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備巡邏是一件很枯燥,甚至有點痛苦的事情,對於重型戰鬥機的飛行員來說,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麵,帝國海軍的飛行員都不是很喜歡重型艦載機。


    原因也很簡單:重型艦載機的續航力實在是太強了!


    在執行巡邏任務的時候,重型艦載機的飛行員都會準備幾個專用的密封袋,用來盛放排泄物。在螺旋槳飛機的時代,飛行員還能把裝滿了的密封袋丟出機艙。上次大戰中,出現過巡邏機用“屎彈”襲擊敵方船隻,迫使敵人棄船投降的奇事。隻是進入噴氣時代後,就沒那麽方便了。等到返航的時候,特別是降落到航母上,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密封袋,就會被屎尿糊滿一身。


    此外,在駕駛戰鬥機的時候撒尿,而且不尿到褲子上麵,那還是一門技術。


    當然,在“戰-9”服役之後,這門“技術”基本沒有了用武之地。


    跟以前的艦載戰鬥機比,“戰-9”配備了更加完善,也更加先進的自動駕駛儀,極大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


    關鍵還有,後座的導航員也能駕駛戰鬥機。


    雖然海軍從來沒要求導航員達到飛行員的技術水準,但是在設計“戰-9”的時候認真的聽取了基層官兵的意見,為導航員保留了一套操作係統,確保在飛行員發生了意外,無法操作戰鬥機的情況下,能夠由導航員駕駛戰鬥機進行緊急迫降。哪怕隻是控製戰鬥機飛行,也比直接失控好得多。


    這個設計還有一個好處,不用為“戰-9”采購配套的高級教練機。


    “戰-9”的飛行員都是在飛過中級教練機,拿到了上艦許可之後,在“戰-9”上完成最後的5次考核飛行。


    通常,負責考核的教官坐在後麵,而接受考核的新手在前麵。


    雖然帝國海軍還是采購了高級教練機,主要就是“戰-9”飛行一個小時的開支,足夠讓教練機飛行10個小時,因此采購高級教練機進行日常訓練的費用反而低一些,但是通過同型機訓練,“戰-9”飛行員的培訓合格率遠高於“戰-6”,結合高級教練機,能夠讓培訓效率達到最優。


    正是如此,在換裝“戰-9”之後,帝國海軍並沒有遇到飛行員不夠的情況,隻用了短短3年時間,就把飛行員係數提高到了1.5,達到形成作戰能力的最低標準,而之前往往需要耗費5年時間。


    此外,一些有天賦的導航員,還有機會成為飛行員。


    朱廷偉的搭檔,胡海濤少尉就是如此。


    6月下旬,他才通過了三試,也就是飛行考核。在經過半年的觀察期之後,他就會成為戰鬥機飛行員。


    推薦他的,就是朱廷軒。


    當然,推薦導航員去參加飛行員考核,對朱廷軒來說其實就是一句話的事。


    現在的帝國海軍航空兵司令,朱耀祖中將就是朱廷軒的小叔,也是帝國海軍大將朱華聖的小兒子。


    起飛之後,胡海濤才告訴朱廷軒,他已經收到調令,過幾天就要去新部隊報道。


    大戰已經爆發,帝國海軍一直在擴充編製,新建了幾支聯隊,需要飛行員,因此觀察期全部取消。


    按照海軍司令部下達的命令,通過三試的準飛行員直接編入作戰部隊。


    當然,這並不是說兩人就要分開。


    他們所在的第十二艦載航空兵聯隊本身就是一支“預備隊”,其存在價值,就是為了在戰時擴編。


    準確的說,充當擴編的骨幹。


    雖然帝國海軍總共保留了15艘航母,以及15支艦載航空兵聯隊,但是在任何時候,最多隻有10艘航母處於部署狀態,也就隻有10支艦載航空兵聯隊充當主力,另外5支聯隊是替補。


    關鍵還有,按照第三次軍事改革做的調整,艦載航空兵聯隊不與航母對應,而是以輪替方式部署。


    這麽安排,就是要讓充當替補的5支聯隊處於超編狀態。


    比如在第十二聯隊,除正規的2個戰鬥機大隊與3個攻擊機大隊,還額外編有5個混成大隊。即便在和平時期,第十二聯隊都擁有140架作戰飛機,而在戰時還可以把規模再擴充一倍。


