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倒扣蓮盤狀的下降艙離開戰艦船體,在重力的吸引下落入大氣圈,外表塗有特殊防護塗層的金屬在大氣摩擦下呈現出燒灼的亮紅色。(.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高速下落的失重感對於習慣駕駛ms的調整者來說是小菜一碟,完全不影響他們的狀態。從外麵傳到ms駕駛艙的震動感慢慢消失,斐爾所在的下降艙已經突破了大氣層,來到人類共同的故鄉:地球。
減速降落傘伸展開來,下降艙的水平高度依然在快速下降,警報突起。
隊長斯裏克的聲音出現在小隊通訊頻道裏。
“是敵人!偵測班已經發現從關島地區起飛的地球連合空軍部隊,他們正往卡本塔利亞地區快速接近,太平洋艦隊的空母群預計4小時後到達卡本塔利亞外圍海域。下降艙展開後迪恩直接進行對空作戰,消滅來犯的戰機部隊;其餘人到預定地點集合,協助基地防禦,都清楚了嗎?”
“清楚了!”
眾人的回答整齊劃一,聲音雄壯。
“斐爾。”
“是的,隊長!”
“戰鬥開始後,卡本塔利亞本部會直接指揮迪恩部隊的行動,要注意作戰命令,不要逞一時之勇,知道嗎?”
“知道了,隊長。”
“好,大家要努力作戰,讓那些傲慢的自然人看看我們zaft戰士的武勇!”
眾人大喝一聲回應隊長,全隊的士氣都因斯裏克的發言而大大提升,全隊戰意高昂。
達到安全高度的下降艙外表剝落,保護層變得支離破碎,新世紀的武器ms破殼而出。與降落地麵的吉恩不同,迪恩們直接在空中機動,一隻隻紫色的雄鷹振翅高飛。
斐爾按照本部的指示直接與身邊的迪恩組成臨時小隊,不過臨時隊長居然由他來擔任,熒幕顯示著臨時小隊的名稱:克萊茵隊,這讓他小小地吃了一驚。
他才第一次上戰場,居然被委托指揮包括自己在內的五架吉恩。斐爾握緊了控製杆,緊張?才不呢,過樣才有挑戰性。
敵人戰機部隊準備進入警戒範圍,高空預警用的迪恩向每一架僚機發送著戰場最新的偵查信息。
斐爾看到熒幕前方出現了幾個小小的黑點,然後成片的黑點出現在迪恩前方,對方前麵少說也有數百架戰鬥機,比己方的迪恩數量上多了許多,僅僅是數量。
對方戰機群進入可視範圍後,周圍的迪恩紛紛以小隊編製散開,斐爾也帶領著自己的隊友拉開與大部隊的距離以爭取更大的活動空間。
空戰就需要這廣大闊的天空作為舞台。
克萊茵小隊處於大部隊的左翼第二線,第一線的友軍與敵人接觸開火,前麵一大片撲過來的激光粗製導的對空導彈,不過對於裝備了190mm對空散彈槍的迪恩來說威脅不大,一輪散彈齊射,導彈都化為空中彌漫的硝煙了。
“好!大家散開,注意保持距離,各自判斷形勢協同友軍攻擊!記住不要孤軍深入,祝大家武運昌隆!回頭見!”
