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雞年春節已經悄然臨近。
時間進入1993年,全國上下都繼續沉浸在全麵改開的浪潮當中。
新店鋪的地址已經選好,在前門大齊家胡同和煤市街相交的路口,再往北走一點兒就是大柵欄商業街。
值得一提的是,楊家曾經的老對頭李家開的永春居就在煤市街。
他們家店更挨近南邊的珠市口大街,文泉春新店的地址要更加靠北。
這裏麵有沒有楊興盛其他考慮,隻有他自己知道,雖然永春居現在已經不姓李很久。
鋪麵在定下選址後就簽了租賃合同,這會兒早就開始裝修工作。
有一次下班,楊振興還專門繞一圈跑過去看了一眼。
鋪麵跟老店比稍大一些,門麵有普通四個門臉大,樓上樓下兩層。
按照設計,同樣是樓下大堂,樓上單間,就是後廚沒老店那麽敞亮,沒有小院子,隻有一個不長的走廊跟大堂連著。
周圍如同想象的那樣,老字號不少。
但叫得出名字來的幾乎全都是小吃、爆肚、麵館、烤鴨和涮羊肉。
反倒是經營普通炒菜的多是一些如文泉春這樣不很出名的老字號或者是一些新開的個體飯館。
再就是距離稍微遠一些的致美樓、泰豐樓、豐澤園幾家名氣較大的老字號。
這個發現讓楊振興心裏多少感到了一絲輕鬆,但僅僅隻有一絲而已。
他知道以那些知名老字號的名聲,就能讓很多客人不在乎時間距離專程慕名而來。
其實這些老字號的挑戰,要遠比麵對其他飯館飯店更有難度。
跟往年一樣,文泉春臘月二十五六就提前放假休息了。
楊家爺孫四個人忙活了兩三天,把院子屋子打掃幹淨,把過年需要的東西都買好。
忙活完事情,楊振興懶得動彈,每天都在家要麽打遊戲要麽做一些蒸饅頭醃菜之類的事情。
倒是劉建業還跟小時候一樣,帶著楊玉婷滿胡同的轉悠著玩兒。
上班有了工資,兜裏有錢,劉建業買了不少鞭炮,還不嫌煩的一個個往下拆。
看的楊振興一陣無語。
“我說狗子,你又不是沒這倆錢兒,直接放鞭不就完了,放沒了再買,至於跟小時候一樣還一個個拆著放?”
劉建業手上忙活,頭也不抬的說道:“楊哥,我這是在懷念小時候的回憶,你不懂。”
“得,我不懂,我就不打擾您老回憶童年了!拆完了別忘把院兒拾到出來。”
沒再理會自己發小,楊振興把醬菜缸搬出來,打算做些醃菜吃。
老京城有句俗語:“春必做醬,秋必醃菜”。
一開始日子窮,多是為了省點兒錢形成了這個習慣。
但後來日子逐漸富裕了,這個習慣並沒有被丟棄,而是保留了下來,因為大家夥隻是為了吃一口自家做出來的那種味道。
如果誰家裏醬菜缸有滿滿的疙瘩鹹菜雪裏蕻,那這家人能踏踏實實過一冬天。
老京城人大多祖籍都是山陝這邊的,當地泡菜的方法也隨著他們帶到京城。
比如知名的老字號‘六必居’就是源於晉省。
其實除了醬菜,過冬老京城人還會準備‘半空兒’、‘辣菜’、‘凍酸梨’、‘凍柿子’等等。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半空兒’就是沒長成個兒的花生,因為殼兒裏麵有一半兒是空的,所以得名。
原來都是榨油坊篩出來的殘次品,炒著吃很香。
‘辣菜’是卞蘿卜也就是十分圓的那種紅蘿卜,切成絲兒和薺菜頭(也就是疙瘩頭)的絲兒一起煮好發酵成的,不加辣椒也十分辣。
因為薺菜頭本來吃起來就十分辣,有芥末的衝勁兒。
凍酸梨凍柿子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酸梨不是那種普通的梨。
而是未經嫁接的那種野生梨,果肉硬而且十分酸,房山一帶有很多。
做醃菜醬菜有很多種。
光是蘿卜就分大醬蘿卜、小醬蘿卜、大醃蘿卜、醃紅胡蘿卜、五香蘿卜幹等好幾種。
更別提還有黃瓜、冬菜、疙瘩頭、豆腐豆豉韭菜花兒等等。
細數下來二三十種是有的。
隻消去大點兒的油鹽店一準都能看個齊全。
文泉春隻休息過年這幾天,平日裏除了早飯剩下兩頓都不在家吃,所以楊振興也沒打算醃多了。
想著隻醃點兒疙瘩頭和雪裏蕻算完。
不是這兩種醃起來省事兒,主要是他們家四個人都好這口。
就著炒雪裏蕻或者炒疙瘩鹹菜,不管是早起喝粥還是吃米飯,都能多吃一碗。
清早買個馬蹄兒燒餅或者芝麻醬燒餅,夾在裏麵也同樣好吃。
忙活半天把菜醃好,楊振興把醬菜缸放在陰涼的地方蓋上蓋子拿石頭壓好,打算洗洗手回屋玩兒會遊戲機。
正巧李國慶這時尋上門來了。
楊振興一瞧,好奇的問道:“條子,今兒怎麽就你一人兒?三兒呢?”
