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教師素質幽默談
閑時在眾多的博客中瀏覽,發現教師寫博的人越來越多了,很是感到欣喜。“網上遇同行,兩眼淚汪汪”啊!幹嗎那麽激動?不是退休了,平時難得見到同行了嘛!教師寫的博客,我看起來很親切,《論語》中說“學而優則仕,(優,有閑暇或餘力的意思)仕而優則學”,現在可以說“教而優則博”了。那“博而優”呢?“博而優”就接著再博唄!我聽說有的“博客愛好者”一口氣開了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博;就連不才我,當初也開了五六個;後來才感覺戰線太長,緊縮為現在的兩個了。
我看到有的同行在博客中討論“教師素質”的問題,寫得都很好,我很讚同。要是有同行問我:教師最需要具備什麽樣的素質?我說隻需要三樣:幽默感,幽默感,還有幽默感。
有人一定會說:不對吧?看來你是離學校太久了;教師最需要的素質是熱愛教育事業,還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要有責任心、愛心,還有寬容,還有……
你說得都對!我的意思是,你隨便聽聽哪位教師的課,再看看他是如何與同事及學生打交道的,如果發現他具有某種程度的幽默感,你說的那些素質他都有;反過來,如果他一點點幽默感也沒有,你說的那些就都夠戧。(.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什麽是幽默?幽默是林語堂先生(1895~1976)對英文humour作的一個巧妙的翻譯。幽默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它不但表現出積極、樂觀、活潑與機智的精神,又具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深刻。可以這樣說,幽默感是人的內心世界開放出來的,別人可以直接感受其芬芳的花朵。
一個照本宣科的教師,一堂味同嚼蠟的授課,你能說這位教師是如何熱愛他的事業,如何精通自己的業務嗎?新教師且不說,那教了十幾年也如此的呢?而講課生動活潑,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愉悅的教師;不熱愛工作,不精通業務,不熱愛學生,能做到嗎?
北京市有一位已經過世的化學特級教師,聽過他的課的人都說他講課簡直就是“單口相聲”,妙語連珠,諧趣橫生;枯燥的化學課在他那裏變成了一種愉快的精神享受。講課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這除了他個人的才能之外,不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到了癡迷的程度,不是熱愛自己的學生到了癡迷的程度,是絕對做不到的。
講課要有幽默感,管理學生也要有幽默感。幽默感是平等,寬容和理解的體現,而且不僅僅是表現在課堂上。有一回我女兒女婿開車回來,說今天與別人追尾了,女兒下車看自己的車時,前麵那輛車的司機也下了車,對她說:“嗨,你這姑娘真逗,你撞了我不來看我的車,你看你的車幹嘛!”聽到這裏我緊張的心放了下來:“不用再說,這事兒肯定解決得很好。”女兒說:“你怎麽知道?”我說:“我當然知道,因為這位司機有幽默感。”果然,因為碰撞得很輕,基本看不出來,相互禮貌地道聲對不起後就分道揚鑣了。
有一年夏天,我的下午課,有個學生在宿舍睡過了頭,上課30多分鍾了才迷迷瞪瞪趕到教室,看到他的樣子,大家都想笑,我笑著說:“還好,你在下課前及時趕到了!”同學們也哈哈大笑。你想,多少年之後,這有趣的一幕也許還是他學生時代“最美好”的回憶;而反過來說,你就是對他吹胡子瞪眼,也是於事無補。
或說,幽默是不錯,可上課也不能老耍貧嘴呀!我說的幽默當然不是庸俗地耍貧嘴,而是要挖掘教學中生動活潑的因素,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強化“興趣記憶”,優化教學效果。教學的內容可以幽默,比如我教化學的,石蕊指示劑我說“酸裏紅(山裏紅)”,五水硫酸銅我說“二百五”(式量250);陽極氧化不好記,我總結為“癢癢(氧陽)”;還有一些過於“化學”的例子,我就不舉了。有些學生易犯的錯誤也能幽默一把:比如有機化學中的“苯”學生老誤寫為“笨”,說了好幾次也引不起重視。我就故作神秘地說:“我告訴大家一個學習的秘訣,每天早上起床念三遍,保證學習成績提高。”學生們都瞪大眼睛聽著,我在黑板上寫了:“我苯(本)不笨”四個字,同學們馬上露出領悟的笑容。是啊,相信“我本(苯)不笨”,學習當然會好;而且“苯”不是“笨”的印象也就加深了。
有同行會問:這麽說來,你的課一定很幽默了?老實講,我力求如此。教師是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樂,也有病痛不適,有時由於某些原因,我的課也是不盡如人意。然而學生是敏感的,下課後有的學生就問我:“老師,您這節課怎麽那麽嚴肅呀?”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是嗎?”教師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情緒帶到課堂上,而學生是一麵準確公正的鏡子;當老師的,真不能不注意呀!