    為了保持作戰能力,聯隊裏的正規大隊都會以輪換方式,臨時編入其他的聯隊,並且隨其他聯隊執行部署任務。


    隻是,額外編入的大隊,通常配備從一線部隊退下來的老舊飛機。


    說得直接一點,其實就是要保持規模,讓更多的飛行員獲得訓練機會,在和平時期也能保持狀態。


    相對而言,培訓飛行員的難度比生產戰鬥機高得多,海軍的艦載機飛行員更加如此。


    因為編製過於龐大,就隻有幾個正規大隊,所以替補聯隊平常部署在地麵,以海軍航空站為基地。


    朱廷軒早就收到了消息,第十二聯隊即將一分為三。


    在現有的聯隊之外,還將新增第二十二與第三十二聯隊,而且由第十二聯隊的骨幹去擔任聯隊長與大隊長。


    不出所料,朱廷軒將去第二十二聯隊,擔任重型戰鬥機大隊的大隊長。


    關鍵,胡海濤也有可能被分配到第二十二聯隊,並且編入重型戰鬥機大隊。


    這樣一來,他還是朱廷軒的部下。


    隻是,朱廷軒沒有把這些事情告訴胡海濤,畢竟他是通過關係獲得的內部消息,相關任命還沒有下達。


    飛了接近1個小時,才與加油機匯合。


    不是說“戰-9b”的巡航飛行速度不夠快,而是要讓前出的戰鬥機先補充燃油,也就得飛慢一點。


    前後用了差不多5分鍾,朱廷軒駕駛的“戰-9b”從那家空軍的“油-29a”獲得了5噸航空煤油。


    飛行高度超過8000米,在雲層上方,氣流很穩定,算得上順利。


    隨後,加油機就轉向返航了。


    在此之前,這架“油-29a”已經為另外7架“戰-9b”戰鬥機各補充5噸燃油。


    要說的話,這也是大型加油機的優勢。


    換成海軍自己的攻擊機,哪怕是“攻-5”,在飛行700千米之後,最多也就能夠為其他飛機提供6噸燃油。


    隻是,有一個問題,朱廷軒一直想不明白。


    為了給海軍艦載機服務,空軍專門改進了幾十架“油-29a”,準確說是為這種加油機增添了1套軟管加油設備。


    有趣的是,每架“油-29a”隻有1套,安裝在左翼外側的掛點上,1次就隻能為1架艦載機加油。


    空軍給出的理由是,“油-29a”隻有1名加油設備操作員。


    顯然,這個理由根本就說不過去!


    “油-29a”在通常情況下有5名機組成員,出了正副飛行員,還有加油設備操作員,領航員與機械師。進行加油作業的時候,完全可以讓領航員或者機械師控製一套加油設備。再說了,對內部空間充足的加油機,多安裝1套控製設備,增加1名加油設備操作員,根本就不是難事。


    西陸集團一直使用的是軟管加油設備,其大型加油機有3套加油設備,在理論上能夠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


    就算沒有必要搞得這麽複雜,也可以在右側機翼下安裝一套加油設備。


    要說的話,真正的原因,或許是空軍不想承擔額外任務,想讓海軍自己掏錢采購大型加油機。


    其實,海軍也有類似的想法,不過是租用。


    當然,這些跟朱廷軒沒什麽關係。


    補充了燃油後,朱廷偉追上了中隊裏的其他7架戰鬥機,又向東飛行了100多千米。


    在他東邊還有2個中隊。


    嚴格的說,其實隻有1個半中隊。


    “戰-9”是帝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大與最重的艦載戰鬥機,而且采用可變後掠翼,主翼無法折疊以縮小停放時占用的甲板麵積,部署狀態下,占用的空間比上一代,即“戰-6”多出大約20%。


    受此影響,裝備“戰-9”的重型戰鬥機大隊的編製規模縮減到20架,由3個中隊減少為2個半中隊。


    因為“戰-9”的性能更好,特別是截擊能力遠遠超過了“戰-6”,所以縮編之後的戰鬥力非但沒減弱,還增強了一大截。


    通常情況,由大隊長直接指揮那半個中隊,也就是1個小隊的4架戰鬥機。


    現在,那半個中隊的“戰-9”就在最前麵。


    這4架“戰-9b”從南到北,保持大約150千米的間隔距離,在預警機前方大約550千米處搜索飛行。


    如此一來,等於把搜索範圍往東延伸了200多千米!