斐爾叫隊友不要孤軍深入,他自己卻一馬當先越過身邊的友軍向最前線衝去,與其待在後麵指揮,他情願領兵突擊。
迪恩相對與吉恩,除了具備大氣圈飛行能力外,還特別做了輕量化的高機動處理,機體操控靈活,反應也比吉恩靈敏了許多,整機擁有卓越的空戰能力。
比起吉恩,斐爾更喜歡迪恩這款注重靈活性的機體。
斐爾控製的迪恩挺起76mm機槍,瞄準前麵一架戰機,幾個亮黃色的光點向對方射去,子彈射穿了對方的機背,中彈的地方冒出黑煙和火花。
對於無時無刻都處於高速運動的空戰來說,抓住敵人的尾巴或者側麵是最重要的;而相對飛行的攻擊則需要有無比精確的射擊能力、過人的反應力和判斷力。
沒有人會呆在原地射擊的,因為那相當於自殺行為。
抓住另一家一架戰機轉向的一瞬間動作,斐爾憑借迪恩過人的機動性先於對方變向。兩架機體對衝而過,出來的戰機身上多了一排彈孔,化作一團火焰往下墜去。(.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迪恩一擊成功,在空中甩出一個漂亮的弧線,對空散彈將身後尾隨的導彈擊毀,迪恩接著繞了一個彎便再次麵對戰機部隊,準備向第三架目標下手。
迪恩俯衝翻身,切入了機群的下方,機槍掃射,敵機雙雙墜毀。
迪恩抬頭高速爬升,帶起身後緊咬不放的三架敵機,在上升的過程中轉向翼一翻,變向的氣流馬上將旋轉的機體卸向右邊。前麵兩架來不及拐彎,迪恩手中的機槍連閃兩次,兩架戰機帶著濃煙火球越過迪恩。
餘下那架閃到小機群裏麵去了,斐爾也跟著它去前麵攻擊敵人的小股部隊。
不得不說空軍極不耐打,斐爾基本上幾粒子彈就可以解決一個問題,挺著機槍的迪恩不斷收割敵人的生命。
而接觸後的迪恩大部隊和戰機群呈現混戰的態勢,一部分攜帶高爆炸藥的戰機試圖穿過作戰空間,以190mm對空散彈槍擊落第26架敵機的斐爾馬上調轉迪恩的方向去攔截這群漏網之魚。
重戰機逐漸散開,這樣既增加了迪恩的包圍難度,也提高了自己的閃避空間。
迪恩緊貼敵機等待機會,機槍每次發生沒子彈都會穿透飛機薄薄的“臉皮”。
此時,下降程序已經全部完成,初步的基地設施在卡本塔利亞密鑼緊鼓的組裝中,連合的艦隊也在進一步的接近中,雙方都在和時間競賽。
斐爾駕駛迪恩尾隨前麵一架極為靈活的聯合戰機,這個家夥很不簡單,居然一個人在麵前斐爾擊落了兩架迪恩,還輕易地擺脫了其他迪恩的追擊,最可惡的是它借友軍的掩護在場上忽閃忽沒,讓人防不勝防。
斐爾把它盯住了,而它就在前麵不斷地做出各種機動,試圖擺脫迪恩的咬尾,斐爾則屢屢用機槍的點射限製它的靈活動作。
不可否認,擁有極佳氣動外形的戰鬥機在單對單的格鬥中速度比迪恩快許多,要不是斐爾不斷地以翻轉動作從多角度攻擊迫使它不斷改變方向,它早就拋離迪恩跑得沒影了。
如果斐爾使用對空散彈槍,估計幾個回合就可以把它製服,但對方的身手明顯比其他的敵機高了許多,還不時對斐爾做出挑釁動作,它完全激起了斐爾的爭勝心。
所以他一直都隻用機槍,目的是與它一較高下。
現在場上的局麵很明顯,迪恩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對空散彈不斷殺傷脆弱的戰機,雖然被部分高速敵機突破了防禦,但基地那邊還有嚴密的防空陣線,沒有低空俯衝或者過飽和轟炸,是不可能對基地造成傷害的;況且,那種數量的敵人在吉恩無數的機槍麵前作俯衝轟炸,隻是白白送命而已。
這樣一來斐爾可以安心跟對手較量技術,這種機會是很難得,尤其是在實戰當中。
雖然戰機的機動性無法和迪恩相提並論,而且戰機駕駛員與斐爾兩個人的能力也是不一樣。
