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智將原本的內力隱藏在中丹田深處,不露出一絲一毫,然後按照《九陽真經》上麵的修煉法門,開始培養氣感。


    以靈智如今的精神修為,氣感的強烈程度豈是常人可以揣測的?隻見數個呼吸間,原本空蕩蕩的下丹田中開始發燙,然後周身血肉髒腑當中緩緩匯集一絲絲灼熱的氣流,最終在下丹田當中形成一縷至剛至強的九陽真氣。


    在靈智的內視下,這縷細小的九陽真氣不同於以往略顯銀白的真氣,它呈現出絲絲紅色,活躍非常。靈智操控著這一縷細小的九陽真氣,飛速的按照《九陽真經》第一卷的法門運轉數遍之後,便從頭發絲般大小成長為半個小拇指粗細,最後縮成一團乒乓球大小的炙熱的紅色氣團盤踞在下丹田當中。


    靈智微微皺眉,對這新生的九陽真氣並不滿意,無他,蓋因他原有的內力經過數次壓縮凝練之後,根本不是這脆弱的新生九陽真氣可以撼動得了的,更別說同化了。不過好在這根本不是問題,按照《鳩摩智遺卷》所記載的內力壓縮法門,隻需將這新生的九陽真氣壓縮凝練幾次便可在質上比擬甚至超過原有的內力。況且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此時靈智無論下丹田的堅韌以及寬廣程度,均不是當初第一次壓縮內力之時可以比擬的,再加上靈智的精神力也不是當初可以比擬的,足有操控這縷新生的九陽真氣壓縮數次而不對自身的經脈造成傷害,好處自是不言而喻。


    《九陽真經》共分四卷,每一卷的側重點均有所不同。第一卷側重養氣、聚氣、煉氣;第二卷側重溫養經脈,改善資質;第三卷側重通脈衝穴;而最為重要的第四卷,不僅記載了數種秘法打通特定的隱脈,更是有介紹打通天地二橋突破至傳說中的先天境界的法門。以靈智的記憶所知,真正習練“九陽神功”之人隻有兩個,一是覺遠禪師,二是張無忌。而靈智推測這二人均未將之練至大圓滿境界,沒有發揮出這部神功的真正效用。


    覺遠禪師九陽神功未大成之時便泄了內家真氣,最終造成的後果便是:為了保護弟子張君寶和郭襄不被少林和尚傷害,把張君寶和郭襄裝進鐵桶內逃出少林寺,筋疲力盡而死。當然,他在死前背出《九陽真經》中的神功,被張君寶,郭襄和無色禪師分別聽去,從此便有了“武當九陽功”、“少林九陽功”和“峨嵋九陽功”,世間也多了武當與峨嵋兩派,這個暫且不提。再說張無忌,年幼之時身中“玄冥神掌”,習練《九陽真經》前三卷進展迅速,但是正所謂成也玄冥、敗也玄冥,這至陰至寒至毒的玄冥掌力雖然能夠刺激體內九陽真氣迅速的增長,但是卻是以損耗體內元氣為代價來換取的。而張無忌被明教五散人之一布袋和尚說不得裝入自己的乾坤一氣袋當中,機緣巧合之下,受了成昆的“幻陰指”一擊,反而打通最後玄關,將九陽神功練至大成,臻至最頂尖高手行列。但是這也算是借助外力的另類突破,算不得水到渠成的那種,否則九陽大成之後便是直達先天而非停留在後天。


    靈智此時一身武學境界,遠在覺遠及張無忌之上,同時,以靈智的丹田經脈的廣闊程度以堅韌性等,完全可以直接跳過前麵三卷,借鑒第四卷的內容來突破自身境界。但是靈智考慮到九眼真氣的至剛至陽以及克製天下所有陰屬性內力的特質,所以才想先將一身原有的渾厚內力轉換成九陽真氣,再突破桎梏,進階更高層次的境界。


    在靈智的內視中,那團紅色的九陽真氣被一股無形的力量不斷擠壓,由原本的乒乓球大小緩緩縮小,體積越小,顏色越深,最後變成一團綠豆大小的赤紅色真氣團。那團細小的赤紅色真氣團在靈智極為精妙的操控下,沿著經脈不斷延伸,化作一道細小的赤紅色線條遊走。這九陽真氣溫養經脈的效果極為明顯,一時間,靈智隻感覺全身暖洋洋一片,仿佛泡在溫水當中一般,極為舒暢。


    靈智一喜,這還隻是一小縷九陽真氣,就能夠明顯感到了經脈的柔韌性大大的提升,那大成的九陽真氣效果是該多強大?先天級別的九陽真氣的功效又是如何呢?


