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紫微宮,淩煙閣。


    皇帝一步一級,緩緩登上百丈淩煙閣,這裏原本是由閻妃親自設計的觀星樓,後來皇帝把這裏改名淩煙閣,原來的淩煙閣隻是宮中一座小閣,而現在卻成了宮中第一高樓,甚至是整個洛陽的第一高樓。


    百丈淩煙閣,共建有一百零八層。


    每一層,都供奉著一位大秦的功臣。


    每一層中,都立著高大的金身,還有等身畫像,那層樓中的四麵牆壁,還有天花頂以及地磚上,也都繪有彩繪,上麵繪畫著這位功臣的功勳事跡。閣中,還供有他們生前用過的盔甲、武器,還有天下士子詩人們為他們做的詩詞。


    一百零八功臣,每一位還由皇帝賜予北鬥星神之號,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合為一百單八星神。


    皇帝為他那些死去的,還活著的功臣們封神。


    三十六天罡星神,皆為大秦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七十二地煞星神,則為功高王侯之臣。


    “聖人,歇息一下吧!”


    內侍監曹化淳跟著皇帝身後,小心的提醒勸說。


    手拄一根龍頭金杖的皇帝笑了笑,停了下來,“確實有些力不從心了,不服老果然不行了,歲月不饒人啊。”


    “聖人春秋正盛呢,過些天才至花甲。”


    “六十一甲子,人生又能有幾個一甲子呢,為帝王者,能年過六十,已經算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聖人切莫如此說,想漢武帝享年七十,在位五十五年。梁武帝享年八十六,在位五十五年,而南越王趙佗,享年一百零三歲,在位六十七年”


    羅成笑了笑。


    此時已經是開元三十八年,他於隋末建立這個帝國,已經走過了三十八個年頭,開國之時他方二十幾歲,而到現,他馬上就要六十歲了。


    頭上的須發也已經白了許多。


    年輕的時候,他衝鋒陷陣,轉戰南北,曾經也是萬人敵的猛將,而如今,他走路都要靠手裏的拐杖,雖說看似還很精神,可確實已經大不如前,這百丈的淩煙閣,以前他一氣就能上去,現在卻隻能走走停停。


    “相比起這閣中的功臣們,朕還算是身體尚好的,但也隻是跟這些已經走了的老夥計們比了。”


    一百零八淩煙閣功臣,在位的已經沒多少了。


    開國之初,設了二十四淩煙閣功臣,後來又陸續增添了幾批,如今湊滿一百零八星,但歲月也凋零了許多名將。


    太上皇和皇太後都有幾年前先後離世,就連皇後單氏也於去年走了。


    老師張須陀年輕時打仗受傷太多,這些年雖一直調理身體,可在五年前就已經離開了,還有叔寶,十年前就已經因傷病纏身而病逝了。


    軍神李靖,六年前病逝,終年七十九歲,這位大器晚成的軍神,倒還算是壽數大的。


    宰相侯莫陳、房玄齡、杜如晦、魏征、溫彥博、馬周等柱石,也都先後隕落。


    好在帝國早就建立有良好的人才選拔機製和宰輔的培養製度,如今朝中有長孫無忌、岑文本、褚遂良、於誌寧、張行成、劉洎等宰輔執政,軍隊也還有徐世績、蘇定方、程咬金、尉遲恭、薛萬徹、裴行儼等名將在位。


    不過隨著秦瓊、單雄信、李靖等一個個名將,房玄齡、魏征等一個個名相的先後離去,也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昨日,白日出現太白星。”皇帝說道。


    曹化淳麵色微變。


    “隻是恰巧而已。”他勸道。


    羅成笑了笑,“朕當年受禪禦極之前,太白見秦分,時人紛紛稱我這個秦王當有天下。後來我受禪禦極,天下百姓也都以為這是順應天道。”


    曹化淳不敢接話。


    實在是這話題太過嚴重。


    太白星主肅殺、攻伐和變革,有句自漢代就傳下來的老話,叫太白經天,天下革,民更王。


    大白天的太白星出現,往往意味著動亂,甚至是天下易主,王位更人。


    上一次太白經天,是在三十八年前,太白現,然後秦天下。


    如今再次出現太白經天,皇帝提起,曹化淳哪敢接話。


    “朕老了,太子成熟了。”皇帝道。


    皇帝馬上就六十歲了,而太子今年也快四十了,當了足足三十八年的太子。這三十八年,皇帝沒有猜忌過太子,也沒有想過易儲,太子的儲君之位一直很安穩,可畢竟一當就是三十八年,雖然太子沒有表現過什麽不耐煩,但也確實早就做好了接位繼承的準備了。


    皇帝已經在數個重要的場合裏,公然提起過要退位給太子的意思,u看書 .ukanshu隻不過這話太過驚人,沒有幾個敢接話,或者說沒有幾個敢當真。畢竟皇帝才六十不到,雖說撐起了龍拐,但看著還是很健康的。


    就算現在朝廷政務主要交給太子代攝,由宰輔們輔佐執政,但上上下下大家都認為,這個帝國離不開皇帝,有皇帝在,哪怕皇帝什麽都不管都不過問,大家也覺得有人掌舵,十分安心。


    “朕昨日接到奏報,李世民死了。”


    曹化淳隻靜靜的聽著,也沒接話,李世民是信度左都督,在信度二十年了,從最初的一個小商站,到一點點的殖民擴張,最終滅掉了信度國,一路從信度河口溯流而上,一直打通到了與大夏道的山口通道,使的信度道與大秦西域的大夏、河中、海中、安西等連成一片。


    可以說功績是很大的。


    這位李貴妃的兄弟,說來為朝廷先後打下了林邑和信度兩國,還曾率軍打了三次也門爭奪戰,為朝廷滅掉了也門希木葉爾王國,擊敗了阿克蘇姆和大食的聯合進攻,打斷了阿拉伯三大哈裏發的東擴野心,並極大打擊了意圖控製紅海海路的紅海南岸的阿克蘇姆國,把那個自稱萬王之王的囂張國王打的被迫遷都內陸,甚至連重要的海港阿杜利斯也落入秦軍之手。


    正是有李世民這個驃悍的主帥鎮守在信度,有他的威懾,才讓大食人的鷹旗在大秦的紅色龍旗之前退避三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猛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