    關鍵就是“戰-9b”的火控雷達。


    做為帝國海軍有史以來最為強悍的艦載戰鬥機,還是全球第一種配備遠程空空導彈,能夠朝150千米之外的敵機開火的截擊機,“戰-9b”擁有帝國,乃至是全世界最先進,探測距離最遠的火控雷達。


    “戰-9b”裝備的平板縫隙火控雷達,理論上對高空飛行的b-52,擁有超過300千米的探測距離,跟蹤距離不低於200千米。即便對戰鬥機大小的目標,探測距離都不會低於200千米。


    正是如此,“戰-9b”完全能獨自完成截擊任務。


    在艦隊防空作戰中,“戰-9b”還經常被當成小型預警機使用。


    此外,這麽安排也有戰術方麵的考量。


    “戰-9b”前出用火控雷達搜索前方空域,如果敵人出動了預警機與電子戰機,未必能發現跟在後麵的“指-8c”,反到有可能認為,那些“戰-9b”是單獨活動,或者是來自某艘航母。


    如果敵人試圖發起突襲,就得首先幹掉這幾架“戰-9b”,也就會暴露作戰意圖。


    跟在後麵的就是第一中隊的8架“戰-9b”。


    這8架戰鬥機,全都保持無線電靜默,不但沒啟動火控雷達,甚至沒有使用會被敵人截獲的長途電台。


    戰鬥打響之前,隻接收預警機或其他戰鬥機提供的戰場信息。


    在理論上,8架“戰-9b”能夠同時朝48架轟炸機開火,然後還能夠用格鬥導彈與航炮對付漏網之魚。


    從戰術層麵看,肯定是綽綽有餘。


    雖然紐蘭空軍擁有上千架戰略轟炸機,隻是b-52係列就生產了1000多架,但是當今的指揮體係,特別是使用空射巡航導彈進行遠程打擊,能同時出動2個大隊,也就是40架轟炸機,就是極限了。


    不是說看不起紐蘭空軍,而是沒有哪支空軍辦得到。


    帝國空軍也不例外!


    至於像第二次全球大戰那樣,組織發起千機大轟炸,不是不可能,而是沒什麽意義。


    所謂的千機大轟炸,不是在同一時間進行,往往會持續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並且以小機群為單位,分批次投入戰鬥。


    其實,隨著巡航導彈等精確製導彈藥誕生,就不再以投入的轟炸機的數量來衡量戰略轟炸的規模。


    隻是,並不等於說,防禦壓力減輕了。


    不說別的,誰能保證agm-86c的射程隻有1500千米?


    雖然軍情局的分析有較高可信度,紐蘭空軍會根據對手,即帝國空軍與海軍的重型戰鬥機的作戰半徑,確定空射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確保載機能夠在防空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外投射導彈,提高載機的生存能力,但是帝國空軍有數百架加油機,防空戰鬥機能飛到1500千米之外執行截擊任務。


    其實,帝國空軍自己就在研製射程超過2000千米,甚至是2500千米的巡航導彈。


    如果agm-86c的射程超過了1500千米,那麽紐蘭轟炸機就能夠在更遠的地方開火!


    關鍵還有,更遠的射程,讓發起攻擊的一方有了更多的戰術選擇。


    比如說b-52機群可以向南繞行,在霍努島的東南方向發射導彈,避開霍努島東邊的防空戰鬥機。


    不管什麽時代,主動權都在進攻方的手裏。


    正是如此,才得讓一個中隊留在後方。


    為了應付來自其他方向,uu看書 ukanhu.cm 特別是南邊與東南的威脅,朱廷軒的中隊分成了2個小隊,由他直接指揮的小隊在預警機的東南方向上,另外1個小隊在預警機的東邊,2個小隊保持著差不多100千米的距離。


    這樣一來,如果敵機從南麵殺來,至少有1個小隊的4架“戰-9b”能夠及時趕到。


    其實,朱廷偉一直想不明白。


    既然相信紐蘭共和國會出兵參戰,還很有可能跟梵羅國一樣,在正式宣戰之前發起突然襲擊,那麽帝國當局為什麽不先向紐蘭共和國宣戰,然後出動轟炸機,對紐蘭本土,至少是其西海岸地區發起打擊。


    哪怕不會有多好的效果,也總比被動防禦強吧。


    隻要雙方正式開戰,那麽現在這種防不勝防的狀態就不會存在了。


    不過,朱廷軒同樣相信,帝國當局肯定有很重要的理由,因為現任首輔周湧濤,是他最崇拜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帝國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