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重新返回國內。
這幾年星海科技一頭鑽進了沙漠,有些放鬆了在其他科技領域的投入與探索。
實際上由於科技的高速發展,連續五年z國的gdp增速都在8%以上。
國內湧出了許多朝陽產業,爆發了多個風口。
這其中有“室內立體農業”、“新能源”、“量子計算”、“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以及“vr技術”。
這幾個風口中,“室內立體農業”星海科技投入不多,技術實力尚可,占據市場份額不足5%。
“vr技術”則是完全不感興趣,錯過了這個風口。
不錯。
已經不算“新型產業”的“vr技術”,這幾年煥發出了第二春。
如今vr遊戲占據了遊戲市場60%。
各類vr社交、vr教育、vr購物、vr直播、vr演唱會……等等vr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全球市場規模超過了1萬億。
未來有希望突破3萬億、5萬億……無數的資本都在加大該領域的投入。
而“vr產業”的爆發,其實與星海科技有著一定的關係。
一個,石墨烯芯片大規模應用之後,性能較傳統矽芯片有了幾倍、幾十倍的提高,且體積更小、功耗更低,滿足了運行vr應用的要求,具備了硬件上的基礎。
其次,星海科技的某個研究中心,在全息投影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設備體積更是能縮小到頭盔裝置中,顯示的畫麵達到8k高清標準,並且消滅了“屏幕刷新率”這個概念。
因為全息投影技術沒有刷新率,或者說“刷新率無限”,看到的畫麵與現實一致。
這就解決了戴上vr頭盔後,人容易頭暈腦脹的問題,
再加上其他傳感器技術的完善。
vr設備的幾個明顯缺陷,全部得到了解決。
於是贏來了再次的爆發。
但星海科技對這個領域絲毫不感興趣。
vr產業這塊,星海科技的投入幾乎為0。
這就引起了國內許多科技圈評論家與專業網友的注意。
“奇怪,星海科技居然對vr產業毫無興趣,沒有進入這個風口。”
“現在一套高配的vr設備,市場售價5萬多,低配般的價格也在1萬以上,但依然供不應求,20x7年的全球出貨量超過了一千萬台,今年應該能超過1500萬台……大家都在拚命往這個風口裏衝,星海科技竟無動於衷。”
“難道是大企業病犯了,變得保守了,喪失了向前進步的動力?”
“我也有些理解不了,甚至在陳大佬的微博下留言,叫他也做vr……我是鐵杆的星粉,星海科技的產品用慣了,總覺得星海科技的產品體驗最好,質量最高,如果星海科技也做vr設備,我覺得一定會是最棒的vr。”
“是的,沒有星海科技進入的行業,總覺得不太成熟、不太完善。”
“現在大佬一心關注環保,每年過萬億、利潤幾千億的vr產業,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了。”
“呃,不一定,我覺得星海科技,可能是在憋什麽大招,正在研發比vr頭盔更先進的設備……這是屬於未來產業,甚至有可能淘汰pc主機,星海科技不可能不在意。”也有網友分析道。
……
某些網友說的不錯。
大招。
星海科技確實在醞釀大招。
20x8年,8月份。
星海第六研發中心。
陳今本人與公司的部分高管,前來視察了一番。
在產品測試室中,見到了那款被命名為“幻夢1代”的全新產品。
該產品由一台插滿了感應電線的頭盔、一張金屬椅以及一個膠囊型的體驗艙構成。
負責研製這套係統的柳元凱,為陳今等人進行講解:
“陳總、淩總,各位領導,六年,這套裝置的研發,花了我們足足六年的時間!”
