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天亮,在淩晨四點左右,薛遠征的秘書把電文送了過來。
雖然代表帝國參加談判,事後還跟布蘭代表進行秘密磋商的是劉向東,但是談判都歸內閣管,直接向首輔負責。
連外交大臣都無權過問,更別說海軍總司令了。
秘密磋商沒達到全部的預期,不過算不上糟糕。
布蘭王國仍然會在3月1日,倫泰時間的0時,正式對交戰雙方,梁夏帝國與狹夷皇國實施戰略禁運。
隻是,禁運物資與禁運方式還有商榷餘地。
第一階段禁運的全都是具有明確軍事用途,能直接應用到戰爭當中的軍用物資,包括但是不限於石油、鐵礦石、銅礦石、電解鋁、裝甲鋼、廢鋼鐵、各類工業用酸與硝石,天然橡膠與石化產品。
具有重大民用價值,以民用為主,跟民生有直接關係的戰略物資,比如糧食與藥品,不在禁運範圍內。
關鍵,其實是禁運方式。
禁止從本國與海外殖民地向交戰雙方出口禁運商品。
禁止本國的企業跟交戰雙方進行與出口禁運商品有關的商業合作。
禁止本國的銀行為交戰雙方提供用來購買禁運商品的資金支持與金融服務。
禁止本國的公民與海外居民參與向交戰雙方運送禁運物資的活動。
這又被稱為“四禁”。
關鍵就是,布蘭王國的禁運措施不針對第三方。
顯然,這個後門開得太大了。
比如,產自麻萊的天然橡膠,可以首先出口到岱曼王國,再轉手賣給梁夏帝國。如果是過境貿易,甚至不需要在把貨物運往岱曼王國,從麻萊出關之後,在岱曼王國與梁夏帝國辦理出入境手續,就能讓貨輪直接去梁夏帝國的港口卸貨。要做的,無非是在岱曼王國開一家貿易公司。
石油也是,賣給第三方,再轉手出售給梁夏帝國就是了。
此外,布蘭王國保證不會以禁運為由封鎖海運航道,將開放包括但不限於夕梵運河、基沙海峽與咽喉海峽等梁夏帝國進口重要的戰略物資,海運航線必須經過的,布蘭王國實際控製的海上要道。
上次大戰結束之前,為了鞏固在梵羅地區的統治權,布蘭王國奪取控製了幾乎所有進出梵炎洋的海上要道。在當時,布蘭王國上下還為此歡呼雀躍。哪想到,現在都成了丟不掉的燙手山芋。
做為回應,梁夏帝國保證不會出兵攻打與占領這些海上要道。
有了這些,戰略禁運就成了空談。
如果說有什麽遺憾,就是沒有確定禁運的期限。
對於這個結果,包括白止戰在內,沒有人感到驚訝。
雖然很多人喜歡用“百足之蟲”來形容江河日下的布蘭王國,但是白止戰覺得,“外強中幹”其實更合適一些。
早在八年之前,新曆82年,洛福斯第一次當選總統那一年,帝國情報機構就搞到了布蘭皇家海軍的戰略計劃。
其中明確提到,在戰爭再次爆發之後,布蘭皇家海軍將采取防禦戰略,在麻萊與獅泉城等殖民地設防,分階段阻擊梁夏海軍,盡可能的遲滯梁夏海軍的推進速度,從而爭取獲得更多的動員時間。
後來出台的戰爭計劃跟上次大戰幾乎如出一轍。
退守基布要塞,在此進行最後的戰鬥。
再退,就是夕梵運河與陸心海了。
關鍵還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梵羅地區。
擁有兩億多人口的梵羅地區,對任何一個帝國來說都是沉重負擔。
隻要方法得當,比如采用堅壁清野的防禦戰略,梵羅地區就將成為埋葬帝國的墳墓!
從這份戰略計劃就看得出來,布蘭皇家海軍根本沒有進取心,對在下一場大戰中擊敗梁夏海軍不抱任何的希望。
雖然在此之後,特別是在洛福斯住進灰宮,紐蘭聯邦舉起西方文明的大旗,布蘭王國的保守派掌握執政權,對基本戰略做出全麵調整,加強了跟紐蘭聯邦的關係,在國際問題上表現得咄咄逼人,但是根本上,布蘭王國的總體戰略依然趨於保守,或者說以守住既得利益為主要目的。
在紐蘭聯邦的支持之下重振旗鼓?
布蘭王國都重振旗鼓了,讓紐蘭聯邦去喝西北風嗎?
紐蘭聯邦才是布蘭王國的掘墓人!
沒有紐蘭聯邦,布蘭王國再衰落,也是西方列強的旗手,代表了包括洛克共和國在內的眾多西方強國。
在最為輝煌的時期,布蘭女王的子孫遍布西方王室。
那個年代,布蘭王國就是西方世界的精神領袖!
