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渴望永生,全世界的人不說百分之百,至少絕大多數人都曾這樣想過。
但真正將其作為一種追求,踏上永不下車之路的,卻萬中無一。
以全聯邦的三億人口,具體到伯克利,在這人來人往的大學校園裏,很可能就會有那麽一兩個“同類”,方然這樣想,而且這樣的“同類”,多半會和自己的推理相近,那麽不管怎樣觀察,調查,也很難將其分辨出來。
但也不是完全沒辦法,譬如,監控伯克利的校園網絡。
從阿爾伯特到金伯利,再到聯邦頂尖的it高等學府,方然的信息技術水平一直在提升,外界提供的條件也今非昔比,在伯克利,不僅有速度很快的校內網絡,西海岸高校的服務器中心,甚至還有不止一組巨型計算機,不僅工程學院有,連生命科學部也有安裝了“走鵑”巨型機的超算中心。
巨型機的算力,一般掌握在各學院手中,但外部接口,卻可以方便的訪問到。
以在校生的身份,注冊,繳費並開通權限,方然可動用的算力一下子暴增了上百倍;如果不考慮單個賬號的限製,甚至可以說,隻要錢不成問題,他可以調用伯克利的大部分超算資源,加在一起的算力在1pflops以上,粗略換算,相當於每秒執行五億億次指令,有效算力也在千萬億次以上。
如此充沛的算力,受賬號限製,他暫時隻能申請到其中的千分之一,大約1tflops。
這還不算,巨型計算機的使用,比較麻煩,中學時代方然編寫過的一些監控、分析程序,不僅需要龐大的算力,還要求高帶寬,把計算平台架設到巨型機並不合適,所以開學後,他還自掏腰包購買了一台小型工作站,平時24小時開機、嗅探伯克利的校內網,截取數據的分析才利用巨型機去運行。
所有這一切,消耗時間,還用掉不少錢,但方然做起來沒有一點遲疑。
追尋永生的“同類”,這些人,腦袋裏到底會在想什麽,並不難揣測,方然回顧自己十餘年來的人生軌跡,便想的很清楚,從一開始的畏懼死亡、小心的活著,到後來的衰老,乃至最近若幹年來對人類世界的洞察,這樣的一條邏輯路線,似乎沒有缺陷,那麽其他“同類”的想法應該也一樣:
活著,滲透世界,掌控一切資源,奪得永不下車的票。
這樣的過程,可想而知,一個人要控製全蓋亞,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絕無可能,那怎麽辦,思維進行到這一步,或許會有某些“同類”誤入歧途,對it、人工智能的發展視而不見,仍指望用傳統的“人治”來解決問題,現在這些家夥,應該會出現在國家機器當中,或者在削尖腦袋,準備鑽進國家機器的路上。
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對方然來講,威脅程度就降低到零,直接無視即可。
人治,人與人的關係,現代社會賴以維係的基礎,在自動化、智能化的浪潮麵前,遲早會被拍擊成一地的碎片。
無須展望未來,即便眼下,多少大型機構的運轉,根本上依賴著的也已不再是人,而是沒有靈魂,不知疲倦,幾乎從未出錯的機器:銀行,醫院,車站,商場,無人化的場景隨處可見,即便有人值守的崗位,一旦電腦斷電,癱瘓,斷網,工作也會立即停擺,看似操作著那電腦的人,立即淪為擺設。
其實又哪裏需要斷電、斷網,或者設備故障呢,但凡一個賬號被撤了權限,操作者除了聯係往往也是自動化程序的“係統管理”,還能做些什麽;
自以為是主人,其實,這些對著屏幕的人類,在電腦的眼裏又會是什麽地位呢……
細思極恐。
it每發展一步,人工智能多滲透一步,人類社會的“人的氣息”,也就淡了一步。
指望利用人類社會的架構,攫取控製權,爭奪終將到來的永不下車之票,這種所謂“同類”,方然根本就不擔心。
