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談到這個程度,有些之前不便說的悄悄話就可以說開了,司凱德透露了一個半公開的秘密:杭州站利用江南士子的集資,專門成立了一家長江航運,專門跑江南到高雄以及臨高的航線。
“這有什麽稀罕的,辦招商局的時候不也這樣?招民股而已。”
“招商局元老院是出了股份的。”司凱德說,“長江航運杭州站一分錢也沒出。”司凱德很小聲的說,盡管房間內隻有他和丁丁兩個人,小聲說話隻是為了表示機密而已。然後,司凱德又補充了一句,“合資企業大有可為。”
丁丁想了一下,找個在臨高登記過的土著商人注冊個公司,登記幾條船的,這都是現在的公開合法的。以現在的運力缺口之大,不管是政務院還是大波航運這個競爭對手,也都不會有什麽意見。這事從頭到尾都不需要趙引弓幹什麽,無非是找個身邊人帶著跑一遍流程而已,拿多少股份都是白落的,還真是很好賺的。
“高,實在是高。”丁丁豎起了大拇指,兩人哈哈大笑了起來。
趴在紫銘樓的按摩床上,後背上傳來力度柔和的按摩,丁丁迷迷糊糊的頭腦慢慢的清醒了起來,中午喝得有點多了。他的情緒是昂風的,有了醫療和殖民貿易部的配合,加上伏波軍那邊已經有大佬幫他搞定,這個計劃算是可以正式開啟了,明天寫個方案,安排好第一批派出的人,在政務院走個報備就可以動手了。從明麵上看,這個計劃他落下的好處不多,但是反過來一想,他還是頭一回主持推進這麽大的計劃,涉及方麵眾多。隻要辦下來了,誰都沒法否認是他丁丁指揮了整個工作。
主持過大型項目這個資曆,過去丁丁沒看出它的要緊,現在他有點感覺到意思了。
他還年輕,還想“上進”。但是再想往上走一走,這些就變得很重要了。正如馬千矚私下和他聊過的:“沒做過實際業務,沒有指揮過幾百上千人的大行動,元老們,特別是那些還有點理性的醬油元老,會放心的把票投給你嗎?”
“刷功勞,刷聲望,兩年後的元老院大會也許還趕不上,再下一次可就不好說了……”丁丁暗想。
他從紫明樓回到位於原臨高老縣城所在的“中央行政區”的文宣部的辦公室的時候已經快下午五點了,此刻的他精神煥發,神采奕奕。他一踏入門廳,一個可怕的消息就傳遍了文宣部的各個辦公室:“今晚要加班!”
元老院的行政機構現在執行的10小時工作製,上午八點到晚上六點。中午有一個小時吃飯休息的時間。實際9小時工作製。
然而實際上元老的工作時間往往毫無定數,多數元老不但997,甚至幾天幾夜不下班待在辦公室,困了就在辦公室的宿舍裏睡覺,醒來再辦公。這就讓其管理的業務部門叫苦連天。因為領導不下班,屬下也沒法下班,誰知道什麽時候他會突然召見某人談話或者要看什麽材料…。。
這種抱怨原本僅僅局限於元老的身邊工作人員或者徒弟、學生之中。漸漸地,隨著元老們的位高權重,他們勤奮工作也漸漸波及到了管轄的整個單位,弄得歸化民們叫苦連天。
最後不得不由相關部門出麵對元老的工作時間加以規定和限製,免得隨心所欲,搞亂所有人的生物鍾。
丁丁在下午五點的時候來辦公室,意味著即使有元老院的限製性條款,他的屬下們大概也得挨到八點之後才有可能下班了。所有人都在膽顫心驚的等待著總務科的妹子出來“訂飯”。
幸運的是,總務科的妹子沒有出來訂飯。丁丁回到辦公室更多是想理一理自己的頭緒,而不是急著要辦什麽公。
機構調整對他的部門影響不大,目前他管理還是過去文宣口的那部分。胡青白雖然是“相”,但是基本不過問非教育類的業務。
他的管轄範圍不大,但是機構卻很多,凡是和文化或者宣傳搭邊的部門都在其麾下。文宣部大樓的門庭裏懸掛著它下屬的所有部門和機構:廣播電台、臨高時報社、臨高木偶劇團、中央實驗藝術團……
琳琅滿目的牌子不少,但是具體細分起來其實隻有三個部分:出版、演出和群藝。相對應的也有三個部門:宣傳處、演出管理處和群眾文藝處。
若是在舊時空,他這裏屬於業務管理和指導,但是在本時空,具體的業務實際也要他去做。說是管理,實則還要經營。
