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收到消息之後的第一時間,雷震霆聯係了留在南橋頭的第三小隊的官兵,還把三名特種兵派了回去,但是仍然沒能趕得上,在三名特種兵返回南橋頭之前,南岸的戰鬥就打響了。
特種兵先開火,用的並不是通用機槍,而是反坦克導彈。
就算在幼發拉底河北岸,都能夠清楚看到導彈擊中目標,爆炸產生的火光。
這下,惡戰是在所難免。
與此同事,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聯軍司令部。
丁鎮南趕到的時候,參謀軍官正在處理剛剛收到的情報,戰場信息顯示在中間的投影屏幕上。
首先發現敵情的是在戰場東南200多千米之外巡邏的“指-10a”。
在5點40分左右,一支伊拉克軍隊的裝甲車隊出現在希鈉菲耶南岸,並快速朝幼發拉底河大橋而去。
總共有5輛兩軸輪式裝甲車,應該是一支裝甲偵察部隊。
在收到消息的時候,丁鎮南就意識到,這支裝甲偵察部隊肯定是在昨天的半夜,趁聯軍的聯合指揮機換班,輪替的“指-10a”趕到之前從希納菲耶出發,前往幼發拉底河南岸執行偵察任務。
不然,5輛裝甲車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希納菲耶。
其實,這說明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聯合指揮機太少了!
在波沙灣方向,總共隻有3架“指-10a”。
雖然在理論上,3架聯合指揮機就能在一個戰役方向上保持24小時不間斷的巡邏,但是最多就隻能持續7天,即在短期的部署之後,肯定需要進行耗時更長的全麵維護,也就沒辦法保證連續出動。
正是如此,往往會在一個戰役方向部署4架聯合指揮機。
此外,波沙灣這邊,其實是2個戰役方向。由巴士x做為中心的南部地區,以即圍繞著巴格x的中部地區。
兩個戰役方向的空間跨度超過了350千米。
要說的話,這已經超過“指-10a”的覆蓋範圍,應該在兩個戰術方向各部署4架聯合指揮機。
可惜的是,空軍根本沒有那麽多的聯合指揮機。新生產出來的“指-10a”得優先提供給西北戰區,然後還得考慮南方次大陸,別說在近期獲得5架,哪怕是再增加1架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其實,在地麵戰爭打響之前,空軍已向波沙灣地區增派了1架“指-10a”。
負責航空作戰的參謀想出了一個辦法,把“指-10a”部署在巴格x與巴士x的中間,也就是在塞馬沃南麵。
這樣一來,就能同時照顧到兩個方向。
隻是,由此帶來的問題也很突出。
最嚴重的,就是加重了工作負擔,從而導致雷達故障率提高,並縮短了每個架次的巡邏部署時間。
雖然“指-10a”采用的是具備合成孔徑成像功能x波段的aesa雷達,探測距離與探測精度都非常的出色,還能夠直接生成圖像,讓指揮官準確的掌握戰場情況,但是為了控製住成本,也跟電子設備的小型化技術不夠好有關,采用的單麵陣列,通過一套機械設備控製偏轉角度來改變俯仰角度,並實現方位控製。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同一時間隻能對機身一側進行掃描與探測。
說得直接一點,哪怕是把“指-10a”部署在巴格x與巴士x之間,也無法同時監視兩個方向,必須得有所側重。
當然,大部分時候是側重巴格x方向。
因為需要頻繁調整雷達的指向,還要不斷的調整飛行航線,所以“指-10a”在一個任務周期內的部署時間根本沒法達到8個小時,通常在7個小時左右,由此導致在交接的時候存在大約半小時的空窗期。
針對這個問題,聯軍司令部做了安排。
主要就是,通過延長或縮短任務時長,把交接工作安排在不同的時間,讓聯合指揮機的部署變得無跡可尋。
沒有規律,就能避免被敵人抓住漏洞。
不過,這也隻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雖然伊拉克的防空體係早被摧毀,所有遠程對空警戒與搜索雷達均被摧毀,沒辦法掌握聯合指揮機的動向,但是伊拉克軍隊能夠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戰場信息,就有可能推測出聯合指揮機的活動規律。
