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天亮的時候,艾森威才離開首相府。


    隻是,他前腳剛走,另外一名軍人就進了首相書房,同樣是一名將軍,不過穿的布蘭皇家海軍的軍服。


    他就是陸心海艦隊司令,坎寧安中將。


    在回到倫泰城之後,他就直接來了首相府。


    因為艾森威在,所以他在旁邊的茶廳裏麵等了一陣。在看到艾森威離開後,也沒有等秘書來招呼,就去了書房。


    其實,就是坎寧安建議,在向梵炎洋增兵之前,拔掉兩顆肉中刺。


    隻有消除了後方的隱患,才能安心出兵梵炎洋。


    如果在梵炎洋跟梁夏海軍鏖戰的時候,大後方出了事情,哪怕隻是暫時的威脅,後果都難以設想。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坎寧安提議速戰速決。


    說成是“快刀斬亂麻”更加準確一些。


    在獲得丘爾的授權之後,坎寧安組織幾名信得過的參謀,秘密擬定了兩份作戰方案。


    一份針對洛克海軍,而另外一份針對羅利海軍。


    幾天之前,坎寧安安排一名心腹參謀帶著這兩份計劃返回倫泰城,當麵向丘爾做了詳細解說。


    其實,完全沒這個必要。


    在上次大戰的時候,丘爾就是布蘭王國的海軍大臣,推動與主導了在陸心海方向的作戰行動。


    針對忒爾帝國,導致忒爾帝國戰敗瓦解的加裏波利登陸作戰行動,就是丘爾的傑作。


    隻是在很多人看來,那是一場葬送數十萬官兵,卻沒取得任何勝果的災難,更是布蘭皇家海軍的恥辱。


    此外,還直接導致丘爾引咎辭職。


    就是在此期間,他認識了當時也在陸心海艦隊服役的坎寧安。


    雖然不是職業軍人,但是在海軍方麵,丘爾是內行。


    拿到兩份作戰計劃,丘爾立即明白了坎寧安的意思。


    這個作風強硬、行事果斷的將軍在努力爭取的,不止是消除後顧之憂,也不僅僅是確保航線暢通無阻。


    他要確立皇家海軍在北夕落洋與陸心海的霸主地位。


    還要讓布蘭王國成為同盟集團中,分量最重的成員之一。


    在根本上,洛克海軍與羅利王國,其實一直在待價而沽,想用手裏那點資本跟同盟集團討價還價。


    其中,以羅利王國為最。


    要說的話,羅利王國確實有這個資本。


    羅利海軍有6艘戰列艦,另外有2艘正在建造,即便靠本土作戰,也能切斷從直落要塞到夕梵運河的海運航線。


    至於洛克艦隊,現在是喪家之犬。


    迢曼帝國一直在努力的招降洛克海軍,維希政權也在做工作,已經有很多的海軍官兵動搖了。


    保不準在什麽時候,這些洛克戰艦就會掛上鐵十字軍旗。


    幹掉兩個勁敵,不但能消除後顧之憂,還能夠讓布蘭王國成為同盟集團內,紐蘭聯邦之後的二號強國。


    至少在夕落洋與陸心海,沒有哪個國家能替代布蘭王國。


    雖然不可能超越與取代紐蘭聯邦,但是隻要緊緊握住三叉戟,布蘭王國在同盟集團的地位就不可動搖。


    駱沙聯邦是典型的陸權國家,跟布蘭王國沒有直接衝突。


    再說,駱沙海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在戰略層麵上,坎寧安的計劃有巨大的吸引力。


    讓丘爾舉棋不定的,其實是同時實現這兩項行動的難度。


    如果分開進行,難度會降低許多。


    可惜的是,不存在這種可能,或者說時間窗口已經過去。


    丘爾一直反對拉攏以搖擺不定出名的羅利王國,往根本上講,就是沒有把羅利王國放在眼裏。


    為了掌握陸心海的絕對霸權,丘爾甚至多次把羅利王國推向協約集團。


    最典型的,就是在出任首相之後,立即借陳年往事,即羅利王國在玄大陸東部地區實施恐怖統治為由,對羅利王國進行全麵戰略禁運,其中就包括至關重要,幾乎全部依靠進口的石油。


    也就是丘爾這種步步緊逼的策略,迫使羅利王國向迢曼帝國靠攏。


    如果不是國家根本利益受到威脅,羅利王國哪怕是保持中立,也比加入協約集團更有利可圖。


    上次大戰,羅利王國拖到了最後一刻,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加入同盟集團,搖身一變成為戰勝國。


    依靠投機取巧,羅利王國幾乎沒遭受任何損失,就嚐到了戰勝的甜頭。


    讓丘爾沒想到的是,羅利王國的那些家夥實在太拖拉了。


    跟迢曼帝國談了大半年,等駱沙聯邦反水的前一刻,都沒能談出結果。


    隨著迢曼軍隊在東部戰線上全麵潰敗,羅利王國立即就懸崖勒馬,在即將簽署入盟條約的時候終止了談判。


    得知消息之後,丘爾就氣得猛拍桌子。


    隻是,羅利王國還不算什麽。


    因為羅利王國本身就很弱小,還是出了名的牆頭草,也沒多少戰鬥力,所以就算是不宣而戰,讓艦隊發起突然襲擊,隻要以保護經過陸心海的航線為名,肯定能獲得紐蘭聯邦與駱沙聯邦的諒解。


    關鍵還是洛克海軍。


    不管怎樣,洛克共和國是上次大戰的盟友。


    此外,洛克流亡政權已經加入了同盟集團,戴樂獲得洛福斯高度讚揚,稱他為自由與民主世界的衛士。


    再說,洛克海軍嚴格說來是盟友。


    洛克共和國早已向迢曼帝國宣戰,後來投降的,以及現在控製洛克共和國南部地區的是傀儡政權。


    如果洛克海軍宣稱聽從流亡政權指揮,盟友身份就更加不容懷疑。


    毫無理由的向盟友開火?


    這可不是小事。


    丘爾一直猶豫不決,就是在擔心此事。


    在獲得洛福斯承認,哪怕是默認之前,布蘭皇家海軍采取的任何針對洛克海軍的行動都有可能讓同盟集團分崩離析。


    丘爾很有自知之明。


    雖然在兩百多年前,紐蘭聯邦是布蘭王國的殖民地,但是在當今,有資格統帥西方文明的是紐蘭聯邦。


    別看布蘭王國在名義上,控製著2000多萬平方千米的海外領地,uu看書ww.uukah 還擁有大約4億海外居民,可是本土隻有4000萬人,而且經濟規模與工業產能,都已被紐蘭聯邦超越,甚至比不上駱沙聯邦。


    此外,至關重要的澳洲與楓葉國,實質上都已獨立,而且更傾向於跟紐蘭聯邦結盟。


    要說,這也是丘爾不願其煩的跟艾森威見麵的原因。


    幾輪周旋下來,哪怕艾森威聰明機靈,最終還是掉入丘爾精心布置的全套。


    其實,這麽說有點誇張。


    兩人,隻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也不一樣。


    在艾森威看來,梁夏海軍的頭號幹將去了炎海,就是天大的威脅,所以布蘭皇家海軍應該盡快增兵梵炎洋。


    顯然,在丘爾看來,卻恰好相反。


    白止戰是當今唯一沒有嚐到過敗績的海軍將領,要去對付他,更加需要及時的消除後顧之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帝國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