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做出了決定,楊振興很快鎮定下來,開始思考六道參賽作品的製作。


    隨著倒計時結束,提示比賽正式開始的蜂鳴聲想起。


    楊振興開始和大屏幕上新一輪的倒計時一起,行動起來。


    按照腦海裏的菜譜,楊振興分門別類把所有食材進行統一處理。


    這是他之前進行訓練時,侯德成專門讓他大量練習的內容。


    其實跟家裏麵做菜一樣,首先把要做的菜的原料都先整理好之後。


    做菜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順序,一樣一樣的製作出來。


    不需要做好一道菜後,再轉過頭來處理下一道菜的配料。


    跟這個道理不同的是,楊振興要處理的配料,不管從哪裏方麵來講,要比一般做菜時的配料處理的要更加精細。


    不管從改刀還是加工上,一點兒馬虎都不能有。


    舉個栗子來說,就好比把黃瓜改蓑衣刀。


    製作十人份最少要處理十根黃瓜。


    哪怕是刀工再熟練的廚師,也很難做到十根黃瓜都可以完美的改好刀。


    更不要說在有規定時限的比賽過程中,不僅要保證處理的成功率,還要保證速度夠快,不浪費珍貴的時間。


    除此之外,中餐廚師,尤其是楊振興,要比其他西餐廚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a id="wzsy" href="http://www.ddxs.com">ddxs.com</a>


    因為中餐裏大部分菜都需要用到高湯。


    尤其是楊振興,更是如此。


    本來早年間楊家就以高湯在京城站穩腳跟,楊振興不管學習什麽菜係。


    都因為小時候跟著爺爺學家裏魯菜的影響,隻用高湯進行調味,從不用味精之類的調料。


    雖然比賽規則不允許參賽廚師帶著其他食材甚至調料入場。


    可是要給楊振興食材,他光用蔬菜就能製作出不遜色傳統吊湯的高湯。


    這些,全都是家族留下的製湯秘籍所帶來的的能力。


    而且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學習了其他菜係的同時,楊振興也見識到了不少國外菜式。


    從霓虹和南棒子等東亞、東南亞國家的菜式中。


    他學習借鑒了更多的製湯技巧。


    像是幾個月前在港島參加比賽所用的貝殼高湯。


    就是他結合國內海鮮高湯的基礎上,融合霓虹料理的製湯方式,最終融合研究出來的新的高湯技巧。


    眼下,楊振興就使用了剃掉肉的鱈魚。


    在處理其他材料之前,就用魚骨開始熬製高湯了。


    前菜,楊振興準備做一道借鑒粵菜‘大良炒牛奶’衍生出來的菜品。


    這道菜楊振興起名為‘炒鮮奶’。


    不同於‘大良炒牛奶’的製作方法,楊振興使用軟炒的技巧進行製作。


    炒是最常見的烹調技法,國內外都有大量使用。


    其中又細分成好幾個不同的類型。


    簡單講有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幹炒、抓炒、軟炒等。


    所謂軟炒最關鍵的在於火候更細致的把控。


    要邊炒邊緩緩使油溫增加。


    一般都是先下主料,等炒到油溫九成熱的時候出鍋,再下配料。


    等配料快熟了之後,再次投入主料,最後調味顛勺出鍋。


    這道菜主料是牛奶,但楊振興在其中加入了切成細小塊兒的鱈魚肉,這樣也不會有人說他沒有使用賽會指定的主料進行烹飪。


    在牛奶中加入雞蛋清,然後放入鱈魚塊兒和用來增色的彩椒末。


    用鹽、胡椒粉、水澱粉攪拌均勻後,下入潤好的三成熱油鍋裏軟炒。


    這一功夫十分需要耐心,因為要不斷用鏟子輕輕推動,防止糊鍋,也讓牛奶快速由稀變稠。


    不過為了防止糊鍋,在準備材料的時候還需要多加一個保險。


    那就是在雞蛋清混入牛奶之前,要先攪打均勻再放。


    水澱粉也是沉澱後倒掉上麵多餘的水分,用下麵沉底的部分。


    這裏還需要注意倒入的量,寧願少倒也不可能多倒。


    因為倒多了不光會糊鍋,做出來的成品也會發黏糊嘴。


    等鍋中牛奶變稠,說明已經炒熟。


    至於鱈魚肉和彩椒末,都是十分容易熟的食材,不需要擔心沒有熟透。


    炒好後,楊振興把牛奶倒在鋪滿提前煮熟的金針菇上,成山形,這道菜就算完成了。


    因為是比賽作品,在擺盤上楊振興也下了一番功夫。


    他選用長條形的盤子。


    一頭是做好的炒牛奶,另一頭則用少許蔥絲、彩椒絲和煮熟的金針菇混在一起作為裝飾。


    這些裝飾都是可以直接吃的。


    如果評委好奇心重的話,那麽可以知道在吃完炒牛奶後再吃這些裝飾,還能起到清口的作用。


    做完前菜,時間不多不少比規定的一百六十分鍾出前菜少了五分鍾。


    等旁邊的裁判把菜端到評委室,正好卡在一百六十分鍾上。


    這是在張文海和侯德成訓練下,近半個月的時間楊振興練出來的主要成果之一。


    第一道菜送出去,就意味著接下來的時間裏,每五分鍾就要繼續出一道菜。


    楊振興不敢耽擱,在裁判端走前菜後,立刻扭頭開始準備第二道湯菜。


    湯菜可以說是這次比賽,楊振興最下功夫準備的一道菜。


    他剛才在準備的時候,一共改刀了十塊豆腐,把豆腐切成了菊花球的形狀。


    前麵準備的時間長,就意味著隻需要在放著豆腐的碗裏倒入熬煮的魚骨高湯,就可以直接出菜。


    但是楊振興不打算剛上了前菜就立馬把湯菜也出去。


    節省下來的這幾分鍾時間裏,他開始著手準備第一道要出的熱菜。


    這道菜也恰好是楊振興之前在自己兩位師父的考驗裏,創新出來的一道菜。


    那就是根據傳統中餐蒜香的調味,製作出來的蒜香鱈魚。


    賽場上,楊振興和幾位國內廚師不同於其他國家廚師的烹飪技巧。


    吸引了大批遊客的駐足觀看。


    尤其是那幾位川菜廚師麵前,大家一邊忍受著辣味帶來的刺激,一邊又驚歎與各種川菜小炒和幹煸等技法。


    看著其他廚師不是煎、烤、煮、炸,就是焗、燴、燉、燜。


    無疑動作花哨的中式顛鍋等烹調技法更吸引遊客的眼球。


    一時間,中餐廚師成為了賽場裏眾人矚目的焦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特級廚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甜沫但不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甜沫但不甜並收藏特級廚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