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大!”


    在駕駛員提醒之後,劉尊山也看到了升入夜空的紅色信號彈,那是突擊行動正式開始的命令。


    此時,剛好5點15分。


    從前沿集結陣地到邊界還有一段距離,趕過去差不多剛好5點半。


    劉尊山也沒再多想,在讓付小兵發動坦克之後,取出一根熒光棒,舉到頭頂上方揮舞了幾圈。


    那是在告訴後麵的坦克,跟上營長的戰車。


    至於車載電台,要在越過邊境線之後才能使用,之前必須保持無線電靜默,以確保行動的隱蔽性。


    對此,劉尊山等前線官兵覺得是多此一舉。


    伊拉克軍隊早被炸垮了,哪怕仍然有少數部隊具備一定的戰鬥力,也不會部署在靠近邊境的荒漠裏麵。


    通過無線電活動判斷聯軍的進攻行動,更加是無稽之談。


    在確定突擊戰術的時候,聯軍內部就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分析。


    雖然在7月底,聯合部隊司令部就對作戰目的做了調整,不再隻是解放科威特,還要攻打伊拉克,至少得占領兩河流域,從而控製與利用從波沙灣一直通到亞美尼亞高原的公路與鐵路。


    在製訂計劃的時候,其實以控製伊拉克南部與北部的油田為主要目的。


    直到大戰爆發,帝國當局才做出調整,不再把控製油田當成主要目的,畢竟波沙灣地區最不缺的就是石油。


    跟幾十年前比,帝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降低了許多。


    在上次大戰中,帝國因為高度依賴進口的石油,所以在戰略上非常的被動,在很多關鍵時刻都得優先確保石油供應。事實上,這也是帝國在大戰期間優先進軍梵炎洋,攻占與控製波沙灣的首要原因。


    此外就是,在戰後的兩次民族獨立運動浪潮中,帝國的影響力都遭到削弱,對石油產地的控製力度大幅度降低。


    比如玄大陸的尼日利亞、南孤大陸的委內瑞拉、西大陸的威敬王國等產油國均在戰後擺脫帝國的控製。


    這些,都逼迫帝國當局花大力氣解決能源問題。


    主要是在本土,以及本土的周邊地區尋找油田,降低對進口的依賴度。


    戰後的幾十年,在帝國本土就發現了5座儲量高達數億噸的超級油田,前些年還在極北地區發現了3座理論儲量高達數十億噸的世界級大油田。在炎海那邊,也發現了跟波沙灣相當的海上油田。


    在帝國的周邊地區,也就是東南地區,同樣發現了好幾座大油田。


    發展至今,帝國的石油自給率一直保持在75%以上。


    在第二次民族獨立運動之後,帝國當局為了增強能源的戰略安全,擴大完善了國家戰略儲備體係。


    按照最新標準,帝國的石油儲備達到了270天,相當於正常消耗的9個月。


    雖然這個標準低於上次打戰前的12個月,但是受經濟發展影響,儲備的石油提高了近20倍!


    當然,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同樣是為了操控國際油價。


    總而言之,在經過周湧濤這屆政府的努力之後,帝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程度已經降低到了一個無關痛癢的程度。


    在理論上,帝國進入戰爭狀態後,本土生產的石油就能滿足戰爭消耗。


    至於控製波沙灣南岸產油國,除了波沙灣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之外,主要是為了操控國際油價。


    當然,不管要不要控製油田,都得占領伊拉克。


    問題就是,把重點放在南邊,還是說直接攻打伊拉克的首都?


    最初階段,主要針對的是解放科威特,所以草擬的作戰計劃,全都以在伊拉克南部地區作戰為主。


    在由丁鎮南起草的幾份作戰計劃當中,最多也就隻是攻占巴士拉。


    按照這個目的,動用2個師的兵力也就足夠了,甚至不需要深入內陸,圍繞科威特打一仗就行了。


    雖然在做出調整後,兵力也由最初的2個師增加到了3個師,除了陸軍的第7裝甲師與第17裝甲師之外,還加上得到增強的第5陸戰師,此外還有高巨王國的一個裝甲旅等盟軍部隊,但是跟所要承擔的任務比,這點兵力投入根本不夠看,甚至無法保證能完成全部作戰任務。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地麵戰爭隻能分階段進行。


    這至少是大部分官兵的觀點。


    不過,這跟另外一個要求產生了衝突。


    如果把地麵戰爭分幾個階段,哪怕是2個階段,比如首先解放科威特,矮攻打伊拉克的首都,都絕對無法在帝國當局規定的1個月內完成主要作戰行動,也就是占領巴格達等主要城市。


    在理論上,隻是解放科威特,以及占領伊拉克南部地區就需要1個月。


    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丁鎮那提出,不在科威特投入太多地麵部隊,直接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進軍。


    說得直接一點,也就是直搗黃龍!