有了紐蘭聯邦,布蘭王國再強大也當不了旗手。
紐蘭聯邦要想大出於世,就算本國有雄厚實力,也需要海外利益。
不說別的,掠奪海外利益本身就是對外擴張的理由。
擴張出去,不是為本國民眾爭取好處,難道去幫助蠻荒之地的原始部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洛福斯肯,支持他的選民也不會答應。
這正是“孤立主義”盛行的關鍵原因,紐蘭人沒嚐到擴張的甜頭,反到覺得是在拯救西大陸上那些落寞的王國。
紐蘭聯邦走上擴張道路,在發展壯大之前,肯定不會去怒懟梁夏帝國。
首先就得取代布蘭王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
紐蘭聯邦想要從布蘭王國那裏奪走的不止是西方霸主的頭銜,還有實際的利益。
這也是洛福斯上台之後,紐蘭聯邦在跟布蘭王國交往中,體現得最為明確,也是最為積極的外交策略。
簡單的說,就是在全球各地,以及各種國際組織中,逐步取代與替代布蘭王國。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南東望洋上的奧國,以及北麵鄰居紅楓國。
經過這些年的滲透,準確說是在紐蘭聯邦的積極支持下,奧國與紅楓國實質上已經取得獨立,不再是布蘭王國的海外殖民地,uu看書 ukansu.om 獲得了包括軍事與外交在內的所有主權,而且奉行追隨紐蘭聯邦的基本政策。
也正是接管布蘭王國的衣缽,紐蘭聯邦才在這幾年迅速發展壯大。
沒有了海外殖民地,喪失了西方世界領袖身份,布蘭王國隻是一具連臭皮囊都算不上的軀殼。
如果以國家的戰爭潛力為準,現在的布蘭王國最多也就二流水準,還在迢曼帝國與駱沙聯邦之下。
要說,也就比不舉的洛克共和國稍微強那麽一點點。
這樣的布蘭王國還能有什麽作為?
哪怕在紐蘭聯邦逼迫下,布蘭王國沒辦法回避,隻能對交戰雙方實施戰略禁運,也不等於願意為紐蘭聯邦火中取栗。
不管怎樣,在這場大戰結束之後,稱霸全球的都不會是布蘭王國。
紐蘭聯邦不肯硬剛梁夏帝國,布蘭王國為什麽要強出頭?
雖然代表帝國參加談判,事後還跟布蘭代表進行秘密磋商的是劉向東,但是談判都歸內閣管,直接向首輔負責。
連外交大臣都無權過問,更別說海軍總司令了。
秘密磋商沒達到全部的預期,不過算不上糟糕。
布蘭王國仍然會在3月1日,倫泰時間的0時,正式對交戰雙方,梁夏帝國與狹夷皇國實施戰略禁運。
隻是,禁運物資與禁運方式還有商榷餘地。
第一階段禁運的全都是具有明確軍事用途,能直接應用到戰爭當中的軍用物資,包括但是不限於石油、鐵礦石、銅礦石、電解鋁、裝甲鋼、廢鋼鐵、各類工業用酸與硝石,天然橡膠與石化產品。
具有重大民用價值,以民用為主,跟民生有直接關係的戰略物資,比如糧食與藥品,不在禁運範圍內。
關鍵,其實是禁運方式。
禁止從本國與海外殖民地向交戰雙方出口禁運商品。
禁止本國的企業跟交戰雙方進行與出口禁運商品有關的商業合作。
禁止本國的銀行為交戰雙方提供用來購買禁運商品的資金支持與金融服務。
禁止本國的公民與海外居民參與向交戰雙方運送禁運物資的活動。
這又被稱為“四禁”。
關鍵就是,布蘭王國的禁運措施不針對第三方。
顯然,這個後門開得太大了。
比如,產自麻萊的天然橡膠,可以首先出口到岱曼王國,再轉手賣給梁夏帝國。如果是過境貿易,甚至不需要在把貨物運往岱曼王國,從麻萊出關之後,在岱曼王國與梁夏帝國辦理出入境手續,就能讓貨輪直接去梁夏帝國的港口卸貨。要做的,無非是在岱曼王國開一家貿易公司。
石油也是,賣給第三方,再轉手出售給梁夏帝國就是了。
此外,布蘭王國保證不會以禁運為由封鎖海運航道,將開放包括但不限於夕梵運河、基沙海峽與咽喉海峽等梁夏帝國進口重要的戰略物資,海運航線必須經過的,布蘭王國實際控製的海上要道。
上次大戰結束之前,為了鞏固在梵羅地區的統治權,布蘭王國奪取控製了幾乎所有進出梵炎洋的海上要道。在當時,布蘭王國上下還為此歡呼雀躍。哪想到,現在都成了丟不掉的燙手山芋。
做為回應,梁夏帝國保證不會出兵攻打與占領這些海上要道。
有了這些,戰略禁運就成了空談。
如果說有什麽遺憾,就是沒有確定禁運的期限。
對於這個結果,包括白止戰在內,沒有人感到驚訝。
雖然很多人喜歡用“百足之蟲”來形容江河日下的布蘭王國,但是白止戰覺得,“外強中幹”其實更合適一些。
早在八年之前,新曆82年,洛福斯第一次當選總統那一年,帝國情報機構就搞到了布蘭皇家海軍的戰略計劃。
其中明確提到,在戰爭再次爆發之後,布蘭皇家海軍將采取防禦戰略,在麻萊與獅泉城等殖民地設防,分階段阻擊梁夏海軍,盡可能的遲滯梁夏海軍的推進速度,從而爭取獲得更多的動員時間。
後來出台的戰爭計劃跟上次大戰幾乎如出一轍。
退守基布要塞,在此進行最後的戰鬥。
再退,就是夕梵運河與陸心海了。
關鍵還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梵羅地區。
擁有兩億多人口的梵羅地區,對任何一個帝國來說都是沉重負擔。
隻要方法得當,比如采用堅壁清野的防禦戰略,梵羅地區就將成為埋葬帝國的墳墓!