他拿起那頂布滿電線的頭盔,感歎說道:“這麽一個裝置,它可以模擬出40%的痛覺、55%的觸覺、14%的嗅覺與10%的味覺,並且可做到利用腦波與眼球活動,操作人物在虛擬世界中,做出任意允許的動作。”
“再加上99%的視覺與96%的聽覺,這款虛擬頭盔的綜合仿真度,應該達到了50%。”
“沒有接近真實,但比之於市麵上的那些vr產品,絕對是劃時代的進步,它們在幻夢1代麵前,不具有任何的可比性。”
“一旦‘幻夢1代’推向市場,我相信,它將掀起一場風暴,將所有vr產品掃進曆史的垃圾堆中。”
“這,才是真正的未來。”
說到這。
柳元凱心裏有種造化弄人的感覺。
他其實不是程序員,所謂的代碼,他一行都不會敲,編程那塊他是個純粹的外行。
但《虛擬頭盔》項目還是交給了他負責,公司的淩總更是三顧茅廬,開出極高待遇,把他挖了過來。
這不是因為他身上有著什麽光環,而是因為他是全球最頂級的人腦研究專家。
而項目組中,像他一樣的人腦專家,人數比程序員還多,且程序員完全聽從他們的調度,屬於“打雜”的角色。
畢竟《虛擬頭盔》關聯的是人腦,人腦又是極其複雜與玄奧的,也隻有他們這些人腦專家,才略微理解的了那些腦波的含義,破譯的了部分奧秘,進而開發出可用的虛擬頭盔。
交給程序員或硬件工程師幹,隻怕馬上抓瞎。
故而嚴格意義上,《虛擬頭盔》是屬於人腦醫學的產物,而非單純的數碼產品。
可想而知,跟提供不了痛覺、觸覺、嗅覺、味覺體驗的vr產品相比,這種《虛擬頭盔》,簡直是魔法般的神物。
而且還能通過意念操作角色,體驗虛擬世界。腳下不必踩著萬向跑步機,手裏不必拿著個操作手柄,無需搖頭晃腦。
那種體驗更好、更方便,已經不言而喻。
“對了,老柳,幻夢1代的生產成本大概是多少?”想到一個事情,陳今問道。
“呃,大概10萬一台,它裏麵用到了很多高純度的稀土金屬,用於提高腦波的檢測靈敏度。”
“如果大批量生產呢?成本能降到多少?”
柳元凱搖頭:“降不了多少,至少七八萬以上,稀土金屬的用量無法減少,否則真實度會降到50%以下,意念操控也不精準……”
淩俊東皺著眉搖頭道:“七八萬一台,u看書 .uunshu.cm 這個價格,承擔的起的用戶不多啊,難道隻能給有錢人使用?”
“放心,會有辦法降低成本。”
陳今並不擔心:“再過五年,它的成本可降低到3萬左右;再過十年,它的成功不會超過1萬。”
眾人都看向了他,臉上都帶著疑惑。
稀土元素在地球的儲量很小,開采、提煉的成本都很高,虛擬頭盔又必須用到稀土元素,老板何來的底氣,有把握把成本降到1/3、1/10?
難道是有什麽新材料或新技術,可以減少稀土元素的用量?
柳元凱還是搖頭,稀土單質的效果絕對是最好的,沒有任何材料能夠取代。
陳今卻神秘一笑,微微抬頭,目光越過室內的天花板,心思放到了那深邃的外太空中。
這幾年星海科技一頭鑽進了沙漠,有些放鬆了在其他科技領域的投入與探索。
實際上由於科技的高速發展,連續五年z國的gdp增速都在8%以上。
國內湧出了許多朝陽產業,爆發了多個風口。
這其中有“室內立體農業”、“新能源”、“量子計算”、“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以及“vr技術”。
這幾個風口中,“室內立體農業”星海科技投入不多,技術實力尚可,占據市場份額不足5%。
“vr技術”則是完全不感興趣,錯過了這個風口。
不錯。
已經不算“新型產業”的“vr技術”,這幾年煥發出了第二春。
如今vr遊戲占據了遊戲市場60%。
各類vr社交、vr教育、vr購物、vr直播、vr演唱會……等等vr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全球市場規模超過了1萬億。
未來有希望突破3萬億、5萬億……無數的資本都在加大該領域的投入。
而“vr產業”的爆發,其實與星海科技有著一定的關係。
一個,石墨烯芯片大規模應用之後,性能較傳統矽芯片有了幾倍、幾十倍的提高,且體積更小、功耗更低,滿足了運行vr應用的要求,具備了硬件上的基礎。
其次,星海科技的某個研究中心,在全息投影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設備體積更是能縮小到頭盔裝置中,顯示的畫麵達到8k高清標準,並且消滅了“屏幕刷新率”這個概念。
因為全息投影技術沒有刷新率,或者說“刷新率無限”,看到的畫麵與現實一致。
這就解決了戴上vr頭盔後,人容易頭暈腦脹的問題,
再加上其他傳感器技術的完善。
vr設備的幾個明顯缺陷,全部得到了解決。
於是贏來了再次的爆發。
但星海科技對這個領域絲毫不感興趣。
vr產業這塊,星海科技的投入幾乎為0。
這就引起了國內許多科技圈評論家與專業網友的注意。
“奇怪,星海科技居然對vr產業毫無興趣,沒有進入這個風口。”
“現在一套高配的vr設備,市場售價5萬多,低配般的價格也在1萬以上,但依然供不應求,20x7年的全球出貨量超過了一千萬台,今年應該能超過1500萬台……大家都在拚命往這個風口裏衝,星海科技竟無動於衷。”
“難道是大企業病犯了,變得保守了,喪失了向前進步的動力?”
