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是日暮時分才回到家的。
溫玉,人如其名,溫潤如玉,長相不俗,看起來不像是武將,反而像個讀書人,在溫宏方三個兒子當中,最像讀書人,也最應該讀書的還是大兒子溫玉,隻是,溫玉的誌向不在讀書上,反而是在軍事上,既然兒子想參軍,那就依著他好了,反正兩個小兒子也不差。
溫玉回來的時候,除了老二之外,其他幾個人都回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飯閑聊,畢竟是在軍隊打磨過的人,即便是在家裏,也保持著軍人作風,看到比以前黑瘦許多,也壯碩許多的兒子,婦人是無比心疼的,而溫宏方卻無比的欣慰,兒子大了,有出息了,至少比他這個當爹的有出息。
難得回來一次,可聊的話自然很多,在吃完飯之後,一家人就圍攏在火盆旁邊聊著閑話,基本上都是溫玉在說,其他人聽著。
溫玉說的都是軍隊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從他跟著殷元魁去往長安,然後又去西北的那段經曆,溫玉跟眾人講述了京城的繁華,聽得弟弟妹妹們一陣的驚呼和向往,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這個交通不便的時代,出趟遠門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自己所在的州郡,至於說長安,大多數人都隻是聽說過,以自己有限的想象力去想象那座城池的樣貌。
但是,說的更多的還是西北的情況,關於戰場廝殺的事情,溫玉說的不多,說的最多的還是關於許一凡在西北的所作所為,而這正是一家人最想知道的事情,尤其是大丫和二丫。
不知不覺,已經是深夜十分,即便在高興,也是要睡覺的,於是,待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家人也就陸續睡下了。
第二天。
一大早溫玉就起來了,在院子裏練刀,看的早讀小弟,一陣的拍手叫好,而溫宏方看到這一幕,也是一陣的欣慰。
雖說溫玉回來了,可一家人該忙什麽還是要忙什麽,在吃過早飯之後,一家人基本都出去了,而溫玉也離開了家裏,他這次回來,探親隻是一方麵,另外還有事情要做。
第一,這次跟著他回來的,都是海洲的老卒,西北的戰局慘烈異常,殷元魁帶到西北的班底,更是戰死大半,他們這次回來,就是負責把這些袍澤帶回家鄉,也算是讓他們魂歸故裏。
第二,他們此次回來,主要是聯係鎮海軍的舊部,順便解決一些鎮海軍的叛徒,這裏說的叛徒,指的是那些在海洲淪陷之後,在海洲胡作非為,敗壞鎮海軍名聲的人,雖說現如今鎮海軍是名存實亡,可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
第三,溫玉此次回東海城,是有大將軍的親筆書信要交給東海城官員的,至於書信上說了什麽,自然不是他能知道的。
第一件事在溫玉回家之前,就做的差不多了,因為早在他們之前,軍中就有人先行一步,開始做這些事兒了,對於朝廷的這種舉措,方士這邊並沒有阻攔,隻是冷眼旁觀。
至於第二件事兒,這個暫時不著急,殷元魁給的期限是在明年開春之前完成就可以了,他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去謀劃。
溫玉在離開家之後,就去了崔府,見到了海洲刺史崔東海。
崔東海還是老樣子,精神麵貌都很好,相對於以前崔東海反而顯得更年輕一些,正所謂無官一身輕,自從海洲淪陷之後,他這個海洲刺史就名存實亡,沒有什麽事情需要他去處理,人輕鬆下來,精神想不好都難。
在溫玉說明來意之後,很快就被管家帶到書房,而溫玉在見到崔東海之後,直接把密信交給了崔東海,崔東海看完密信之後,站起身來,在房間來回的踱步,思忖良久,這才說道:“這件事我答應了,我會跟方士那邊說清楚的,你放心去做你該做的事情。”
得到這個答複之後,溫玉也沒有廢話,轉身離開了。
在溫玉離開之後,崔東海回到書案之後坐下,拿起手中的密信,又看了幾遍,然後付之一炬,口中喃喃道:“等了這麽多年,這一天,終究還是要來了啊,時間不多了,得抓緊啊。”
做完這一切,崔東海就站起身,對門外喊道:“備車,去日月齋。”