但戰機動作不過靈活,但操控容易;迪恩靈活性高,但稍不留神就會過了頭或者達不到,想要精確的控製它需要非常高的駕駛能力。
這不是嘛,半空中的迪恩幾乎全部都是用對空散彈槍的,用機槍的人斐爾沒看到幾個。而斐爾擊落的26架敵機有25架是用機槍一擊必殺的,他從不浪費子彈確實夠省了。
除了麵對這架特殊的敵機外,他的命中率達到了可以令人吃驚的100%。
為什麽令人吃驚?想像一下,迪恩和戰機都是高速運動的機體,兩者間的相對速度幾乎有普通ms的3,4倍,而機槍用的不是光束這種速度幾乎是3x108m/s即開即到無法閃避的彈藥,而是速度隻有大概千米每秒的實體子彈,兩者的差距可想而知。
要是迪恩的速度可以追上敵機,斐爾也早就一槍把它搞定了,何必追得那麽辛苦?在戰鬥中成長,鍛煉自己的意誌和技術也是z給斐爾定的必修課。
陷於追逐戰的迪恩巧妙地看準了對方前一次機動剛剛完結,下一次機動沒來得及調整之際再次射出一串子彈,那知對方的機腹突然翻轉,子彈從機腹掠過,機頭朝下的敵機向下彎去,一下子繞到斐爾斜下方,大量的機槍子彈向迪恩傾斜。
原來剛剛的破綻他是故意露出來的,目的是引誘斐爾攻擊,再趁勢扭轉方向。迪恩機體在半空中急速旋轉躲過子彈,再以扭曲的s型軌跡輕易地奪回了咬尾的優勢。
沒等斐爾發起攻擊,那架敵機機頭快速拉升,往高空衝去,迪恩連接尾隨進擊。不料對方又突然一個減速反向機動,機首瞬間朝下俯衝,再次減速機動,機首翻起,黑洞洞的機槍口已經對準了迪恩相對移動的位置。
但它看到的卻是紫影一閃,迪恩僅僅以一個身位的幅度做了180度的上下倒轉變向,讓他至於沒有失去高處的攻擊優勢,那一長串的子彈從迪恩的頭頂飛過,頭朝下的迪恩與機首向上戰機近在咫尺,就算是ms在這種距離和速度下也未必奪得過迪恩的攻擊,更何況是戰機呢。
情況已經很明顯,斐爾勝利了,但他沒急著開火。
他等待與戰機擦肩的一瞬間,以報它之前的挑釁。對方的駕駛員隻能在機艙裏等待死亡,體驗眼看自己走入地獄卻無法抗拒的感覺。
就在這時,本部傳來了緊急通訊,管製員語氣慌張通知空軍部隊:卡本塔利亞西北方上空13000米高度處發現大群的連合遠程轟炸機,距離基地建築隻有10分鍾路程。
迪恩的放下了機槍與對頭機擦肩而過,隱約可以到對方駕駛室的人,那人的頭正對著迪恩的方向,想必是心裏對斐爾不殺它感到奇怪吧。
敵人所剩無幾的戰機部隊完成詳攻任務開始撤退,估計一大堆的加油機已經在半路等他們回去,看到剩下的幾隻小貓,他們一定會很“高興”吧。
10分鍾隻夠迪恩接近轟炸部隊,並不足以完成殲滅的任務,而且不少機體剩餘的彈藥也不多了,連合真的出大手筆,難道真的要看著基地被炸平?
還有什麽辦法?
(ps:開學大吉!)
高速下落的失重感對於習慣駕駛ms的調整者來說是小菜一碟,完全不影響他們的狀態。從外麵傳到ms駕駛艙的震動感慢慢消失,斐爾所在的下降艙已經突破了大氣層,來到人類共同的故鄉:地球。
減速降落傘伸展開來,下降艙的水平高度依然在快速下降,警報突起。
隊長斯裏克的聲音出現在小隊通訊頻道裏。
“是敵人!偵測班已經發現從關島地區起飛的地球連合空軍部隊,他們正往卡本塔利亞地區快速接近,太平洋艦隊的空母群預計4小時後到達卡本塔利亞外圍海域。下降艙展開後迪恩直接進行對空作戰,消滅來犯的戰機部隊;其餘人到預定地點集合,協助基地防禦,都清楚了嗎?”
“清楚了!”
眾人的回答整齊劃一,聲音雄壯。
“斐爾。”
“是的,隊長!”
“戰鬥開始後,卡本塔利亞本部會直接指揮迪恩部隊的行動,要注意作戰命令,不要逞一時之勇,知道嗎?”
“知道了,隊長。”
“好,大家要努力作戰,讓那些傲慢的自然人看看我們zaft戰士的武勇!”
