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好像比你姨丈腦子更好使啊?但是他的沉穩你怎麽就不能學學呢?。王愷愣了一下,皺了皺眉頭。
“這個我會沒想到嗎!還能虧了你不成?你來告訴我,對日貿易的生絲蔗糖,需要多少船次的h800?”
“呃,十船次。您說的新銳船隻,是h800的5倍大?那豈不是隻有兩三船去分?”顧葆成意識到自己已經過關,繼續裝傻問道。
“我說的是效率5倍,載重是它的1.25倍左右,優勢是速度。我們就按照第一種方案,第一批招股數量8艘,是不是有的賺?跑一次之後,就給我去運回糧食礦物,去程賣澳洲貨,還能賺。沒虧待你們吧?”王愷現場算了下,發現沒啥問題,不再惱羞成怒了。
“這一年就能回多半艘船的本了!還望元老給個機會!”顧掌櫃當場就要簽合同似的。
“事情還沒定呢,你別著急。”
“那,敢問王元老,對日的生絲和蔗糖的事情基本上要定了是吧?那瓷器呢?”
“隨便買隨便賣,還有鐵器、玻璃等澳宋工業品,我們不會出太多限製的,整體上,我們還是樂見貿易繁榮的。”
“噢,我懂了!”顧掌櫃興奮的抬起了頭,但是欲言又止,大概是想起來剛才莫名其妙被訓斥的事情。
“懂啥了,說說呀,我還懵著呢。”施元老催促起來,王胖子也擺手示意允許。
“王元老的意圖大概是,我澳宋競爭力強的商品,可以敞開賣,多多的放在市麵上,打掉競品。比如說最近澳窯新出的骨瓷,產量大,估計成本也不會太高,而成色高出舊品許多,鐵器玻璃那更是我澳宋的強項。而生絲蔗糖這種呢,原料占了成本的一大部分,元老院也要在民間采購;技術上的差距呢,有,但不是那麽大。這就要通過行政手段,保證利潤,尤其是在日本這種特殊地區。”顧掌櫃唯唯諾諾地說完了,還時不時看一眼王胖子。
王胖子鼓掌表示讚許:“顧掌櫃這個頭腦,不掙錢簡直沒天理。你也不要到處宣揚,畢竟事情還沒定。不過,有什麽好友做這行的,可以小範圍先商量下。”
王胖子故意讓他去放出點風聲,看看反饋,要不然,他才不會把這種價值千金的消息透露出去呢,能告訴他舅舅,都算他孝順了。
“沒什麽事情你先走吧,我還有事跟施元老商議。”王胖子準備送客,顧掌櫃趕緊拜謝告辭。
“怎麽樣,我這算是給你的船廠努力找訂單吧?滿意不?”顧掌櫃一走,王胖子就得意地說。
“滿意個球,誰跟你說我要給成本價的,你跟我商量了嗎?”施元老笑著發難。
“商量個球,他能知道真實成本嗎?邀功都不讓我邀一下的嗎?”
“你邀功,肯定後麵還跟著事兒呢!”
“是有事啊,但都是好事。你那個遠洋漁船,不是有一艘新下水的嗎。別急著舾裝,讓我去改一改,我有個出訪緬甸的任務。”
“你整個漁船去,不嫌寒磣嗎?讓人笑話。你不嫌丟人我還嫌呢。”
“所以找你要個新的,一方麵好改裝,一方麵魚腥味小一點。而且吧,咱倆被嘲笑是小事,說不定還是好事呢。最重要的是,這個季節你的漁船能跑15節,我開個蓋倫或者h800倒是省事,但是一年多才回來。我們公司剛成立不久,一年多不在也不是個事啊。我需要‘跑得飛快’!”
