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能預見一場經濟危機,普通人的選擇,也無非是保住財產,或伺機牟利。
至於方然,交過學費、住宿費的賬戶裏還有不到二十萬馬克,除此之外並無什麽財產,似乎不必太擔心。
但他的憂慮,本來就和普通人不一樣。
經濟危機,在現代社會並不罕見,年紀稍大的聯邦民眾都經曆過一次,或者不止一次,危機爆發時,固然一地雞毛,但隻要熬過兩三年的艱難光景,待那些注定無法償還的債務湮滅殆盡,經濟就會轉暖,開始新一輪的興與衰。
至於債務的湮滅,會伴隨著多少家破人亡,隻要事不關己,沒人在乎。
但這次危機不一樣,很不一樣。
以往的世界,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原因都很相似,無非是大量的商品找不到買主,進而打破了經濟循環;但這一次,卻會從大量人口的失業開始,而且這種失業,可想而知,一旦被智能機器奪走了飯碗,就再沒可能搶得回來。
人的體力,智力,短時間內無法有大的進步,機器卻可以迅速的不斷升級換代;
這種情況下,被機器頂替了的人,隻會被運算速度、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機器越甩越遠,而不可能有任何翻盤的機會。
除非改行,到其他領域一試運氣;
但這種時候,除研究人工智能、製造智能設備的公司,社會其他行業都將陷入衰退,裁員都來不及,且不說大部分失業者的能力,至少是眼前的專業水準,並不足以在競爭激烈的it、人工智能和自動化領域找到工作。
更何況,連軟件測試、模塊設計和係統部署這樣的工作,都有被機器一步步蠶食的趨勢,又哪來那麽多崗位可競爭呢;
這樣的趨勢,會導向怎樣的未來,一望可知,就是危機的自我循環、持續惡化。
智能設備替代人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引發經濟危機的原因就會一直存在,使危機不斷加深:失業的人越多,大量生產出來的商品就越沒有銷路,經濟越萎縮,工廠主們就越傾向於用機器替代人,至少暫時維持住可憐的利潤率。
危機的洪流中,隻有智能設備的生產者,暫時高枕無憂,但隨著社會形勢的惡化,最終也無法獨善其身。
這樣的前景,相比莫須有的財產打水漂,才更讓方然頭疼。
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個人的安全,根本就得不到保證,而他卻又如此畏懼死亡,厭惡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風險。
上課之餘,有時去布朗教授的實驗室,擺弄儀器,方然仍心神不寧。
自從窺見了經濟危機的征兆,並推測其不會輕易結束,他就有些煩躁,畢竟,一個經濟滑坡、社會動蕩的聯邦,不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存,想必也很難為永生的科學研究提供充分的支持。
但,即便看透了這一點,他卻又無能為力、隻能當一個看客。
那麽曆史上的經濟危機,尤其很嚴重的那幾次,又是怎樣被解決的,有好辦法嗎。
人類社會,畢竟到今天還存在,曆史上的一次次經濟危機是怎樣度過的,《聯邦曆史》裏就有答案,雖然這答案,隱藏的挺深,很多學生都看不出來:
就是戰爭。
回顧蓋亞的曆史,最近一百年來,爆發過兩次席卷世界的大規模戰爭,方然對此印象深刻。
他知道,那兩次戰爭的根本緣由,就是深陷經濟危機的列強為爭奪經濟緩衝區——殖民地而大打出手,最終,不管哪一方勝出,世界都被砸了個稀巴爛,人口損失慘重,戰後重建和生育高峰則充當了經濟的啟動機。
即便一場戰爭,也不過是讓經濟再繁榮十年左右,這是曆史的規律。
可最近幾十年卻不是這樣。
從第二次蓋亞戰爭到今天,幾十年過去,再沒爆發過一次世界範圍的大戰,對愛好和平的人來講,當然是好事,方然的思考角度卻迥異。