很快,一臉馬車離開了崔府,來到了日月齋,見到了方承運和姬如雪,雙方密談數個時辰,崔東海臉色凝重的離開了日月齋。
在這之後的幾天,東海城的局勢悄然開始發生變法。
首先是很多原本隸屬於鎮海軍的將士,被溫玉他們找到,接著就有不少出身鎮海軍,卻已經背棄鎮海軍的將領遇害,他們要麽是當街被人斬殺,要麽是死於各種意外,總而言之,這些人遭到了一次清洗,這使得已經沉寂近兩年的東海城突然變得喧鬧起來。
東海城隻是一個開端而已,在東海城這邊展開行動之後,海洲其
他城池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並且開始朝著海洲之外的大洲蔓延開去。
很多人都認為,方士在這個時候,應該會出手製止的,然而,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方士選擇了袖手旁觀,任由這種事情發生,很顯然,雙方達成了一種默契。
這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事情,還有一些人們看不到的事情,比如東海城聞名遐邇的黑甲兵,陸陸續續的開始離開東海城,至於他們去了哪裏,沒人知道,還有海通島這段時間,有無數船隻,載著大量的將士揚帆出海,去向不明。
同時,原本停緩運轉的東興工廠,突然開始加工加點的趕工起來,一切宛如回到了戰時時期一般。
當然,這些事情跟大部分的老百姓是沒有啥關係的,日子該是如何依舊如何,但是有一件事兒,在東海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百貨樓開始拋售手中的產業,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對百貨樓而言,無關緊要的產業,這讓很多一直眼饞覬覦百貨樓產業的人,宛如是貓兒見到了魚一般,紛紛開始出手搶購。
-------------------------------------
長安。
自從那日早朝之後,長安的氣氛就變得異常詭異起來,當然,這僅僅指的是官場,百姓的生活並沒有什麽變化。
李建澤擔任了鴻臚寺的少卿,負責跟西域、北蠻、南夷還有海外王朝的和談事宜,這段時間,鴻臚寺成為了話題的重心,凡是從鴻臚寺流傳出來的消息,都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和談一共分為四個部分,其中最無關緊要的還是海外王朝,扶桑國隻是海外王朝的一個代表而已,在東海之濱,王國其實不少,隻是都不大而已,海外諸國此次來大炎王朝,一方麵是來建交,希望雙方可以展開貿易等活動,另一方麵則是想要讓道教重回內陸,展開傳道活動。
第一件事,很快就談攏了,沒有太大的波折,其中主要還是就福州的事情,雙方開始扯皮,大炎王朝這邊的態度很明確,想要和談,首先必須得對福州的兵禍負責,賠款是肯定的,而且數額不小,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代表國的扶桑國答應下來,誠意很足。
至於第二件事,這個暫時才剛剛開始談,估計難度不小,不過道教這次是有備而來,而大炎王朝這邊既然跟對方展開和談,想必是有這個想法的。
不過,即便是答應下來,道教想要重回中原傳教,也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再加上之前的滅道行為,這件事上,肯定會有很大的波折。
南唐這邊的使團,主要就談了三件事。
第一,雙方修好,罷兵言和,雙方不再開戰,對於這個要求,大炎王朝自然是欣然答應的,不過,南唐要退出巫州。
巫州目前是屬於兩國各自占領的狀態,而大炎王朝提出的這個要求,顯然是要獨占巫州,就這個問題上,雙方爭論不休,不過,在幾天的交涉下來,已經初步達成共識,南唐的勢力,不管是朝廷方麵的,還是民間的勢力,都會撤出巫州,但是,在兩國邊境開開通集市,互通有無。
第二,南唐是南夷近些年,建立起來的唯一的王朝,在自己的地盤建立王朝屬於自家事兒,可也需要其他王朝承認,第二件事就是大炎王朝要承認南唐存在的合理性。