    在拿下巴格達滯後,就能夠逼迫其他地方的伊拉克軍隊投降,從而最大限度的縮短大規模作戰行動的時間。


    不過,也不是說不在科威特那邊采取行動。


    在丁鎮南製訂的作戰計劃中,將由陸戰隊在科威特那邊發起佯攻,負責牽製部署在該方向上的伊拉克精銳部隊。


    關鍵就是,用在該方向上的部隊,其實隻有2個營,而且都是合成步兵營。


    在整個8月份,陸戰隊的頭號任務是讓那些運送第5陸戰師的艦船前往達曼港,在夜間把裝備卸下來,並且趕在天亮前偽裝起來,然後由軍列送走,確保不讓敵人發現聯軍的兵力調動。


    提防的不是伊拉克,是紐蘭共和國的偵查衛星。


    因為隻能在夜間安排船進港卸貨,作業時間僅幾個小時,所以原本能在幾天之內完成的轉移工作,足足搞了一個月。


    現在,部署在波沙灣那邊的運輸船隻,裝載的其實是彈藥等作戰物資。


    第5陸戰師的主力,早已經轉移到拉夫哈附近,而且都處於隱蔽部署狀態。


    為了避免暴露,作戰部隊都分散部署,而且日常消耗的給養,特別是食物與淡水都由直升機運送。關鍵是,所有營地都做了偽裝,比如在營房的頂部鋪上了一層黃沙,以此偽裝成沙丘。


    至於在發動進攻之後的後勤補給,將由沙烏地的2個步兵師承擔。


    為此,沙烏地不但調集了約5000台軍用卡車,還緊急征用了幾千部能夠在荒漠行駛的運輸車輛。


    其實,第5陸戰師的任務相對來說還比較輕鬆。


    在攻入伊拉克境內之後,第5陸戰師直接向塞勒曼推進,占領這座位於伊拉克南部沙漠腹地的小城鎮。


    這是第一天的突擊目標。


    此後,第5陸戰師的先頭突擊部隊將繼續向塞馬沃進軍,攻占這座位於兩河流域的戰略重鎮。


    關鍵,這裏是陸戰隊與陸軍作戰區域的分界點。


    按照丁鎮南的安排,第5陸戰師在占領塞馬沃之後,就要回過頭,開始向下遊方向的巴士拉進軍。


    到時,部署在沙烏地這邊的聯軍,也會同時攻打科威特。


    也就是說,由第5陸戰師與聯軍的地麵部隊負責解放科威特,攻占伊拉克南部地區。


    關鍵是打通後勤補給線。


    正是如此,丁鎮南明確告訴第5陸戰師的官兵,他們就隻有1周,最多10天,必須打下巴士拉,並控製從巴士拉到塞馬沃的公路與鐵路,確保能把那些運送到巴士拉的物資送往前線。


    此後,才是陸軍主導的攻打巴格達的作戰行動。


    在一周內掃蕩三分之一個伊拉克!?


    不是不行,不過難度確實非常大。


    最主要的問題,也就是後勤保障。


    擬定作戰計劃的細節內容的時候,劉尊山等基層部隊的軍官提出,首先就要保證後勤保障一定得跟上。


    隻是地麵推進的裏程就超過了1200千米,其中三分之一是野外行軍。


    按帝國軍隊的戰術條例,裝甲部隊在野外推進200千米就得進行一次燃油補給,即便沿公路推進,每300到350千米就要做一次補給。如果存在交戰的可能,那麽補給頻率要提高50%。


    在高強度戰鬥當中,裝甲部隊每天的突擊距離往往隻有幾十千米。


    上次大戰期間,那怕是在閃擊戰當中,也沒有一支集團軍級別的裝甲部隊的日突擊距離超過50千米。


    說得直接一點,裝甲部隊推進的每一步都是用海量物資壘起來的。


    現代戰爭也是如此,裝甲部隊在任何時候都得保證坦克戰車有60%的餘油,即便在突然遭遇敵人的情況下,依然能與之交戰,而不會因為缺乏燃油而喪失戰術機動性,從而在遭遇戰當中被敵人擊潰。