眾人大喝一聲回應隊長,全隊的士氣都因斯裏克的發言而大大提升,全隊戰意高昂。
達到安全高度的下降艙外表剝落,保護層變得支離破碎,新世紀的武器ms破殼而出。與降落地麵的吉恩不同,迪恩們直接在空中機動,一隻隻紫色的雄鷹振翅高飛。
斐爾按照本部的指示直接與身邊的迪恩組成臨時小隊,不過臨時隊長居然由他來擔任,熒幕顯示著臨時小隊的名稱:克萊茵隊,這讓他小小地吃了一驚。
他才第一次上戰場,居然被委托指揮包括自己在內的五架吉恩。斐爾握緊了控製杆,緊張?才不呢,過樣才有挑戰性。
敵人戰機部隊準備進入警戒範圍,高空預警用的迪恩向每一架僚機發送著戰場最新的偵查信息。
斐爾看到熒幕前方出現了幾個小小的黑點,然後成片的黑點出現在迪恩前方,對方前麵少說也有數百架戰鬥機,比己方的迪恩數量上多了許多,僅僅是數量。
對方戰機群進入可視範圍後,周圍的迪恩紛紛以小隊編製散開,斐爾也帶領著自己的隊友拉開與大部隊的距離以爭取更大的活動空間。
空戰就需要這廣大闊的天空作為舞台。
克萊茵小隊處於大部隊的左翼第二線,第一線的友軍與敵人接觸開火,前麵一大片撲過來的激光粗製導的對空導彈,不過對於裝備了190mm對空散彈槍的迪恩來說威脅不大,一輪散彈齊射,導彈都化為空中彌漫的硝煙了。
“好!大家散開,注意保持距離,各自判斷形勢協同友軍攻擊!記住不要孤軍深入,祝大家武運昌隆!回頭見!”
斐爾叫隊友不要孤軍深入,他自己卻一馬當先越過身邊的友軍向最前線衝去,與其待在後麵指揮,他情願領兵突擊。
迪恩相對與吉恩,除了具備大氣圈飛行能力外,還特別做了輕量化的高機動處理,機體操控靈活,反應也比吉恩靈敏了許多,整機擁有卓越的空戰能力。
比起吉恩,斐爾更喜歡迪恩這款注重靈活性的機體。
斐爾控製的迪恩挺起76mm機槍,瞄準前麵一架戰機,幾個亮黃色的光點向對方射去,子彈射穿了對方的機背,中彈的地方冒出黑煙和火花。
對於無時無刻都處於高速運動的空戰來說,抓住敵人的尾巴或者側麵是最重要的;而相對飛行的攻擊則需要有無比精確的射擊能力、過人的反應力和判斷力。
沒有人會呆在原地射擊的,因為那相當於自殺行為。
抓住另一家一架戰機轉向的一瞬間動作,斐爾憑借迪恩過人的機動性先於對方變向。兩架機體對衝而過,出來的戰機身上多了一排彈孔,化作一團火焰往下墜去。(.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迪恩一擊成功,在空中甩出一個漂亮的弧線,對空散彈將身後尾隨的導彈擊毀,迪恩接著繞了一個彎便再次麵對戰機部隊,準備向第三架目標下手。
迪恩俯衝翻身,切入了機群的下方,機槍掃射,敵機雙雙墜毀。
迪恩抬頭高速爬升,帶起身後緊咬不放的三架敵機,在上升的過程中轉向翼一翻,變向的氣流馬上將旋轉的機體卸向右邊。前麵兩架來不及拐彎,迪恩手中的機槍連閃兩次,兩架戰機帶著濃煙火球越過迪恩。
餘下那架閃到小機群裏麵去了,斐爾也跟著它去前麵攻擊敵人的小股部隊。
不得不說空軍極不耐打,斐爾基本上幾粒子彈就可以解決一個問題,挺著機槍的迪恩不斷收割敵人的生命。
而接觸後的迪恩大部隊和戰機群呈現混戰的態勢,一部分攜帶高爆炸藥的戰機試圖穿過作戰空間,以190mm對空散彈槍擊落第26架敵機的斐爾馬上調轉迪恩的方向去攔截這群漏網之魚。
重戰機逐漸散開,這樣既增加了迪恩的包圍難度,也提高了自己的閃避空間。
迪恩緊貼敵機等待機會,機槍每次發生沒子彈都會穿透飛機薄薄的“臉皮”。
此時,下降程序已經全部完成,初步的基地設施在卡本塔利亞密鑼緊鼓的組裝中,連合的艦隊也在進一步的接近中,雙方都在和時間競賽。
斐爾駕駛迪恩尾隨前麵一架極為靈活的聯合戰機,這個家夥很不簡單,居然一個人在麵前斐爾擊落了兩架迪恩,還輕易地擺脫了其他迪恩的追擊,最可惡的是它借友軍的掩護在場上忽閃忽沒,讓人防不勝防。
斐爾把它盯住了,而它就在前麵不斷地做出各種機動,試圖擺脫迪恩的咬尾,斐爾則屢屢用機槍的點射限製它的靈活動作。