在這件事上,問題不是很大,而這件事之後,就意味著,曾經山寨林立的南夷,即將迎來有史以來的大一統,而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如果單論地盤的話,南夷無疑是所有王朝當中地盤最大的一個,不過,南唐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統肯定沒有那麽容易。
第三,如果和談順利的話,南唐打算和大炎組建一支軍隊,共同探索南海。
南夷的疆域是很大,可是,不管是現如今的南唐也好,還是巫蠱教也罷,其實對南夷的掌控並不大,就南唐而言,他們現在估計也就掌握了南夷三分之一的疆域,巫蠱教要多一些,可也最多也隻有三分之二,甚至可能隻有二分之一,而剩下的地方還有什麽,在南夷十萬大山的南方還有什麽,誰也不清楚。
這個提議雖然是南唐提出來的,可主導者卻是大炎,而且就探索南海這件事而言,大炎王朝表現的異常積極,幾乎是出錢出力還出人,顯然,大炎對那所謂的南海是誌在必得。
相對於海外諸國和南唐的談判,西域和北蠻的和談就困難的多,尤其是北蠻。
西域在跟大炎王朝狠狠地幹了一架之後,沒打過,說話底氣不足,可該說的還是要說,西域這次來,一共提出了四件事。
第一,歸還被炎軍占領的十八座城池。
這個要求被提出之後,自然是遭到了大炎王朝這邊的反對,炎軍將士浴血奮戰,死了那麽多
人,好不容易打下來的疆土,怎麽可能歸還,想屁吃呢。
第二,允許佛門進入中原傳教,弘揚佛法。
西域的這個要求跟道教一樣,但是,大炎王朝對這件事的態度,反應卻很有意思,大炎王朝允許佛門傳教,但是,隻能弘揚大乘佛法,而所謂的大乘佛法,自然就是從許一凡這裏搗鼓出來。
說起大乘佛法,就不得不提一件極其有意思的事情。
許一凡第一次提出大乘佛法的時候,是他在離開東海城,去接應齊若兮他們的路上,當時是趕路途中,閑著無聊,他跟胥承業瞎掰扯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很快許一凡這番關於佛法大小之分的言論,就傳到了不良將那裏,然後就到了不良帥耳邊,接下來就是一場精心布局。
大炎王朝是泱泱大國,能人異士很多,雖然說大炎王朝對佛門和道教展開了打擊活動,可是,在朝廷當中,還是有道士和和尚存在的,其中還有不少人在不良人當中,當許一凡的大乘佛法被提出來之後,這些為大炎王朝服務的和尚,就在其原有的宏觀理論上召開的拓展和完善。
被改造出來的大乘佛法的教義,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在西域傳播,大乘佛法說人人皆可成佛,這讓很多人在聽聞這個新的佛義之後,就對原來的信仰產生了動搖,經過不良人將近兩年的運作,在西域其實已經有不少大乘佛法的信徒,之前,許一凡在西域浪的時候,遇到的了塵等人,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大乘佛法的出現,西域佛門是很抵觸,要知道,這可是顛覆性的佛義,若是讓其生長下去,那對佛門的地位是有很大衝擊的,其實,在雙方展開決戰之前,達摩院主要的職責,就是鏟除這些信仰大乘佛法的人。
大乘佛法不但在西域傳播,在今年秋祭的時候,朝廷就開始著人修建寺廟,雖然還沒有什麽明確的說辭,可朝廷想做什麽,自然不言而喻。
現如今,雙發和談的時候,把這件事擺在桌麵上談,把佛門置於尷尬境地,如果佛門答應了,那就相當於承認了大乘佛法存在的合理性,可若是不答應,大炎王朝自己傳播大乘佛法,佛門也無可奈何,這讓佛門是答應也不好,不答應也不好。
於是,雙方在爭論一番之後,這個問題就暫時被擱淺了。
第三,大炎王朝不歸還十八座城池也可以,但是要答應一件事,現如今酆都已經出世,倘若有一天酆都跟西域開戰,大炎王朝必須馳援西域。
對於這個問題,大炎王朝並沒有一口答應下來,酆都可不是什麽小角色,能夠跟佛門在西域僵持對峙近萬年,沒有深厚的底蘊是不可能的,酆都跟佛門勢同水火,可大炎王朝跟酆都,或者是曆代中原王朝跟酆都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貿然答應下來,就意味著是酆都的宣戰,得罪這樣一位大勢力,對大炎王朝而言,可不是什麽好的選擇。
