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受過采訪,晚上楊振興在施修遠的邀請下,和另外三名參演者一起吃了頓飯。
不管是下午的采訪,還是晚上的飯局,他都在提前被告知會有隱藏攝像機拍攝的情況下,完美的演繹了毫不知情的表現。
跟幾個人簡單聊了聊,有了初步的認識,順便還整理好了稱呼。
羅剛是六五年生人,在幾個人裏麵年紀最大,楊振興在對方的要求下,喊對方羅哥。
其次是張耀虎,出身舉重運動員的他,身材很壯碩,雖然個頭比楊振興稍微高一些,但作為舉重運動員的特征十分明顯,那就是沒脖子。
不過張耀虎是七五年生,本來應該在運動員巔峰時期的對方,因為受傷退役,楊振興就親切的稱呼對方耀虎。
聽對方風淡雲輕的說自己因傷退役,但楊振興還是能聽出來話語裏的不甘心。
畢竟張耀虎之前可是省內冠軍,全國第五,下屆全國運動會準備衝擊第一。
在座的無不心裏替對方惋惜。
“耀虎,以你的能力,留在省隊裏當教練應該不難吧?從助手做起,再學學習,用不了幾年就能成為正式教練吧?”
麵對楊振興的詢問,張耀虎撓著頭說道:“我從小就練習舉重,學習很差,之前看過我教練給我的那些教材書,結果學習了一個月什麽都沒學進去。”
施修遠聞言,開口替張耀虎解了個圍。
“就是因為虎哥學習學不進去,他的教練很擔心他以後吃飯問題,因為我家裏親戚跟教練那邊認識,就拜托我讓他進圈子做主持人。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別看虎哥五大三粗的,其實是一個心很細的人,也能說會道,很有娛樂精神。”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張耀虎更是對施修遠投去一個感謝的眼神。
最後一個參演者邵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省藝術大學學的播音專業。
因為芒果台在國內掀起了綜藝風潮,現在魯省台有意的開始招募一些年輕主持人,培養綜藝主持。
他也是這次施修遠節目裏麵,唯一一個台裏麵‘走後門’要求塞進來的參演者。
七八年生的邵龍,自然就成了四個人裏麵最小的弟弟,大家都喊他小龍。
至於楊振興,本來因為施修遠和節目名字的原因,其他人都叫他楊老師,後來在楊振興的堅持下,大家也都禮貌的稱呼他楊師傅。
這麽有距離感的稱呼,不是大家排擠楊振興,而是出於尊敬和討好的目的。
混娛樂圈的眾人,沒有一個是傻瓜。
首先節目是圍繞楊振興為中心打造的,他們也都聽說了施修遠不遠千裏跑去京城,用了半個月才請來的。
跟楊振興打好關係,先不說節目最後能不能成功。
至少在可能會更換參演者的時候,楊振興或許能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心軟勸說節目組,最後把他們留下來。
這可是一個月四期節目,穩定下來的話,每個月都能有固定收入,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錢。
再說幾個人私下裏也打聽過,楊振興手底下可是有一家餐飲公司,規模在全國來說不大,但是在京城風頭很盛。
最重要的是公司下麵的品牌走的都是連鎖,未來誰也說不準規模能發展到多大。
就算沒辦法在全國各地都開店,但明眼的都清楚,早晚會把店開出京城,開到其他省市。
更別提楊振興在全國烹飪協會和京城烹飪協會裏的地位,還是京城的遞補人大代表。