諸如定期出版的報紙、雜誌,不論是內部發行還是公開銷售,從采編、校對、清樣到發行,一開始都要元老親力親為。這十年來借助於教育係統的卓越貢獻,丁丁算是一步一步把這些活給理順,安排下去了。但是歸化民的能力和學識都有局限性,很多事情還是要元老自己來。
丁丁的老婆潘妮現在常駐在百仞鎮的光明大姐,集諸多出版社、報紙和雜誌的總編為一身。至於最關鍵的《臨高時報》、《啟明星》和《每周要聞》的總編職務,慎重起見還是由丁丁自己兼任。
演出團體相對而言對元老的依賴要略少一些,畢竟17世紀還是有一些民間演出團體的,諸如馬戲班子、木偶戲班、地方曲藝班子、各種民間藝人之類,但是普遍存在規模小,演出水平低,演出劇目不合適的問題。而且藝人大多窮困,若不能給予適當的保障,他們大多會流浪離去,完全不能“掌握隊伍”。
所以盡管喜歡把“市場化”掛在嘴邊,元老院在文藝流域最終還是不得不走回到“官方團體”的老路子上。
丁丁也好,整個元老院也好,都不喜歡“官辦演出團體”。因為每多一個團體一個項目,就要多出一筆人頭費和運營費用。
但問題是要是不自己辦,很多新的演出形式和內容就完全推廣不下去。現在如火如荼的臨高木偶戲,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元老院提供的大量養分的滋養才火起來的,不然就隻能是家庭小戲班趕集式的演一些老劇目而已。…。。
於是“公辦劇團”就隨著形式和元老們的個人愛好雪球般滾動的組建起來。資曆最老,名氣最大的,自然是臨高木偶劇團,雖然冠以“臨高”的名頭,實際是丁丁手下最強的演出團體;其次乃是中央實驗藝術團。這個劇團下屬藝術門類堪稱一應俱全:音樂、話劇、音樂劇、兒童劇、各種流派的歌唱和舞蹈……不管眼下有沒有條件開展,隻要有元老會那麽幾下的,全都開設了出來選拔了專業或者業餘的演員。能不能演出暫且不論,先把相關理論、知識和技巧傳播下去。它屬下的臨高西洋樂團和民樂團經常在各種場合演奏,重大場合也客串軍樂隊。沒錯,元老院每次閱兵或者重大活動負責演奏的軍樂隊的成員並不是軍人。排名最後的最後乃是臨高戲曲社,包括元老院在本時空發掘來的民間戲曲、曲藝和從舊時空移植過來的曲藝類目。
受惠於元老院治下受薪階層的擴大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民百姓有了一點閑錢用在文化娛樂項目上,木偶劇團和臨高戲曲社的總體營收狀況還不錯。特別是下裏巴人氣息濃鬱的臨高戲曲社,在沒什麽投入的狀況下利潤率反而比木偶劇團還要高。
總得來說,丁丁並不太願意自己手下有這麽龐大的演出團體,這倒不全是因為財政支出的問題――除了實驗藝術團之外,木偶劇團和戲曲社目前都能自己養活自己。但是他知道但凡公辦演出團體,年深日久必然會衍生出許多弊端和矛盾出來。根據“十人團”內部的報告,戲曲社裏王濤的幾個說評書的徒弟都有不同程度的“怪話”。
這事,王濤也和他談過,他收得徒弟不少,原本多是“文藝積極分子”,在軍隊和企業裏業餘演出。後來成立了戲曲社,就把一些演出水平高的徒弟集中調了過來,由他專門傳授,作為職業演員演出。
受惠於王濤在舊時空還算專業的演出水平,加上大圖書館掌握的海量音頻資料:除了有傳統評書,還有許多網絡小說的評書版、有聲版,因此一經推廣立刻火爆。比起文宣部出版的通俗文藝作品,評書的受眾門檻更低。因此很快就形成了“評書熱”,演出邀約不斷。
這股熱潮固然可喜可賀,但是隨著票房的大賣,一些人迅速竄紅,在“角”的出現和號召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誰養活誰”這個問題。
當然,現在的王濤作為“祖師爺”還能壓得住他們,但是壓得住隻是“口服”並不是“心服”。因此丁丁和王濤等人商量下來,與其等團體內部問題發酵出來再處理,不如現在就開始改製。
39314759。。
...