不過,即便大炎王朝不答應,占領的十八座城池也不可能還給西域,西域想要,派兵來打就是,而以現在佛門麵臨的情況和局勢,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跟大炎王朝繼續開戰。
第四,西域打算跟大炎王朝組建一股力量,去探索塔撒哈沙漠,塔撒哈沙漠出問題了,現如今已經不是什麽秘密,而這一切很可能跟流放的阿修羅一族有關,因此,這次探索行動,名義上是去解決被流放的阿修羅一族,至於真實目的,暫時還不得而知。
按理說,塔撒哈沙漠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跟大炎王朝沒有什麽關係,沒必要摻合進去,就利益而言,大炎王朝還是站在阿修羅這邊的,倒不是覺得阿修羅可憐,或者是其他的,而是因為被流放的阿修羅一族的存在,可以極大的遏製和削弱佛門的力量,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必要的時候,是可以聯合起來行動的。
然而,大炎王朝卻一反常態,答應了這個要求,據說之所以會如此,是縱橫書院那邊傳來的話,至於儒家為何要摻合進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
至於說北蠻,就很讓人頭疼了。
北蠻雖然也是一個王朝,可它是一個流動性的王朝,整個草原都是北蠻的,可謂是我的草原我的馬,我想咋耍就咋耍,想要徹底消滅北蠻,很難,或者說是不可能,因為北蠻太大了,而其部落也極其的多,隻要給他一點喘息和休養生息的機會,北蠻就能死灰複燃。
即便北蠻被打散了,去往了北荒,他們也能在經過一段歲月的休息之後,再次回到北蠻,曆代王朝的君王,不是沒想過要徹底解決掉北蠻,可就是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唯一算是成功的,也隻有當年的武朝,即便是強大如漢朝,也沒能徹底收拾掉北蠻,隻是讓北蠻低頭稱臣而已。
北蠻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在這次何談當中提出了很多無理的要求,讓李建澤無比的頭疼。
溫玉,人如其名,溫潤如玉,長相不俗,看起來不像是武將,反而像個讀書人,在溫宏方三個兒子當中,最像讀書人,也最應該讀書的還是大兒子溫玉,隻是,溫玉的誌向不在讀書上,反而是在軍事上,既然兒子想參軍,那就依著他好了,反正兩個小兒子也不差。
溫玉回來的時候,除了老二之外,其他幾個人都回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吃飯閑聊,畢竟是在軍隊打磨過的人,即便是在家裏,也保持著軍人作風,看到比以前黑瘦許多,也壯碩許多的兒子,婦人是無比心疼的,而溫宏方卻無比的欣慰,兒子大了,有出息了,至少比他這個當爹的有出息。
難得回來一次,可聊的話自然很多,在吃完飯之後,一家人就圍攏在火盆旁邊聊著閑話,基本上都是溫玉在說,其他人聽著。
溫玉說的都是軍隊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從他跟著殷元魁去往長安,然後又去西北的那段經曆,溫玉跟眾人講述了京城的繁華,聽得弟弟妹妹們一陣的驚呼和向往,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這個交通不便的時代,出趟遠門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自己所在的州郡,至於說長安,大多數人都隻是聽說過,以自己有限的想象力去想象那座城池的樣貌。
但是,說的更多的還是西北的情況,關於戰場廝殺的事情,溫玉說的不多,說的最多的還是關於許一凡在西北的所作所為,而這正是一家人最想知道的事情,尤其是大丫和二丫。
不知不覺,已經是深夜十分,即便在高興,也是要睡覺的,於是,待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家人也就陸續睡下了。
第二天。
一大早溫玉就起來了,在院子裏練刀,看的早讀小弟,一陣的拍手叫好,而溫宏方看到這一幕,也是一陣的欣慰。
雖說溫玉回來了,可一家人該忙什麽還是要忙什麽,在吃過早飯之後,一家人基本都出去了,而溫玉也離開了家裏,他這次回來,探親隻是一方麵,另外還有事情要做。