眼下的危機,既然是由it、人工智能的不可逆趨勢引起,要解決問題,恐怕就得再來一次慘烈的世界大戰,這種前景,讓他短暫的憂心忡忡。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情形幾乎不可能發生。
畢竟,時代變了:
核武器的恐怖平衡,讓世界大戰成為了不可能。
武器,一個距離生命科學、永不下車十分遙遠的領域,方然的認識有限,但哪怕從聯邦的基礎教育裏,他也會知道,利用核力的核武器威力之巨大,一枚就能摧毀整座城市。
這樣的炸彈,uu看書 .uuanshucm可以在幾十分鍾內,被運載火箭投擲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爆發出衝天的蘑菇雲,和致命的輻射灰燼。
正因為有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一旦失控,列強都會同歸於盡,世界才暫時遠離了戰爭。
核武器的存在,讓方然糾結,說起來甚至有點可笑。
一方麵,他對即將爆發的經濟危機感到不滿,希望生活在一個和平環境中、以便追尋永不下車的票;
可另一方麵,認識到這危機很可能沒有盡頭,必然會影響生命科學的發展,他又希望經濟危機能盡早結束,哪怕是用戰爭為代價。
但這一切,總歸不是他能決定的,想太多也沒有用。
思考進行到這裏,方然就暫時安下心來,一邊應付學業,一邊更賣力的為“國際商用機器”工作,設法在危機降臨之前,多積累些金錢。
動機有一點庸俗,每天更加忙碌,但有時候,他也得應付些其他的事。
譬如學生之間的交往。
方然住的宿舍樓,規模不大,一共幾層裏幾乎都住著未成年的學生,也就是提前聯考、或者特招進入伯克利的“天才”們。
在這些十幾歲的大孩子當中,方然很不起眼,即便他的心理、思維遠比外表成熟,對那些稚氣未脫,除特長外並無過人之處的年輕人,也沒有要搭理的想法。
本來,他完全可以一個人獨來獨往,和任何人保持足夠的距離。
但,和環境相對單一的金伯利不同,方然很快發現,即便在伯克利,學生群體中也會有些不成文的生存法則。
至於方然,交過學費、住宿費的賬戶裏還有不到二十萬馬克,除此之外並無什麽財產,似乎不必太擔心。
但他的憂慮,本來就和普通人不一樣。
經濟危機,在現代社會並不罕見,年紀稍大的聯邦民眾都經曆過一次,或者不止一次,危機爆發時,固然一地雞毛,但隻要熬過兩三年的艱難光景,待那些注定無法償還的債務湮滅殆盡,經濟就會轉暖,開始新一輪的興與衰。
至於債務的湮滅,會伴隨著多少家破人亡,隻要事不關己,沒人在乎。
但這次危機不一樣,很不一樣。
以往的世界,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原因都很相似,無非是大量的商品找不到買主,進而打破了經濟循環;但這一次,卻會從大量人口的失業開始,而且這種失業,可想而知,一旦被智能機器奪走了飯碗,就再沒可能搶得回來。
人的體力,智力,短時間內無法有大的進步,機器卻可以迅速的不斷升級換代;
這種情況下,被機器頂替了的人,隻會被運算速度、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機器越甩越遠,而不可能有任何翻盤的機會。
除非改行,到其他領域一試運氣;
但這種時候,除研究人工智能、製造智能設備的公司,社會其他行業都將陷入衰退,裁員都來不及,且不說大部分失業者的能力,至少是眼前的專業水準,並不足以在競爭激烈的it、人工智能和自動化領域找到工作。
更何況,連軟件測試、模塊設計和係統部署這樣的工作,都有被機器一步步蠶食的趨勢,又哪來那麽多崗位可競爭呢;
這樣的趨勢,會導向怎樣的未來,一望可知,就是危機的自我循環、持續惡化。
智能設備替代人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引發經濟危機的原因就會一直存在,使危機不斷加深:失業的人越多,大量生產出來的商品就越沒有銷路,經濟越萎縮,工廠主們就越傾向於用機器替代人,至少暫時維持住可憐的利潤率。