    這麽一來,推進1200千米,僅燃油補給就要進行5到8次。


    顯然,需要補給的還有彈藥。


    如果後勤保障沒法跟上,那一切都是空談。


    所幸的是,丁鎮南也做了足夠的保證。


    除了由沙烏地提供的數千台運輸車輛之外,聯軍還調動上千架直升機,而且其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重型運輸直升機,專門負責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確保突擊部隊在任何時候都能獲得保障。


    此外,就是加強空中打擊的力度,盡可能的降低突擊部隊的作戰消耗。


    其實,陸戰隊自己也在努力。


    在哈立德國王軍事城裏,就有一支陸戰隊的航空兵,除了有幾十架武裝直升機,還有一百多架攻擊機。


    陸戰隊的武裝直升機都將在地麵戰爭打響之後,進駐拉夫哈臨時基地,為地麵部隊提供支援。至於部署在哈立德國王軍事城的攻擊機,由聯軍司令部統一調度與指揮,不過主要麵向伊拉克南部地區作戰。


    此外,陸軍把一個獨立炮兵旅留在拉夫哈,負責協助陸戰隊作戰。


    必須承認,陸戰隊一直欠缺遠程炮兵。


    不是陸戰隊買不起大口徑榴彈炮與遠程火箭炮,而是在過去幾十年裏,一直都沒有這方麵的需要。


    登陸作戰,或著在濱海地區作戰,陸戰隊隨時都能呼叫艦隊提供炮火支援,海軍的戰艦就是陸戰隊的炮兵。


    帝國海軍的所有驅逐艦與巡洋艦,都至少配有1門130毫米艦炮,還有部分護衛艦也配備了130毫米艦炮。


    這些大口徑艦炮的主要價值,就是在登陸作戰行動當中為陸戰隊提供火力支援。


    在登陸艦隊裏,特別是在執行登陸作戰行動的時候,往往會編入數艘專門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的戰艦。


    有的時候,甚至是火力強大的戰列艦與大型巡洋艦!


    用丁鎮南的話來說,他把能找到的支援力量都派了過來,而陸戰隊的任務也隻是按照計劃掃蕩伊拉克南部地區。


    因為最先到沙烏地,還在7月份跟伊拉克軍隊打過一仗,所以劉尊山當仁不讓的擔負起了突擊的重任。


    仍然是他指揮的這個合成營。


    與一個多月前不同的是,多了1個機步連、1個防空連與1個後勤保障營,加強之後的總兵力超過800人。


    要說的話,這還不算多。


    在理論上,一個陸戰隊的加強營最多能達到2000人的規模,在過去相當於陸軍的一個團了。


    其實,小而全,一直是陸戰隊營級作戰部隊的特點。


    畢竟,在陸戰隊所麵對的戰場上,往往需要具備較為全麵的作戰能力,確保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


    當然,承擔突擊任務的依然是3個裝甲連與3個機步連。


    雖然是在野外突擊,但是裝甲部隊仍然排成整齊的隊列。


    5點30分不到,劉尊山駕乘的坦克就越過邊境線,進入伊拉克境內。


    因為隱蔽得非常好,所以在該方向上並沒有伊拉克軍隊守衛邊境,也就沒有在越過邊境線的時候遇到阻擊。


    6點不到,幾架直升機從裝甲部隊的上方飛過。


    不是威武的武裝直升機,是小巧的偵察直升機。


    按空軍提供的情報,在塞馬沃的南麵並沒有成建製部署的伊拉克軍隊,無需提前出動武裝直升機。


    為了保險期間,陸戰隊還是派來了幾架偵察直升機。


    當然,u看書.uushucm 這是標準的突擊戰術。


    偵察直升機在前麵開路,裝甲部隊能保持行軍狀態,不但能節省燃油,還能讓官兵保持體力。


    如果敵人就在前方,突擊部隊就能在收到消息之後做好戰鬥準備。


    其實,劉尊山不相信會一帆風順。


    從拉夫哈到塞馬沃的直線距離超過了120千米,哪怕直接衝過去,以坦克在野外行軍所能達到的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也需要足足4個小時,期間耽擱了的話,花上5到6個小時也正常。


    在這5到6個小時裏麵,伊拉克軍隊就什麽事都不做嗎?


    ()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帝國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