第一,這次跟著他回來的,都是海洲的老卒,西北的戰局慘烈異常,殷元魁帶到西北的班底,更是戰死大半,他們這次回來,就是負責把這些袍澤帶回家鄉,也算是讓他們魂歸故裏。
第二,他們此次回來,主要是聯係鎮海軍的舊部,順便解決一些鎮海軍的叛徒,這裏說的叛徒,指的是那些在海洲淪陷之後,在海洲胡作非為,敗壞鎮海軍名聲的人,雖說現如今鎮海軍是名存實亡,可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
第三,溫玉此次回東海城,是有大將軍的親筆書信要交給東海城官員的,至於書信上說了什麽,自然不是他能知道的。
第一件事在溫玉回家之前,就做的差不多了,因為早在他們之前,軍中就有人先行一步,開始做這些事兒了,對於朝廷的這種舉措,方士這邊並沒有阻攔,隻是冷眼旁觀。
至於第二件事兒,這個暫時不著急,殷元魁給的期限是在明年開春之前完成就可以了,他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去謀劃。
溫玉在離開家之後,就去了崔府,見到了海洲刺史崔東海。
崔東海還是老樣子,精神麵貌都很好,相對於以前崔東海反而顯得更年輕一些,正所謂無官一身輕,自從海洲淪陷之後,他這個海洲刺史就名存實亡,沒有什麽事情需要他去處理,人輕鬆下來,精神想不好都難。
在溫玉說明來意之後,很快就被管家帶到書房,而溫玉在見到崔東海之後,直接把密信交給了崔東海,崔東海看完密信之後,站起身來,在房間來回的踱步,思忖良久,這才說道:“這件事我答應了,我會跟方士那邊說清楚的,你放心去做你該做的事情。”
得到這個答複之後,溫玉也沒有廢話,轉身離開了。
在溫玉離開之後,崔東海回到書案之後坐下,拿起手中的密信,又看了幾遍,然後付之一炬,口中喃喃道:“等了這麽多年,這一天,終究還是要來了啊,時間不多了,得抓緊啊。”
做完這一切,崔東海就站起身,對門外喊道:“備車,去日月齋。”
很快,一臉馬車離開了崔府,來到了日月齋,見到了方承運和姬如雪,雙方密談數個時辰,崔東海臉色凝重的離開了日月齋。
在這之後的幾天,東海城的局勢悄然開始發生變法。
首先是很多原本隸屬於鎮海軍的將士,被溫玉他們找到,接著就有不少出身鎮海軍,卻已經背棄鎮海軍的將領遇害,他們要麽是當街被人斬殺,要麽是死於各種意外,總而言之,這些人遭到了一次清洗,這使得已經沉寂近兩年的東海城突然變得喧鬧起來。
東海城隻是一個開端而已,在東海城這邊展開行動之後,海洲其
他城池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並且開始朝著海洲之外的大洲蔓延開去。
很多人都認為,方士在這個時候,應該會出手製止的,然而,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方士選擇了袖手旁觀,任由這種事情發生,很顯然,雙方達成了一種默契。
這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事情,還有一些人們看不到的事情,比如東海城聞名遐邇的黑甲兵,陸陸續續的開始離開東海城,至於他們去了哪裏,沒人知道,還有海通島這段時間,有無數船隻,載著大量的將士揚帆出海,去向不明。
同時,原本停緩運轉的東興工廠,突然開始加工加點的趕工起來,一切宛如回到了戰時時期一般。
當然,這些事情跟大部分的老百姓是沒有啥關係的,日子該是如何依舊如何,但是有一件事兒,在東海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百貨樓開始拋售手中的產業,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對百貨樓而言,無關緊要的產業,這讓很多一直眼饞覬覦百貨樓產業的人,宛如是貓兒見到了魚一般,紛紛開始出手搶購。
-------------------------------------
長安。
自從那日早朝之後,長安的氣氛就變得異常詭異起來,當然,這僅僅指的是官場,百姓的生活並沒有什麽變化。
