告誡自己不要去思考,不要掠過任何一絲有關熱寂的念頭,方然的思維,也逐漸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審視四周,他漸漸的體會到了普通人的處世哲學,雖然勉強自己去忽視的東西並不一樣,但,“眼不見,心不煩”的權宜之計,有時候,也並不是他此前認為的那樣不堪。
七十億凡人,注定將墮入死亡的過客,心知無法逃避,索性就選擇了閉上眼睛;
這種做法,之前一直不以為然,現在方然卻有些感同身受,對置身其間的社會,也多了幾分略帶溫度的理解與寬容。
注定無法戰勝的厄運,除了當做不存在,還能怎樣呢;
世人皆苦,每一天都在掙紮求生,但凡得不到食物,飲水,失去現代社會的物質支持,就會提前掉到車外,在這種緊張的壓迫下,設想幾十年後,甚至上百年後的一百二十歲壽限,又有什麽意義。
帝王將相的苦惱,一般人是不會認真對待的,因為並碰不到,不用浪費時間。
檢討自己,現在的心理狀態,又何嚐不是一種無力之下的放棄,在實驗室忙碌,完成布朗教授交代的任務,方然的心情也逐漸沉鬱。
執念依舊,緊迫感,uu看書.unsu.cm不知不覺間卻淡漠了許多,就仿佛見到門後的另一把鎖,根本就沒希望打得開,那麽眼前的這道鎖呢,相比之下,就似乎不再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和更恐怖的終點相比,死亡,簡直好似一個挺溫柔的結局呢。
窺見無法形容的可怖命運,進而,對眼前的困難有了不一樣的感觸,恐慌過後,方然的心緒居然逐漸平靜,淡如止水。
否則又能怎麽樣呢。
……
盛夏時節,學年將盡結束時,聯邦的經濟劇震終於到來。
股市狂瀉,期貨等二級市場隨之崩潰,千瘡百孔的信貸體係一下子連片垮塌,扶搖直上的資產價格終於壓垮了不堪重負的實體經濟,接連幾天,新聞媒體上充斥了連篇累牘的爆炸性標題,衝擊迅猛來襲,讓所有人一下子感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力量,和深切的寒意。
這一切,方然都作壁上觀,但即便置身於相對安全的伯克利校園,網絡上的消息,周圍人的議論,乃至從不遠處貧民區傳來的刺耳槍聲,都讓他意識到,洪水正在廣闊的聯邦大地上泛濫。
而且這一次,如果他的預料沒錯,經濟複蘇會到來的更加艱難,甚至,也許複蘇根本就不會來。
不過這一切,很顯然,並沒讓周遭所有人陷入恐慌。
伯克利的學生,教師,按聯邦多年來升學規則的篩選,經濟條件都相對優越,哪怕在危機中受了損失,也不過是股票、房產等資產的大幅縮水。
既然聯邦貨幣還沒有崩,這些人的生活,就依然故我,並沒有多少身陷危機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