比如,紐蘭共和國的偵查衛星一直在監視哈立德國王軍事城。如果掌握了“指-10a”出動與返航時間,就能夠推測出在什麽時候交接。又比如,進駐波伊國,一直在邊境附近巡邏的紐蘭預警機,能夠用雷達探測到在納西裏耶附近徘徊的“指-10a”,同樣能夠掌握其活動規律。
有紐蘭共和國暗中支持,伊拉克軍隊肯定能夠抓住時間窗口。
當然,那5輛裝甲偵察車也有可能是來自幼發拉底河南岸的部隊,隻是在第173機步旅的突擊部隊逼近後,才從前沿撤下來,準備退到幼發拉底河北岸,跟那邊的步兵部隊一同守為幼發拉底河大橋。
不管怎樣,在幼發拉底河的南岸,就隻有一個加強的機步營。
哪怕陣仗搞得很大,兵力就那麽一點,如果是強攻,肯定拿不下大橋。
等了十來分種,才收到了經過處理的雷達成像照片。
因為需要進行後期處理,比如讓圖片變得更加清晰,加上大家都看得懂的標注,所以耽擱了十多分種。
戰鬥已經打響,不過情況沒有想象的那麽糟糕。
在大橋的南端,橋頭堡外麵,整齊的擺放著5輛裝甲偵察車。雖然看不出具體情況,但是事後標注的信息已經提到,這5輛裝甲偵察車都已被摧毀,打頭的那輛還是被反坦克導彈摧毀。
奪橋的3支特種小分隊,各攜帶了1套單兵反坦克導彈。
因為是輕型反坦克導彈,所以射程不太遠,在1500米以內,隻不過用來對付裝甲偵察車肯定是綽綽有餘。
主戰場在大橋北岸。
在南岸的戰都打響之後,北岸軍營裏的伊拉克軍隊立即采取行動,派了一支連級規模的部隊出來。
可惜的是,剛離開軍營就遭到了伏擊。
埋伏在軍營外麵的那個小隊的特種兵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在短暫的交火當中,伊拉克軍隊遭受的傷亡並不大,但是在銳氣受挫之後,也隻能退回軍營。
關鍵就是,幼發拉底河大橋安然無恙!
也就是說,特種部隊及時拆除了大橋上的炸藥,至少拆掉了引爆裝置,不然伊拉克軍隊肯定會在戰鬥打響之後炸掉大橋。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在看到照片之後暗自鬆了口氣。
隻要大橋還在,那麽一切都好說。
再說,特種部隊已經挫敗了伊拉克軍隊的銳氣。就算是立即著手組織發起進攻,最快也需要半個小時。到那個時候,負責增援的空中突擊部隊已經到達,幫助特種兵鞏固了橋頭堡陣地。
隻要不出意外,在南岸推進的機步營,將在大約1個小時後趕到。
伊拉克軍隊再能打,哪怕官兵全都是拚命死戰,也不可能在1個小時內奪回幼發拉底河大橋!
隻是,沒等丁鎮南高興起來,通信參謀送來了最新消息。
在塞馬沃西北,希納菲耶東南大約80千米處,空中突擊部隊的直升機群在幼發拉底河北岸遭到伏擊,有5架通用直升機被小口徑高射炮或者單兵防空導彈擊落,還有3架直升機受創。
雖然隨行的武裝直升機立即發起反擊,消滅了伏擊直升機機群的敵人,但是鑒於突擊部隊遭受了慘重損失,以即前方的情況不太明朗,第17裝甲師已經讓突擊部隊返航,在重新組織之後再去增援特種部隊。
這麽折騰一番,至少要耽擱3個小時!
丁鎮南根本就沒有多想,立即就給付衛民打了電話。
在問清楚情況,也就是空中突擊部隊是否能夠繼續戰鬥之後,丁鎮南直接命令付衛民馬上派出第二支空中突擊部隊,並且保證會提前安排空中力量,對直升機飛行線路附近的敵人進行空中壓製。
隨後,丁鎮南讓參謀對空中打擊行動做了調整。
雖然付衛民隨後就做出安排,讓第二支空中突擊部隊在做好準備之後立即出發,但是耽擱的時間肯定無法追回來了,即便是一切順利,第二支空中突擊部隊也要在一個多小時之後才能到達。
俗話說的,禍不單行。
等丁鎮南處理好空中突擊部隊的事情,戰場局麵再次發生了轉變。
在6點15分左右,也就是第一支連隊在軍營外麵被打退之後大約15分種,伊拉克軍隊再次發起反擊。
這次,出動的是整整一個步兵營。
還有十多輛裝甲車。
雖然根據特種部隊反饋,伊拉克軍隊動用的其實是武裝車輛,主要就是用鋼板加固,裝上了重機槍的皮卡,沒法跟真正的裝甲車相比,但是這些車輛都搭載了重機槍,留在後方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駐守希納菲耶的這個步兵師,本身是二線部隊,別說是坦克戰車,連運送步兵的卡車都沒有多少。能夠找到一些堪用的皮卡,再用重機槍武裝起來,改裝成戰鬥車輛,已經非常不錯了。
被10多挺重機槍壓製,特種兵根本沒法開火還擊。
在匯報戰況的同時,雷震霆還呼叫了火力支援。
按照他的意思,隻需要摧毀那些武裝皮卡,他們就能打退敵人的步兵!