“我也有些理解不了,甚至在陳大佬的微博下留言,叫他也做vr……我是鐵杆的星粉,星海科技的產品用慣了,總覺得星海科技的產品體驗最好,質量最高,如果星海科技也做vr設備,我覺得一定會是最棒的vr。”
“是的,沒有星海科技進入的行業,總覺得不太成熟、不太完善。”
“現在大佬一心關注環保,每年過萬億、利潤幾千億的vr產業,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了。”
“呃,不一定,我覺得星海科技,可能是在憋什麽大招,正在研發比vr頭盔更先進的設備……這是屬於未來產業,甚至有可能淘汰pc主機,星海科技不可能不在意。”也有網友分析道。
……
某些網友說的不錯。
大招。
星海科技確實在醞釀大招。
20x8年,8月份。
星海第六研發中心。
陳今本人與公司的部分高管,前來視察了一番。
在產品測試室中,見到了那款被命名為“幻夢1代”的全新產品。
該產品由一台插滿了感應電線的頭盔、一張金屬椅以及一個膠囊型的體驗艙構成。
負責研製這套係統的柳元凱,為陳今等人進行講解:
“陳總、淩總,各位領導,六年,這套裝置的研發,花了我們足足六年的時間!”
他拿起那頂布滿電線的頭盔,感歎說道:“這麽一個裝置,它可以模擬出40%的痛覺、55%的觸覺、14%的嗅覺與10%的味覺,並且可做到利用腦波與眼球活動,操作人物在虛擬世界中,做出任意允許的動作。”
“再加上99%的視覺與96%的聽覺,這款虛擬頭盔的綜合仿真度,應該達到了50%。”
“沒有接近真實,但比之於市麵上的那些vr產品,絕對是劃時代的進步,它們在幻夢1代麵前,不具有任何的可比性。”
“一旦‘幻夢1代’推向市場,我相信,它將掀起一場風暴,將所有vr產品掃進曆史的垃圾堆中。”
“這,才是真正的未來。”
說到這。
柳元凱心裏有種造化弄人的感覺。
他其實不是程序員,所謂的代碼,他一行都不會敲,編程那塊他是個純粹的外行。
但《虛擬頭盔》項目還是交給了他負責,公司的淩總更是三顧茅廬,開出極高待遇,把他挖了過來。
這不是因為他身上有著什麽光環,而是因為他是全球最頂級的人腦研究專家。
而項目組中,像他一樣的人腦專家,人數比程序員還多,且程序員完全聽從他們的調度,屬於“打雜”的角色。
畢竟《虛擬頭盔》關聯的是人腦,人腦又是極其複雜與玄奧的,也隻有他們這些人腦專家,才略微理解的了那些腦波的含義,破譯的了部分奧秘,進而開發出可用的虛擬頭盔。
交給程序員或硬件工程師幹,隻怕馬上抓瞎。
故而嚴格意義上,《虛擬頭盔》是屬於人腦醫學的產物,而非單純的數碼產品。
可想而知,跟提供不了痛覺、觸覺、嗅覺、味覺體驗的vr產品相比,這種《虛擬頭盔》,簡直是魔法般的神物。
而且還能通過意念操作角色,體驗虛擬世界。腳下不必踩著萬向跑步機,手裏不必拿著個操作手柄,無需搖頭晃腦。
那種體驗更好、更方便,已經不言而喻。
“對了,老柳,幻夢1代的生產成本大概是多少?”想到一個事情,陳今問道。
“呃,大概10萬一台,它裏麵用到了很多高純度的稀土金屬,用於提高腦波的檢測靈敏度。”
“如果大批量生產呢?成本能降到多少?”
柳元凱搖頭:“降不了多少,至少七八萬以上,稀土金屬的用量無法減少,否則真實度會降到50%以下,意念操控也不精準……”
淩俊東皺著眉搖頭道:“七八萬一台,u看書 .uunshu.cm 這個價格,承擔的起的用戶不多啊,難道隻能給有錢人使用?”
“放心,會有辦法降低成本。”
陳今並不擔心:“再過五年,它的成本可降低到3萬左右;再過十年,它的成功不會超過1萬。”
眾人都看向了他,臉上都帶著疑惑。
稀土元素在地球的儲量很小,開采、提煉的成本都很高,虛擬頭盔又必須用到稀土元素,老板何來的底氣,有把握把成本降到1/3、1/10?
難道是有什麽新材料或新技術,可以減少稀土元素的用量?
柳元凱還是搖頭,稀土單質的效果絕對是最好的,沒有任何材料能夠取代。
陳今卻神秘一笑,微微抬頭,目光越過室內的天花板,心思放到了那深邃的外太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