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母狗,緣分及其它。


    我家小狗狗的名字經全家人協商,定為“緣緣”。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在鄉下養過一隻叫“緣緣”的小狗,去年在去南方之前送給鄰居了,小家夥直到現在還常來串門。給這隻新來的小狗也起名“緣緣”,就省得我們再想“緣緣”了。


    先後兩隻“緣緣”都是小母狗,說起母狗,我還想起《笑林廣記》裏的一個笑話。


    說是有個人死後到了陰曹地府,判官問他來世想托生什麽,他說想當母狗;判官很詫異,問為什麽,他道:“古人雲:‘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當母狗當然好啦!”


    遇財得財,遇難免難――當母狗真有這等好事?


    嗬嗬,當然不是!這是白字先生鬧的一個笑話。


    《禮記.曲禮上》中有“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的古訓,是古人推崇的做人的氣節:臨財,不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取;臨難,不以不正當的方式逃避。有點類似西方人說的“紳士風度”。這位白字先生把“毋苟”讀成了“母狗”,荒唐不說;且不想:若真是有這等隻占便宜不吃虧的美事,這世上的母狗豈不會太多了?


    再說說“緣緣”這個名字。


    緣,緣分也;什麽是緣分?


    對“緣分”二字可以作宿命的解讀,也可以作哲理上的解讀。從哲理上說,緣分是以必然解釋偶然,而不是以偶然解釋必然。


    舉例來說,我們那天遇到“緣緣”,就是個偶然事件。


    倘若那天我們不去趕集,倘若那天賣狗的人因事未去集上,倘若在我們之前有人買走了它,倘若我們遇到更中意的狗狗,倘若在價錢上未能談攏,等等,等等;都會使我們買走“緣緣”的事落空;但此事最後成了定局,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數;以必然解釋之,就是“緣分”。


    其實,“緣分”並不神秘,用哲學上的話說,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事物的必然性是通過偶然性來體現的。農民有句俗話:“老趕集就能遇上親家。”“遇上親家”是偶然,但“老趕集”就會使其成為必然。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麵,“緣分”如是,“緣緣”也如是。


    現在許多人不肯如此考慮問題,遇到美事仿佛都是命中注定,大叫“緣分”,不願分析其中的偶然性;遇到倒黴事都說是“突如其來”,不願分析其中的必然性;結果往往是“美事”的緣分不再,而“突如其來”卻一再的造訪;各位打開報紙或登錄網站就可以看到,許多媒體都有這樣的思維定勢。


    此外,據報道:從2005年開始,北京市“文理科狀元”(本人很不讚同這種提法)已經連續四年被女生包攬了。是女生與“文理科狀元”有緣分,還是我們的教育體製與女生有緣分,我說不好;反正我覺得,如果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突如其來”的發現,我們的教育是有點問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碎語閑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敵並收藏碎語閑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