送走了來客,王胖子環視四周,自己也差不多要離開了。
七年,和自己穿越前不太滿意的第一份工作一樣的時間,枯燥和壓抑的感覺倒也類似。
穿越後,看起來聊的都是大事,“談笑有鴻儒”,不過也隻是這個位麵的橫向比較罷了。尷尬的是,自己在新的時空也沒做成什麽事情。放到大局來看呢整個貿易部都沒做成什麽大事。
從數據上來看,殖民貿易部可以算是元老院最重要的部門了。雖然隨著賦稅改革的伸入,貿易利潤在財政收入中的比例不斷下降,但是至今外貿收益依然占據了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如果把企劃院的物料收入都計算在內,那麽殖民貿易部吹自己養活了元老院也沒什麽問題。
不過,在王愷看來:臨高的貿易處在一個“被動的愜意”之中,沒有什麽進取心。很多早期的權宜之計,慢慢就變成了“成規”。畢竟組織貿易比起坐等商人們來進貨更方便。
部裏聚集了很多在舊時空有外貿工作經驗的人,但是大家過去都是巨大齒輪上的微小零件,真要是讓他們製定大政方針的話,大家樂於討論,也止步於討論,自己心裏沒底,還要迎接同事的白眼和愈演愈烈的含沙射影,借題發揮,所以沒人去做這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現在他就要離開了。不過在離開之前,他有很多話不吐不快。這也算是他對本單位盡的最後一點責任。畢竟這些年來他一直在關注著殖民貿易部的每一條貿易航線和出口地市場,搜集者相關資料之後得出的結論。
這個結論對公司,或者對元老院來說都不夠友好。拿出去說徒然遭人厭煩。但是他思來想去還是把這些問題拿出來,畢竟元老院還是需要進步的。
躺平固然舒適,但是作為元老還是得有一點追求的。王愷決定把這些年來觀察很研究匯總成備忘錄散發。
散發的範圍,僅限殖民貿易部內部和與殖民貿易部有直接聯係的兩個部門:企劃院、財金省,抄送給內閣的閣員們。
這篇大作是王愷拿出當年寫論文的勁頭,在工作空暇中寫出來的。內容是對日貿易得失問題研究,但是主要的目的是喚起殖民貿易部對現有外貿體係的改革。
在他的作品裏,最關鍵的證據是兩張表格,兩者都是統計十七世紀的日本白銀流出量。一個是舊時空曆史資料,西方人的統計;另一個是海關、外情局、駐外商站在本位麵的各個港口人工統計出來的。
和舊時空相比,元老院替代鄭芝龍集團,建立了“東亞海麵的和平”,這種和平是如此的有效,使得整個經商環境較之舊時空有極大的改善。同時,元老院的存在也建立了相對穩定的產品供應,所以日本白銀流出量也變得穩定了,不像舊時空那樣年份波動明顯,從1632年開始,約每年四百萬兩,鑄成澳洋的話,大概590萬元。
590萬的金額非常之大了,因為整個1635年元老院的財政收入不過2000萬澳洋。這幾乎占了四分之一強了。
這也是王愷最憤憤不平的一件事了,因為1635年為了兩廣征伐的計劃,不但2000萬花了個一幹二淨,實際還產生了400多萬的赤字――這些赤字一部分由兩廣來的戰利品中彌補,剩下的是以印鈔票的方式來彌補的。
印鈔票固然方便,但是後遺症卻是需要長時間來消化的。何況1635隻是一個開頭,接下來各種擴大工業產能的建設,兩廣的行政治理……這些投入計算起來,大約沒有三千萬以上是過不去了。
“如果這筆錢能全我們手裏多好!”王愷算出這個結果的時候不由乍舌,至少赤字沒有這麽大。而且有很多提案也能得到撥款。
錢雖然饑不能食,寒不能衣,但是隻要有錢,全世界都是供應商。企劃院時常感到匱乏的各種工業原料庫存,說到最後還是因為沒有錢。
元老院目前的很多困難和爭論,說到底就是攤子太大,但是錢太少。在所有領域都存在著“缺錢—沒辦法擴產能—更加缺錢”的惡性循環。而無盡的行政治理投入和治安戰把錢快速的吸走了
日本白銀流失的這部分收益,雖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至少能彌補一部分缺口,讓很多難以維係的項目運轉起來――尤其是南洋公司目前準備開展的幾個礦產項目
這些為了滿足工業口需求製訂種礦產開發計劃,開發-回報的周期漫長,指望民間資金的長期投入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項目還是列入了財政的長期性撥款的預算表中。
如果財政收入不足,預算可想而知就會被縮減。畢竟現在是“先軍”。而軍費開支又是隻有投入卻沒有回報的消耗。可以想見,1636年的兩廣的治安戰會吞噬大量的軍費。
日本貿易航線的問題,在他的多次強烈要求之下,已經逐步得到了修正,他現在更關心的,其實是整個貿易體係的積弊問題。
一是現在的“自由貿易體係”之下,產生了兩個意外的反效果:白銀流向了元老院的潛在對手和敵對勢力;低了澳宋在貿易體係中的地位。
按照他委托外情局撰寫的《日本貿易利潤去向調查》的結論,在這條航線上產生的貿易利潤中,元老院控製下的招商局隻拿到了一半。還有一半被voc、歸化民海商和明國的走私商所獲取。
“這個我會沒想到嗎!還能虧了你不成?你來告訴我,對日貿易的生絲蔗糖,需要多少船次的h800?”