李建澤擔任了鴻臚寺的少卿,負責跟西域、北蠻、南夷還有海外王朝的和談事宜,這段時間,鴻臚寺成為了話題的重心,凡是從鴻臚寺流傳出來的消息,都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和談一共分為四個部分,其中最無關緊要的還是海外王朝,扶桑國隻是海外王朝的一個代表而已,在東海之濱,王國其實不少,隻是都不大而已,海外諸國此次來大炎王朝,一方麵是來建交,希望雙方可以展開貿易等活動,另一方麵則是想要讓道教重回內陸,展開傳道活動。
第一件事,很快就談攏了,沒有太大的波折,其中主要還是就福州的事情,雙方開始扯皮,大炎王朝這邊的態度很明確,想要和談,首先必須得對福州的兵禍負責,賠款是肯定的,而且數額不小,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代表國的扶桑國答應下來,誠意很足。
至於第二件事,這個暫時才剛剛開始談,估計難度不小,不過道教這次是有備而來,而大炎王朝這邊既然跟對方展開和談,想必是有這個想法的。
不過,即便是答應下來,道教想要重回中原傳教,也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再加上之前的滅道行為,這件事上,肯定會有很大的波折。
南唐這邊的使團,主要就談了三件事。
第一,雙方修好,罷兵言和,雙方不再開戰,對於這個要求,大炎王朝自然是欣然答應的,不過,南唐要退出巫州。
巫州目前是屬於兩國各自占領的狀態,而大炎王朝提出的這個要求,顯然是要獨占巫州,就這個問題上,雙方爭論不休,不過,在幾天的交涉下來,已經初步達成共識,南唐的勢力,不管是朝廷方麵的,還是民間的勢力,都會撤出巫州,但是,在兩國邊境開開通集市,互通有無。
第二,南唐是南夷近些年,建立起來的唯一的王朝,在自己的地盤建立王朝屬於自家事兒,可也需要其他王朝承認,第二件事就是大炎王朝要承認南唐存在的合理性。
在這件事上,問題不是很大,而這件事之後,就意味著,曾經山寨林立的南夷,即將迎來有史以來的大一統,而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如果單論地盤的話,南夷無疑是所有王朝當中地盤最大的一個,不過,南唐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統肯定沒有那麽容易。
第三,如果和談順利的話,南唐打算和大炎組建一支軍隊,共同探索南海。
南夷的疆域是很大,可是,不管是現如今的南唐也好,還是巫蠱教也罷,其實對南夷的掌控並不大,就南唐而言,他們現在估計也就掌握了南夷三分之一的疆域,巫蠱教要多一些,可也最多也隻有三分之二,甚至可能隻有二分之一,而剩下的地方還有什麽,在南夷十萬大山的南方還有什麽,誰也不清楚。
這個提議雖然是南唐提出來的,可主導者卻是大炎,而且就探索南海這件事而言,大炎王朝表現的異常積極,幾乎是出錢出力還出人,顯然,大炎對那所謂的南海是誌在必得。
相對於海外諸國和南唐的談判,西域和北蠻的和談就困難的多,尤其是北蠻。
西域在跟大炎王朝狠狠地幹了一架之後,沒打過,說話底氣不足,可該說的還是要說,西域這次來,一共提出了四件事。
第一,歸還被炎軍占領的十八座城池。
這個要求被提出之後,自然是遭到了大炎王朝這邊的反對,炎軍將士浴血奮戰,死了那麽多
人,好不容易打下來的疆土,怎麽可能歸還,想屁吃呢。
第二,允許佛門進入中原傳教,弘揚佛法。
西域的這個要求跟道教一樣,但是,大炎王朝對這件事的態度,反應卻很有意思,大炎王朝允許佛門傳教,但是,隻能弘揚大乘佛法,而所謂的大乘佛法,自然就是從許一凡這裏搗鼓出來。
說起大乘佛法,就不得不提一件極其有意思的事情。
許一凡第一次提出大乘佛法的時候,是他在離開東海城,去接應齊若兮他們的路上,當時是趕路途中,閑著無聊,他跟胥承業瞎掰扯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很快許一凡這番關於佛法大小之分的言論,就傳到了不良將那裏,然後就到了不良帥耳邊,接下來就是一場精心布局。
大炎王朝是泱泱大國,能人異士很多,雖然說大炎王朝對佛門和道教展開了打擊活動,可是,在朝廷當中,還是有道士和和尚存在的,其中還有不少人在不良人當中,當許一凡的大乘佛法被提出來之後,這些為大炎王朝服務的和尚,就在其原有的宏觀理論上召開的拓展和完善。