“這有什麽稀罕的,辦招商局的時候不也這樣?招民股而已。”
“招商局元老院是出了股份的。”司凱德說,“長江航運杭州站一分錢也沒出。”司凱德很小聲的說,盡管房間內隻有他和丁丁兩個人,小聲說話隻是為了表示機密而已。然後,司凱德又補充了一句,“合資企業大有可為。”
丁丁想了一下,找個在臨高登記過的土著商人注冊個公司,登記幾條船的,這都是現在的公開合法的。以現在的運力缺口之大,不管是政務院還是大波航運這個競爭對手,也都不會有什麽意見。這事從頭到尾都不需要趙引弓幹什麽,無非是找個身邊人帶著跑一遍流程而已,拿多少股份都是白落的,還真是很好賺的。
“高,實在是高。”丁丁豎起了大拇指,兩人哈哈大笑了起來。
趴在紫銘樓的按摩床上,後背上傳來力度柔和的按摩,丁丁迷迷糊糊的頭腦慢慢的清醒了起來,中午喝得有點多了。他的情緒是昂風的,有了醫療和殖民貿易部的配合,加上伏波軍那邊已經有大佬幫他搞定,這個計劃算是可以正式開啟了,明天寫個方案,安排好第一批派出的人,在政務院走個報備就可以動手了。從明麵上看,這個計劃他落下的好處不多,但是反過來一想,他還是頭一回主持推進這麽大的計劃,涉及方麵眾多。隻要辦下來了,誰都沒法否認是他丁丁指揮了整個工作。
主持過大型項目這個資曆,過去丁丁沒看出它的要緊,現在他有點感覺到意思了。
他還年輕,還想“上進”。但是再想往上走一走,這些就變得很重要了。正如馬千矚私下和他聊過的:“沒做過實際業務,沒有指揮過幾百上千人的大行動,元老們,特別是那些還有點理性的醬油元老,會放心的把票投給你嗎?”
“刷功勞,刷聲望,兩年後的元老院大會也許還趕不上,再下一次可就不好說了……”丁丁暗想。
他從紫明樓回到位於原臨高老縣城所在的“中央行政區”的文宣部的辦公室的時候已經快下午五點了,此刻的他精神煥發,神采奕奕。他一踏入門廳,一個可怕的消息就傳遍了文宣部的各個辦公室:“今晚要加班!”
元老院的行政機構現在執行的10小時工作製,上午八點到晚上六點。中午有一個小時吃飯休息的時間。實際9小時工作製。
然而實際上元老的工作時間往往毫無定數,多數元老不但997,甚至幾天幾夜不下班待在辦公室,困了就在辦公室的宿舍裏睡覺,醒來再辦公。這就讓其管理的業務部門叫苦連天。因為領導不下班,屬下也沒法下班,誰知道什麽時候他會突然召見某人談話或者要看什麽材料…。。
這種抱怨原本僅僅局限於元老的身邊工作人員或者徒弟、學生之中。漸漸地,隨著元老們的位高權重,他們勤奮工作也漸漸波及到了管轄的整個單位,弄得歸化民們叫苦連天。
最後不得不由相關部門出麵對元老的工作時間加以規定和限製,免得隨心所欲,搞亂所有人的生物鍾。
丁丁在下午五點的時候來辦公室,意味著即使有元老院的限製性條款,他的屬下們大概也得挨到八點之後才有可能下班了。所有人都在膽顫心驚的等待著總務科的妹子出來“訂飯”。
幸運的是,總務科的妹子沒有出來訂飯。丁丁回到辦公室更多是想理一理自己的頭緒,而不是急著要辦什麽公。
機構調整對他的部門影響不大,目前他管理還是過去文宣口的那部分。胡青白雖然是“相”,但是基本不過問非教育類的業務。
他的管轄範圍不大,但是機構卻很多,凡是和文化或者宣傳搭邊的部門都在其麾下。文宣部大樓的門庭裏懸掛著它下屬的所有部門和機構:廣播電台、臨高時報社、臨高木偶劇團、中央實驗藝術團……
琳琅滿目的牌子不少,但是具體細分起來其實隻有三個部分:出版、演出和群藝。相對應的也有三個部門:宣傳處、演出管理處和群眾文藝處。
若是在舊時空,他這裏屬於業務管理和指導,但是在本時空,具體的業務實際也要他去做。說是管理,實則還要經營。
諸如定期出版的報紙、雜誌,不論是內部發行還是公開銷售,從采編、校對、清樣到發行,一開始都要元老親力親為。這十年來借助於教育係統的卓越貢獻,丁丁算是一步一步把這些活給理順,安排下去了。但是歸化民的能力和學識都有局限性,很多事情還是要元老自己來。