那照你這麽說,不幽默還當不了教師了?不是這個意思。反正你要是不幽默,在別人尤其是在學生的眼裏,你就可能更“幽默”。
我教師範時,曾帶學生到小學去實習,親眼目睹一位中年女教師急赤白臉地當著學生家長的麵說道:“我要是有這麽個孩子,一生下來我就把他掐死!”說這句話時,那個掛著鼻涕,渾身是土的男孩子就站在旁邊,一付視死如歸的樣子,我看著直想笑。
閑時在眾多的博客中瀏覽,發現教師寫博的人越來越多了,很是感到欣喜。“網上遇同行,兩眼淚汪汪”啊!幹嗎那麽激動?不是退休了,平時難得見到同行了嘛!教師寫的博客,我看起來很親切,《論語》中說“學而優則仕,(優,有閑暇或餘力的意思)仕而優則學”,現在可以說“教而優則博”了。那“博而優”呢?“博而優”就接著再博唄!我聽說有的“博客愛好者”一口氣開了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博;就連不才我,當初也開了五六個;後來才感覺戰線太長,緊縮為現在的兩個了。
我看到有的同行在博客中討論“教師素質”的問題,寫得都很好,我很讚同。要是有同行問我:教師最需要具備什麽樣的素質?我說隻需要三樣:幽默感,幽默感,還有幽默感。
有人一定會說:不對吧?看來你是離學校太久了;教師最需要的素質是熱愛教育事業,還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要有責任心、愛心,還有寬容,還有……
你說得都對!我的意思是,你隨便聽聽哪位教師的課,再看看他是如何與同事及學生打交道的,如果發現他具有某種程度的幽默感,你說的那些素質他都有;反過來,如果他一點點幽默感也沒有,你說的那些就都夠戧。(.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什麽是幽默?幽默是林語堂先生(1895~1976)對英文humour作的一個巧妙的翻譯。幽默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它不但表現出積極、樂觀、活潑與機智的精神,又具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深刻。可以這樣說,幽默感是人的內心世界開放出來的,別人可以直接感受其芬芳的花朵。
一個照本宣科的教師,一堂味同嚼蠟的授課,你能說這位教師是如何熱愛他的事業,如何精通自己的業務嗎?新教師且不說,那教了十幾年也如此的呢?而講課生動活潑,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愉悅的教師;不熱愛工作,不精通業務,不熱愛學生,能做到嗎?
北京市有一位已經過世的化學特級教師,聽過他的課的人都說他講課簡直就是“單口相聲”,妙語連珠,諧趣橫生;枯燥的化學課在他那裏變成了一種愉快的精神享受。講課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這除了他個人的才能之外,不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到了癡迷的程度,不是熱愛自己的學生到了癡迷的程度,是絕對做不到的。
講課要有幽默感,管理學生也要有幽默感。幽默感是平等,寬容和理解的體現,而且不僅僅是表現在課堂上。有一回我女兒女婿開車回來,說今天與別人追尾了,女兒下車看自己的車時,前麵那輛車的司機也下了車,對她說:“嗨,你這姑娘真逗,你撞了我不來看我的車,你看你的車幹嘛!”聽到這裏我緊張的心放了下來:“不用再說,這事兒肯定解決得很好。”女兒說:“你怎麽知道?”我說:“我當然知道,因為這位司機有幽默感。”果然,因為碰撞得很輕,基本看不出來,相互禮貌地道聲對不起後就分道揚鑣了。
有一年夏天,我的下午課,有個學生在宿舍睡過了頭,上課30多分鍾了才迷迷瞪瞪趕到教室,看到他的樣子,大家都想笑,我笑著說:“還好,你在下課前及時趕到了!”同學們也哈哈大笑。你想,多少年之後,這有趣的一幕也許還是他學生時代“最美好”的回憶;而反過來說,你就是對他吹胡子瞪眼,也是於事無補。
或說,幽默是不錯,可上課也不能老耍貧嘴呀!我說的幽默當然不是庸俗地耍貧嘴,而是要挖掘教學中生動活潑的因素,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強化“興趣記憶”,優化教學效果。教學的內容可以幽默,比如我教化學的,石蕊指示劑我說“酸裏紅(山裏紅)”,五水硫酸銅我說“二百五”(式量250);陽極氧化不好記,我總結為“癢癢(氧陽)”;還有一些過於“化學”的例子,我就不舉了。有些學生易犯的錯誤也能幽默一把:比如有機化學中的“苯”學生老誤寫為“笨”,說了好幾次也引不起重視。我就故作神秘地說:“我告訴大家一個學習的秘訣,每天早上起床念三遍,保證學習成績提高。”學生們都瞪大眼睛聽著,我在黑板上寫了:“我苯(本)不笨”四個字,同學們馬上露出領悟的笑容。是啊,相信“我本(苯)不笨”,學習當然會好;而且“苯”不是“笨”的印象也就加深了。
有同行會問:這麽說來,你的課一定很幽默了?老實講,我力求如此。教師是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樂,也有病痛不適,有時由於某些原因,我的課也是不盡如人意。然而學生是敏感的,下課後有的學生就問我:“老師,您這節課怎麽那麽嚴肅呀?”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是嗎?”教師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情緒帶到課堂上,而學生是一麵準確公正的鏡子;當老師的,真不能不注意呀!
那照你這麽說,不幽默還當不了教師了?不是這個意思。反正你要是不幽默,在別人尤其是在學生的眼裏,你就可能更“幽默”。
我教師範時,曾帶學生到小學去實習,親眼目睹一位中年女教師急赤白臉地當著學生家長的麵說道:“我要是有這麽個孩子,一生下來我就把他掐死!”說這句話時,那個掛著鼻涕,渾身是土的男孩子就站在旁邊,一付視死如歸的樣子,我看著直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