被改造出來的大乘佛法的教義,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在西域傳播,大乘佛法說人人皆可成佛,這讓很多人在聽聞這個新的佛義之後,就對原來的信仰產生了動搖,經過不良人將近兩年的運作,在西域其實已經有不少大乘佛法的信徒,之前,許一凡在西域浪的時候,遇到的了塵等人,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大乘佛法的出現,西域佛門是很抵觸,要知道,這可是顛覆性的佛義,若是讓其生長下去,那對佛門的地位是有很大衝擊的,其實,在雙方展開決戰之前,達摩院主要的職責,就是鏟除這些信仰大乘佛法的人。
大乘佛法不但在西域傳播,在今年秋祭的時候,朝廷就開始著人修建寺廟,雖然還沒有什麽明確的說辭,可朝廷想做什麽,自然不言而喻。
現如今,雙發和談的時候,把這件事擺在桌麵上談,把佛門置於尷尬境地,如果佛門答應了,那就相當於承認了大乘佛法存在的合理性,可若是不答應,大炎王朝自己傳播大乘佛法,佛門也無可奈何,這讓佛門是答應也不好,不答應也不好。
於是,雙方在爭論一番之後,這個問題就暫時被擱淺了。
第三,大炎王朝不歸還十八座城池也可以,但是要答應一件事,現如今酆都已經出世,倘若有一天酆都跟西域開戰,大炎王朝必須馳援西域。
對於這個問題,大炎王朝並沒有一口答應下來,酆都可不是什麽小角色,能夠跟佛門在西域僵持對峙近萬年,沒有深厚的底蘊是不可能的,酆都跟佛門勢同水火,可大炎王朝跟酆都,或者是曆代中原王朝跟酆都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貿然答應下來,就意味著是酆都的宣戰,得罪這樣一位大勢力,對大炎王朝而言,可不是什麽好的選擇。
不過,即便大炎王朝不答應,占領的十八座城池也不可能還給西域,西域想要,派兵來打就是,而以現在佛門麵臨的情況和局勢,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跟大炎王朝繼續開戰。
第四,西域打算跟大炎王朝組建一股力量,去探索塔撒哈沙漠,塔撒哈沙漠出問題了,現如今已經不是什麽秘密,而這一切很可能跟流放的阿修羅一族有關,因此,這次探索行動,名義上是去解決被流放的阿修羅一族,至於真實目的,暫時還不得而知。
按理說,塔撒哈沙漠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跟大炎王朝沒有什麽關係,沒必要摻合進去,就利益而言,大炎王朝還是站在阿修羅這邊的,倒不是覺得阿修羅可憐,或者是其他的,而是因為被流放的阿修羅一族的存在,可以極大的遏製和削弱佛門的力量,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必要的時候,是可以聯合起來行動的。
然而,大炎王朝卻一反常態,答應了這個要求,據說之所以會如此,是縱橫書院那邊傳來的話,至於儒家為何要摻合進去,那就不得而知了。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
至於說北蠻,就很讓人頭疼了。
北蠻雖然也是一個王朝,可它是一個流動性的王朝,整個草原都是北蠻的,可謂是我的草原我的馬,我想咋耍就咋耍,想要徹底消滅北蠻,很難,或者說是不可能,因為北蠻太大了,而其部落也極其的多,隻要給他一點喘息和休養生息的機會,北蠻就能死灰複燃。
即便北蠻被打散了,去往了北荒,他們也能在經過一段歲月的休息之後,再次回到北蠻,曆代王朝的君王,不是沒想過要徹底解決掉北蠻,可就是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唯一算是成功的,也隻有當年的武朝,即便是強大如漢朝,也沒能徹底收拾掉北蠻,隻是讓北蠻低頭稱臣而已。
北蠻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在這次何談當中提出了很多無理的要求,讓李建澤無比的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