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煌夏銀行(求推薦票,求月票)
再造大明:崇禎有個時空門 作者:飄逸楷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議的第二項內容,則是確定了一個新部門的成立。
“煌夏商會秘書處”
蕭升明確地告訴這些高層,這些人的存在,是為了對他們進行監督,核查他們的賬目,做到商業上的統籌。
同時也有著糾察之權,對一些規定的條款如果有觸犯,那就按照商會的規定處置。
沒有人會懷疑商會對人員的處理能力,商會想要讓一個人消失,甚至比朝廷更加容易。
而眾人也都清楚,琉璃侯與皇帝之間的關係很好,說是第一寵臣也不為過,經常出入皇宮,對朝堂大事動向了如指掌,都傳言琉璃侯才是真正的內閣首輔,而內閣裏那位,就是一個擺設而已。
秘書處成立的得到全票通過,大家都很支持,於是整個商會有了一個統管性質的組織。
這無疑是對商會的良性發展有著極其積極的意義的。
煌夏商會的產業遍布衣食住行各行各業,尤其是在順天府境內,幾乎每一座縣城之中,都有屬於商會的酒樓,茶館,布行,藥店,成衣店等等。
其中或許並不是完全屬於蕭升的,而是屬於商會之中其它成員的資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些店鋪是可以被統一管理的。
現在商會基本上可以決定順天府境內的物價,蕭升隻需要下一道命令,京城很多人就會吃不上飯,當然,他不可能這麽做。
不過,能夠做到這種程度,這意味著時機已經到了。
崇禎元年正月十五,煌夏銀行正式成立,宣布以一百萬兩白銀作為保證金,發放價值一百萬兩的銀鈔。
所謂的銀鈔,就是紙幣,麵額分別是一塊,一角和一分三種,分別等價於0.1兩銀子,0.01兩銀子和0.001兩銀子,如果按照一兩銀子等價於一千文銅錢來算,一分錢的銀鈔就是一文錢。
為了讓大家確認銀行的能力,這一天,煌夏銀行直接把一百萬兩白銀,也就是37噸多的白銀堆放在了銀行門口。
一座銀山就這樣堆放在大街上,看得那些百姓眼睛發光。
這些普通百姓,一年的辛苦,也就是十幾兩銀子,何曾見過這麽多的錢,隻怕是都可以蓋一間房子了。
銀行蕭升是要親自掌舵的,這種東西,掌握在任何一個人手裏,他和朱由檢都不會徹底放心。
緊接著,蕭升出麵宣布把這些銀子作為保證金,放入銀行的地庫之內。
活動結束之後,才是輿論開始發酵的時候。
一撮人聚在一起討論。
這邊一個人問道:“銀行是什麽東西啊?”
那邊就立刻有人解釋道:“所謂的銀行,就是儲存銀子的地方。和那些票號差不多,但是又有著不同的地方。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銀子太多也是一種煩惱,因為它太重了,不利於日常的使用,包括銅錢也是一樣,所以就需要把銀子放在一個地方存起來。”
這邊那人繼續問道:“可是,平時我又需要花費銀子,那麽應該怎麽辦?”
於是那邊又有人回答道:“用銀鈔啊!你看這就是銀鈔,一塊錢麵值的銀鈔就相當於一錢銀子,用這個可方便多了。現在順天府到處都是煌夏商會的店鋪,隻要是帶有煌夏商會牌子的店鋪,都可以直接使用銀鈔買東西。”
“那這銀鈔一定可以當銀子花嗎?如果我要換成銀子去別的地方怎麽辦,會不會換不出來?”這邊那人繼續追問道。
那邊有人立刻回道:“沒看到那一大堆銀子嗎?一百萬兩銀子作為保證金,發行一百萬兩價值的銀鈔,就是保證一定可以換出來的。而且,琉璃侯那麽有錢,怎麽可能會缺少銀子?!”