危機的洪流中,隻有智能設備的生產者,暫時高枕無憂,但隨著社會形勢的惡化,最終也無法獨善其身。
這樣的前景,相比莫須有的財產打水漂,才更讓方然頭疼。
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個人的安全,根本就得不到保證,而他卻又如此畏懼死亡,厭惡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風險。
上課之餘,有時去布朗教授的實驗室,擺弄儀器,方然仍心神不寧。
自從窺見了經濟危機的征兆,並推測其不會輕易結束,他就有些煩躁,畢竟,一個經濟滑坡、社會動蕩的聯邦,不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存,想必也很難為永生的科學研究提供充分的支持。
但,即便看透了這一點,他卻又無能為力、隻能當一個看客。
那麽曆史上的經濟危機,尤其很嚴重的那幾次,又是怎樣被解決的,有好辦法嗎。
人類社會,畢竟到今天還存在,曆史上的一次次經濟危機是怎樣度過的,《聯邦曆史》裏就有答案,雖然這答案,隱藏的挺深,很多學生都看不出來:
就是戰爭。
回顧蓋亞的曆史,最近一百年來,爆發過兩次席卷世界的大規模戰爭,方然對此印象深刻。
他知道,那兩次戰爭的根本緣由,就是深陷經濟危機的列強為爭奪經濟緩衝區——殖民地而大打出手,最終,不管哪一方勝出,世界都被砸了個稀巴爛,人口損失慘重,戰後重建和生育高峰則充當了經濟的啟動機。
即便一場戰爭,也不過是讓經濟再繁榮十年左右,這是曆史的規律。
可最近幾十年卻不是這樣。
從第二次蓋亞戰爭到今天,幾十年過去,再沒爆發過一次世界範圍的大戰,對愛好和平的人來講,當然是好事,方然的思考角度卻迥異。
眼下的危機,既然是由it、人工智能的不可逆趨勢引起,要解決問題,恐怕就得再來一次慘烈的世界大戰,這種前景,讓他短暫的憂心忡忡。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情形幾乎不可能發生。
畢竟,時代變了:
核武器的恐怖平衡,讓世界大戰成為了不可能。
武器,一個距離生命科學、永不下車十分遙遠的領域,方然的認識有限,但哪怕從聯邦的基礎教育裏,他也會知道,利用核力的核武器威力之巨大,一枚就能摧毀整座城市。
這樣的炸彈,uu看書 .uuanshucm可以在幾十分鍾內,被運載火箭投擲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爆發出衝天的蘑菇雲,和致命的輻射灰燼。
正因為有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一旦失控,列強都會同歸於盡,世界才暫時遠離了戰爭。
核武器的存在,讓方然糾結,說起來甚至有點可笑。
一方麵,他對即將爆發的經濟危機感到不滿,希望生活在一個和平環境中、以便追尋永不下車的票;
可另一方麵,認識到這危機很可能沒有盡頭,必然會影響生命科學的發展,他又希望經濟危機能盡早結束,哪怕是用戰爭為代價。
但這一切,總歸不是他能決定的,想太多也沒有用。
思考進行到這裏,方然就暫時安下心來,一邊應付學業,一邊更賣力的為“國際商用機器”工作,設法在危機降臨之前,多積累些金錢。
動機有一點庸俗,每天更加忙碌,但有時候,他也得應付些其他的事。
譬如學生之間的交往。
方然住的宿舍樓,規模不大,一共幾層裏幾乎都住著未成年的學生,也就是提前聯考、或者特招進入伯克利的“天才”們。
在這些十幾歲的大孩子當中,方然很不起眼,即便他的心理、思維遠比外表成熟,對那些稚氣未脫,除特長外並無過人之處的年輕人,也沒有要搭理的想法。
本來,他完全可以一個人獨來獨往,和任何人保持足夠的距離。
但,和環境相對單一的金伯利不同,方然很快發現,即便在伯克利,學生群體中也會有些不成文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