直到這個時候,丁鎮南才從參謀那裏獲知,在幼發拉底河南岸突擊的第17313營還在下遊20千米外。
這個距離,朝過了120毫米迫擊炮的最大射程!
其實,迫擊炮在最大射程上的精度無法確保摧毀敵人的武裝皮卡。
要想讓迫擊炮達到理想精度,最好得把射程控製在10千米以內。
所幸的是,開始調整空中打擊的時候,負責的參謀已經讓一個小隊的“攻-6f”去希納菲耶附近待命。
雖然隻有4架,但是每架“攻-6f”掛了6枚250千克炸彈與2具火箭發射巢,必要的時候還能用30毫米機關炮掃射地麵目標。
對付10多輛武裝皮卡,肯定是綽綽有餘。
隻是,這些攻擊機在6點25分左右才能趕到。
特種部隊能夠守住10分種?
嚴格說來,並沒有10分種。
伊拉克軍隊從軍營出來,殺到北橋頭堡需要大約5分種。如果遭到了阻擊,還要得多花一些時間。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特種兵會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
正是如此,丁鎮南一致都很平靜。
急也沒用!
快到6點25分的時候,丁鎮南才詢問了航空作戰參謀,海航的那個“攻-6f”小隊是否已經趕到。
3分種後,前線發來了消息。
遭到空中打擊,10多輛武裝皮卡被摧毀,在喪失壓製火力之後,伊拉克軍隊已經放棄突擊行動。
隻是,特種部隊也遭受了不小的傷亡。
有數名特種兵陣亡,包括雷震霆在內的其他特種兵全部負傷。
關鍵,依然是增援部隊。
雖然在轟炸中,伊拉克軍隊傷亡慘重,死傷了300多名官兵,但是未必會就此放棄反攻行動。
此外,那4架“攻-6f”在投彈之後就飛走了!
不是說用光了彈藥,而是沒剩下多少燃油,而且在前線也沒有加油機,沒辦法為攻擊機進行空中加油。
下一批攻擊機,最快要30分種之後才能趕到。
不要忘了,丁鎮南之前做了調整,讓攻擊機掃蕩空中突擊部隊的飛行航線。
如此一來,隻要伊拉克軍隊的指揮官發現,聯軍暫時沒辦法發起空中打擊,就肯定會立即發動第三輪反擊。
此外,還會用上全部的兵力!
如果無法奪回大橋,他們這支部隊就算撤回去,也會被當成炮灰。
在兩伊戰爭中,對那些因為怕死而臨陣脫逃的將領,侯賽因可是一點都不客氣!
隻要還有那麽一線希望,伊拉克軍隊就會發起反擊,力爭趕在聯軍的主力部隊到達之前奪回大橋。再不行,也要想辦法炸毀大橋,阻止在幼發拉底河南北兩岸齊頭並進的聯軍突擊部隊會師。
這個時候,uu看書wwuukansu 丁鎮南的戰術指揮才能體現了出來。
6點半的時候,他下了一道命令,讓海航緊急派一個小隊的“攻-5h”去希納菲耶,準確說是去戰區附近待命。
隨後,他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從第7裝甲師抽調一個連的兵力,由12架通用直升機運送,在4架武裝直升機掩護下馳援希納菲耶。
當時,很多參謀都無法理解。
第一道命令還好說,畢竟特種部隊現在最需要的是空中支援。
可是,第7裝甲師的空中突擊部隊能夠及時趕到嗎?