不可否認,擁有極佳氣動外形的戰鬥機在單對單的格鬥中速度比迪恩快許多,要不是斐爾不斷地以翻轉動作從多角度攻擊迫使它不斷改變方向,它早就拋離迪恩跑得沒影了。
如果斐爾使用對空散彈槍,估計幾個回合就可以把它製服,但對方的身手明顯比其他的敵機高了許多,還不時對斐爾做出挑釁動作,它完全激起了斐爾的爭勝心。
所以他一直都隻用機槍,目的是與它一較高下。
現在場上的局麵很明顯,迪恩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對空散彈不斷殺傷脆弱的戰機,雖然被部分高速敵機突破了防禦,但基地那邊還有嚴密的防空陣線,沒有低空俯衝或者過飽和轟炸,是不可能對基地造成傷害的;況且,那種數量的敵人在吉恩無數的機槍麵前作俯衝轟炸,隻是白白送命而已。
這樣一來斐爾可以安心跟對手較量技術,這種機會是很難得,尤其是在實戰當中。
雖然戰機的機動性無法和迪恩相提並論,而且戰機駕駛員與斐爾兩個人的能力也是不一樣。
但戰機動作不過靈活,但操控容易;迪恩靈活性高,但稍不留神就會過了頭或者達不到,想要精確的控製它需要非常高的駕駛能力。
這不是嘛,半空中的迪恩幾乎全部都是用對空散彈槍的,用機槍的人斐爾沒看到幾個。而斐爾擊落的26架敵機有25架是用機槍一擊必殺的,他從不浪費子彈確實夠省了。
除了麵對這架特殊的敵機外,他的命中率達到了可以令人吃驚的100%。
為什麽令人吃驚?想像一下,迪恩和戰機都是高速運動的機體,兩者間的相對速度幾乎有普通ms的3,4倍,而機槍用的不是光束這種速度幾乎是3x108m/s即開即到無法閃避的彈藥,而是速度隻有大概千米每秒的實體子彈,兩者的差距可想而知。
要是迪恩的速度可以追上敵機,斐爾也早就一槍把它搞定了,何必追得那麽辛苦?在戰鬥中成長,鍛煉自己的意誌和技術也是z給斐爾定的必修課。
陷於追逐戰的迪恩巧妙地看準了對方前一次機動剛剛完結,下一次機動沒來得及調整之際再次射出一串子彈,那知對方的機腹突然翻轉,子彈從機腹掠過,機頭朝下的敵機向下彎去,一下子繞到斐爾斜下方,大量的機槍子彈向迪恩傾斜。
原來剛剛的破綻他是故意露出來的,目的是引誘斐爾攻擊,再趁勢扭轉方向。迪恩機體在半空中急速旋轉躲過子彈,再以扭曲的s型軌跡輕易地奪回了咬尾的優勢。
沒等斐爾發起攻擊,那架敵機機頭快速拉升,往高空衝去,迪恩連接尾隨進擊。不料對方又突然一個減速反向機動,機首瞬間朝下俯衝,再次減速機動,機首翻起,黑洞洞的機槍口已經對準了迪恩相對移動的位置。
但它看到的卻是紫影一閃,迪恩僅僅以一個身位的幅度做了180度的上下倒轉變向,讓他至於沒有失去高處的攻擊優勢,那一長串的子彈從迪恩的頭頂飛過,頭朝下的迪恩與機首向上戰機近在咫尺,就算是ms在這種距離和速度下也未必奪得過迪恩的攻擊,更何況是戰機呢。
情況已經很明顯,斐爾勝利了,但他沒急著開火。
他等待與戰機擦肩的一瞬間,以報它之前的挑釁。對方的駕駛員隻能在機艙裏等待死亡,體驗眼看自己走入地獄卻無法抗拒的感覺。
就在這時,本部傳來了緊急通訊,管製員語氣慌張通知空軍部隊:卡本塔利亞西北方上空13000米高度處發現大群的連合遠程轟炸機,距離基地建築隻有10分鍾路程。
迪恩的放下了機槍與對頭機擦肩而過,隱約可以到對方駕駛室的人,那人的頭正對著迪恩的方向,想必是心裏對斐爾不殺它感到奇怪吧。
敵人所剩無幾的戰機部隊完成詳攻任務開始撤退,估計一大堆的加油機已經在半路等他們回去,看到剩下的幾隻小貓,他們一定會很“高興”吧。
10分鍾隻夠迪恩接近轟炸部隊,並不足以完成殲滅的任務,而且不少機體剩餘的彈藥也不多了,連合真的出大手筆,難道真的要看著基地被炸平?
還有什麽辦法?
(ps:開學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