但另外一種,看透真相、選擇了與自己一樣道路的“同類”,就必須萬分警惕。
而這樣的“同類”,可想而知,既然要研究信息科學,讓自己具備窺視、滲透乃至掌控智能化係統的能力,就必須頻繁聯網,要麽登陸黑客網站,要麽搜索相關資料,凡此種種,都會從數據流中留下蛛絲馬跡。
截取可疑的數據流,uu看書.uukansh 接下來,方然花費一段時間,將在金伯利時編寫的智能分析程序翻了出來,試圖將其用在數據包的分析上。
這種工作,可想而知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他也沒這麽多時間,方然就匿名將項目掛到網上,在開源社區尋求幫助,或者,出錢讓開發者們完成一些猜不透真實意圖的外圍模塊,加快開發的進度。
監控校園網,嚐試發現潛在的競爭者,想法雖好卻無法一蹴而就。
再者退一步的話,校園外的灣區,舊金山乃至聯邦,到處都可能有危險,在伯克利也沒可能像在中學那樣深居簡出,一旦離開校園,防彈背心、防護帽和錳鋼護具是否足以應付任何威脅呢,恐怕是不夠的。
出於種種考慮,方然查詢了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確認了公民的持槍年齡。
槍械,一種曆史堪稱久遠的武器,之前方然很陌生,這種能殺人的機械,對持有者本人也有一定的風險,追尋永生的過程中自然敬而遠之,但現在,理性的權衡利弊,他隻有無奈的承認,槍械的防身意義,真的很大。
尤其是在公民合法持槍,隨時可能被槍擊的聯邦。
加利福尼亞,一個槍械管理極其嚴格的地方,來這裏之前,方然原以為他可以忽略這種威脅,畢竟按規定,這裏的普通民眾並沒有權力隨身帶槍,而隻能“將槍械從家直接帶到靶場,或者從靶場直接帶回家”,而允許隨身帶槍的持槍證,網絡上的說法,幾乎從未有人成功申請下來。
然而正如世間的一切法律,能真正管轄的,也隻有守法的老實人爾。
但真正將其作為一種追求,踏上永不下車之路的,卻萬中無一。
以全聯邦的三億人口,具體到伯克利,在這人來人往的大學校園裏,很可能就會有那麽一兩個“同類”,方然這樣想,而且這樣的“同類”,多半會和自己的推理相近,那麽不管怎樣觀察,調查,也很難將其分辨出來。
但也不是完全沒辦法,譬如,監控伯克利的校園網絡。
從阿爾伯特到金伯利,再到聯邦頂尖的it高等學府,方然的信息技術水平一直在提升,外界提供的條件也今非昔比,在伯克利,不僅有速度很快的校內網絡,西海岸高校的服務器中心,甚至還有不止一組巨型計算機,不僅工程學院有,連生命科學部也有安裝了“走鵑”巨型機的超算中心。
巨型機的算力,一般掌握在各學院手中,但外部接口,卻可以方便的訪問到。
以在校生的身份,注冊,繳費並開通權限,方然可動用的算力一下子暴增了上百倍;如果不考慮單個賬號的限製,甚至可以說,隻要錢不成問題,他可以調用伯克利的大部分超算資源,加在一起的算力在1pflops以上,粗略換算,相當於每秒執行五億億次指令,有效算力也在千萬億次以上。
如此充沛的算力,受賬號限製,他暫時隻能申請到其中的千分之一,大約1tflops。
這還不算,巨型計算機的使用,比較麻煩,中學時代方然編寫過的一些監控、分析程序,不僅需要龐大的算力,還要求高帶寬,把計算平台架設到巨型機並不合適,所以開學後,他還自掏腰包購買了一台小型工作站,平時24小時開機、嗅探伯克利的校內網,截取數據的分析才利用巨型機去運行。
所有這一切,消耗時間,還用掉不少錢,但方然做起來沒有一點遲疑。
追尋永生的“同類”,這些人,腦袋裏到底會在想什麽,並不難揣測,方然回顧自己十餘年來的人生軌跡,便想的很清楚,從一開始的畏懼死亡、小心的活著,到後來的衰老,乃至最近若幹年來對人類世界的洞察,這樣的一條邏輯路線,似乎沒有缺陷,那麽其他“同類”的想法應該也一樣:
活著,滲透世界,掌控一切資源,奪得永不下車的票。
這樣的過程,可想而知,一個人要控製全蓋亞,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絕無可能,那怎麽辦,思維進行到這一步,或許會有某些“同類”誤入歧途,對it、人工智能的發展視而不見,仍指望用傳統的“人治”來解決問題,現在這些家夥,應該會出現在國家機器當中,或者在削尖腦袋,準備鑽進國家機器的路上。
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對方然來講,威脅程度就降低到零,直接無視即可。
人治,人與人的關係,現代社會賴以維係的基礎,在自動化、智能化的浪潮麵前,遲早會被拍擊成一地的碎片。
無須展望未來,即便眼下,多少大型機構的運轉,根本上依賴著的也已不再是人,而是沒有靈魂,不知疲倦,幾乎從未出錯的機器:銀行,醫院,車站,商場,無人化的場景隨處可見,即便有人值守的崗位,一旦電腦斷電,癱瘓,斷網,工作也會立即停擺,看似操作著那電腦的人,立即淪為擺設。
其實又哪裏需要斷電、斷網,或者設備故障呢,但凡一個賬號被撤了權限,操作者除了聯係往往也是自動化程序的“係統管理”,還能做些什麽;
自以為是主人,其實,這些對著屏幕的人類,在電腦的眼裏又會是什麽地位呢……
細思極恐。
it每發展一步,人工智能多滲透一步,人類社會的“人的氣息”,也就淡了一步。
指望利用人類社會的架構,攫取控製權,爭奪終將到來的永不下車之票,這種所謂“同類”,方然根本就不擔心。
但另外一種,看透真相、選擇了與自己一樣道路的“同類”,就必須萬分警惕。
而這樣的“同類”,可想而知,既然要研究信息科學,讓自己具備窺視、滲透乃至掌控智能化係統的能力,就必須頻繁聯網,要麽登陸黑客網站,要麽搜索相關資料,凡此種種,都會從數據流中留下蛛絲馬跡。
截取可疑的數據流,uu看書.uukansh 接下來,方然花費一段時間,將在金伯利時編寫的智能分析程序翻了出來,試圖將其用在數據包的分析上。
這種工作,可想而知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他也沒這麽多時間,方然就匿名將項目掛到網上,在開源社區尋求幫助,或者,出錢讓開發者們完成一些猜不透真實意圖的外圍模塊,加快開發的進度。
監控校園網,嚐試發現潛在的競爭者,想法雖好卻無法一蹴而就。
再者退一步的話,校園外的灣區,舊金山乃至聯邦,到處都可能有危險,在伯克利也沒可能像在中學那樣深居簡出,一旦離開校園,防彈背心、防護帽和錳鋼護具是否足以應付任何威脅呢,恐怕是不夠的。
出於種種考慮,方然查詢了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確認了公民的持槍年齡。
槍械,一種曆史堪稱久遠的武器,之前方然很陌生,這種能殺人的機械,對持有者本人也有一定的風險,追尋永生的過程中自然敬而遠之,但現在,理性的權衡利弊,他隻有無奈的承認,槍械的防身意義,真的很大。
尤其是在公民合法持槍,隨時可能被槍擊的聯邦。
加利福尼亞,一個槍械管理極其嚴格的地方,來這裏之前,方然原以為他可以忽略這種威脅,畢竟按規定,這裏的普通民眾並沒有權力隨身帶槍,而隻能“將槍械從家直接帶到靶場,或者從靶場直接帶回家”,而允許隨身帶槍的持槍證,網絡上的說法,幾乎從未有人成功申請下來。
然而正如世間的一切法律,能真正管轄的,也隻有守法的老實人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