也不怪他奇怪,畢竟平日裏這倆人總是形影不離。
李國慶跟劉建業打了聲招呼,然後才回答道:“這不突然接了個電話,他們家今年去川府找何爺爺過年。”
“嘿,不是說不去嗎?怎麽突然又改主意了?”
李國慶聳聳肩,說道:“聽三兒說他哥哥在那邊找了個對象,給何爺爺看了說行,就想著讓何叔叔何阿姨見見麵兒,打算早點兒結婚。”
楊振興了然的點了點頭,如果是這事兒確實應該過去一趟。
不說何尚濤比他們大十二三歲,今年已經三十二三早到了該結婚的年紀。
就現在他在混體製,提拔的時候結了婚生活穩定的要比沒結婚單身的更受重視和認可。
攬過李國慶的肩膀,楊振興高興的說:“三兒不在家不還有我呢嗎?這些天就咱們幾個玩兒吧!正巧我還少一個陪著玩兒遊戲的,快點進屋咱倆打一局!”
……
年三十,楊振興照例在家忙活了一天,使出渾身解數製作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隨著日子一天天寬裕起來,楊家的餐桌質量也逐年提升。
曾經一年到頭隻有過年才能稍微吃點兒的好東西,現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吃到。
這當然也跟社會經濟發展分不開關係。
物資不像原來那般緊張,上麵也不用限量供應,餐桌自然豐富多彩起來。
時間進入1993年,全國上下都繼續沉浸在全麵改開的浪潮當中。
新店鋪的地址已經選好,在前門大齊家胡同和煤市街相交的路口,再往北走一點兒就是大柵欄商業街。
值得一提的是,楊家曾經的老對頭李家開的永春居就在煤市街。
他們家店更挨近南邊的珠市口大街,文泉春新店的地址要更加靠北。
這裏麵有沒有楊興盛其他考慮,隻有他自己知道,雖然永春居現在已經不姓李很久。
鋪麵在定下選址後就簽了租賃合同,這會兒早就開始裝修工作。
有一次下班,楊振興還專門繞一圈跑過去看了一眼。
鋪麵跟老店比稍大一些,門麵有普通四個門臉大,樓上樓下兩層。
按照設計,同樣是樓下大堂,樓上單間,就是後廚沒老店那麽敞亮,沒有小院子,隻有一個不長的走廊跟大堂連著。
周圍如同想象的那樣,老字號不少。
但叫得出名字來的幾乎全都是小吃、爆肚、麵館、烤鴨和涮羊肉。
反倒是經營普通炒菜的多是一些如文泉春這樣不很出名的老字號或者是一些新開的個體飯館。
再就是距離稍微遠一些的致美樓、泰豐樓、豐澤園幾家名氣較大的老字號。
這個發現讓楊振興心裏多少感到了一絲輕鬆,但僅僅隻有一絲而已。
他知道以那些知名老字號的名聲,就能讓很多客人不在乎時間距離專程慕名而來。
其實這些老字號的挑戰,要遠比麵對其他飯館飯店更有難度。
跟往年一樣,文泉春臘月二十五六就提前放假休息了。
楊家爺孫四個人忙活了兩三天,把院子屋子打掃幹淨,把過年需要的東西都買好。
忙活完事情,楊振興懶得動彈,每天都在家要麽打遊戲要麽做一些蒸饅頭醃菜之類的事情。
倒是劉建業還跟小時候一樣,帶著楊玉婷滿胡同的轉悠著玩兒。
上班有了工資,兜裏有錢,劉建業買了不少鞭炮,還不嫌煩的一個個往下拆。
看的楊振興一陣無語。
“我說狗子,你又不是沒這倆錢兒,直接放鞭不就完了,放沒了再買,至於跟小時候一樣還一個個拆著放?”