如果不能,那麽派過去有什麽意義呢?
丁鎮南沒有做解釋,也用不著向手下的參謀解釋自己的作戰意圖。
特種兵先開火,用的並不是通用機槍,而是反坦克導彈。
就算在幼發拉底河北岸,都能夠清楚看到導彈擊中目標,爆炸產生的火光。
這下,惡戰是在所難免。
與此同事,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聯軍司令部。
丁鎮南趕到的時候,參謀軍官正在處理剛剛收到的情報,戰場信息顯示在中間的投影屏幕上。
首先發現敵情的是在戰場東南200多千米之外巡邏的“指-10a”。
在5點40分左右,一支伊拉克軍隊的裝甲車隊出現在希鈉菲耶南岸,並快速朝幼發拉底河大橋而去。
總共有5輛兩軸輪式裝甲車,應該是一支裝甲偵察部隊。
在收到消息的時候,丁鎮南就意識到,這支裝甲偵察部隊肯定是在昨天的半夜,趁聯軍的聯合指揮機換班,輪替的“指-10a”趕到之前從希納菲耶出發,前往幼發拉底河南岸執行偵察任務。
不然,5輛裝甲車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希納菲耶。
其實,這說明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聯合指揮機太少了!
在波沙灣方向,總共隻有3架“指-10a”。
雖然在理論上,3架聯合指揮機就能在一個戰役方向上保持24小時不間斷的巡邏,但是最多就隻能持續7天,即在短期的部署之後,肯定需要進行耗時更長的全麵維護,也就沒辦法保證連續出動。
正是如此,往往會在一個戰役方向部署4架聯合指揮機。
此外,波沙灣這邊,其實是2個戰役方向。由巴士x做為中心的南部地區,以即圍繞著巴格x的中部地區。
兩個戰役方向的空間跨度超過了350千米。
要說的話,這已經超過“指-10a”的覆蓋範圍,應該在兩個戰術方向各部署4架聯合指揮機。
可惜的是,空軍根本沒有那麽多的聯合指揮機。新生產出來的“指-10a”得優先提供給西北戰區,然後還得考慮南方次大陸,別說在近期獲得5架,哪怕是再增加1架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其實,在地麵戰爭打響之前,空軍已向波沙灣地區增派了1架“指-10a”。
負責航空作戰的參謀想出了一個辦法,把“指-10a”部署在巴格x與巴士x的中間,也就是在塞馬沃南麵。
這樣一來,就能同時照顧到兩個方向。
隻是,由此帶來的問題也很突出。
最嚴重的,就是加重了工作負擔,從而導致雷達故障率提高,並縮短了每個架次的巡邏部署時間。
雖然“指-10a”采用的是具備合成孔徑成像功能x波段的aesa雷達,探測距離與探測精度都非常的出色,還能夠直接生成圖像,讓指揮官準確的掌握戰場情況,但是為了控製住成本,也跟電子設備的小型化技術不夠好有關,采用的單麵陣列,通過一套機械設備控製偏轉角度來改變俯仰角度,並實現方位控製。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同一時間隻能對機身一側進行掃描與探測。
說得直接一點,哪怕是把“指-10a”部署在巴格x與巴士x之間,也無法同時監視兩個方向,必須得有所側重。
當然,大部分時候是側重巴格x方向。
因為需要頻繁調整雷達的指向,還要不斷的調整飛行航線,所以“指-10a”在一個任務周期內的部署時間根本沒法達到8個小時,通常在7個小時左右,由此導致在交接的時候存在大約半小時的空窗期。
針對這個問題,聯軍司令部做了安排。
主要就是,通過延長或縮短任務時長,把交接工作安排在不同的時間,讓聯合指揮機的部署變得無跡可尋。
沒有規律,就能避免被敵人抓住漏洞。
不過,這也隻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雖然伊拉克的防空體係早被摧毀,所有遠程對空警戒與搜索雷達均被摧毀,沒辦法掌握聯合指揮機的動向,但是伊拉克軍隊能夠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戰場信息,就有可能推測出聯合指揮機的活動規律。
比如,紐蘭共和國的偵查衛星一直在監視哈立德國王軍事城。如果掌握了“指-10a”出動與返航時間,就能夠推測出在什麽時候交接。又比如,進駐波伊國,一直在邊境附近巡邏的紐蘭預警機,能夠用雷達探測到在納西裏耶附近徘徊的“指-10a”,同樣能夠掌握其活動規律。
