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內鬥問題後,擺在張儀臣、杜如晦、羅成這章丘縣三大頭麵前,最迫切的問題,其實還是治安問題。這段時間以來,又是藍麵鬼又是知世郎反賊,還有屠盜牛團夥等等殺之不絕,關鍵還在於有長白山這處藏汙納垢的賊窩溫床。


    尤其是這長白山極大,橫跨齊郡六縣之地,因此就算章丘縣抓賊捕盜厲害,可其它地方的賊匪依然會流竄過來,甚至做完案又縮回山裏去。


    最可怕的還是他們平時躲藏在長白山其它幾個縣轄境之內,做案卻流竄到章丘縣來做案,做完了又跑回去。


    這樣一來,章丘縣甚至還不能跨境去打擊,而想要聯合辦案,還是會很困難的。


    現在羅成提出了一個新的辦法,就是把郡兵營從章丘縣城,移駐到這長白山裏去,守住大山通往山下章丘城的各條道路。


    常駐郡兵於山中,既要打擊鎮懾群匪不讓他們再來生根落戶,還得防止有賊窩流竄過來借路經過。


    而羅成隻需要縣城拔給他那些逃民們留下的田地做為郡兵軍屯而已。


    “杜縣尉覺得如何?”張儀臣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先問杜如晦。剛剛彌合的關係,他不想讓杜如晦覺得這事是他們商議定的。


    “完全可以,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山裏逃民已經被抓,那裏剩下些空寨子,地也成了荒地,雖登記在縣衙帳上,但實際上也不會有人去耕種。時間一久,寨子就成了廢棄寨子,田地也成了荒廢田地,反倒更容易吸引流民逃丁過去,甚至成為窩藏賊匪的賊窩。”


    “若是羅都尉的郡兵願意過去屯駐,那麽縣裏應當支持。我覺得不但那些田地可以統統劃給郡兵營做為軍屯,甚至縣裏還可以特別拔給一批種子、農具、耕牛,甚至還可以拔點刑徒過去幫忙耕種。”


    郡兵營的兵,那都是輪番服役的,百姓得自帶幹糧來當值,如果有屯田,那麽起碼郡兵營就能自給自足,當值的百姓隻需要在訓練之閑時耕種管理下屯田,那麽他們就不需要自帶糧食來當值,可以吃郡兵營自己產出的糧食。


    甚至若有剩餘,還能出售或儲備,用做軍備。


    杜如晦對羅成的這個提議大為讚歎。


    “羅都尉,我也有一個提議。之前你清洗兩房三衙後,用你鄉團鄉勇為三班衙役幫閑,管理嚴格,做的很不錯。如今衙門新選的那批人,確實良莠不齊,大不如之前你們那些鄉勇。因此,我覺得,倒不如重新用你們郡兵營的人來兼職。”


    杜如晦這般考慮也是出於現實,他剛提拔上來的捕役,才這麽點時間,就出問題了。而羅成他們接管三衙很長一段時間,他親自查過賬,卻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就是差距。


    況且他考慮過,如果讓郡兵營兼三班衙役還有一些其它好處。首先,郡兵營更有紀律,他們兼職捕役不會到處伸手四處索要,再一個,郡兵營本是輪番當值的,如果兼做衙役,那麽章丘縣的郡兵營就可以不必輪值,他們有了差事,有穩定的一份收入,那麽就可以長期當執。


    這樣一支固定的郡兵和衙役隊伍,對章丘的治安會有很大的幫助。


    再一個,也免了經常征召百姓輪番當值,影響到百姓們的生活耕種,一舉數得。


    讓郡兵營重新回來兼職三班衙役,這倒是羅成沒想到的事情。


    看來,杜如晦這次確實是帶著和好的念頭的。


    這是好事。


    大家都不藏著掖著,有話說話,隻為一個共同的目的。


    “可以讓郡兵營十隊人馬輪換駐地當值,駐縣城內一百人兼任三衙差事,再從鄉團中征召抽調一百人為幫閑協助。”羅成給出建議。


    “我看行。”張儀臣沒反對。


    然後杜如晦又主動提出關於衙門兩房三班的佐、史、班頭、典獄重新換人,“請張縣令和羅都尉舉薦合適人選。”


    這麽大的誠意,羅成都驚訝了。


    他想了想,拒絕舉薦人選,畢竟人家拿出這麽多誠意了,他也不能太過份,若是把這些胥吏也安排上自己人,那就太不尊重杜如晦這個縣尉了。


    “還是請張縣令和杜縣尉親自選拔任用吧。”


    張儀臣也說,“不合適的人選,杜縣尉可以再換上合適的就行。”


    “那我就提幾個人選,你們一起看看。我覺得縣錄事可由段偃城擔任,此人原籍鄒平,但在我縣落戶多年,是本縣大戶。他兄長在太原郡任職,他本人也頗有些名聲和本事。”


    杜如晦提出一個錄事的人選。


    縣錄事這是個吏職,流外雜任,沒有品階,但在衙門裏很重要,是縣令、縣丞、主簿、縣尉之下第一吏。


    論職事來說,這是個相當於縣辦公室主任的職位,工作上協作主簿有勾檢之責。


    段偃師這人羅成是知道的,本縣大戶,家有良田千畝,頗有家資,不過這人上次想坑羅成一把,結果羅成反敲了他一筆錢糧助餉。


    但現在杜如晦提出用他為錄事,羅成想了想卻同意了。


    跟段偃師不算什麽大恩怨,既然杜如晦舉薦他,羅成沒理由要直接反對,還是以觀後效吧。


    兩人都同意,於是這個人選算是過了。


    杜如晦又舉薦法房的司法佐人選,“我舉薦羅存孝、馮異為司法佐,舉薦王子明、梁叔言為司戶佐。”


    原本衙門兩房,一房是一佐二史,戶房還多一個賬史。


    而現在杜如晦卻提議每房多設一佐,他各舉薦兩人,都是羅成的兄弟一人,然後當地豪強大戶一人。


    比如說這個馮異,就是章丘縣高山鄉的大戶豪強,同時還是高山鄉的鄉團校尉,這人長的很高大威猛,杜如晦提他與羅存孝一起做司法佐,倒也說的過去。


    人家既然舉薦羅存孝為司法佐,羅成自然也沒理由反對他舉薦馮異同為司法佐,於是他表示同意,張儀臣也同意。


    司戶佐的情況差不多,梁叔言是西山鄉的一個裏正,同樣是地方大戶,以前還曾在國子監讀過書,後來因為犯過點錯被革除回來。u看書 ww.kanshu


    “我支持杜縣尉的人選。”


    羅成依然投讚成票,接下來是幾個史、令的人選,杜如晦舉薦了幾個人選,多是本地讀書人或豪強出身,與羅成和張儀臣也沒什麽利害關係,更沒什麽恩怨,自然也都過了。


    酒席上,三人算是把縣衙班子重整了一遍。


    錄事段偃師、司法佐羅存孝、馮異,司戶佐王子明、梁叔言。


    皂班班頭周德威、快班班頭羅嗣業、壯班班頭趙貴。


    “來,舉杯共飲!”


    氣氛很融洽,杜如晦也很高興,麵色紅潤,站起來舉著酒杯喊道。


    “共飲!”


    羅成也笑著起身舉杯,心想著今晚沒有白來,不虛此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猛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