劉建業手上忙活,頭也不抬的說道:“楊哥,我這是在懷念小時候的回憶,你不懂。”
“得,我不懂,我就不打擾您老回憶童年了!拆完了別忘把院兒拾到出來。”
沒再理會自己發小,楊振興把醬菜缸搬出來,打算做些醃菜吃。
老京城有句俗語:“春必做醬,秋必醃菜”。
一開始日子窮,多是為了省點兒錢形成了這個習慣。
但後來日子逐漸富裕了,這個習慣並沒有被丟棄,而是保留了下來,因為大家夥隻是為了吃一口自家做出來的那種味道。
如果誰家裏醬菜缸有滿滿的疙瘩鹹菜雪裏蕻,那這家人能踏踏實實過一冬天。
老京城人大多祖籍都是山陝這邊的,當地泡菜的方法也隨著他們帶到京城。
比如知名的老字號‘六必居’就是源於晉省。
其實除了醬菜,過冬老京城人還會準備‘半空兒’、‘辣菜’、‘凍酸梨’、‘凍柿子’等等。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半空兒’就是沒長成個兒的花生,因為殼兒裏麵有一半兒是空的,所以得名。
原來都是榨油坊篩出來的殘次品,炒著吃很香。
‘辣菜’是卞蘿卜也就是十分圓的那種紅蘿卜,切成絲兒和薺菜頭(也就是疙瘩頭)的絲兒一起煮好發酵成的,不加辣椒也十分辣。
因為薺菜頭本來吃起來就十分辣,有芥末的衝勁兒。
凍酸梨凍柿子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酸梨不是那種普通的梨。
而是未經嫁接的那種野生梨,果肉硬而且十分酸,房山一帶有很多。
做醃菜醬菜有很多種。
光是蘿卜就分大醬蘿卜、小醬蘿卜、大醃蘿卜、醃紅胡蘿卜、五香蘿卜幹等好幾種。
更別提還有黃瓜、冬菜、疙瘩頭、豆腐豆豉韭菜花兒等等。
細數下來二三十種是有的。
隻消去大點兒的油鹽店一準都能看個齊全。
文泉春隻休息過年這幾天,平日裏除了早飯剩下兩頓都不在家吃,所以楊振興也沒打算醃多了。
想著隻醃點兒疙瘩頭和雪裏蕻算完。
不是這兩種醃起來省事兒,主要是他們家四個人都好這口。
就著炒雪裏蕻或者炒疙瘩鹹菜,不管是早起喝粥還是吃米飯,都能多吃一碗。
清早買個馬蹄兒燒餅或者芝麻醬燒餅,夾在裏麵也同樣好吃。
忙活半天把菜醃好,楊振興把醬菜缸放在陰涼的地方蓋上蓋子拿石頭壓好,打算洗洗手回屋玩兒會遊戲機。
正巧李國慶這時尋上門來了。
楊振興一瞧,好奇的問道:“條子,今兒怎麽就你一人兒?三兒呢?”
也不怪他奇怪,畢竟平日裏這倆人總是形影不離。
李國慶跟劉建業打了聲招呼,然後才回答道:“這不突然接了個電話,他們家今年去川府找何爺爺過年。”
“嘿,不是說不去嗎?怎麽突然又改主意了?”
李國慶聳聳肩,說道:“聽三兒說他哥哥在那邊找了個對象,給何爺爺看了說行,就想著讓何叔叔何阿姨見見麵兒,打算早點兒結婚。”
楊振興了然的點了點頭,如果是這事兒確實應該過去一趟。
不說何尚濤比他們大十二三歲,今年已經三十二三早到了該結婚的年紀。
就現在他在混體製,提拔的時候結了婚生活穩定的要比沒結婚單身的更受重視和認可。
攬過李國慶的肩膀,楊振興高興的說:“三兒不在家不還有我呢嗎?這些天就咱們幾個玩兒吧!正巧我還少一個陪著玩兒遊戲的,快點進屋咱倆打一局!”
……
年三十,楊振興照例在家忙活了一天,使出渾身解數製作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隨著日子一天天寬裕起來,楊家的餐桌質量也逐年提升。
曾經一年到頭隻有過年才能稍微吃點兒的好東西,現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吃到。
這當然也跟社會經濟發展分不開關係。
物資不像原來那般緊張,上麵也不用限量供應,餐桌自然豐富多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