有紐蘭共和國暗中支持,伊拉克軍隊肯定能夠抓住時間窗口。
當然,那5輛裝甲偵察車也有可能是來自幼發拉底河南岸的部隊,隻是在第173機步旅的突擊部隊逼近後,才從前沿撤下來,準備退到幼發拉底河北岸,跟那邊的步兵部隊一同守為幼發拉底河大橋。
不管怎樣,在幼發拉底河的南岸,就隻有一個加強的機步營。
哪怕陣仗搞得很大,兵力就那麽一點,如果是強攻,肯定拿不下大橋。
等了十來分種,才收到了經過處理的雷達成像照片。
因為需要進行後期處理,比如讓圖片變得更加清晰,加上大家都看得懂的標注,所以耽擱了十多分種。
戰鬥已經打響,不過情況沒有想象的那麽糟糕。
在大橋的南端,橋頭堡外麵,整齊的擺放著5輛裝甲偵察車。雖然看不出具體情況,但是事後標注的信息已經提到,這5輛裝甲偵察車都已被摧毀,打頭的那輛還是被反坦克導彈摧毀。
奪橋的3支特種小分隊,各攜帶了1套單兵反坦克導彈。
因為是輕型反坦克導彈,所以射程不太遠,在1500米以內,隻不過用來對付裝甲偵察車肯定是綽綽有餘。
主戰場在大橋北岸。
在南岸的戰都打響之後,北岸軍營裏的伊拉克軍隊立即采取行動,派了一支連級規模的部隊出來。
可惜的是,剛離開軍營就遭到了伏擊。
埋伏在軍營外麵的那個小隊的特種兵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在短暫的交火當中,伊拉克軍隊遭受的傷亡並不大,但是在銳氣受挫之後,也隻能退回軍營。
關鍵就是,幼發拉底河大橋安然無恙!
也就是說,特種部隊及時拆除了大橋上的炸藥,至少拆掉了引爆裝置,不然伊拉克軍隊肯定會在戰鬥打響之後炸掉大橋。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在看到照片之後暗自鬆了口氣。
隻要大橋還在,那麽一切都好說。
再說,特種部隊已經挫敗了伊拉克軍隊的銳氣。就算是立即著手組織發起進攻,最快也需要半個小時。到那個時候,負責增援的空中突擊部隊已經到達,幫助特種兵鞏固了橋頭堡陣地。
隻要不出意外,在南岸推進的機步營,將在大約1個小時後趕到。
伊拉克軍隊再能打,哪怕官兵全都是拚命死戰,也不可能在1個小時內奪回幼發拉底河大橋!
隻是,沒等丁鎮南高興起來,通信參謀送來了最新消息。
在塞馬沃西北,希納菲耶東南大約80千米處,空中突擊部隊的直升機群在幼發拉底河北岸遭到伏擊,有5架通用直升機被小口徑高射炮或者單兵防空導彈擊落,還有3架直升機受創。
雖然隨行的武裝直升機立即發起反擊,消滅了伏擊直升機機群的敵人,但是鑒於突擊部隊遭受了慘重損失,以即前方的情況不太明朗,第17裝甲師已經讓突擊部隊返航,在重新組織之後再去增援特種部隊。
這麽折騰一番,至少要耽擱3個小時!
丁鎮南根本就沒有多想,立即就給付衛民打了電話。
在問清楚情況,也就是空中突擊部隊是否能夠繼續戰鬥之後,丁鎮南直接命令付衛民馬上派出第二支空中突擊部隊,並且保證會提前安排空中力量,對直升機飛行線路附近的敵人進行空中壓製。
隨後,丁鎮南讓參謀對空中打擊行動做了調整。
雖然付衛民隨後就做出安排,讓第二支空中突擊部隊在做好準備之後立即出發,但是耽擱的時間肯定無法追回來了,即便是一切順利,第二支空中突擊部隊也要在一個多小時之後才能到達。
俗話說的,禍不單行。
等丁鎮南處理好空中突擊部隊的事情,戰場局麵再次發生了轉變。
在6點15分左右,也就是第一支連隊在軍營外麵被打退之後大約15分種,伊拉克軍隊再次發起反擊。
這次,出動的是整整一個步兵營。
還有十多輛裝甲車。
雖然根據特種部隊反饋,伊拉克軍隊動用的其實是武裝車輛,主要就是用鋼板加固,裝上了重機槍的皮卡,沒法跟真正的裝甲車相比,但是這些車輛都搭載了重機槍,留在後方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駐守希納菲耶的這個步兵師,本身是二線部隊,別說是坦克戰車,連運送步兵的卡車都沒有多少。能夠找到一些堪用的皮卡,再用重機槍武裝起來,改裝成戰鬥車輛,已經非常不錯了。
被10多挺重機槍壓製,特種兵根本沒法開火還擊。
在匯報戰況的同時,雷震霆還呼叫了火力支援。
按照他的意思,隻需要摧毀那些武裝皮卡,他們就能打退敵人的步兵!
