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六郡動員百姓修橋鋪路,運送糧草。雖然全境動員,可好在節度使府並不擾民,征召百姓不是無償服役,且並不出本郡本縣,不論是修路還是運糧,都是各自接力,且節度使府還會拔出錢糧為工錢。


    此舉雖讓帥府出錢不少,但卻深得百姓好評。


    百姓們幹勁很足,各郡縣內的道路接二連三的連接貫通,而後各郡糧草沿著大路輸送到遼河邊的轉運倉城,再由糧船轉為水運,大大節省了人力和時間。


    羅成在金山城之西五十裏的遼河邊平原上,建立起了一座新的軍鎮,名為鐵嶺軍鎮,並讓新城第二軍向此派駐一個步兵廂四千人馬。


    此前忠武軍在緊鄰扶餘川的這北麵,最大的一個軍事要塞就是金山城。金山城修建在鐵嶺東麵山區裏的遼河支流泛河邊山上,占山扼河,控製著這條河穀通道,十分險要。


    不過這座城因為是山城,所以並不算太大,此前新城的第二軍駐了一個步兵廂在金城山城,這座山城是第二軍防區內僅次於新城這座軍城的一座軍鎮。


    而現在,羅成為了進攻扶餘川,開始在西邊的遼河平原上,修建一座更大的平原城,既為軍鎮,同時也是糧草轉運大倉。


    這座新的鐵嶺軍鎮,距離遼河二十裏,同時也駐在泛河北岸,同時這裏還有座大湖,並有幾條向北的支流,可謂是水網縱橫。


    為了守衛這座前哨基地,羅成又在鐵嶺軍鎮北麵二十裏的遼河和支流柴河交匯處,修建了鎮北堡。


    在鎮北堡西麵二十裏的遼河西岸大台山腳下修建鎮西堡。


    在鎮北堡東麵二十裏的遼河支流柴河的邊上山穀裏,修建了柴河堡。


    鎮北堡北麵二十裏,遼河與支流沙河交匯之處,於兩山之間的狹窄河穀處修建了平頂堡,又在更北麵的沙河支流河穀中,修建了北腰堡。


    金山軍鎮、鐵嶺軍鎮,兩座軍鎮再配以鎮北堡、鎮西堡、柴河堡、平頂堡、北腰堡五座堡壘。


    兩軍鎮五軍堡,在這邊足足駐了兩廂五團。


    依靠著遼河這條重要的水路,軍鎮堡城的修建速度非常快,夯土為牆,引水為濠。從山上伐木,運到河邊,紮成木排,沿河而下,直接運到城堡邊。


    最北的北腰堡,距離扶餘川最南的山城西龍灣山城僅僅隻有二十裏。


    忠武軍在這裏築城的時候,直接派了一個騎兵廂越過北腰堡北麵的清河,在清河北岸下營。


    西龍灣山城裏的淵氏兵馬,隻有幾百人,嚇的連山城都不敢出,把所有的百姓和牲畜都趕進城,如臨大敵,連派出十餘騎去向北麵扶餘城求援。


    扶餘城城主卻正是曾經在羅成手下為俘虜的淵建土,聽聞羅成大舉派兵北上,又是築城又是兵臨城下的,嚇的麵無人色。


    於是一麵派出數十騎向國內城求援,一麵派出了兩千人馬進駐西龍灣山城和東龍潭山城,同時又派出使者前來詢問,為何要發兵北上,並在扶餘城的境內築軍城堡壘?


    麵對淵建土的質問,親自駐守在鐵嶺軍鎮的第二軍軍使趙貴卻隻是冷笑幾聲就打發了那位使者。


    這樣一來,淵建土越發認定隋軍是要發兵侵襲,於是不斷的派人向國內城的父親求援。


    可等淵太祚派人來遼東城給羅成送了許多美人馬匹金銀等禮物,想要談判的時候,羅成表麵答應把趙貴撤回來。


    可趙貴把第二軍駐鐵嶺鎮的兵是撤回來了,但還沒等淵氏高興兩天,第一軍軍使李靖帶著更多的兵馬進駐接防了鐵嶺鎮和下麵的五個堡。


    而趙貴從鐵嶺撤回後,卻是沿新城的小遼河河穀,派出兩廂兵馬越過之前議定好的邊界線,向前推進了百裏,並也開始在那裏修築城堡。


    緊接著,淵氏又接到報告,說遼東城方向,同樣有一萬隋軍沿大梁水河穀向東,越過防線百裏,在緊要河穀山區修築城堡,屯駐兵馬。


    而後,又有旅順的羅存孝率兵出旅順,沿著海岸線推進,並且還有水師在海上隨同,他們直接推進到石城附近,也在修路築城屯兵。


    一時間,忠武軍兵出四路。


    李靖屯兵鐵嶺,兵鋒直指扶川城。


    而趙貴屯兵小遼河穀,劍指木底城。


    馮孝慈屯兵大梁水河穀,兵鋒直指倉岩、國內城。


    羅存孝水陸並進,兵逼石城,威脅鴨綠江口。


    忠武軍四路兵馬,各出萬人,都是直逼高句麗人的邊境山城下二十裏左右,在險要之處築城屯兵。


    國內城中,淵太祚不由的緊皺眉頭。


    擔憂已久的事情還是要發生了,一直隱忍,可隋軍終究還是發兵來攻。


    “我兒蓋蘇文還在中原,隋人卻發大軍至,我將如何?”


    淵太祚問麾下大臣。


    “當趁隋軍立足未穩,城堡未完工前,發兵襲擊摧毀。否則一旦讓他們修好城堡,那麽我們就危了。”


    以往高句麗能扛住中原曆代王朝一次次進攻,靠的就是這些山城堡壘,靠的就是硬拖時間,耗的對方後勤補給接不上,讓對方不得不自己撤兵,而他們甚至能在對方撤退時發起反擊。


    不爭一時之雄。


    可現在羅成在遼東屯兵三年,兵精糧足,又適應了這裏的氣候,熟悉了這裏的地形。


    現在還跟他們來同樣的堡壘推進戰術,是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


    “大王,現在隋人還未真正發兵,若我們先出兵攻擊,這正是授他以柄,到時隋人四路來攻,我朝鮮必亡也。”一位大臣提醒淵太祚。


    攻不能攻,可守又難守。


    隋軍兵出四路,到時誰知道他們要攻哪一路?


    他們不可能把兵馬四麵布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兵馬無法集中,分開防守,可能要被各個擊破。


    淵太祚手裏還有十萬兵馬,他還能再動員十萬青壯為兵,但這已經是極限了。


    而讓淵太祚最怕的則是羅成步步推進,uu看書 ww.uknsh.cm 築城屯兵,不斷推進,一把劍懸而不發,那才是最可怕的,到時,他不得不四麵布防,時刻屯兵等待,牧民無法牧牛羊,農夫無法耕田地,羅成隻要這樣熬他兩三年,他的朝鮮就得崩潰。


    猶豫半天之後,淵太祚最後隻能不甘心的向扶餘、木底、倉岩、石城四路派兵,每路增派一萬守軍。


    同時,開始全國緊急動員,以備忠武軍全麵入侵。


    高句麗人這邊的調動,很快也通過間諜斥候傳到了羅成這裏。


    “淵太祚還真是貪心,居然四路都想保,那如此一來,我們接下來倒是輕鬆了。”


    羅成此次出兵,雖發兵四路,可真正的目標隻有扶餘川,其餘三路不過是虛張聲勢,佯攻作態而已,為的就是牽製高句麗的兵馬,想不到效果居然會這麽好。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猛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