京城各處都有很多這種一問一答的對話,當然是蕭升提前安排好的。
他自己一個人講,能夠聽到的人都不多,更不要期望幾個人可以聽懂,所以一定是要從市井到報紙上一起宣告,講解,這樣才可以讓大明的百姓更快地接受這種銀鈔的存在。
第一個百萬兩銀鈔,並沒有發放在民間兌換,而是直接用在了給商會的工人們發放工資上麵。
工廠的工人,大部分的消費都是在商會旗下的店鋪,因為對於擁有煌夏商會工牌的工人,商會的店鋪對其有優惠。
雖然隻有九九折,但對於那些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有足夠大的誘惑力了。
張端就是建築隊的一個工人,作為一等技術骨幹,他一個月可以拿到三兩銀子,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就是官兵,一個月也才二兩的餉銀了。
換作之前,他想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可以一個月賺到這麽多錢。
所以他非常的感恩煌夏建築商會的廖子棟會長,而在知道商會的總會長是琉璃侯之後,他也感恩琉璃侯。
這時候的百姓還是很淳樸的,知道感恩。
他親眼看到了那一座銀山,所以在商會發放銀鈔作為工資的時候,他並沒有什麽激烈的情緒波動,但是,小小的擔憂還是有的。
像往常一樣,發工資之後,先要去買一些米麵作為下個月上半旬的口糧。
來到指定的商鋪,選好了東西,掌櫃算了一下,說道:“共計五錢二分六厘銀子。”
張端拿出了六張一塊麵值的銀鈔,問道:“這個可以嗎?”
“當然可以,五錢二分六厘銀子也就是銀鈔五塊二角六分,找您七角四分,您收好!”掌櫃笑嗬嗬地接過張端手裏的銀鈔,說話之間,又把找給他的零錢送到了他手裏。
等到張端反應過來的時候,交易已經完成了。
他有些發愣,因為之前的交易,掌櫃都會拿出一個小秤,然後兩人眼睛緊盯著那上麵的尺度,一點點的切開銀子,好半天才能得到一個彼此都滿意的比例。
而現在,交易已經完成了,甚至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銀鈔真是方便啊!”張端不由得感歎了一句。
這一天,同樣有這樣感歎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很多人拿著銀子來到銀行要換取銀鈔,不過卻被告知,用銀子換銀鈔的業務需要等到十天後才能進行。
銀鈔的做工非常精美,因為這是用現代的工藝進行製作的,在這個古代,絕對不可能有人能大量的仿製。
“煌夏商會秘書處”
蕭升明確地告訴這些高層,這些人的存在,是為了對他們進行監督,核查他們的賬目,做到商業上的統籌。
同時也有著糾察之權,對一些規定的條款如果有觸犯,那就按照商會的規定處置。
沒有人會懷疑商會對人員的處理能力,商會想要讓一個人消失,甚至比朝廷更加容易。
而眾人也都清楚,琉璃侯與皇帝之間的關係很好,說是第一寵臣也不為過,經常出入皇宮,對朝堂大事動向了如指掌,都傳言琉璃侯才是真正的內閣首輔,而內閣裏那位,就是一個擺設而已。
秘書處成立的得到全票通過,大家都很支持,於是整個商會有了一個統管性質的組織。
這無疑是對商會的良性發展有著極其積極的意義的。
煌夏商會的產業遍布衣食住行各行各業,尤其是在順天府境內,幾乎每一座縣城之中,都有屬於商會的酒樓,茶館,布行,藥店,成衣店等等。
其中或許並不是完全屬於蕭升的,而是屬於商會之中其它成員的資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些店鋪是可以被統一管理的。
現在商會基本上可以決定順天府境內的物價,蕭升隻需要下一道命令,京城很多人就會吃不上飯,當然,他不可能這麽做。
不過,能夠做到這種程度,這意味著時機已經到了。
崇禎元年正月十五,煌夏銀行正式成立,宣布以一百萬兩白銀作為保證金,發放價值一百萬兩的銀鈔。
所謂的銀鈔,就是紙幣,麵額分別是一塊,一角和一分三種,分別等價於0.1兩銀子,0.01兩銀子和0.001兩銀子,如果按照一兩銀子等價於一千文銅錢來算,一分錢的銀鈔就是一文錢。
為了讓大家確認銀行的能力,這一天,煌夏銀行直接把一百萬兩白銀,也就是37噸多的白銀堆放在了銀行門口。
一座銀山就這樣堆放在大街上,看得那些百姓眼睛發光。
這些普通百姓,一年的辛苦,也就是十幾兩銀子,何曾見過這麽多的錢,隻怕是都可以蓋一間房子了。
銀行蕭升是要親自掌舵的,這種東西,掌握在任何一個人手裏,他和朱由檢都不會徹底放心。
緊接著,蕭升出麵宣布把這些銀子作為保證金,放入銀行的地庫之內。
活動結束之後,才是輿論開始發酵的時候。
一撮人聚在一起討論。
這邊一個人問道:“銀行是什麽東西啊?”