丁丁的老婆潘妮現在常駐在百仞鎮的光明大姐,集諸多出版社、報紙和雜誌的總編為一身。至於最關鍵的《臨高時報》、《啟明星》和《每周要聞》的總編職務,慎重起見還是由丁丁自己兼任。
演出團體相對而言對元老的依賴要略少一些,畢竟17世紀還是有一些民間演出團體的,諸如馬戲班子、木偶戲班、地方曲藝班子、各種民間藝人之類,但是普遍存在規模小,演出水平低,演出劇目不合適的問題。而且藝人大多窮困,若不能給予適當的保障,他們大多會流浪離去,完全不能“掌握隊伍”。
所以盡管喜歡把“市場化”掛在嘴邊,元老院在文藝流域最終還是不得不走回到“官方團體”的老路子上。
丁丁也好,整個元老院也好,都不喜歡“官辦演出團體”。因為每多一個團體一個項目,就要多出一筆人頭費和運營費用。
但問題是要是不自己辦,很多新的演出形式和內容就完全推廣不下去。現在如火如荼的臨高木偶戲,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元老院提供的大量養分的滋養才火起來的,不然就隻能是家庭小戲班趕集式的演一些老劇目而已。…。。
於是“公辦劇團”就隨著形式和元老們的個人愛好雪球般滾動的組建起來。資曆最老,名氣最大的,自然是臨高木偶劇團,雖然冠以“臨高”的名頭,實際是丁丁手下最強的演出團體;其次乃是中央實驗藝術團。這個劇團下屬藝術門類堪稱一應俱全:音樂、話劇、音樂劇、兒童劇、各種流派的歌唱和舞蹈……不管眼下有沒有條件開展,隻要有元老會那麽幾下的,全都開設了出來選拔了專業或者業餘的演員。能不能演出暫且不論,先把相關理論、知識和技巧傳播下去。它屬下的臨高西洋樂團和民樂團經常在各種場合演奏,重大場合也客串軍樂隊。沒錯,元老院每次閱兵或者重大活動負責演奏的軍樂隊的成員並不是軍人。排名最後的最後乃是臨高戲曲社,包括元老院在本時空發掘來的民間戲曲、曲藝和從舊時空移植過來的曲藝類目。
受惠於元老院治下受薪階層的擴大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民百姓有了一點閑錢用在文化娛樂項目上,木偶劇團和臨高戲曲社的總體營收狀況還不錯。特別是下裏巴人氣息濃鬱的臨高戲曲社,在沒什麽投入的狀況下利潤率反而比木偶劇團還要高。
總得來說,丁丁並不太願意自己手下有這麽龐大的演出團體,這倒不全是因為財政支出的問題――除了實驗藝術團之外,木偶劇團和戲曲社目前都能自己養活自己。但是他知道但凡公辦演出團體,年深日久必然會衍生出許多弊端和矛盾出來。根據“十人團”內部的報告,戲曲社裏王濤的幾個說評書的徒弟都有不同程度的“怪話”。
這事,王濤也和他談過,他收得徒弟不少,原本多是“文藝積極分子”,在軍隊和企業裏業餘演出。後來成立了戲曲社,就把一些演出水平高的徒弟集中調了過來,由他專門傳授,作為職業演員演出。
受惠於王濤在舊時空還算專業的演出水平,加上大圖書館掌握的海量音頻資料:除了有傳統評書,還有許多網絡小說的評書版、有聲版,因此一經推廣立刻火爆。比起文宣部出版的通俗文藝作品,評書的受眾門檻更低。因此很快就形成了“評書熱”,演出邀約不斷。
這股熱潮固然可喜可賀,但是隨著票房的大賣,一些人迅速竄紅,在“角”的出現和號召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誰養活誰”這個問題。
當然,現在的王濤作為“祖師爺”還能壓得住他們,但是壓得住隻是“口服”並不是“心服”。因此丁丁和王濤等人商量下來,與其等團體內部問題發酵出來再處理,不如現在就開始改製。
39314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