這樣一位大老板,不提前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的打好關係,以後就不可能再遇到這樣的好機會了。
跟幾個人又圍繞著節目討論了不少東西,楊振興休息一晚,第二天帶著助理王鵬坐飛機回到了京城。
接下來的日子,楊振興一直都保持跟施修遠的通話,等待開始第一次拍攝的消息。
張威的工作進展的十分順利,現在已經找好了地方,在通州區的八裏橋。
這裏距離種植基地不遠,交通方便,進城也容易,可以選擇的路線很多。
最關鍵的是這邊離著八裏橋批發市場很近。
八裏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是商務部成立前,原國內貿易部和京城政府決定,經過國家計委批準立項的國家級重點批發市場。
同樣也是京城‘菜籃子’計劃重點工程。
九八年耗資1.5個億的批發市場建成開業以後,這裏便成為京城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
選擇這邊建立公司的中央廚房,方便了食材采購,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許多原材料的成本。
有預留出來的一千萬資金,中央廚房項目在確定下地點以後,後續進展十分快。
因為使用資金的話,需要楊振興簽字首肯。
所以有這個原因,他對於整個進度都十分了解,到了哪一步心裏麵也十分清楚。
發現自己輕鬆下來以後,楊振興放心的把事情交給管理們去做,自己隻需要在大局上進行把控,監督他們的工作即可。
剩下的時間,都放在了培養自己新收下的徒弟,和所有門店飯菜質量上麵。
四個徒弟裏麵,二徒弟吳立俊的刀工已經練到一般砧板師傅的水平,接下來的時間還需要繼續練習。
楊振興也給他布置了刀工進階的練習內容。
原本有基礎的李博、張藝、王宏三個人,已經勉強能夠切出菊花豆腐。
楊振興也讓幾個人繼續練習的同時,兼顧著開始練習他們的鍋功勺工。
因為之前練習了幾個月的刀工,明白了自己曾經的基礎,在自己師父這裏隻能算是剛入門。
在後來布置的練習內容上,他們更深入的明白了各自的不足之處。
就拿李博來說,拜師之前他就一直負責砧板工作,以為自己不需要再練習刀工技巧。
可見識到了楊振興給他們稍微露一手以後,李博心裏的自滿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所以在楊振興讓他們再次從頭開始練習顛勺翻鍋的時候,三個年輕人才會沒有任何怨言的接受作業,悶頭不停的練習。
他們知道楊振興要求這麽做肯定不會害他們。
也明白了自己如果有紮實深厚的基本功打底,對他們未來的職業道路會起到巨大的幫助。
不管是下午的采訪,還是晚上的飯局,他都在提前被告知會有隱藏攝像機拍攝的情況下,完美的演繹了毫不知情的表現。
跟幾個人簡單聊了聊,有了初步的認識,順便還整理好了稱呼。
羅剛是六五年生人,在幾個人裏麵年紀最大,楊振興在對方的要求下,喊對方羅哥。
其次是張耀虎,出身舉重運動員的他,身材很壯碩,雖然個頭比楊振興稍微高一些,但作為舉重運動員的特征十分明顯,那就是沒脖子。
不過張耀虎是七五年生,本來應該在運動員巔峰時期的對方,因為受傷退役,楊振興就親切的稱呼對方耀虎。
聽對方風淡雲輕的說自己因傷退役,但楊振興還是能聽出來話語裏的不甘心。
畢竟張耀虎之前可是省內冠軍,全國第五,下屆全國運動會準備衝擊第一。
在座的無不心裏替對方惋惜。
“耀虎,以你的能力,留在省隊裏當教練應該不難吧?從助手做起,再學學習,用不了幾年就能成為正式教練吧?”