從這份戰略計劃就看得出來,布蘭皇家海軍根本沒有進取心,對在下一場大戰中擊敗梁夏海軍不抱任何的希望。
雖然在此之後,特別是在洛福斯住進灰宮,紐蘭聯邦舉起西方文明的大旗,布蘭王國的保守派掌握執政權,對基本戰略做出全麵調整,加強了跟紐蘭聯邦的關係,在國際問題上表現得咄咄逼人,但是根本上,布蘭王國的總體戰略依然趨於保守,或者說以守住既得利益為主要目的。
在紐蘭聯邦的支持之下重振旗鼓?
布蘭王國都重振旗鼓了,讓紐蘭聯邦去喝西北風嗎?
紐蘭聯邦才是布蘭王國的掘墓人!
沒有紐蘭聯邦,布蘭王國再衰落,也是西方列強的旗手,代表了包括洛克共和國在內的眾多西方強國。
在最為輝煌的時期,布蘭女王的子孫遍布西方王室。
那個年代,布蘭王國就是西方世界的精神領袖!
有了紐蘭聯邦,布蘭王國再強大也當不了旗手。
紐蘭聯邦要想大出於世,就算本國有雄厚實力,也需要海外利益。
不說別的,掠奪海外利益本身就是對外擴張的理由。
擴張出去,不是為本國民眾爭取好處,難道去幫助蠻荒之地的原始部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洛福斯肯,支持他的選民也不會答應。
這正是“孤立主義”盛行的關鍵原因,紐蘭人沒嚐到擴張的甜頭,反到覺得是在拯救西大陸上那些落寞的王國。
紐蘭聯邦走上擴張道路,在發展壯大之前,肯定不會去怒懟梁夏帝國。
首先就得取代布蘭王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
紐蘭聯邦想要從布蘭王國那裏奪走的不止是西方霸主的頭銜,還有實際的利益。
這也是洛福斯上台之後,紐蘭聯邦在跟布蘭王國交往中,體現得最為明確,也是最為積極的外交策略。
簡單的說,就是在全球各地,以及各種國際組織中,逐步取代與替代布蘭王國。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南東望洋上的奧國,以及北麵鄰居紅楓國。
經過這些年的滲透,準確說是在紐蘭聯邦的積極支持下,奧國與紅楓國實質上已經取得獨立,不再是布蘭王國的海外殖民地,uu看書 ukansu.om 獲得了包括軍事與外交在內的所有主權,而且奉行追隨紐蘭聯邦的基本政策。
也正是接管布蘭王國的衣缽,紐蘭聯邦才在這幾年迅速發展壯大。
沒有了海外殖民地,喪失了西方世界領袖身份,布蘭王國隻是一具連臭皮囊都算不上的軀殼。
如果以國家的戰爭潛力為準,現在的布蘭王國最多也就二流水準,還在迢曼帝國與駱沙聯邦之下。
要說,也就比不舉的洛克共和國稍微強那麽一點點。
這樣的布蘭王國還能有什麽作為?
哪怕在紐蘭聯邦逼迫下,布蘭王國沒辦法回避,隻能對交戰雙方實施戰略禁運,也不等於願意為紐蘭聯邦火中取栗。
不管怎樣,在這場大戰結束之後,稱霸全球的都不會是布蘭王國。
紐蘭聯邦不肯硬剛梁夏帝國,布蘭王國為什麽要強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