直到這個時候,丁鎮南才從參謀那裏獲知,在幼發拉底河南岸突擊的第17313營還在下遊20千米外。
這個距離,朝過了120毫米迫擊炮的最大射程!
其實,迫擊炮在最大射程上的精度無法確保摧毀敵人的武裝皮卡。
要想讓迫擊炮達到理想精度,最好得把射程控製在10千米以內。
所幸的是,開始調整空中打擊的時候,負責的參謀已經讓一個小隊的“攻-6f”去希納菲耶附近待命。
雖然隻有4架,但是每架“攻-6f”掛了6枚250千克炸彈與2具火箭發射巢,必要的時候還能用30毫米機關炮掃射地麵目標。
對付10多輛武裝皮卡,肯定是綽綽有餘。
隻是,這些攻擊機在6點25分左右才能趕到。
特種部隊能夠守住10分種?
嚴格說來,並沒有10分種。
伊拉克軍隊從軍營出來,殺到北橋頭堡需要大約5分種。如果遭到了阻擊,還要得多花一些時間。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特種兵會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
正是如此,丁鎮南一致都很平靜。
急也沒用!
快到6點25分的時候,丁鎮南才詢問了航空作戰參謀,海航的那個“攻-6f”小隊是否已經趕到。
3分種後,前線發來了消息。
遭到空中打擊,10多輛武裝皮卡被摧毀,在喪失壓製火力之後,伊拉克軍隊已經放棄突擊行動。
隻是,特種部隊也遭受了不小的傷亡。
有數名特種兵陣亡,包括雷震霆在內的其他特種兵全部負傷。
關鍵,依然是增援部隊。
雖然在轟炸中,伊拉克軍隊傷亡慘重,死傷了300多名官兵,但是未必會就此放棄反攻行動。
此外,那4架“攻-6f”在投彈之後就飛走了!
不是說用光了彈藥,而是沒剩下多少燃油,而且在前線也沒有加油機,沒辦法為攻擊機進行空中加油。
下一批攻擊機,最快要30分種之後才能趕到。
不要忘了,丁鎮南之前做了調整,讓攻擊機掃蕩空中突擊部隊的飛行航線。
如此一來,隻要伊拉克軍隊的指揮官發現,聯軍暫時沒辦法發起空中打擊,就肯定會立即發動第三輪反擊。
此外,還會用上全部的兵力!
如果無法奪回大橋,他們這支部隊就算撤回去,也會被當成炮灰。
在兩伊戰爭中,對那些因為怕死而臨陣脫逃的將領,侯賽因可是一點都不客氣!
隻要還有那麽一線希望,伊拉克軍隊就會發起反擊,力爭趕在聯軍的主力部隊到達之前奪回大橋。再不行,也要想辦法炸毀大橋,阻止在幼發拉底河南北兩岸齊頭並進的聯軍突擊部隊會師。
這個時候,uu看書wwuukansu 丁鎮南的戰術指揮才能體現了出來。
6點半的時候,他下了一道命令,讓海航緊急派一個小隊的“攻-5h”去希納菲耶,準確說是去戰區附近待命。
隨後,他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從第7裝甲師抽調一個連的兵力,由12架通用直升機運送,在4架武裝直升機掩護下馳援希納菲耶。
當時,很多參謀都無法理解。
第一道命令還好說,畢竟特種部隊現在最需要的是空中支援。
可是,第7裝甲師的空中突擊部隊能夠及時趕到嗎?
如果不能,那麽派過去有什麽意義呢?
丁鎮南沒有做解釋,也用不著向手下的參謀解釋自己的作戰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