“呃,十船次。您說的新銳船隻,是h800的5倍大?那豈不是隻有兩三船去分?”顧葆成意識到自己已經過關,繼續裝傻問道。
“我說的是效率5倍,載重是它的1.25倍左右,優勢是速度。我們就按照第一種方案,第一批招股數量8艘,是不是有的賺?跑一次之後,就給我去運回糧食礦物,去程賣澳洲貨,還能賺。沒虧待你們吧?”王愷現場算了下,發現沒啥問題,不再惱羞成怒了。
“這一年就能回多半艘船的本了!還望元老給個機會!”顧掌櫃當場就要簽合同似的。
“事情還沒定呢,你別著急。”
“那,敢問王元老,對日的生絲和蔗糖的事情基本上要定了是吧?那瓷器呢?”
“隨便買隨便賣,還有鐵器、玻璃等澳宋工業品,我們不會出太多限製的,整體上,我們還是樂見貿易繁榮的。”
“噢,我懂了!”顧掌櫃興奮的抬起了頭,但是欲言又止,大概是想起來剛才莫名其妙被訓斥的事情。
“懂啥了,說說呀,我還懵著呢。”施元老催促起來,王胖子也擺手示意允許。
“王元老的意圖大概是,我澳宋競爭力強的商品,可以敞開賣,多多的放在市麵上,打掉競品。比如說最近澳窯新出的骨瓷,產量大,估計成本也不會太高,而成色高出舊品許多,鐵器玻璃那更是我澳宋的強項。而生絲蔗糖這種呢,原料占了成本的一大部分,元老院也要在民間采購;技術上的差距呢,有,但不是那麽大。這就要通過行政手段,保證利潤,尤其是在日本這種特殊地區。”顧掌櫃唯唯諾諾地說完了,還時不時看一眼王胖子。
王胖子鼓掌表示讚許:“顧掌櫃這個頭腦,不掙錢簡直沒天理。你也不要到處宣揚,畢竟事情還沒定。不過,有什麽好友做這行的,可以小範圍先商量下。”
王胖子故意讓他去放出點風聲,看看反饋,要不然,他才不會把這種價值千金的消息透露出去呢,能告訴他舅舅,都算他孝順了。
“沒什麽事情你先走吧,我還有事跟施元老商議。”王胖子準備送客,顧掌櫃趕緊拜謝告辭。
“怎麽樣,我這算是給你的船廠努力找訂單吧?滿意不?”顧掌櫃一走,王胖子就得意地說。
“滿意個球,誰跟你說我要給成本價的,你跟我商量了嗎?”施元老笑著發難。
“商量個球,他能知道真實成本嗎?邀功都不讓我邀一下的嗎?”
“你邀功,肯定後麵還跟著事兒呢!”
“是有事啊,但都是好事。你那個遠洋漁船,不是有一艘新下水的嗎。別急著舾裝,讓我去改一改,我有個出訪緬甸的任務。”
“你整個漁船去,不嫌寒磣嗎?讓人笑話。你不嫌丟人我還嫌呢。”
“所以找你要個新的,一方麵好改裝,一方麵魚腥味小一點。而且吧,咱倆被嘲笑是小事,說不定還是好事呢。最重要的是,這個季節你的漁船能跑15節,我開個蓋倫或者h800倒是省事,但是一年多才回來。我們公司剛成立不久,一年多不在也不是個事啊。我需要‘跑得飛快’!”