麵對楊振興的詢問,張耀虎撓著頭說道:“我從小就練習舉重,學習很差,之前看過我教練給我的那些教材書,結果學習了一個月什麽都沒學進去。”
施修遠聞言,開口替張耀虎解了個圍。
“就是因為虎哥學習學不進去,他的教練很擔心他以後吃飯問題,因為我家裏親戚跟教練那邊認識,就拜托我讓他進圈子做主持人。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別看虎哥五大三粗的,其實是一個心很細的人,也能說會道,很有娛樂精神。”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張耀虎更是對施修遠投去一個感謝的眼神。
最後一個參演者邵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省藝術大學學的播音專業。
因為芒果台在國內掀起了綜藝風潮,現在魯省台有意的開始招募一些年輕主持人,培養綜藝主持。
他也是這次施修遠節目裏麵,唯一一個台裏麵‘走後門’要求塞進來的參演者。
七八年生的邵龍,自然就成了四個人裏麵最小的弟弟,大家都喊他小龍。
至於楊振興,本來因為施修遠和節目名字的原因,其他人都叫他楊老師,後來在楊振興的堅持下,大家也都禮貌的稱呼他楊師傅。
這麽有距離感的稱呼,不是大家排擠楊振興,而是出於尊敬和討好的目的。
混娛樂圈的眾人,沒有一個是傻瓜。
首先節目是圍繞楊振興為中心打造的,他們也都聽說了施修遠不遠千裏跑去京城,用了半個月才請來的。
跟楊振興打好關係,先不說節目最後能不能成功。
至少在可能會更換參演者的時候,楊振興或許能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心軟勸說節目組,最後把他們留下來。
這可是一個月四期節目,穩定下來的話,每個月都能有固定收入,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錢。
再說幾個人私下裏也打聽過,楊振興手底下可是有一家餐飲公司,規模在全國來說不大,但是在京城風頭很盛。
最重要的是公司下麵的品牌走的都是連鎖,未來誰也說不準規模能發展到多大。
就算沒辦法在全國各地都開店,但明眼的都清楚,早晚會把店開出京城,開到其他省市。
更別提楊振興在全國烹飪協會和京城烹飪協會裏的地位,還是京城的遞補人大代表。
這樣一位大老板,不提前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的打好關係,以後就不可能再遇到這樣的好機會了。
跟幾個人又圍繞著節目討論了不少東西,楊振興休息一晚,第二天帶著助理王鵬坐飛機回到了京城。
接下來的日子,楊振興一直都保持跟施修遠的通話,等待開始第一次拍攝的消息。
張威的工作進展的十分順利,現在已經找好了地方,在通州區的八裏橋。
這裏距離種植基地不遠,交通方便,進城也容易,可以選擇的路線很多。
最關鍵的是這邊離著八裏橋批發市場很近。
八裏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是商務部成立前,原國內貿易部和京城政府決定,經過國家計委批準立項的國家級重點批發市場。
同樣也是京城‘菜籃子’計劃重點工程。
九八年耗資1.5個億的批發市場建成開業以後,這裏便成為京城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
選擇這邊建立公司的中央廚房,方便了食材采購,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許多原材料的成本。
有預留出來的一千萬資金,中央廚房項目在確定下地點以後,後續進展十分快。
因為使用資金的話,需要楊振興簽字首肯。
所以有這個原因,他對於整個進度都十分了解,到了哪一步心裏麵也十分清楚。
發現自己輕鬆下來以後,楊振興放心的把事情交給管理們去做,自己隻需要在大局上進行把控,監督他們的工作即可。
剩下的時間,都放在了培養自己新收下的徒弟,和所有門店飯菜質量上麵。
四個徒弟裏麵,二徒弟吳立俊的刀工已經練到一般砧板師傅的水平,接下來的時間還需要繼續練習。
楊振興也給他布置了刀工進階的練習內容。
原本有基礎的李博、張藝、王宏三個人,已經勉強能夠切出菊花豆腐。
楊振興也讓幾個人繼續練習的同時,兼顧著開始練習他們的鍋功勺工。
因為之前練習了幾個月的刀工,明白了自己曾經的基礎,在自己師父這裏隻能算是剛入門。
在後來布置的練習內容上,他們更深入的明白了各自的不足之處。
就拿李博來說,拜師之前他就一直負責砧板工作,以為自己不需要再練習刀工技巧。
可見識到了楊振興給他們稍微露一手以後,李博心裏的自滿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所以在楊振興讓他們再次從頭開始練習顛勺翻鍋的時候,三個年輕人才會沒有任何怨言的接受作業,悶頭不停的練習。
他們知道楊振興要求這麽做肯定不會害他們。
也明白了自己如果有紮實深厚的基本功打底,對他們未來的職業道路會起到巨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