那邊就立刻有人解釋道:“所謂的銀行,就是儲存銀子的地方。和那些票號差不多,但是又有著不同的地方。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銀子太多也是一種煩惱,因為它太重了,不利於日常的使用,包括銅錢也是一樣,所以就需要把銀子放在一個地方存起來。”
這邊那人繼續問道:“可是,平時我又需要花費銀子,那麽應該怎麽辦?”
於是那邊又有人回答道:“用銀鈔啊!你看這就是銀鈔,一塊錢麵值的銀鈔就相當於一錢銀子,用這個可方便多了。現在順天府到處都是煌夏商會的店鋪,隻要是帶有煌夏商會牌子的店鋪,都可以直接使用銀鈔買東西。”
“那這銀鈔一定可以當銀子花嗎?如果我要換成銀子去別的地方怎麽辦,會不會換不出來?”這邊那人繼續追問道。
那邊有人立刻回道:“沒看到那一大堆銀子嗎?一百萬兩銀子作為保證金,發行一百萬兩價值的銀鈔,就是保證一定可以換出來的。而且,琉璃侯那麽有錢,怎麽可能會缺少銀子?!”
京城各處都有很多這種一問一答的對話,當然是蕭升提前安排好的。
他自己一個人講,能夠聽到的人都不多,更不要期望幾個人可以聽懂,所以一定是要從市井到報紙上一起宣告,講解,這樣才可以讓大明的百姓更快地接受這種銀鈔的存在。
第一個百萬兩銀鈔,並沒有發放在民間兌換,而是直接用在了給商會的工人們發放工資上麵。
工廠的工人,大部分的消費都是在商會旗下的店鋪,因為對於擁有煌夏商會工牌的工人,商會的店鋪對其有優惠。
雖然隻有九九折,但對於那些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有足夠大的誘惑力了。
張端就是建築隊的一個工人,作為一等技術骨幹,他一個月可以拿到三兩銀子,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就是官兵,一個月也才二兩的餉銀了。
換作之前,他想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可以一個月賺到這麽多錢。
所以他非常的感恩煌夏建築商會的廖子棟會長,而在知道商會的總會長是琉璃侯之後,他也感恩琉璃侯。
這時候的百姓還是很淳樸的,知道感恩。
他親眼看到了那一座銀山,所以在商會發放銀鈔作為工資的時候,他並沒有什麽激烈的情緒波動,但是,小小的擔憂還是有的。
像往常一樣,發工資之後,先要去買一些米麵作為下個月上半旬的口糧。
來到指定的商鋪,選好了東西,掌櫃算了一下,說道:“共計五錢二分六厘銀子。”
張端拿出了六張一塊麵值的銀鈔,問道:“這個可以嗎?”
“當然可以,五錢二分六厘銀子也就是銀鈔五塊二角六分,找您七角四分,您收好!”掌櫃笑嗬嗬地接過張端手裏的銀鈔,說話之間,又把找給他的零錢送到了他手裏。
等到張端反應過來的時候,交易已經完成了。
他有些發愣,因為之前的交易,掌櫃都會拿出一個小秤,然後兩人眼睛緊盯著那上麵的尺度,一點點的切開銀子,好半天才能得到一個彼此都滿意的比例。
而現在,交易已經完成了,甚至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銀鈔真是方便啊!”張端不由得感歎了一句。
這一天,同樣有這樣感歎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很多人拿著銀子來到銀行要換取銀鈔,不過卻被告知,用銀子換銀鈔的業務需要等到十天後才能進行。
銀鈔的做工非常精美,因為這是用現代的工藝進行製作的,在這個古代,絕對不可能有人能大量的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