    讓內力在經脈中遊走幾圈再次壯大一絲之後,靈智從中丹田中調出約莫九陽真氣三分之一的量的原有內力,然後沿著督脈下降至下丹田當中,令其緩緩接觸那團九陽真氣。由於都是靈智自身修煉出來的內力,雖然二者屬性不同,但是卻並未象靈智一開始想象的那般排斥極為厲害,隻是各自盤踞一邊,互不幹涉而已。


    靈智小心的試探了幾次之後,發現雖然能夠緩慢的轉化,但是速度終究過慢,也不知是原有的內力太過凝練的緣故還是九陽真氣量太少的緣故。但是經過大半夜的研究,倒是對內力的本質以及《九陽真經》的理解更深了幾分,相信閉關苦修一段時間,便能夠轉化成功,同時順勢打通任督二脈上麵的僅有的幾處穴道,進階更高一層的境界。


    此時天色漸明,又身處少林寺當中,所以靈智隻是修煉出一小團九陽真氣之後,便不再有任何動作,轉而研究《九陽真經》總綱所載的武學理念,逐字逐句的推敲,以期理解更甚。


    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變換在腿,主宰於腰,發於脊背,接於兩肘,行於手指,總須完整一氣??????陰到極盛便漸轉衰,少陽暗生,陰漸衰而陽漸勝,陰陽互補,互生互濟,少陽盛於老陰,少陰盛於老陽,凡事不可極,極則變,由重轉輕,由輕轉重。此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動靜之機,在於陰陽,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湯,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


    這《九陽真經》的總綱便如同《九陰真經》的總綱一般,博大精深,威力無窮。所有上乘內功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總綱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百科全書。無論甚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是武學的最高境界。隻是《九陽真經》更偏重於內,有用勁法門,有陰陽轉換的法門,有借力打力的法門。靈智揣測,張無忌那小子能夠極為迅速的練成‘乾坤大挪移’的前六層,《九陽真經》功不可沒,究其原因在於那陰陽轉化的法門在真經上早有記載。


    靈智一身武功,無論是掌法也好,拳腳也好,都是更為偏向於剛猛類的功夫,雖然於陰柔輕靈處也自有獨到之處,但是到底比不上九陽真經總綱所載的陰陽轉換、剛柔並用的道理。所以越是深入參悟這篇總綱,靈智越是能夠察覺到之前走入的一些誤區以及自身武學的一些細微破綻。雖然這些破綻對於普通高手來說,並非是破綻,但是對於五絕以及更高一級的高手來說,就是很大的漏洞了。靈智暗自慶幸佛祖保佑,此次少林寺之行能夠找到這部無上絕學,一來解了自己一個心願,二來找到了通往更高武學層次的階梯。


    一夜,須臾而過。


    靈智起身,懷抱“攬月式”,伸個懶腰,全身各個關節骨骼劈裏啪啦一陣作響,隻覺得通體舒暢,自覺大有所得。推開窗戶,麵上掛著和煦的笑容,望著金烏初生之際,灑在寺內建築上的金光,心情大好。


    欣賞了一會兒少林寺內早上的光景之後,靈智緩緩朝大雄寶殿而行,迎麵碰到苦心禪師。


    靈智和煦一笑,合什行禮道:“大師,早啊!”