送走了來客,王胖子環視四周,自己也差不多要離開了。
七年,和自己穿越前不太滿意的第一份工作一樣的時間,枯燥和壓抑的感覺倒也類似。
穿越後,看起來聊的都是大事,“談笑有鴻儒”,不過也隻是這個位麵的橫向比較罷了。尷尬的是,自己在新的時空也沒做成什麽事情。放到大局來看呢整個貿易部都沒做成什麽大事。
從數據上來看,殖民貿易部可以算是元老院最重要的部門了。雖然隨著賦稅改革的伸入,貿易利潤在財政收入中的比例不斷下降,但是至今外貿收益依然占據了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如果把企劃院的物料收入都計算在內,那麽殖民貿易部吹自己養活了元老院也沒什麽問題。
不過,在王愷看來:臨高的貿易處在一個“被動的愜意”之中,沒有什麽進取心。很多早期的權宜之計,慢慢就變成了“成規”。畢竟組織貿易比起坐等商人們來進貨更方便。
部裏聚集了很多在舊時空有外貿工作經驗的人,但是大家過去都是巨大齒輪上的微小零件,真要是讓他們製定大政方針的話,大家樂於討論,也止步於討論,自己心裏沒底,還要迎接同事的白眼和愈演愈烈的含沙射影,借題發揮,所以沒人去做這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現在他就要離開了。不過在離開之前,他有很多話不吐不快。這也算是他對本單位盡的最後一點責任。畢竟這些年來他一直在關注著殖民貿易部的每一條貿易航線和出口地市場,搜集者相關資料之後得出的結論。
這個結論對公司,或者對元老院來說都不夠友好。拿出去說徒然遭人厭煩。但是他思來想去還是把這些問題拿出來,畢竟元老院還是需要進步的。
躺平固然舒適,但是作為元老還是得有一點追求的。王愷決定把這些年來觀察很研究匯總成備忘錄散發。
散發的範圍,僅限殖民貿易部內部和與殖民貿易部有直接聯係的兩個部門:企劃院、財金省,抄送給內閣的閣員們。
這篇大作是王愷拿出當年寫論文的勁頭,在工作空暇中寫出來的。內容是對日貿易得失問題研究,但是主要的目的是喚起殖民貿易部對現有外貿體係的改革。
在他的作品裏,最關鍵的證據是兩張表格,兩者都是統計十七世紀的日本白銀流出量。一個是舊時空曆史資料,西方人的統計;另一個是海關、外情局、駐外商站在本位麵的各個港口人工統計出來的。
和舊時空相比,元老院替代鄭芝龍集團,建立了“東亞海麵的和平”,這種和平是如此的有效,使得整個經商環境較之舊時空有極大的改善。同時,元老院的存在也建立了相對穩定的產品供應,所以日本白銀流出量也變得穩定了,不像舊時空那樣年份波動明顯,從1632年開始,約每年四百萬兩,鑄成澳洋的話,大概590萬元。
590萬的金額非常之大了,因為整個1635年元老院的財政收入不過2000萬澳洋。這幾乎占了四分之一強了。
這也是王愷最憤憤不平的一件事了,因為1635年為了兩廣征伐的計劃,不但2000萬花了個一幹二淨,實際還產生了400多萬的赤字――這些赤字一部分由兩廣來的戰利品中彌補,剩下的是以印鈔票的方式來彌補的。
印鈔票固然方便,但是後遺症卻是需要長時間來消化的。何況1635隻是一個開頭,接下來各種擴大工業產能的建設,兩廣的行政治理……這些投入計算起來,大約沒有三千萬以上是過不去了。
“如果這筆錢能全我們手裏多好!”王愷算出這個結果的時候不由乍舌,至少赤字沒有這麽大。而且有很多提案也能得到撥款。
錢雖然饑不能食,寒不能衣,但是隻要有錢,全世界都是供應商。企劃院時常感到匱乏的各種工業原料庫存,說到最後還是因為沒有錢。
元老院目前的很多困難和爭論,說到底就是攤子太大,但是錢太少。在所有領域都存在著“缺錢—沒辦法擴產能—更加缺錢”的惡性循環。而無盡的行政治理投入和治安戰把錢快速的吸走了
日本白銀流失的這部分收益,雖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至少能彌補一部分缺口,讓很多難以維係的項目運轉起來――尤其是南洋公司目前準備開展的幾個礦產項目
這些為了滿足工業口需求製訂種礦產開發計劃,開發-回報的周期漫長,指望民間資金的長期投入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項目還是列入了財政的長期性撥款的預算表中。
如果財政收入不足,預算可想而知就會被縮減。畢竟現在是“先軍”。而軍費開支又是隻有投入卻沒有回報的消耗。可以想見,1636年的兩廣的治安戰會吞噬大量的軍費。
日本貿易航線的問題,在他的多次強烈要求之下,已經逐步得到了修正,他現在更關心的,其實是整個貿易體係的積弊問題。
一是現在的“自由貿易體係”之下,產生了兩個意外的反效果:白銀流向了元老院的潛在對手和敵對勢力;低了澳宋在貿易體係中的地位。
按照他委托外情局撰寫的《日本貿易利潤去向調查》的結論,在這條航線上產生的貿易利潤中,元老院控製下的招商局隻拿到了一半。還有一半被voc、歸化民海商和明國的走私商所獲取。