    苦心禪師一愣,隱隱察覺今日的靈智有所不同,但是一時之間又說不上來是哪裏不同,隻好連道:“上人也早。”說完,猛的一拍額頭,道:“哦,看老衲這記性,方丈已在大雄寶殿等候上人了。”


    靈智望著這個老而彌堅的和尚一眼,笑著點點頭,朝大雄寶殿而去。


    直到靈智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的拐角處,苦心禪師在自言自語道:“奇怪,當真奇怪,怎麽靈智這小和尚一夜之間氣息完全變了,倘若不是老衲感覺到他丹田當中那一絲絲內力,竟然完全看不出他是個習武之人,唉,看來他的境界不是我這個老朽可以揣測的了。”


    說完,搖搖頭徑自離去。他心地純善,一輩子宅在少林寺當中,沒有經過那些營謀詭計的熏陶,兼之前些日子裏,對靈智的印象太好,見到靈智氣息大變,竟然沒有別的想法,隻是以為他這些時日貓在藏經閣抄錄佛經及高僧語錄,境界更上一層樓的緣故。


    靈智走入大雄寶殿當中,先是笑著同悟緣方丈打了個招呼,然後恭敬的替殿內的佛像上了一柱清香之後,才正式跟悟緣方丈道明來意:“方丈大師,小僧在少林寺盤桓良久,蒙諸位大師殷勤款待,所得頗多,小僧在這裏拜謝了。”


    說完,鄭重的朝悟緣方丈行了一禮,然後接著說道:“正所謂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小僧也是時候告辭了。”


    聽完這一句,饒是悟緣方丈定力深厚,又四大皆空,心中還是不自主的生出些許不舍,可見靈智這貨的大忽悠術是何等厲害。


    不過悟緣方丈作為一派之主,終究不是常人可以比擬的,飛快的將情緒收斂,肅聲道:“少林寺招待不周,上人過譽了。上人身為一宗之主,自有要事在身,老衲也不強留上人,隻說一句,倘若日後上人再蓽臨少林,老衲自當掃榻相迎。”


    以悟緣方丈的身份地位,此話一出,便是表明將靈智視為知己好友一般,委實難得。饒是靈智心中計較頗多,蒙他真誠以待,也生出一股感動,鼻子一酸,竟然忍不住眼眶微紅起來。


    靈智道:“方丈大師盛情,小僧無以為報,小僧在西北等地說話尚算管用,倘若少林今後在外遇上難辦之事,亦或需要人手幫忙,隻消傳個音訊,小僧自會竭盡所能。”


    靈智此話一出,繞是悟緣方丈心境沉穩,心中也忍不住歡喜。少林寺在這中原之地雖然地位尊崇,執掌武林牛首耳。但是出了中原之地,自是以密宗為尊,而少林寺又家大業大,保不住有求到密宗頭上的時候,uu看書ww.uukash.co 今日得了靈智這一句承諾,怎叫他不歡欣鼓舞、喜笑顏開?


    靈智定定的瞧了這個須發皆白的老和尚一眼,再次行了一禮道:“方丈大師,臨別之際,小僧還有一個不情之請,這幾日小僧在貴寺藏經閣抄錄佛經,蒙覺遠這孩子伺候,又見他心地純良,想收他為徒,傳我密宗衣缽,還望方丈大師成全。”


    悟緣方丈一愣,一時間沒想起來覺遠是誰。等到喚過弟子一問,才知道覺遠是個不通武功的雜役弟子,年約十一二歲,天真純樸,況且他認為靈智此舉大公無私,旨在為日後密宗禪宗交好做準備,哪有不應允之理。按照他的想法,靈智要傳覺遠密宗衣缽,那麽日後接過靈智密宗宗主大位的可能性十分之大,加上覺遠自幼在少林寺長大,日後思及這一份香火情,於兩宗交流大有好處,當下派弟子喚來覺遠,又將悟字輩諸位高僧盡數喊至大雄寶殿,作為見證,讓覺遠拜在靈智門下。


    悟字輩的高僧跟悟緣方丈俱都是幾十年的師兄弟,自然懂得他的心思,對於此舉喜聞樂見,一個個笑眯眯的走入大雄寶殿當中,望向拘謹站在一旁的覺遠眼中滿滿的全是慈祥。苦心禪師這個老頑童更是笑眯眯的仔細打量了覺遠好一會兒,發現他除了天真爛漫之外再無任何特殊之處後,才收回目光,與其他高僧低聲交談起來。


    少林寺弟子眾多,覺遠年幼,又不通武功,所以平日裏自然入不了少林高僧的眼。今日瞧在靈智的麵上,一個個對覺遠和顏悅色,倒叫覺遠心中更加的不舍,心中思緒翻騰,轉過各種念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智上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持杯醉花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持杯醉花間並收藏靈智上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